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历史上抢儿子老婆的皇帝有哪些?无论古今中外,老子要是霸占儿子的老婆,那是标准而又最遭世人唾弃的**行为,但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有那么几位非常好色的帝王,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连自己儿子的老婆也不放过。 说起抢走儿子老婆的帝王,大家马上会想到
历史上抢儿子老婆的皇帝有哪些?无论古今中外,老子要是霸占儿子的老婆,那是标准而又最遭世人唾弃的**行为,但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有那么几位非常好色的帝王,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连自己儿子的老婆也不放过。 说起抢走儿子老婆的帝王,大家马上会想到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本来是他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尽管后来白居易老先生在《长恨歌》中把这事加工成了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甚至还将他们比喻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却依然掩饰不了其**的本质。 其实,抢儿子的老婆这种事,并不是唐玄宗的专利,而是早有先例。春秋时期楚国的楚平王弃疾,也抢过儿子的老婆。弃疾年轻时就无视礼法。他未当国王之前,曾在楚国的属国──蔡国做过大夫。他在蔡国与一位女子拍拖,没结婚就生下了一个儿子。弃疾当上楚王后,便把这个没经过明媒正娶的蔡国女子接到楚国,并将她生下的儿子立为太子,即太子建。太子建长到15岁时,楚平王为他聘下秦国国王的妹妹孟赢为妻,并派太子少师费无极前往秦国迎亲。费无极到了秦国之后,发现孟赢居然是个天姿国色的美女。费无极一回到楚国,马上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楚平王,并建议楚平王将孟赢据为己有。楚平王欣然接受了这个无耻的建议。于是,费无极对秦国护送人员说,按照楚国的风俗,新娘要先到皇宫拜见公婆,才能正式举行婚礼。孟赢就这样被送进了王宫,成了楚平王的囊中物。随后,楚平王将一位陪嫁的少女,冒充孟嬴嫁给了太子建。一年后,孟嬴生下一个儿子,这桩丑闻才开始泄露。
卫宣公抢夺儿媳妇宣姜成 说起历史上最早抢夺儿子媳妇的帝王,卫宣公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卫宣公是春秋时代卫国第十五代君王,年轻时就风流成性,为所欲为,曾与庶母夷姜私通,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卫伋子。由于卫急子是**的结果,小时候就被寄养在了民间。卫宣公当上国王后,与夷姜的暧昧关系便公开化了,卫伋子也被立为太子。卫伋子长到十六岁时,卫宣公想让他娶齐国国王齐僖公的长女宣姜为妻。派去齐国求亲的使者回来后说,宣姜有倾国倾城之貌。卫宣公一听顿时心旌摇荡,不能自拔。于是心生一计,就下令在淇河之滨修筑了一座豪华宫殿,取名为新台。然后让卫伋子出使宋国。卫伋子前脚一走,卫宣公后脚就派人去齐国迎亲,把宣姜直接迎到新台,纳为妃子。《诗经·邶风》中的《新台》记载此事:“新台有泚,河水渳渳。嬿婉之求,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嬿婉之求,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后来,等到卫伋子从宋国出使回来时,卫宣公让卫伋子以庶母之礼拜见宣姜。看到父王已经将生米煮成了熟饭,卫急子也只有认命了。
西夏皇帝李元昊抢儿媳没藏氏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大都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因强纳儿媳妇为妃而被千夫所指的**艳情,但对于比唐玄宗还荒*无耻的西夏王朝开国皇帝李元昊抢夺儿媳妇为小妾的事情却知之甚少。就在唐玄宗身后的二百多年的天授礼法延祚十年,即公元1047年,他在儿子宁令哥的成婚大典上见儿媳妇没氏年轻貌美、楚楚动人,一时按捺不住,竟然将儿媳妇强行纳为小妾,后又立为“新皇后” 少年时代的李元昊,平素喜穿白色长袖衣,头戴黑冠,身佩弓矢,出行常常带百余骑兵,自乘骏马,前有两名旗手开道,后有侍卫步卒张青色三盖相随,左右簇拥,煞是耀武扬威。他幼读诗书,对兵书更是手不释卷,专心研读,优倾心于治国安邦的律法著作,一向善于思索、谋划、对事物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宋朝边将曹玮,早想一睹李元昊的风采,但总不能见到,后派人暗中偷画了元昊的图影,曹玮见其状貌不由惊叹:“真英勇也!”李元昊成人后,对于先辈臣服于大宋王朝,特别是依赖宋朝的恩赐而改变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十分不满。父亲李德明对他说:“吾久用兵久疲矣,吾族三十年衣年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元昊反驳父亲道:“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 李元昊崭露头角是公元1028年进攻甘洲的回鹘政权的战争。这一年李元昊二十四岁。以甘州为中心的回鹘政权和占据西凉的吐蕃都是宋朝得以联络而挟制党项的盟友,李德明为了使西夏政权得以巩固和发展,首先采取攻占河西走廊的战略,并由其子元昊担当西攻的重任。元昊接受了西攻回鹘的重任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使回鹘可汗来不及调集兵力,甘州城即被攻破。此后,瓜州、沙州相继降夏。
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佑樘(1470年7月3日—1505年5月7日),明宪宗第三子,生母孝穆纪太后。在位期间,即位后努力扭转宪宗时朝 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驱除宫内奸臣,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为人正直的贤臣,使明朝再度中兴并发展为盛世。史称“弘治中兴”,因病英年早逝,享年36岁。庙号孝宗,谥号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葬于北京明十三陵泰陵。
明孝宗朱佑樘,宪宗皇帝之子,生母纪氏。后妃子女 只有一妻,皇后——孝康敬皇后张氏张皇后,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人。按照明代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张氏的父亲张峦,原只是一个秀才,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也就是说从地方学校保送进了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张氏出身于这样的读书人家庭,家教自然还可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初六日,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孝宗成婚。同年的九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
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孝宗这样的情形的确让人费解。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第二,孝宗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他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宫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他不愿有过多嫔妃的一个原因。第三,张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
第四,大臣谢迁的劝谏。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例如,成化朝的时候,群臣因为宪宗二十八九岁还没有儿子,竟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广纳嫔妃。那么,谢迁何以会多此一举呢事情是这样的。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孝宗服除后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
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的。但是,宪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孝宗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宪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虽然明孝宗朱佑樘对张皇后非常好,但她的结局非常悲惨,她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死后因为没有子嗣,奸臣江彬等心怀不轨,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定策禁中,迎立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为帝,史称明世宗。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世宗入继,称张太后为圣母,上尊号曰“昭圣慈寿皇太后”,也同时尊他的亲祖母邵氏为寿安太后。日子一久,世宗对张太后的淡薄态度就慢慢展露出来,他尊封自己生母祖母,对张太后并不十分礼遇,如有臣子上奏还降罪,又改称圣母为伯母。张太后弟弟犯罪,张太后苦跪求情不果,一病不起。终于,晚景凄凉的张太后于嘉靖二十年(1541年)八月崩,谥号为孝康靖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而她刚刚死后,世宗就把她弟弟处死了。
只有一妻
中国皇帝的一大特点就是老婆多,其中佼佼者像唐玄宗和晋武帝之流,其后宫佳丽数量足可组建一个整编师。即使差到像光绪一样惨,也有一后二妃共三人,所谓一夫一妻似乎永远跟皇帝们无关。其实不然,中国的几百位皇帝中明孝宗朱佑樘是唯一一个只有一个老婆的皇帝,孝宗皇帝与张皇后感情极好,没有其他妃嫔。隋文帝杨坚除了独孤皇后外也没有妃嫔,但独孤皇后死后也有宣华夫人等妻子,相比之下,能与一人相伴相随不渝的皇帝只有朱祐樘一人而已。
孝宗自幼经历坎坷,九死一生。所以即位后廉洁而贤明,尤其是在私生活方面,终其一世身边只有张皇后一人,再无一个嫔妃。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这不经意间的举动,创造了古往今来一个特殊的纪录,也算是朱佑樘作为一代明君的佐证之一。
明孝宗儿子有几个长子明武宗朱厚照,即后来的正德皇帝。孝宗和张皇后是患难之交,一对恩爱夫妻。两人每天必定是同起同卧,读诗作画,听琴观舞,谈古论今,朝夕与共。孝宗和张皇后有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武宗朱厚照。孝宗先天不足朱佑樘简介,身体极弱,晚年曾想革除积弊,畅导新政,可惜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孝宗临死前曾叹到,再给我几年,太子就能成熟了,可惜他这个儿子太爱玩了,给明朝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次子朱厚炜(1495年1月1日-1496年3月9日),生母为孝康敬皇后张氏。是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唯一的弟弟。
早夭折,孝宗追封为蔚悼王明孝宗女儿有几个太康公主,弘治十一年薨,未满2岁,未下嫁母为孝康敬皇后张氏太康公主朱秀荣(1497年—1498年),据《太康公主圹志》载,“今上皇帝之女、皇后所出,以弘治十年正月十四辰时生,弘治十一年九月十六日亥时薨。公主聪慧娟秀,以上所锺爱,薨之日,悼惜不已,乃追封为太康公主,凡诸恩典皆从厚,以卒之年十月十一日奉敕葬於都城西金山之原。”太康公主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正蓝旗村东。1983年曾非法挖开,现仅存公主墓志。
孝宗皇帝生平
孝宗皇帝有着多难的童年,她的母亲是在万贵妃的阴影下偷偷生下了他,而且直到六岁才敢站出来与宪宗相会。当时的宪宗皇帝正苦于没有子嗣,突然一个皇子从天而降非常高兴,并马上册立为太子,正位东宫。当时孝宗的太子之位并没有因此而稳定下来。万贵妃当然不会善罢甘休,由于当时的万贵妃已经过了生育的年龄,为了报复孝宗母子,她又想出了一条毒计。从此他一改对宪宗后宫生活的控制,让宪宗去临幸后宫的妃子,许多妃子都为宪宗生下了皇子,于是万氏就天天在宪宗耳边说太子如何不好,让他改立其他皇子。
宪宗对万贵妃一向言听计从,于是马上着手准备,可是众大臣极力反对,他们据理力争,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宪宗换太子的决心。这一次是老天帮了朱佑樘,正当宫中为改易太子的事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泰山地区发生地震,当时的泰山是皇太子的象征,奇异的天象一出,群臣立刻上奏“上天已经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笃信佛教的宪宗皇帝这次服软了,朱佑樘的地位也得以稳定下来。
成化二十三年,宪宗皇帝架崩,朱佑樘即皇帝位,改明年为弘治元年。他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由于成化时期,宪宗皇帝宠信佛道,致使许多社会无赖都冒充法师混进宫中,搞的朝廷乌烟瘴气,李孜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皇帝得到宠幸,然后与太监梁芳狼狈为奸祸乱朝政,打击忠臣,扶植朋党,是当时朝廷中的第一大害。孝宗即位之后立即逮捕了两人,使文武百官弹冠相庆。接着,孝宗皇帝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改革首先从内阁开始,当时著名的“纸糊三阁老”都先后被“请”出内阁,孝宗皇帝重新启用了一些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其中著名的有王恕、怀恩、马文升等人,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
孝宗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他勤于政事,不仅早朝每天必到朱佑樘简介,而且重开了午朝,使得大臣有更多的机会协助皇帝办理政务。同时,他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知道。弘治皇帝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知道,商议政事。孝宗皇帝的勤政终于得到了回报,朝廷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出现了历史上的“弘治中兴”的局面。孝宗统治进入中期以后,许多问题又爆发了出来,孝宗开始逐渐走上了父亲的老路,对佛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由于孝宗皇帝多难的童年使得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加之身边许多人的感染,孝宗皇帝开始信佛,希望能改变自己的身体状况。
孝宗皇帝对佛教的笃信程度也并不亚于其父,因此少不了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好在朝中忠志之士较多,大臣们前仆后继,总算扳倒了当时靠佛教发迹的权宦李广。孝宗朝另一大弊病就是外戚势力的膨胀,孝宗可能是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非常喜欢自己的皇后张氏终其一生没有临幸过其它嫔妃,而且对张氏一家都非常好,但是张氏偏偏是那种得寸进尺,贪得无厌的人。他先是强迫孝宗封自己的父亲为伯爵,不久又进封位侯爵。张氏的两个弟弟也被受爵。
孝宗统治的后期,李广事件唤醒了那个沈睡多年的励精图治的孝宗皇帝,他开始了生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勤政时期。他任用刘大夏、戴珊等人,重新整顿朝政,并亲自告诫张氏兄弟收敛他们的恶行,但是这段昙花一现的时光随着弘治皇帝的驾崩被带走了,终明一朝再没有回来。
1、明孝宗朱祐樘——张皇后
明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长期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对男女之事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其次,明孝宗自幼为了躲避万贵妃的迫害,长期被秘养在安乐堂内。他对宫中妃嫔之间的争风吃醋、勾心斗角,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在他登基后,为避免后宫再次上演这些“闹剧”,所以索性不再纳妾封妃,只娶了张皇后一个。
2、光武帝刘秀——阴丽华
刘秀年少时,只是个没落皇族、一介布衣。曾经去长安求学,在街上看到执金吾走过,场面甚是壮观、阔气,大为感叹,于是做了一篇关于理想的作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句话广为流传,日后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许多“乱世枭雄”的共鸣。刘秀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也千古传颂。
3、 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董鄂妃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佳人董鄂氏香消玉殒,病逝于东六宫之一的承乾宫,顺治哀痛至极,他以超常的丧礼来表达对爱妃的哀悼,董鄂氏临终前曾嘱咐:“去世后禁装金玉之物,丧礼俭素。”还未说完便亡,顺治帝仍以皇后礼葬。
扩展资料:
皇帝之最:
1、最长命的皇帝: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实际统治时间最长: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63年零4个月。最短命的皇帝:东汉殇帝刘隆,年仅一岁就夭折。即位时年龄最小:东汉殇帝刘隆,出生才100天。
2、在位时间最长:清朝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跨61个年头。在位时间最短:金末帝完颜承麟,即位仅仅半天就被杀死(还有一说只继位了一个时辰)。
3、嫔妃最多的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后宫佳丽达10000多人。嫔妃最少的皇帝:明孝宗朱祐樘,只娶了张皇后一个,无其他妃嫔。
4、子女最多的皇帝:北宋徽宗赵佶,子三十二,女三十四。最早做父亲的皇帝: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3岁做父亲。
参考资料:
_刘秀
_爱新觉罗·福临
1、刘备娶寡妇当皇后——吴夫人
2、曹丕娶寡妇甄宓——袁绍儿媳
3、赵旷胤——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后蜀皇帝孟昶的贵妃,五代十国时期女诗人。孟昶降宋后,花蕊夫人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6、曹操娶的寡妇真不少!
曹操,贪爱美色,多次将美貌寡妇纳为己有。
1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和秦宜禄生有儿子秦朗,曹操对这个继子还不错,他在魏国一直挺受重用。杜氏为曹操生了曹林和曹衮两个儿子。杜氏曾被关羽看上,请求曹操在攻破吕布后将她赏给自己,曹操当时答应了,可是关羽三番两次的请求引起了曹操的怀疑,下邳城破后曹操见到杜氏惊为天人,就自己收用了。
2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妇尹氏,她和前夫的儿子是著名的玄学家何晏,曹操在建安元年做司空是把她收为己用,并收养了何晏,尹氏为曹操生了曹矩
3张绣的婶婶,就是张济的老婆。名姓不详,有说为严氏,未考证。此女就是导致曹操失了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的那个女人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cōng)在世时,先后册封过3位皇后,分别是陈皇后、张皇后和方皇后。
第一任妻子陈皇后,是嘉靖帝的伯母——张太后给挑的。嘉靖七年(1528年),陈皇后正怀着孕,因为吃醋嘉靖帝直勾勾地盯着妃子的纤纤玉手流哈喇子,惹得嘉靖帝发怒,而动了胎气,流产死了,年仅20岁。第二任妻子张皇后,原本被封为顺妃,陈皇后死后,被立为皇后。但是,后来却不知什么原因,惹怒了嘉靖帝,当了6年的皇后,被废黜到别宫。2年以后去世,死时应该是32岁左右。
第三任妻子方皇后,嘉靖十年(1531年)被册封为九嫔之一。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立为皇后。方皇后死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享年31岁。《明史》中并没有说明她具体的死因,但是,有民间史料却说,方皇后是被嘉靖帝给活活烧死的。
二十六年十一月,宫中火,中宫请救后,上不应,后遂崩。
——《胜朝彤史拾遗记·卷五》
虽然《明史》中没有记载方皇后是被火烧死的,但是,在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皇宫内确实发生了一场大火。
冬十一月壬午,大内火。
——《明史·卷十八·本纪第十八·世宗二》
那么,嘉靖帝和这位方皇后,有什么深仇大恨呢?
其实事情很简单。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有宫女趁嘉靖帝睡觉的时候,想要勒死他。结果,其中的一个叫张金莲的宫女,干了一半又害怕了,就跑去偷偷报告给了皇后。皇后带人急急忙忙地赶到,救了嘉靖帝一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壬寅宫变”。
事后,方皇后拿这件事情搞连坐,先斩后奏,乘着嘉靖帝当时还不能说话,借机将宠妃曹端妃给一块杀了,而且死法极其残忍,被公开处以磔(zhé)刑。(磔刑:古代一种酷刑,割肉离骨,断肢体,再割断咽喉。)
冬十月丁酉,宫人谋逆伏诛,磔(zhé)端妃曹氏、宁嫔王氏于市。
——《明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世宗一》
曹端妃总之是死得非常悲惨,还无故连累娘家被抄家。看来皇后对曹端妃是恨得不轻。
嘉靖帝不是傻子,清醒以后,很快意识到曹端妃是被冤枉的,于是,对皇后怀恨在心。
然妃实不知也。以宠,故及于难,帝遂衔后。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第四十一卷》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嘉靖帝也算不上是君子,所以,也用不着等上个十年。正好5年以后,即1547年,宫中着火,烧的就是方皇后所在的中宫,嘉靖帝却不叫人去救火,方皇后就被烧死在大火中。
要论演戏的能力,嘉靖帝可真是天生的影帝。嘉靖帝不愧是城府极深的人,杀都杀了,居然事后还伤心地说:“皇后曾经救过我的命,可是我却不能救她的命。”并且要将方皇后按照原配的礼仪下葬,将其祔太庙。
发现嘉靖帝就是很喜欢和大臣们死磕。之前为了“谁是亲爹”的问题,嘉靖帝从登基伊始,就和大臣们开始了拉锯战;现在,又为了“谁是原配”的问题,再次和大臣们展开了辩论。不过,这一次,嘉靖帝没有像对待亲爹那样坚持,似乎,他只是享受这个和大臣们“抬杠”的过程而已。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