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送礼被退送锦旗好吗

老师 0 21

教师节送礼被退送锦旗好吗,第1张

教师节送礼被退送锦旗好吗
导读:心意到了就好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我要送给老师一份珍贵的礼物。送什么好呢?我想了一夜,送老师花吧,不行,花店里有的是花人人都会买。有了,我要送老师一份自己亲手做的礼物。我要送老师五十只千纸鹤。于是,我准备好了漂亮的手工纸开始做了起来。纸一

心意到了就好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我要送给老师一份珍贵的礼物。

送什么好呢?我想了一夜,送老师花吧,不行,花店里有的是花人人都会买。有了,我要送老师一份自己亲手做的礼物。

我要送老师五十只千纸鹤。于是,我准备好了漂亮的手工纸开始做了起来。纸一张张的少去,纸鹤一只只的多起来堆成了“小山”,我不停地做,放弃了我最爱看的动画片,一座“小山”两座“小山”……越做越多。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做好了整整一百只千纸鹤,看着那一只只可爱的千纸鹤,我心里别提有多欢喜。我又小心翼翼的把它们贴到一个心形的纸板上,我还在中间写上“老师节日快乐”六个大字。我把自己做的礼物送给了我最敬爱的两位老师,其中有一位是我以前的班主任,虽然她已经不教我了,但我对她的敬意是永远不变的。

虽然千纸鹤不贵重,但是我自己亲手做的,代表着我对老师的敬爱。在这里我要对敬爱的老师们说:“老师您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乐!”

此前,一则家长吐槽老师“教我教,那要你干什么”的视频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引起了极高的讨论,针对此次事件,舆论大概分成三种。

一种是站老师的,觉得老师一个人管四五十个小孩子很辛苦,也有教学指标,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还有一种则是站在家长角度,认为学校的责任分配不合理,导致父母压力普遍增大。

至于另外一种,则是两边都不站,纯属吃瓜的。

这则视频走红网络之后热度还没怎么降下去,万万没想到又有一位“家长”在油锅里浇了一勺凉水,让话题又再次沸腾起来了。这位家长干了什么呢?

他做了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并极其高调地要送给某个学校的老师,讽刺他不作为。

甚至他还对周围的人诉苦,说:“要是我们家长什么都会,还要你们老师干什么?”

听起来似乎又是被学校不合理责任分配,给“逼疯”的家长,该视频也很快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很多家长的注意力,让很多有孩子的父母纷纷表示感同身受。

也有不少人觉得这样做,实际上是在让自己的孩子难堪,以后难以面对学校的老师。

然而,经过调查却发现,该家长所说的某班级某老师居然都是不存在的,连学校名字都是杜撰的!这个调查结果一出,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借着家校的矛盾炒热度、博眼球,简直令人咋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男性和女性、医生和患者、老师和学生,他们之间忽然成了对立面,关系十分紧张。

有关于这三类的新闻层出不穷,尤其这几年,各种奇葩老师、奇葩家长频频闹上新闻,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_ 为什么,现在家校之间的关系那么紧张?

_ 实际上逃不开这几个原因:

1、消息传播快

要说家校之间的矛盾是现在才有的吗?并不是,早在很久以前,实际上家长和老师之间就存在矛盾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媒体还没有发展到如今这个势头,消息最多也在小部分圈子里流传。但现在各类社交软件、自媒体、新闻等媒介发展的如火如荼,消息也不再闭塞,传播速度快到让人难以想象。

可能起初只是某个人在朋友圈吐槽,结果却迅速传播开了。

消息传播快加上媒体刻意渲染,所以大家才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觉:“现在的老师素质越来越不行了”

2、积怨已久

正是因为以前家长/老师还没有那么方便的途径去揭发不合理校长,导致这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碰到那种奇葩老师,家长敢怒不敢言,生怕会影响到孩子,而有些老师碰到了不讲理的家长,也是很难做。

可以说这两方之间一直都有摩擦,彼此积怨已久,所以突然有了一道发泄的口子,就一股脑地全都爆发了。

家校之间的矛盾确实是有的,只不过形式一直在变。

以前是老师收礼、不公平对待孩子、强迫孩子上自己的补习班,不合理收费、体罚过重等等。

现在则是孩子的家庭作业丢给家长批改,还巧令名目,让他们成为免费劳动力。但这并不是说老师就一代不如一代了,也不应该上升到老师这个群体当中。

每个行业都有几个败类,但这个行业是无罪的,家长和老师两个群体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应该变得如此针锋相对!我们的目光应该放在“如何解决那些矛盾和摩擦上”。

至于网络上那些利用家校矛盾炒作博眼球,无中生有的垃圾,应当学会保持理智,冷静地看待,不要被轻易就牵动了情绪!

平时人们会通过“送锦旗”这一方式,以表示对某些人的感谢和尊敬,像医生、老师这类群体,是最常见的会收到锦旗的人群。

一般来说,收到锦旗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这是大家对自己的能力或是品格的一种认可,但最近,一个被送了锦旗的老师可就没什么开心的心情了。

奇葩家长给老师送锦旗: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

前几日,一位家长在网上发布视频,表示要给孩子老师送锦旗,可锦旗的内容却很耐人寻味。

通常写给老师的,都是“为人师表”、“尊师重道”这种话,但这上面写的却是:

“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

很明显,他不是来感谢老师的,而是故意“讽刺”老师的。

在视频中,这位家长还吐槽,无论是孩子作业完成得不好,还是孩子的字写的不行,动不动就要被老师“叫家长”。

最后他表示,若是身为家长真什么都会做,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这位爸爸送的锦旗,让兜妈想起了前段时间,那个叫嚣着要“退出家长群”的家长。

近些年来,类似的家长与老师间的冲突仿佛特别多,而家长们真的都如此“耿直”,敢于将对老师的不满,以这般形式公之于众吗?

其实从网友们对送锦旗家长的评价,就能看出大家真正的态度。

网友一:

“真正敢这样做的家长还是少数,毕竟要考虑孩子,家长这样做了以后孩子怎么在学校混?直接转学么?”

网友二:

“这家长太坑娃了,你是出气了爽了,孩子以后怎么面对老师呢?”

网友三:

“家长真奇葩,确定不是在害自家孩子么?今后老师就彻底不管不问你孩子了,一个被老师放弃的孩子以后还能好么?”

网友四:

“家长该思考的是,是所有家长都总是被叫,还是只有你,若只有你总是被叫家长,那还是老师的问题么?”

从大家的评论中,就能看出,不管是对老师有没有意见,家长对于这一处理方式,都是不赞同的。

首先家长就没考虑到自己孩子,今后孩子还要在学校在这个班级学习,家长如此不给老师面子,以后又如何能保证孩子在校,不会被直接忽视成透明人?

哪怕老师足够大度不计前嫌,家长自己今后真的能心安吗?这面锦旗同时也是扎进家长心中的刺。

家长此后也会时刻被“老师会不会因此对孩子有看法”所困扰。

其次,“叫家长”通常是老师觉得孩子有问题,且问题与家长相关,觉得必须与家长当面聊才能解决,才会这么做的。

家长发现自己经常被老师“点名”,是否有了解过,其他家长是不是也存在着这种情况?

若是家长普遍存在,被老师频频点名的情况,那可能就是老师的问题,若只是这位家长经常被叫,那很明显更多的可能是家长的教育方式,可能真的存在问题。

而老师愿意一直与家长沟通,恰恰还说明老师挺负责,想要通过与家长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进步。

另外,家长和老师在教育问题上出现分歧,家长对老师有意见,也大可不必一上来就以这种方式“反击”。

咋看起来好像很刚,不少家长看了也觉得“解气”,可也要想想,既然这么解气,为什么现实中绝大部分家长并不会这么做呢?

因为大家都明白,确实没必要做到这个地步。

老师与家长,本就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那就是为了孩子好。既然都是为了孩子,那有什么事是不能平心静气沟通商议的呢?

事实上,多数老师是非常乐意家长提出问题和建议的,这对于提升老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增进家校共育来说,都是好事。

遇到问题,家长该如何和老师沟通?

单独打电话或单独面谈

对老师有疑问时,家长应及时跟老师沟通,但切记是私下单独沟通,而不是公然质问。

单独沟通时,双方都留有余地,也能坐下来细细谈。

一旦家长在公众面前提起,性质就变了,就成了质疑、质问,故意让人下不了台。

提前打好腹稿,理清要说什么、以及怎么说

在和老师沟通前,家长要提前打好腹稿,自己要提前搞清楚,自己这次是要跟老师说什么问题,要怎么跟老师提更合适,期望有什么样的效果。

最忌讳家长跟老师沟通时,长篇大论扯不到重点,老师的时间也很紧张宝贵,需要面对的家长也不止你这一位。

不要太过干涉老师的教学

事实上,很多老师是不喜欢家长指导老师的教学的,毕竟老师才是那个“行内人”,家长指指点点确实有些冒失。

可以就孩子的问题沟通、请教,说出自己的看法,但切记不要指挥老师该怎么做。

给老师送“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一名”锦旗的老师,在大家看来确实够奇葩和冒失的,面对问题这一处理方式,确实不够合适。

这件事的调查后续是,这个家长锦旗上的学校,并没有这个老师,那么是否可以怀疑,是故意借家长老师矛盾,给自己炒作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讨论!

家校共育是无法回避的话题,谁都别想推掉自己该有的责任,只要是为人父母,只要老师站在讲台,就必须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具体怎么做,我认为沟通是摆在第一位的。不能因为沟通不善,就给老师送锦旗,这不是明智的做法,将老师当物业来评价不合理,家校共育和物业单方面服务是两码事。

一、疑似家长给学校老师送羞辱锦旗

看到江苏徐州家长给老师送锦旗,锦旗上写的并不是歌功颂德的话,而是“教啥啥不行,叫家长第1名”,以此来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看到这个场景,我觉得不仅是当事老师受到了羞辱,而是整个教师队伍都受到了羞辱,这是什么样的尊师重教风气?以如此嚣张的态度来面对孩子老师,让老师颜面无存,受伤害的不仅是老师,而是整个教育,更是自己的孩子。

此前有业主因为不满意物业的服务,所以给物业送了锦旗,“干啥啥不行,收费第1名”,这是对物业收费和服务不对等的评价,是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否定,那么这种套路同样适用于学校老师吗?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必须要在老师和家长的充分沟通下,才能做好孩子的教育,并不是像业主和物业那样的服务,对于孩子的教育并非就是交了钱就结束了。

老师叫家长,并不是因为老是闲着没事干,而是屡次三番的问题没有解决掉,孩子学习和习惯上的问题持续存在,是因为老师负责任,所以才屡次喊家长的,否则谁有那个闲心思管这些?

二、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如果父母都把孩子的教育义务全部推给学校,那父母干什么?父母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低年级的孩子父母所承担的教育压力的确很大,但这种承受是自己的责任,哪家不是一样呢?国外也是如此!

很多人说自己过去上学不是这样的,但我们是否想过过去的教育期望值和现在能比吗?大家都在跑,谁愿意在慢慢走!

关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应该心里有数,有没有尽到做家长的义务和责任,自己孩子和别人家孩子之间的差距的背后,除了孩子和老师的努力,实际上还应该有家长的努力,并不是说家长做甩手掌柜就可以了。

三、老师不称职该如何去反馈?

不得不承认,在教师队伍中的确存在少数老师不称职,对于这样的老师怎么办呢?真要是不满意完全可以正常反馈给学校,学校不解决问题就反馈给教育局,现在的孩子都是个宝,真要是老师有问题,大多数家长一定会支持你的。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少数家长本身的社会性恶习,喜欢用一些社会性的套路来对待老师,用自己的无知和无畏来表达自己所谓的不满,但实际上最终伤害了教育和孩子。

如果这面锦旗是送给我的,我一定会毫不客气地收下,就直接挂在我的办公室,让它时刻提醒我没事不要喊家长,尤其是那些不愿意沟通的家长。

结束语

现在的孩子都是个宝,打不得,骂不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老师对学生的管教手段是越来越少,所以有时候只能希望通过家长的配合与沟通,通过家长来实施适度的惩戒教育,既然现在家长连这种配合都不愿意了,那老师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看到最新消息,徐州市教育部门已经正式回应了这件事,认为是子虚乌有,当地根本就没有那所学校和老师,将会追究法律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反思,孩子在教育上出现的各种怪现象,并非完全是老师的过错,而是社会,家庭,学校和老师共同的责任,不要用一面锦旗就把所有的责任推给老师了,当然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也不能推卸,都要把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这样教育才有希望。

网友送锦旗恶搞的目的何在?就是为了拍短视频赚钱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