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入学家长应不应该送?

孩子 0 43

大一新生入学家长应不应该送?,第1张

大一新生入学家长应不应该送?
导读: 1、大一新生入学家长应不应该送2、大一新生报到,到底要不要家长送行?3、孩子上下学父母应该接送吗?是否让孩子独立起来?4、农村孩子考上外省大学,家长有必要送孩子去上学吗?送,还是不送家长、新生、校方、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观点。 适时让孩子
  • 1、大一新生入学家长应不应该送
  • 2、大一新生报到,到底要不要家长送行?
  • 3、孩子上下学父母应该接送吗?是否让孩子独立起来?
  • 4、农村孩子考上外省大学,家长有必要送孩子去上学吗?

 送,还是不送家长、新生、校方、教育专家都有自己的观点。

适时让孩子们“断奶”吧

 ●生活辅导员

 清职院外语系大三学生芷洁去年成了新生的生活辅导员。虽然当年入学时自己也是被妈妈送去学校的,但经历过新生的接待工作,她对家长陪送感慨颇多。

 据芷洁介绍,为了避免新生因不熟悉情况而摸不着地方,国内大多数高校把报到注册处、派出所、财务处、宿管科等都集中在一个地方,每一个摊位还会按系或专业设多个窗口。“标记这么清楚,还有学长学姐组成的接待释疑队伍,新生们应该有能力自己报到的。”

 可是新生接待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却让芷洁以及她的同学对新生的独立能力产生了怀疑。有不少学生是由家长带领办理报到手续,甚至还有一些学生(并非个别)干脆在门外看守行李,一切手续,包括学生登记表也由家长来填,“当时我们就纠正了,希望这个表由新生亲自填写,孰料还引起一些争执。”

 让芷洁们心酸的是,由于新生入学行李很多,许多四五十岁的家长扛着行李上楼,到了宿舍,家长解开包首先给孩子找饮料、递毛巾。

 “我问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也分担一点,家长指着壮壮实实的小伙子说‘他还小呢!’孩子却不因说他小而脸红。”芷洁无奈道,已经上大学了,这些五大三粗的男孩们,为什么在家长面前就甘心做个小孩呢

 接下来拖地板、打扫房间、整理床铺的事,能亲自参与的学生不超过10%。芷洁说,有些在外地读书的同学告诉她,家长送学的现象非常常见,还有的家长怕孩子照顾不好自己,在孩子读书的地方租个房子,重新找工作陪读。

 “我认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毕竟现在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孩子也是第一次出远门。说实话,现在的社会治安如此糟糕,遍地都有小偷、骗子,甚至还有行凶、抢劫。如果自己是一个家长,你会放心地让他一个人前行吗”芷洁补充说,当家长把孩子安全送到学校以后,一切应该到此为止。

 “家长远远地看着孩子自己去完成报到手续,至于拖地板、擦席子等体力活,既然以后孩子也要自己做的,何不在这一次就放手,家长指导一下或当个副手就好,不然何时孩子才能断奶”

 ●家长 孩子第一次离家不放心

 冯先生的孩子去年考取了武汉某高校,孩子上学时,全家总动员都到武汉去旅游了一番。他总结了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孩子考上了大学,全家都很高兴。而且因为自己也在武汉读过书,因此武汉不仅是孩子的梦想之地,也是家长的梦想之地。作为家长,他们也很想体验一下高校的氛围,“这对我们家长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重温。”

 “孩子毕竟只有18岁,以前没怎么出过远门,如果让她自己坐火车去报到,我们心里不放心。”家长方女士也说,送学的家长在出发前总是一万个担心,到了学校以后,发现学校的迎新工作做得很到位,“我们家长就放心了一些,至少报到的各种事情,都是让孩子自己去办的。”

 本身也从事教师工作的卢先生认为,家长内心也希望孩子能自己入学报到,但毕竟走入大学校园是孩子人生的一大转折,这个转折家长们都不想让它发生得太突然,“让孩子断奶还有个缓冲期呢。”他认为,现在的确有一部分孩子很独立,但大部分还是相对比较依赖家长的。到了学校发现其他家长都陪送,这部分孩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埋怨家长。

 今年考取了杭州某高校的小哲父母,在小哲拿到通知书那刻,就计划好了杭州游。“最初也考虑过让孩子自己去,我们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觉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处理,连高考都是他一个人去考的。”小哲的父亲说,“但是第一次离家,行李又多,还是不太放心,最后决定还是去送,我们还可以顺便旅行。”

 ●新生 父母依赖性比孩子更大

 家长纠结送不送,其实孩子们也在纠结“要不要被送”。昨天准大学生“吖呀”在网上挑好了入学必备物资,她已经打好算盘,启程第一天就付款,到了学校过两天就能收到了,这样路上不用带太多行李。可是她和自己的“姐妹淘”都有同样的烦恼:入学路上,父母如影随形,本来想趁此第一次出远门的机会,来个独自旅行的,“又被取消了。”

 原来“吖呀”和考进同一个城市的朋友商量好,一起去入学,路上有个伴,也好开启一段开学旅行。可是显然两人事前工作没做够,家长们不同意。

 “吖呀”觉得很无奈:“我们90后如果被说是垮掉的、不独立的一代,也是家长们害的好不好”“吖呀”说自己身边的好友,其实都很独立,入学前就呼吁不要家长们陪送,结果反而是家长们经过不懈努力,争取到了送孩子上大学的'机会。“所以该反思的还是家长,为什么你们的依赖性比孩子还强”

想送就送,没必要上纲上线

 ●教育专家

 家长要送,孩子不要。那教育专家怎么看呢记者昨日连线清远市教育局,某教育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在国内广受批评的家长“送学”,在美国大学却受到广泛欢迎。每年美国大学新生报到时,许多家长也会送孩子到校,操场上排满了密密麻麻的私家车。忙碌的人们携大包小包不停地穿梭于操场和宿舍间,而充当“搬运工”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家长。如果时间允许,家长还会在学校停留几天。学校不光服务学生,也服务家长,为家长组织精心安排的诸如参观校园、周末派对、教学体验等活动。

 对美国家长来说,为孩子花费了巨大的教育投资,如果连学校都不了解,只能说明家长糊涂。因此,家长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到孩子所上的大学去看一看,全方位了解自己的子女未来将生活四年的地方;对学校来说,大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家长们为孩子付出的学费,教育是大学、学生与家长共同实施的一项系统工程,家长理所当然也是大学的服务对象,不但不能怠慢,反而更注重大学和家长间的联系,更注重获得家长对大学教育的反馈和支持。美国大学之所以欢迎家长“送学”,是其注重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与管理的一贯理念的必然产物,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

 反观国内,批评家长送孩子上学的声音很多。现在国内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孩子考上大学皆大欢喜,值得庆祝。要是考上了北大清华,家长一合计,走,一起送孩子去,一家人浩浩荡荡奔赴北京,顺带再去看看鸟巢,那种心情是既光荣又自豪,还惬意。须知,寒窗12年,金榜题名,考生辛苦,家长何尝不辛苦如今高考有了好结果,除了有一种不放心孩子的因素之外,送孩子上大学何尝没有一起出去放松放松的意思呢

 所以,有时候家长陪送,倒不一定就表明孩子不独立、娇生惯养什么的。送与不送,都是一个私人问题。这里面的很多原因,并不是谁可以凭借表象再加上“合理想象”就可以得出的结论。

 让孩子自己去上大学,肯定是一个锻炼孩子的机会,但是对于家长陪送,我们似乎也不必太过苛责。有人喜欢吃红烧肉,有人还喜欢吃小白菜,事事都给它上纲上线,不但不利于准确认识问题,也会把自己搞得很累

现在好多孩子已经收到大学通知书了,开学早的大约是在9月上旬就要开学了。妈妈们都在为孩子打点行囊。开学的时候,家长要不要去送孩子到学校报到,针对这个问题我想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大一新生报到,家长要不要送行,这个没有标准答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是看看孩子考的大学离家远近吧。有的孩子考的就是本省,就在家门口。这个家长可以不送的。如果离家很远,几千公里出去了,孩子是头一次单独出远门,还要拿着很多的行李,你说这要是家长不送,你说哪个家长能放心的下呢?感觉父母还是送一下为好。

其次是看看孩子的要求。有的孩子独立性很好,不需要家长送。那么家长就没必要去送。以前亲戚家的一个男孩子,考上了石河子大学,就拒绝家长接送,自己一个人去的。独立性差的,想叫家长送的,那就送好了。

有些人认为最好不要送孩子,为了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叫孩子一个人去学校报到。我个人觉得锻炼孩子的独立性不在这一回吧,将来四年呢,不都是孩子一个人去上学,而第一次去的时候,带着的行李比较多,很多孩子没有出过远门,就算是出去过,也是有父母的跟随,独自一个人的旅行很少,尤其是女孩子,家长怎么放心的下呢。所以家长有时间,孩子也愿意家长送的,我觉得送孩子上学挺好的。

毕竟孩子将来要学习生活四年的地方,家长很有必要去看看,了解下。前年我的同事的女儿考上了四川某个美术方面的大学,头开学,同事把自己的旧汽车卖掉,换了一辆新车,于是一家人来了个自驾游,比孩子开学的时间早出去几天,一边走一边玩,看景色,品美食,在开学那天赶到学校,帮助孩子报到。然后夫妻两个租住在学校周围的旅店,(提前预定,晚了就订不上了)又在附近逛了逛,吃了吃附近的美食小吃。然后夫妻二人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府。这是一次充满了美好记忆的旅游。

今年又有好几位同事家的孩子要上大学了,同事们的意思都是要去送的。一个是路途远,行李多,又都是女孩子,头次自己出门,家长根本就不放心,都做好送去大学的准备了。

今年因为疫情,有的大学里不让家长进去,有的让一位家长进去。但是你叫家长不送孩子,家长们心理肯定接受不了。哪怕是送到孩子门口,看着孩子自己进去,家长也是心安的。从且家长们的心里关注的地方又多了一个城市。

不要为了什么锻炼孩子的独立性而拒绝送孩子,锻炼孩子真的不在这一次,这次去大学是孩子真正走向独立的一个起点,家长送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孩子,从在家里买票开始,打理自己的行囊,路上有什么事,家长都不要出头,让孩子自己去做,去问,必要时可以提示,但是家长只是陪伴,监督,告诉孩子一些注意事项。到了学校,也是以孩子为主,家长可以打打下手。这样一来其实也是在锻炼孩子的个人能力的。

再者家长要是不去送孩子,家长的心里会放心不下的,其实不是孩子离不开大人,而是大人离不开孩子。上了大学,孩子就真的长大了,从此后,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会越来越少。从此家乡就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好多孩子大学之后,就留在了他乡打拼,不再回到故乡。所以故乡的父母才会这么迫切的想送自己的孩子去上大学。这可能就是一家人最后的一次集体行动了。

想去送就送吧。留下这份美好的记忆也挺好的。

您会选择送自己的孩子吗?欢迎大家留言分享您的经历和看法。

很多朋友都知道日本的孩子不必拿起父母。当他们看到这种情况时,很多人都会想到我们目前的情况。现在孩子们上学,父母会捡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事情,但有些学者看不到它。

大学教授批评当前父母的父母拿起孩子,在案件中:中国的父母会越早摧毁儿童,孩子们尚未消除,父母将乘坐学校门到素食市场,是难以忍受,拥挤,走出学校,孩子们如何独立?而日本小学生从未送父母,中国父母只会破坏孩子。

教授说,他充满了愤慨。这个词已经被许多网友围困了。'它不必在孩子面前捡起它,但现在,父母不拿起它? '父母应该这样做吗?

事实上,父母如何不知道,“让孩子们独自上学?你能培养孩子的独立吗?但对于各种各样的问题,驱动他们只能拿起孩子,只是一颗心。

担心儿童旅行安全。在过去,农村和城市中有很少有车辆,甚至踩到自行车,父母更加放心,让孩子上学。但现在交通是非常开发的,许多汽车在路上,卡车往往,孩子仍然年轻,父母不能完全放心,放心他们上学。 

虽然它被人们严格制作,但这些非法移民的手段可以说是不平衡的。通常,父母有一个孩子玩,他们很可能会给他们一台机器,更不用说,让弱小的孩子独自旅行?一旦孩子丢失了,家庭的击中是毁灭性的,所以父母不敢承担这种风险。 3儿童增长发展如今,孩子们有很多家庭作业,当他们工作到迟到时也发生了发生。还有更多的作业,孩子的书包也变得沉重。根据调查,孩子的书包大约5-8磅,有十几英镑。超重压力是孩子的肩膀,它容易发生骨骼的发展。

当父母拿起孩子时,他们可以帮助他们的孩子承受包的重量,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它非常无助。校园是无穷无尽的。

随着《少年的你》等作品的出现,校园领域已进入越来越多的人,并获得了许多人的注意。如果你做你的父母,你担心你的孩子在学校被欺负。如果你拿起你的孩子,你可以避免放学后被忽视的孩子。如果您有任何方言,您的父母也可以先找到它。对于具有某些能力的儿童,我们当然倡导他们独立学习,他们可以照顾孩子的这些因素。你想拿起你的孩子,你的父母仍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如果你转移,你必须遵循交通规则,你不能停止,你将非法。

农村孩子考上外省大学,家长有送孩子去上学。许多大学携带自己的休闲袋,准备登记。不仅是父母将孩子送入大学。这种现象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在大学新生中。父母应该送孩子上学吗?有些人认为,这是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爱护,无助于他们的成长。有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家庭关系,社会不应过分参与。

随着大一入学时间的临近,许多父母希望和孩子一起目睹新学校的各个方面,但他们的做法常常不受到尊重。独立的孩子被认为是“负担”。新生活的独立性应该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有些大学生说“我已经不再是小孩了,就不用父母和很多的亲戚来送了”

他们应该有机会学习如何处理某件事,否则他就不会长大,同时,进入外国大学的学生不应该由父母送来,特别是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家庭。记者采访感到有些新生因为父母陪着他们上学而感到尴尬。父母对孩子想说:“我想送尽可能多的孩子。到目前为止,上学要带很多东西。您还可以携带大量现金。没有保证。 

许多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从离开过父母。但是将来他们仍然必须独立生活。孩子和父母都应该在这个问题上相互理解,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应该了解他们的用心。如果大学离家很近,并且您的孩子非常自我管理,并且可以做一份个人报告,则父母可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并使孩子前进。父母考虑认为带孩子上学比较合适,毕竟,父母是不会影响您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