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拜将的故事

老婆 0 100

韩信拜将的故事,第1张

韩信拜将的故事
导读:淮阴侯韩信出生在一个普通平民家庭,年轻时家里很穷,又不会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吃,时间长了,别人都很厌恶他。韩信曾经在下乡县南昌亭长家混了几个月,到吃饭的时间就去亭长家。亭长的老婆不想白白送给他饭吃,有一天她一大早就做饭,躲在被

淮阴侯韩信出生在一个普通平民家庭,年轻时家里很穷,又不会做生意维持生活,经常到别人家里蹭饭吃,时间长了,别人都很厌恶他。韩信曾经在下乡县南昌亭长家混了几个月,到吃饭的时间就去亭长家。亭长的老婆不想白白送给他饭吃,有一天她一大早就做饭,躲在被子里把饭吃完了。到了吃饭的时间,韩信去了一看饭已经没了。他知道是什么原因,以后再也不去亭长家了。

韩信没事就在城北的护城河里钓鱼,很多妇女都在河边洗衣服。有一个女人看韩信几天都没有饭吃,就给他些饭吃,一连几十天都是如此。韩信很感激,对这个女人说:“我一定会很好地报答您的。”女人听了很生气,说:“大丈夫不能自己谋生,真是可悲。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哪是指望你报答我呢!”

淮阴集市中有一个卖肉的年轻人看不惯韩信整天游手好闲,有一次他碰到韩信出来闲逛,就羞辱他说:“你虽然长得高大壮实,还喜欢带着刀剑,实际上是个胆小鬼。”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卖肉的年轻人也越来越来劲,当众挑衅说:“韩信你要是有种,就和我单挑。不然的话,你就从我裤裆里钻过去。”韩信面无表情地看了看他,就真的趴在地上,从他的胯下钻了过去。整个集市的人都嘲笑韩信,以为他胆子真的很小。

等到项梁渡过淮河的时候,韩信毅然参军。项梁失败后,又跟随项羽,被任命为郎中。韩信多次向项羽献策,但都没有被采纳。后来,韩信离开楚国投奔汉王刘邦,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有一次,因为触犯法律差点儿被处斩。

韩信与丞相萧何交谈过几次,萧何认为韩信是个奇人,很有军事才能。行军到南郑的时候,有很多将领思念家乡都逃跑了,韩信估计萧何已经多次向汉王推荐过自己,汉王还是不重用自己,于是也走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刘邦,连忙去追赶。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刘邦说:

“丞相萧何逃跑了。”刘邦气得要死,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来见刘邦,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欢,骂道:“哎呀,你怎么也逃跑啊”萧何说:“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刘邦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你连撒谎也不会吗”萧何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

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刘邦说:“我也打算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如果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刘邦说:“好吧,看在你的面子上,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一定不肯留下来的。”刘邦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于是刘邦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傲慢无礼,今天任命一位大将,就像是呼唤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大王如果诚心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按照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刘邦答应了。

那些军官们听说刘邦要拜将,个个暗自高兴,兴奋得睡不着觉,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举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韩信后来果然不负萧何所望,为刘邦夺取天下、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张良并称“兴汉三杰”。

有一次,刘邦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才能的大小。刘邦问韩信:“像我自己,能统帅多少士兵啊”韩信说:“陛下你能统帅十万人。”刘邦听了很不高兴,觉得韩信太小瞧自己了,于是又问:“那你能统帅多少呢”韩信回答说:“我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刘邦笑着说:“统帅的士兵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会被我领导呢”韩信说:“陛下不能统帅士兵,但善于带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之所以被陛下领导的原因。”

刘邦听了又十分高兴。

韩信被封为楚王后,特地把那个给他饭吃的洗衣女人从淮阴请来,当面赠给她一千两黄金表示感谢。

淮安夫人——殷嫱。

此人还是刘邦亲封的齐王妃,而且这位美貌和智慧双全的女子还是前秦大臣殷德之女。殷氏一族身为朝中大臣,但是不满暴秦的统治,辞去官爵,定居到江南一带为商,成为一带名门望族。

历史 上名将如云,为何只有韩信有资格被称为兵仙?他从流浪汉到大将军,只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令三秦东击齐,南灭楚,破魏赵,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凭一己之力打下了大汉2/3的江山,可后人却只知道他的一生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那么, 历史 中真实的韩信究竟是什么样子?本期视频就让我们通过时间轴的方式,一口气看懂韩信的传奇一生。

约从公元前231年至公元前196年,韩信终年只活了不到35岁,但却集兵仙,战神等最高荣誉称号于一身,当别人都还在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时候,韩信已在极短的时间内将王侯将相挨个做了个遍,用兵更是多多益善。要想彻底弄明白韩信的一生故事,我们还得从头说起。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少年时本是一介布衣,出身寒苦,因为性格放纵又不拘礼节,所以在当时的政府部门,那自然是混不到差事,可他又没有什么经商头脑,智商都用在了兵法上,这就让年轻的韩信断了经济来源,只能拿着宝剑,东家蹭一顿,西家管一顿,和刘邦一样靠着别人糊口度日。可能当时的大人物都没有过这么一段劫难。还好下乡南昌亭的一个亭长觉得韩信并非凡夫俗子,管了他一段时间的温饱,可这蹭饭的时间长了,就把这亭长的老婆给蹭烦了。韩信一气之下就放弃了这个饭碗。到了20岁时,韩信依旧没有为没有饭吃而感到烦恼,整日拿着宝剑在城下钓鱼。恰巧有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大娘,看着韩信可怜,就每天给他一口饭吃。韩信很自信地允诺道,日后一定要重重地报答他老人家。于是韩信准备外出闯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可不巧,刚一开局就被一屠户欺负的钻裤裆,日后韩信衣锦还乡之时,不但没有杀了这个屠户,还给赏赐了他一份差事,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22岁的韩信带着宝剑投奔了项梁。但事与愿违,韩信在军中一直默默无闻,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项梁兵败死后,韩信又投靠了项羽。可项羽手下猛将如云,自然不会注意到一个新兵蛋子。韩信多次给项羽献计,骄傲自大的项羽都不予采纳。公元前206年,各路诸侯在西夏罢兵,刘邦被封为汉王后进入蜀地。

25岁的韩信听说刘邦善用人才,便离楚归汉,但仍然只做了一个管理仓库的小官,还没等韩信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就差点因连坐丢了性命,同案的13个人都已处斩。幸得夏侯婴觉得韩信相貌威武,并将他举荐给了刘邦,这才让韩信保住了一条小命,并给了他一个管理粮饷的官职。虽然这个职位微不足道,可韩信刚一上任,就开创了一套史无前例的军粮管理方法。简单点来说,就是把新粮入库和旧粮支取分成前后两个门,各自独立运行,不仅大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还解决了粮食存放太久容易腐败变质的难题。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不被重视的韩信只好逃离了营地,准备另寻民主,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后来,经过萧何的劝说,一向傲慢无礼的刘邦霍利挑选了个好日子,事先斋戒筑坛拜将,将韩信任命为全军的最高统帅。对比所有的同龄人,可能只有项羽能够在这个年纪达到如此成就。败将之后,刘邦采取韩信的计策,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便一举干倒了项羽的三个小弟,夺了关中,史称还定三秦。公元前205年,刘邦联合各路诸侯王一起讨伐项羽,一举攻占了西楚国都彭城。得意忘形的刘邦正跟那得瑟呢,不曾想被项羽一个回击,打得屁滚尿流。多亏了韩信一边集结失散的人马,一边在京城之战中击败了西楚的追兵,使汉军得以稳住阵脚。但各路诸侯国却在此时纷纷叛汉归楚,这才有了后来韩信十月灭四国直至灭楚的四大经典战役。第一战安邑之战,亦称韩信破魏之战。刘邦兵败彭城之后,魏王豹封锁了河关,切断了汉军的退路,叛汉相处。公元前205年八月,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率兵伐魏。面对魏国大军和黄河天险,韩信在河对岸安营扎寨,搞得魏王豹神经兮兮,死死盯着对岸的汉军。结果韩信却就地取材,发明了一种叫沐英的东西,派出一支精兵,利用沐英偷偷渡过黄河。这边魏军还在渡口严阵以待,那边汉军就已直接杀到了魏国的都城安邑。韩信乘魏军慌乱之际,抢渡黄河,活捉了魏王豹。九月,韩信破代兵,擒夏说于烟雨。可就在韩信摧毁代国之后,汉王刘邦就立刻派人调走了他的精锐部队,前往抵御楚军。韩信只好带着几万残兵继续攻打赵国。第二战井陉之战公元前205年十月,韩信仅带着几万人马攻打拥有20万精兵的赵国。韩信命士兵背靠着河水列阵,这可给赵军乐坏了,古代背水列阵为兵家大忌,一看这韩信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厉害,于是利用兵力优势,全军出击,杀奔韩信而来。可韩信却在昨天夜里派了2000名士兵拿着汉军军旗抄小路上山了,等赵军倾巢而出的时候,伺机偷袭了人家的老巢,并插满了汉军的军旗。这下赵军可慌了阵脚,韩信趁机高喊退伍可退,诸军何不奋力而战,带着汉军夷敌时大败赵军,这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

击败赵国后,韩信采纳了降将李左车的建议,按兵不动,休整士卒,安定赵地,抚恤遗孤,整日杀牛饮酒,犒赏将士,摆出一副要攻打燕国的态势,紧接着派使者前往燕国劝降。没想到这个燕王还真就毫不犹豫地投降了。就这样,韩信一口气拿下了秦国用了数年时间才攻克的北方四国。第三战淝水之战公元前204年,韩信攻打齐国时,项羽派大将龙驹率20万楚军前往救援,楚西联军与汉军对峙于淝水两岸。韩信连夜让人将围水的上游用沙袋堵住,之后佯装败退,将楚军引入河中,放围水,将楚军分割成两段沙。龙驹大败楚军之后,俘虏齐王田广,又用了一年的时间将其地全部平定。至此,楚汉之争逐渐明朗,项羽失败的局势已不可逆转,韩信也被刘邦封为齐王。第四战垓下之战也是楚汉战争的最后一战。公元前203年八月,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以加封土地为报酬,让韩信和彭越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英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最终以十面埋伏的战术将项羽困在垓下,垓下之战随之开始。经过激战,楚军大败,项羽只好带着两万伤兵退回阵中。为了进一步动摇和瓦解楚军,韩信夜里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项羽自知已走投无路,只好率800精兵突围,最终在乌江自刎而死。但韩信此时却被刘邦夺了兵权,改封为楚王。回到楚国后,韩信召见了当年给他饭吃的漂母,并赏赐了千金,但却只给了下乡南昌亭长100钱,又召见了曾经让他从胯下爬过去的少年,封他为中尉。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韩信又因为被人诬告谋反而被贬为淮阴侯。

根据司马迁《史记》的记载,韩信被杀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汉十一年,就是刘邦当了汉王的第十一年,也即他当了皇帝的第六年——这个时候西汉王朝也不过刚刚建立——发生了一件事情,一个叫陈的起兵造反,他自称“代王”,不是代替的“代”,而是代国之王。代在什么地方呢?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境内。陈当时有很多军队和人马,而且他是养士的人,手下有很多英雄豪杰——陈这个人是很厉害的,走到哪儿随从他的车辆都有上千辆,很多人拥护他。

听到陈反了的消息,刘邦勃然大怒,带领军队御驾亲征,去讨伐陈。这期间,韩信与陈有书信来往。韩信写信给陈说,你只管造反,兄弟我在京城给你做内应。而且他做了准备,准备把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他们去攻打皇宫——当时留守京城的人是吕后,就说把吕后抓起来杀了。

这个事情被人告发了。告发的起因,是韩信手下有一个人犯了错误,被韩信关了起来,准备杀头。这个人的弟弟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向吕后通风报信,说韩信准备谋反。

吕后说这个事情怎么办啊?把相国萧何找来商量,萧何就出了一个主意。萧何出了一个什么主意呢?他自己去找韩信,说前方传来了捷报,咱们皇上打了胜仗,现在群臣都要到皇宫里去祝贺。

我们知道那个时候的通信是不发达、不方便的,前方有什么战事,韩信并不知道;那么萧何一说,韩信就相信了。但是韩信不去,韩信说,你看我一直在生病——因为前一段时间韩信闹情绪,一直装病不上朝——我连朝都不上的人,怎么能去呢?萧何说:“虽疾强入贺。”意思是,你虽然有病,但还是勉为其难去一趟吧;这么大的事情,大家都去祝贺,你不祝贺不好嘛!韩信觉得实在是推托不过,就勉勉强强进宫了,来到长乐宫。

当时汉王朝的主要宫殿有两座:一座叫未央宫,是皇帝住的;一座是长乐宫,是皇后住的。因为这期间是吕后在主政,所以韩信来到长乐宫。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了,韩信一进来,很多壮士一拥而上,把韩信捆了起来。吕后没有请示也没有汇报,也来不及了,当机立断,先斩后奏,把韩信杀了——斩之于长乐钟室,就是在长乐宫里面一个放编钟的房子里把韩信杀了;而且立即下令逮捕韩信的家人——“夷信三族”,就是将韩信父族、母族、妻族三族的人全部杀光。

公元前196年,一个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就这样被杀了。可以说,韩信之死不完全是因为功高盖主,不完全是因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因为他说这个话的时候,刘邦并没有杀他;而是因为他参与了一个谋反大案,被吕后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