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接送交谈的实效性

老师 0 24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接送交谈的实效性,第1张

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接送交谈的实效性
导读: 1、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接送交谈的实效性2、娃娃读书不方便接送,老师刚好经过我家怎么说才能让老师顺便接下娃娃?3、午托接送流程幼儿园接送交谈由于其“短、频、快”的鲜明特点,成为家园沟通的有效方式,并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但是在实际工作
  • 1、如何提高幼儿教师接送交谈的实效性
  • 2、娃娃读书不方便接送,老师刚好经过我家怎么说才能让老师顺便接下娃娃?
  • 3、午托接送流程

幼儿园接送交谈由于其“短、频、快”的鲜明特点,成为家园沟通的有效方式,并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交谈过程短暂、交谈主动缺失、交谈对象偏差、交谈角色错位等误区。为此,教师在接送交谈中,应通过制定计划、细致观察、丰富知识、提升技能等,以提高其实效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园共育的关键在“沟通”二字,家园双方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其中,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加强家园联系,因其“短、频、快”的鲜明特点,起到了很好的协调和沟通作用,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在接送交谈中还存在一些误区,本文尝试对造成这些误区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探求其对策。

交谈过程的短暂

小莉刚入园不久,还没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小莉的妈妈想在接送的时候和老师交流一下。可是,早上送孩子的时候老师怕影响孩子的情绪,常委婉地拒绝她:“小莉,跟妈妈说再见。”希望家长快走。下午接得早,老师又怕影响别的孩子的情绪,又说不了几句。偶尔接得晚,老师又要下班了,小莉的妈妈也不好意思说了。

教师和家长之间未能进行充分的交谈,一是时间短促。入园时整个接送过程往往发生在短短几分钟内,老师无暇和家长交谈,离园时大多是老师看到家长便喊孩子的名字,然后把孩子交给家长,家长接到孩子就离开幼儿园。二是分工不当。在接送时,一般只有一位教师接待家长,即使教师和家长都想与对方交谈,但在人员集中、场面混乱的情况下,单独交流是不现实的。

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可实行相关制度,计划好一个月内第一周与哪些家长沟通,第二周与哪些家长沟通……尽量做到一个月内与每位家长都能沟通一至两次;也可在接送高峰到来之前,一位老师负责组织孩子活动,另一位老师负责接待家长,就可以充分利用接送时间。

交谈主动的缺陷

蓉蓉的妈妈很想和教师沟通,但每次都是她主动发起和教师的交谈,并且总是她问一句老师答一句,而且答得非常简洁,要不就海阔天空地聊一些空泛的教育经。至于蓉蓉在这个班集体中的各方面表现,日常教学中琐碎而又精彩的细节,老师好像总是说不上来。

教师不主动与家长交谈,一是疏于观察。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孩子没有细致观察,所以会“言之无物”,只能空泛地说教育经。二是技巧缺乏。有些教师不太善于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面对孩子的时候还自如一些,而面对幼儿家长时却往往不知说什么好,怕暴露自己的缺陷。三是知识欠缺。有些教师害怕家长咨询教育问题,因而不能主动地与家长探讨教育问题,以免暴露自己职业知识的不足。四是自信不足。维护自我形象是人的本性的要求,有些家长的地位、学历等较高,教师与家长在地位、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产生自卑心理,害怕被对方轻视,惟恐交谈失误而影响自己在家长心中的形象。

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是一个过程。为提高接送交谈的有效性,教师在工作中应做有心人,对孩子的各方面表现要做到“心中有数”。要细心观察记录孩子一天的表现,如吃饭、睡觉、喝水、游戏等,及时跟家长交流。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尽快学会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对爱挑剔的家长,教师不能简单地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或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教师应尽量满足家长的要求,主动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表现;对“多事儿”的家长,教师要以一颗平等而细致的耐心来对待家长的质询,以宽广的胸怀来接受孩子家长的不同意见,以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来改变家长的埋怨;对总不放心孩子的父母,教师要主动帮助其调整好教子心态,向家长推荐有关家教方面的文章,经常与家长交谈。只有沟通有效,我们的家园共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交谈对象的偏差

圆圆是个内向的孩子,平常在幼儿园总是不太爱说话。圆圆妈妈很希望能和老师多沟通,让老师在幼儿园给予孩子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孩子活泼开朗起来。但每次圆圆妈妈询问老师孩子在园表现时,老师总是回答:“很好,很好。”似乎不愿多说,却主动和别的家长交谈,且侃侃而谈。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教师观念的偏向。如果某一幼儿在班中被忽略,那么其家长也往往被忽视。即使家长主动沟通,教师也可能要么轻描淡写,要么只谈孩子的不规范行为。有的教师甚至偏向于与那些孩子在园表现较好,或有一定社会地位并对幼儿园有所贡献的家长进行沟通,具有很强的功利性。

我们教师在与家长交谈时应做到机会均等。所谓沟通机会均等是指沟通的次数均等或者教师很乐意与任何家长沟通。教师、幼儿、家长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主体,三者之间是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关系。教师要认同家长也是实施教育的主体,要尊重家长、信任家长,要从赞赏的基础上进行家园多主体对话,同时要建立一种亲密的感情。而这一切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和关心自己的孩子、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会产生很大的信任感,并由衷地尊重老师;当家长感受到教师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自己,理解和尊重自己,就会消除心理上的距离,就会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教师沟通和配合。教师与家长之间如果架起了情感的桥梁,就会为家园沟通和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交谈角色的错位

童童的爸爸来接童童时,老师反映:“童童在幼儿园吃饭时老爱挑食。”童童爸爸刚想说:“可童童在家吃饭就很……”老师就打断他的话:“我们现在关键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在家也要以身作则……”“哦,好。”童童爸爸只得答应着。

尽管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家长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而事实上教师和家长在互动中都不自觉地扮演了某个单一的角色。幼儿教师扮演的是“权威者”的角色,家长扮演的是“接受者”的角色,且这种角色定位一直左右、影响着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每次互动。幼儿教师习惯了“主动出击”,对家长要求这、要求那,而家长似乎也心甘情愿地接受种种要求。这种双方单一的角色定位、这种单一的“要求与接受”的互动关系,必然会对积极的互动效果产生影响。而从互动本质来看,幼儿教师与家长在互动中就是双主体的地位,彼此之间只有通过多重角色互动,才能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沟通,才能进行有效互动。

教师只有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交流渠道的畅通。要做到这点,一是确立平等意识。教师要避免以教育专家自居,或是在与家长交谈过程中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利用家长接送幼儿之际,面对面交谈,彼此将孩子的情况反馈给对方,及时交流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并能够把最复杂的道理用最浅显最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沟通的目的。二是及时捕捉信息。教师不仅要会说,还要学会倾听,及时捕捉家长发出的信息,并能够用家长的视角来看同一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双向流动。三是唤起主体意识。教师要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在与家长的交谈过程中,教师本着尊重的原则,尽量从家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指导家庭教育时,教师可以帮助孩子的家长,共同分析原因,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但不是去替代家长履行教育的职责。教师应促使家长重视自己的角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所以,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接送时间,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互动,以求全面了解孩子发展的情况,在教育上取得共识,从而共商教育策略,协同进行教育。

如果您希望老师顺便接您的孩子上学,可以礼貌地邀请老师,同时表达您的感激之情。以下是一些示例话语:

1 "老师,非常感谢您每天为我们的孩子们做出贡献。我有个小请求,不知道是否方便。我的孩子最近上学有些困难,他很难自己到达学校。今天刚好看到您经过我家,想知道您是否可以顺路接他一下?我会非常感激您的帮助。"

2 "老师,您好。我知道您平时很忙,但我想请求您一个帮忙。我的孩子最近在上学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他很难自己到达学校。今天刚好看到您经过我家,所以我想请求您是否可以顺路接他一下。如果您能帮忙,我会非常感激。"

3 "老师,您好。我知道您很忙,但我今天想请您帮个小忙。我的孩子最近上学有些困难,他很难自己到达学校。今天刚好看到您经过我家,所以我想请求您是否可以顺路接他一下。如果您能帮忙,我会非常感激。"

请记住,表达感激和请求帮助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尊重老师的个人时间和安排也是必要的。

午托接送流程如下:

1、老师穿上托管机构的衣服,拿上小旗子(或接送牌),带上签到表提前到达固定的等待地点等候;

2、清点学生人数,记录到签到表。如果学生达到一定人数,可由事先安排好的老师依次带回学校,但学生不能擅自离开;

3、按照事先确定好的回校路线,将孩子带回托管班,路上要注意车辆,过马路时确定没有来往车辆才让孩子通过,最好能用自己的身体护着孩子;要让孩子按照队伍依次前行,不能出现掉队的情况。

特别注意:对于原因不明而未到的孩子,必须立即与与家长、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孩子情况,确保事情的真实性,并做好相应记录,不能遗漏任何一个孩子。

4、送孩子去学校前,清点一下人数,确保人数后,统一排好列队将孩子送回。老师要看着孩子们都进入学校后再离开。

注意事项

1、各班教师每次接学生需提前10分钟到校门口,接孩子时必须携带托管班学生联系表及托管班接送牌和学生帽子,如故意不带或忘记携带,按考核制度处理。

2、学生如需购买文具等须事先向老师说明,经同意后方可前往购买,垃圾食品一律禁止购买。

3、等学生到齐后一起排队有序到学校,不得让学生单独行动。如有学员12点还未到位是否需要进校寻找或者电话联络家长。

4、学生接到后将学生用餐餐具,饭菜,汤拎至用餐教室,配合老师组织学生排队,上厕所,洗手,做好饭前准备。

5、根据用餐人数增加桌椅数量,为学生盛饭,组织学生有序用餐,对生病,挑食学生提醒吃药喝水,给予适当照顾。

6、如实给学生介绍饭菜,要求学生安静就餐,要观察学生就餐情况,及时调整餐饮,随时给学生添加饭菜。吃饭时不催饭,不给学生吃凉饭、剩饭,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就餐习惯,督促学生不挑食,不剩菜剩饭。保证学生用好餐,吃饱饭,家长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