英国小留学生怎么去的?什么人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去英国留学?

孩子 0 44

英国小留学生怎么去的?什么人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去英国留学?,第1张

英国小留学生怎么去的?什么人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去英国留学?
导读:英国小留学生问题最近牵动了国人的心,有的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快点回国离开采取群体免疫的英国吧,有的人认为,还是待在英国,不要回来传染给我们,不管大家什么意见,有很多人好奇,怎么会有15万小留学生在英国,都是什么样的人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英国留

英国小留学生问题最近牵动了国人的心,有的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快点回国离开采取群体免疫的英国吧,有的人认为,还是待在英国,不要回来传染给我们,不管大家什么意见,有很多人好奇,怎么会有15万小留学生在英国,都是什么样的人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英国留学?

留英学生人数众多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留学市场2019年盘点与2020年展望》,2019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最多,一年留学签人数为99万,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8-2019学年中国学生数量达到369548人,占国际生总数的337%,而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中国学生注册就读英国硕士就达到66225人,应该说,最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激增,和我们传统思维里出国人数很少的观念相差很大。

留英小学生今年来人数增长很快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在以前一提起留学,一般都是指上大学或者读研读博,从高中去国外读书的都是少数,更别说是小学生留学了。最近几年,留学生年龄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压力,导致一部分孩子在国内很难升入较好的中学,进而获得较好的教育,迫使家长“另辟蹊径”,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长认为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这里我不对这些家长的做法做出任何评价,只是说出小留学生人数激增的种种可能。

哪些家庭会送孩子去英国留学

毫无疑问,能够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家庭,收入条件都不错,特别是去英国留学,在所有留学的国家里,英国的留学费用是最高的,大概一年要30万人民币左右,当然,小留学生无法生活在校园内,很可能会寄宿在英国本地家庭里,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相比于读本科或者读硕士,读小学就意味着整个留学生涯会很长,累计的费用将十分昂贵。因此,我认为能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一定是家庭收入很好的一类人,即有钱人。

其实很讨厌中国这个群体,他们父母赚大陆人钱,去外国缴税消费,更主要的是送孩子去西方学习没意义,除了接受西方普世价值观和英语,其它在没什么了,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有钱可以去如何最好的私立学校,没钱只能读公立学校,就像中国的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中国就不一样了,是应试教育,你必须努力学习,考好成绩才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和钱没关系,这个也是比较公平的,照顾了大多数穷人家孩子,中国这个群体出国留学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在国内考不上重点高中,只好用钱去国外读重点高中。

我是数学李老师,来说说我的看法。

关于英国留学生

近日,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由于欧洲疫情严重,15万小留学生滞留在英国,他们年龄从10岁到17岁不等,平均年龄14岁。多名留学生家长联名申请祖国包机将小留学生接回国。

也是从这条消息中,我们才了解到,在英国有22万中国留学生,其中有15万小留学生。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有疑问,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要去英国留学,他们是怎么去的?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国留学费用

学费、住宿费、水电气、交通费、电话费、宽带费、饮食费、课本及学习用品费用等。

参考下表,所有费用加起来留学一年将花费34327英镑,折合人民币大概为30万人民币。

在英国留学,一年就要花费30万左右,可见这不是普通家庭可以做到的,最起码得是中产家庭才可以做到。

为什么去英国留学?

既然一年留学费用这么高,为什么还要如此多人要送孩子去英国留学呢?而且为什么年龄还那么小就要送出国,而偏偏又是英国呢?

据了解,原来是英国的十年永居政策:在英国居住满十年即可申请永居。具体条件参考如下:

申请人在英国连续合法居住10年;10年中离境英国总天数不超过540天,单次离开时间不超过180天;申请人没有违法或犯罪记录;满足英语语言考试要求。

而假设学生在初中就选择在英国留学,大概是12岁开始,然后初中加高中5年,大学本科3年,研究生2年。那么22岁研究生毕业后就可以达到10年要求,申请永久居住了。

我认为孩子很小就被送到国外,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发展都有影响,且原生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外国的月亮不比我们的国家圆,我们的祖国现在日益强大,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也越来越强,在自己的国家成长才是更好的!

让小孩到英国读小学,你肯定是有钱人。首先你的钱是赚中国其他人的剩余劳动。其次,小学、初中教育是培养为国家服务人的教育。你孩子在英国受教育就是培养为英国服务的。结果是你把中国的钱去培养为英国服务、为英国卖命的人!除了这个就没有人叫汉奸了。

出国留学,据我所知,一年三万欧元在英德这样的国家差不多可以拿下来,那么根据这个数字,反推家庭收入,一年至少要收入50万以上,假设只有一个人挣钱,月薪至少需要40000+,才可以支撑得起一个小留学生。

年薪50万,即便是北上广深,大概也没有太多人能达到这个收入,不过以我们的人口基数,这个收入的人也不少,所以光是去留英的小留学生,就有小两万,还有成年留学生二十多万。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我家孩子去不起,然后,去得起的对我来说都很有钱,难怪某个小留学生的母亲理直气壮的说“你们就是仇富”,当我推算出上面的数字时,说实话我真有点仇富,不过这就是人生,仇富不带来任何收益,还是免了吧。

至于他们是怎么去的,那就更简单了,根据收入与信息成正比的一般规律,收入越高,信息渠道和来源就越多,越准确,他们自然有我们不知道的方法,或者我们知道了也用不起的方法。

要不然怎么会有人想出办法,通过小留学生入外籍,然后高考申请国内顶级大学,以留学生的身份免试入学,还能一年拿到十几几十万的国家补贴,若是继续读研读博,稍微省省,光是补贴都能在北上广买房了吧?

所以,如果你想过更精彩的人生,就得努力挣钱,有了钱,你的人生自然精彩!

最后说一句,不推荐送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出国读书,如果你也想移民不做中国人了请随便。

恕我直言,如果不是这次境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如此猛烈,担心造成我们这边输入性疫情发生,我确实不怎么关心国外的疫情;我们国内的事情都还关心不过来呢,谁有那份闲情逸致。

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位留学英国小学生的妈妈,提出让政府包机接英国留学的小学生回国的事情,已经得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回应,我相信应该很快就会有眉目的:

确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因为把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都转变成对孩子的希望,造成做父母的活得累,孩子也过得累。

坊间有朋友说,现在的孩子,竞争已经从娘胎里就开始了!你看看书市、书店里,是不是有胎教音乐一类的东西?看来我朋友说得还真是有根有据。

据了解,许多国家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确实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尤其是英国,听说还是留学学费相对比较低的国家,

在英国的寄宿制小学读书,一年费用大概在20万元到30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可能对于国外来说并不高,但对于我们国内的小学费用来说,那就近乎天价了!因为我们的小学生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我身边把小学生孩子送到英国留学的,目前确实还没有,但把孩子送到英国高中留学的,我见过。

按我了解,把孩子送去英国读小学、中学的,应该是那些经商有成,经济相对富裕一些的家庭,或者是公司高管,尤其是外资公司的高管居多;也有经济条件中上,但孩子国内学习情况很一般,父母期望却比较高的家庭。

不过,是哪些家庭出于怎样的考虑把孩子送到英国去读书,我们并不关心,也不是该我们关心的事情。

现在英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确实已经很严重了,希望这些留学英国的小学生能够平安度过这次危机。

真是不离开家不知道家的好,不出国不知道国家的好啊!这些小留学生这次真遭罪了!

有钱,有关系的人能去。特别是这样的少年儿童,送出去的家庭有几个不是为了将来既享受国内的上层圈子的经济利益,同时享受国外的高福利。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小孩绝对说不上有多爱国,也说不上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帮助。这样的洋孩子,从来没有接受过我们的 历史 文化和美好传统,有的只是效忠于外国的理念。他们实际上已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华人,也不是华裔,是彻底的黄皮肤的洋人。所以首要的就是,请保护好国内的儿童。

英国有很多中国的小留学生,他们是怎么去的呢?大家很好奇,我来说一下。

由于国内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很多有钱人家的家长想要孩子,减轻学习负担,以及去西方,开阔眼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取得同等的学历,那么出国无非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英国又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很多家长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去英国读书。

那么这些孩子去英国读书,生活起居怎么办呢?它们会寄居在一些老人的家庭里,但是也是需要给他们相应的费用的。总共下来一个家庭,对孩子在国外留学的费用是二三十万左右。这是一般家庭难以接受和承受的,所以能去国外读书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是非常优越的。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而很多人崇洋媚外,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质量好,把孩子送到国外,现在遇到了疫情,没有人替他们考虑,还是寻求中国***的帮助。现在才知道,只有自己国家才会把你当作珍宝对待。

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所以不要一致认为,国外的教育好,只是国外跟国内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对于同等学力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国外的学生是比不上中国的学生的。国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当中学习。所以他们的理念跟国内的理念不同。

在中国同样可以学到好的知识,你若聪明同样可以在玩耍当中学习,在玩耍当中进步。我们普通人的家庭还是比较多的,就让孩子安心的在家接受国内的教育,将来同样可以在 社会 上发光发热。同样可以寻找自己的一片舞台。

中国在英国的小留学生多达15万人,他们的平均年龄14岁。这几天因为国外疫情特别严重,有的父母想着孩子远在异国他乡,特别着急,曾经166个家庭一起提出让政府包机接孩子回来。

这样庞大数量的孩子,不是说接就能接回来的,于是网上有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听着这些反对的声音,有的人就坐不住了,觉得我们是在嫉妒他。嫉妒他能够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想说我历来的观点就是有什么样的钱过什么样的日子,不与人攀比,不与人计较,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爱国。

他们为什么会把孩子送出国呢?我想这个中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我想绝大部分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太远。我记得我孩子上初中时说要去南充读,南充到我们家也就40分钟车程。我都没有同意,上高中时才勉强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书。我想我们真的没有他们有远见,让我把孩子送到那么遥远的地方,我是真心舍不得。 孩子到外面读书真的就那么好吗?孩子从小就离开了父母,就像我们这里的孩子,父母离开了他们,成了留守儿童。尽管小留学生没有物质上的忧虑,但是会不会有精神上的缺失呢?长期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不能经常与爸爸妈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他们会不会变得性格孤僻?会不会真的完全被欧洲化?部分人会不会变得没有亲情?我想这些都未可知。

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孩子对祖国的了解知之甚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仅限于纸质上,甚至有可能连祖国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一个不爱国的父母教不出爱国的孩子,一个不爱国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报效祖国?

能够把孩子送出国的人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必须有割舍亲情的勇气,还必须有能忍受骨肉分离的耐性。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很难做到的吧!

我身边正好有这样的孩子,我来说说吧。

1、对于他们是怎么去的呢?

大部分人都是看身边朋友的孩子有在国外念书的,觉得不错,然后就找到了留学中介,给孩子办理了留学手续,并送出国的。

2、家里比较有钱但学习并不顶尖的

我的一个客户虽然是工薪阶层,但是家里有6套房子,而且位置都很好,在省城基本上每套都价值几百万,总资产加起来有1千多万,而家里呢就只有这一个孩子。

他的孩子呢,小的时候学习成绩还好,但是到了初中除了英语,其他一般吧。如果想考上一个好高中,难度很大,如果去不了这些高中呢,考大学也是个问题了。

他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等都是国内211名校毕业,但是以孩子的情况根本不行。父母觉得孩子上不了名校,太丢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父母根据中介的介绍呢,在英国上高中,并且考大学或者走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绿色通道,能考上的学校呢是可以排在世界前200名的学校,也算是名校了。明显比在国内上的学校高一个档次,也能满足他们家的需求。

3、家里有权有势的

我认识的另一家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

孩子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一对一辅导了,一个月几万的补习费,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后来孩子的妈妈就辞职了,专门在家照顾孩子。后来孩子的爸爸升了职成为了二把手,调到了一个发达的省市,家里的经济条件更好了,就直接把孩子送出国读高中了,而且孩子的母亲也跟着一起去了国外。

出国了,孩子是好了,但是夫妻关系和以前相比快名存实亡了,只是不敢离婚而已。他们不常回国,这么多年,也很少见到了,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1 要每个月都给自己存一笔钱

经常听到很多人会说,钱不是存来的,钱是赚来的。对有钱人来说,钱是赚来的。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必须要先存钱。你有雄心抱负,不甘于打工,想要创业翻身。那你也要有创业的资金,这资金哪里来?前期一点一点存来的。所以,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第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想办法拿出一部分存起来。

2 学会投资自己

未来什么最值钱?人才最值钱。所以,一定要学会投资自己,要在自己身上多花钱学习。那种每天下班后,不是玩游戏就是呼朋唤友搞啤酒烧烤的,只能一辈子都是打工的。

3 不要幻想一夜暴富

普通人为啥容易上当受骗?因为迫切的想着一夜暴富。如果有人给你说,去投资什么能一夜暴富,那绝对是骗你的。真有那么好的暴富机会,别人不会给你说的。当机会来临的时候,要果断抓住。因为这辈子,可能就那么一个翻身的机会。但是,别人送上门的机会,那你就要谨慎辨别了。为啥别人会把这么好的机会让给你?是为了报恩?还是盯上了你的财产?

4 富裕以后,千万不要飘

我们身边有很多抓住机会暴富的人,但是都没有富裕太久。因为他们飘了,受不住财富。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很多人有钱以后,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换房、换车、换老婆。然后每天花天酒地,出入各种高档场所,混进入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旦养成奢侈浪费的习惯,就很难收手了。随便沾染上一点不良习惯,要不了多长时间,那拼下来的家产,就能被挥霍的一干二净。

5 重视孩子的教育学习

常说一句话:富不过三代。因为你能保证自己作风简朴,因为你吃过苦,知道财富来之不易。但是,你家孩子从小锦衣玉食,根本体会不到创业的艰辛。如果不从小严格要求他,让他好好的学习。长大以后,极有可能会成长为纨绔子弟,和只知道玩乐的富二代。

等你百年以后,孩子没有你那种赚钱的能力,极有可能会把你一辈子打拼来的财富,短时间里就霍霍光。所以,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定要注重学习教育。要让他们读一所好大学,甚至可以出国留学,长长见识。即使不要求他们艰苦朴素,但是也要能守住家业。

6 多做善事

多一个朋友,不能让你成功。但是多一个敌人,则可能让你失败。所以有钱以后,一定要低调。因为你太有钱了,过的锦衣玉食的生活,很容易让身边的人羡慕嫉妒恨。如果你做事粗暴,做人不留情面,很有可能就会暗中给自己招惹敌人。有钱以后,多做一些善事,就当是给自己积累功德了。你晚上睡觉的时候,也能睡得香。做好事,不一定要好报。但是厄运,就会远离你。做坏事,不一定要恶报。但是好运,就远离你。

7 我们大部分人,生来注定普普通通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情:这个世界上富人占少数,大部分的人都是平平淡淡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努力成为富人,但是不必太执着。如果你非常的努力了,还是没有成功,没有成为有钱人。不必过于介怀,普普通通的过一生。身体健康,家人安好,也是幸福的一辈子。

[liuxue86com]为中国留学生提供海外新闻:《有学籍无户口在京"贫穷"外地孩子不得已选择留学》06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

“出国读大学是我们迫不得已的选择。听说富人把孩子送海外留学,哪有穷人也送孩子出去的,但这就是现实。”她无奈甚至带着些许自嘲地说。

章冬翠,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人,因为自己孩子在北京上学的众多难处,2005年开始关注北京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并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调查。现在是北京“好妈妈”协会会长的她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流动人口的子女联系在京上学。2008年末,章冬翠推出的《关于北京新市民现状调研报告》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

“有北京户口,还是没有北京户口,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世界。”章冬翠说,即便将来女儿真的出国留学了,帮助外地孩子争取平等入学考试等权利,她会一直做下去。

“都是要出国留学,只是我们更穷”

“5月8日丁璇刚刚从香港参加完SAT考试,要考几次。”章冬翠说,因为当年北京22中校长的开明,16岁读高二的女儿丁璇才得以在北京继续“借读”。“北京不能参加高考,老家早已回不去,出国留学成了唯一的出路。总不能让她高中毕业就走向社会,重复我的打工人生吧。”面对惊人的出国留学费用,章冬翠只能无奈表示,“借吧,慢慢还,只有这一条路了。”

章冬翠说送女儿去香港考试时,在北京国际机场见得最多的同样是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而转道留学之路的外地家长和学生,“都一样去考试,只是我们比他们更穷”。

从母女俩决定出国留学那一刻起,各种补习班、考试已经让这个本就非常拮据的家庭又花费了至少四五万元。“没办法,老家的房子什么的都卖光了,下面只有借了。”去年,因为听说出国留学要花一笔昂贵的费用,章冬翠的丈夫老丁突发中风,“到现在还欠着人家8万元的医药费,他是吓的、吓坏了。”章冬翠沙哑浓重的家乡口音大声说道。

从1985年开始,章冬翠来北京已经26年了。用她的话说,她早已不是什么流动人口了。做过电梯工、小时工、保洁员,也开过眼镜店,卖过小百货,她自己挣的钱只够全家伙食费。丈夫老丁白天蹬三轮,晚上看护一家食品店,一个月两千来块钱的收入。

2000年,6岁的丁璇要上小学,因为没有北京户口,章冬翠找了四个学校都要赞助费,最多的要3万,最后找到一所学校只收3000元。在备齐了暂住证、劳动合同、派出所证明等七项证明后,丁璇终于在北京的一所小学“借读”,小学里额外又交了7000多元借读费。

“你要用你的努力来证明你自己并不比北京孩子差。”这是在丁璇上学后,章冬翠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在过去的11年里,丁璇几乎取得了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能够获得的所有荣誉:2008年,北京市中小学航天征文竞赛一等奖;2009年,奥数竞赛北京赛区一等奖,第一届全国大中小学硬笔书法大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

初二时,丁璇被全班同学推选去参加北京市三好学生申报,而老师却说,“你不能在这中考,高中不能录取,不能推优,三好生给你就是浪费,应该让给班里有北京户口的孩子。”章冬翠闻之震怒,在与学校的多次交涉后,丁璇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荣誉。章冬翠说,“不能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就没有资格评优选先。”

2009年,丁璇在北京“借考”参加了中考考试,满分570,在不算其他加分的情况下,她得了527分,这个分数足以让她上北京最好的高中,如果她有北京户口的话。

相比之下,这些并不是章冬翠最为担心的。只要孩子有上大学的机会,他们的命运就有改变的可能。“海归、知青、华侨的孩子都没有北京户口,为什么他们能在这里高考,我们的孩子就不能?”章冬翠激动地说。

穷不过三代。这种说法流传很久了,很有一定的道理。

1、没有根基,没有靠山。因为是穷人家,所以家境贫寒,各方面都不如别人家,我们想象一下他家穷的原因。最基本的就是,没有稳定的收入,要是有源源不断的工资来源,虽然家里谈不上富裕,却也穷不到哪里去,起码解决温饱,会过的还能少有结余。不仅仅如此,他的父母辈也没有给他留下一份家业,而且他还得给人家尽赡养义务。

2、在这种情况下,男子能找到什么样的伴侣呢?现在的小姑娘都非常现实,这么穷真的是没有人愿意嫁。好吧,贫不择妻,他费力地成家了,找到的另一半一定不会是太优秀的。这就注定了他家的小孩的遗传基因都照富人家的小孩差。穷人家的老婆有了身孕,吃的用的肯定不如富人家的好,毕竟条件在那摆着呢,很多东西想吃也不一定会买,没有那么多钱。更不要说什么胎教了。还没有出生,穷人家的孩子已经处于下风,先天不足。

3、孩子生下来以后,早期的营养,教育各方面都赶不上富人家。这个阶段,又落下一大截。富人,不但手里有钱,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有优渥的资源。当你还在愁孩子的学费的时候,人家的孩子已经送去了贵族学校,请很好的私教教孩子各种技能。由于家长给力,孩子更能够安心地学习,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子凭母贵,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跟穷人家的孩子比他们更加自信,有见识。

4、即使穷人家的孩子通过努力跟富人家孩子考入了同一所大学。他们毕业以后的就业选择也不一样,富人家早已给孩子运作安排好了,穷人家的孩子就要自己出去自谋出路。他家里的父母为了供他上学,早已家徒四壁。说句实话,穷人家的孩子要混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了,大多数读了初中高中就不念了,早就淘汰下去了。

5、这个世道看起来很公平。但我们都是为人父母,哪个父母不会为自己的孩子运筹帷幄,竭尽全力?这就是个真真正正拼爹的时代,如果当爹的有钱有权,他怎么可能不会罩着自己的儿女?穷人家的孩子每往前一步,都比富人家的要艰难得多。

6、古语有云,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其实现实很残酷,人不一定能扛得住这些辛劳凄苦,真的是侥幸扛过去了,身体也会落下病根。穷人家的孩子要想翻身,太难了!真的是碰到了有出息的小孩,能带领全家脱贫就不错了。

你知道吗?如果你自幼家境贫穷,你这辈子一夜暴富的概率无限接近于0!

这不是骇人听闻,也不是毒鸡汤,是现实。

前天听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小毛,一个叫小宝,两个人是混吃等死,不学无术的货色。小毛爱赌博,可以整夜泡在老虎机前面找规律;小宝爱在网吧通宵打游戏,可以大半夜从家潜逃出去,天亮再回来。

总之各种不良习气,在两个人身上也算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唯一的不同就是,小毛是个富二代,而小宝家境一般。

按我的理解,他们两个的差异,应该只是钱的差距吧!

小毛出国念书,呆了四五年,没有念完就跑回来了。小宝家里费了好大力气,才给他找了个体面的工作,但不到一年,小宝就辞职了。怎么看,都觉得他俩是一对一事无成的难兄难弟。

最后的结局,无非是小毛在家混吃等死,小宝家里供养不起,找份普通工作,了此余生。

但结果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朋友告诉我,小毛现在在投资公司工作,他每天都很努力,非常独立,自己的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对自己的人生道路规划和看问题的角度也很清晰,有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而小宝,依然游手好闲的在家里混吃等死。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真的只有钱吗?

我们一直习惯了“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拥有追寻幸福的权利”这样的论调,但现实呢?有人能轻而易举得到的东西,你努力很久,却依旧无法触及。

小毛的改变源自他的家庭,我们总认为富二代就该是纨绔子弟,其实我们都忘了,他们从小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父母谈什么样的生意,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他们通常会有样学样。父母也愿意花大价钱教育他们,他们的见识和思维往往远优于贫困人家的孩子们。

美国有一项著名的实验,研究机构分别找了20个家庭的孩子做长达三十年的统计调查。其中10个家庭是贫困家庭,10个家庭是富裕家庭。

三十年后,再次拜访当年的家庭,他们发现,富裕家庭的孩子,基本无一例外的都处在社会中上层,而贫困家庭的孩子,绝大多数依旧处于社会底层,只有一个通过读书和不断的打拼,成为了一名律师。

有人说,这个时代不公平,阶层固化了,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而这种情况还在“世袭”。阶层的固化,不是经济能力的固化,真正的差别,在于他们所拥有的思维、价值观及认知水平。

寒门无贵子,富家多俊杰。这真是无奈又可悲的一句感叹。

人的出身不能选择,那家境贫寒就永远都没有翻身的余地了吗?

在那被测试的10个贫困家庭里,还是出了一个律师,他却成功地摆脱了贫困的命运。究竟原因是什么?

原来是家里小孩多,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去外面读书了,之后也很少回去,所以基本就没怎么和家里的环境接触。

有一部印度老**叫《流浪者》,里面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讽刺的是,小时候他俩的儿子抱错了。

所以,穷根本就不是遗传,而是思想观念出了问题。寒门无贵子,也不是社会没有给你更好的环境,没有给你上升通道,而是自己的思维方式狭隘,造成的自身驱动力不足。

回到开始的那个故事,小毛和小宝的差异,也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和认知方式。

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和积极的想法挂钩,而贫困的孩子,更多的只能是抱怨。有样学样,应该也就如此吧。

打破这一贫富隔阂的,就在于你是穷人思维还是富人思维。富裕家庭的孩子,通常关心长远利益,自己的成长。

他们独立思考,做事积极,有上进心,懂得如何去规划自己的生活。而穷人思维的孩子,通常就是得过且过,贪恋蝇头小利,没有目标,也缺乏追求。

这个世界从来没人拦着你致富,拦着你的,是你自己的思维方式。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阶级,真正固化了阶级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