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提起名校来,会有蛮多的家长会很是向往,似乎把能够让孩子顺利地读上名校看得很重,如果能够顺利地上名校就意味着孩子会有出息,能够生活的相当富足、幸福。其实,这也是作为父母的最为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孩子的将来能够幸福美满。但是,在这里也是需要提到
提起名校来,会有蛮多的家长会很是向往,似乎把能够让孩子顺利地读上名校看得很重,如果能够顺利地上名校就意味着孩子会有出息,能够生活的相当富足、幸福。
其实,这也是作为父母的最为朴素的想法,就是希望孩子的将来能够幸福美满。但是,在这里也是需要提到的一点,孩子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幸福和真正地获得幸福,并不是只有单凭一项能否上得了名校来决定的,往往是做父母的好胜心太强所驱使的。
就有这么一位很是焦虑的妈妈,她本身也是出自于名校,可以说有着名校情结。而这样的一位妈妈又怎么会产生焦虑感呢?可以说会在教育子女上有着更多独到又妥当的想法。
而分享这位名校毕业的焦虑妈妈的事例的是一位全国特级老师,并且这位老师也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劝退这位焦虑妈妈的事情。身为家长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案例分享是很有代表性的,很值得大家去关注。
01、“宁可孩子普普通通,也别送他去名校!”
其实,当这位名校毕业的焦虑妈妈谈到自己很希望孩子上名校的时候,哪位全国特级老师就多少了解了其中的原因,也就是为何这位妈妈会如此的焦虑。
大多名校毕业的父母还是希望子承父业的,能够在学业上让孩子能够有所发展和建树,似乎这样才意味着父母的教育是合格的,也能够在众多名校父母那里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是不错的。
往往,这样的想法又何尝不是一种“困锁”呢?就是将孩子的自身兴趣和发展都限定在了一个小范围内,并且这个范围还是以父母的想法和思路为准。
在那位全国特级老师看来,与其让孩子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在那艰难地生活着,不如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也就有了“宁可孩子普普通通,也别送他去名校”的劝说语。
02、适度地引导并不是放任孩子随意发展
对于蛮多做家长的来说,会很担心如果自己不去看管好孩子,孩子就会任意发展,也就会逐渐走向懒惰和不学无术的境地。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去接受的。
其实,对于做家长的来说,一定要掌握好管教孩子的度,像在什么事情上该去管教孩子,而有些事情上就可以适度地放权给孩子了。不应该始终将自己的神经绷得紧紧的,这样的话,对于教育好子女也是有害无益的。
我们往往会发现,如果跟孩子进行疏近有度的亲子关系,反而更有益于孩子成长。恰恰是过分紧张地去担忧孩子的成长是无益处的。而这些教育方式上的探索,就需要做家长的在平时生活中去慢慢总结出来了。
上不上名校这个问题,是需要做家长的和孩子共同去探讨,也是需要亲子之间进行平等和有效的沟通来逐渐明了的事情。而不应该只是做父母的一厢情愿的想法,反而是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意愿的决定会遭致错误的结局。
现在有很多的家长在孩子年龄还比较小的时候,就会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去,因为家长认为这样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其实,寄宿学校有好也有坏,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仔细的说一说。
寄宿学校的坏处。寄宿学校的坏处就是时间非常的紧张,压力也会更加的大一些。如果说我们在孩子还特别小的时候,就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去,那么孩子完全是没有生活能力的,在寄宿学校也很难生活。这样说吧,寄宿学校一般初中,高中在早上五点半左右就要起床,大概有十分钟,刷牙洗脸穿衣服的时间马上就要下去,跑操再进行早读,早读完之后才能够吃早餐。因为小编在初中的时候上过寄宿学校,所以说知道寄宿学校当中的艰辛,如果家长平时把孩子保护的比较好的话,小编就不太建议各位家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
寄宿学校的好处。小编在寄宿学校上了三年,虽然非常的辛苦,但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说学会更加的独立,能够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平时在不忙的时候也会学着把衣服等物品洗一洗。总而言之,在寄宿学校上学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独立,也会让孩子更加的自律。
寄宿学校真的会让孩子的成绩变好吗?如果说孩子不愿意学习的话,即使是把孩子送到清华北大当旁听生,也是于事无补的。如果大家想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得更好一些的话,我们就要让孩子明白寄宿学校的辛苦,要让孩子知道,如果自己不好好学习的话,以后工作要比这更加的辛苦。那么孩子就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会把自己的重心放在学习上,也会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提升。在寄宿学校当中,孩子能够玩耍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从某一个意义上来说,也确实是可以让孩子的成绩提升。
孩子过生日送什么好?孩子不同的年龄,送的礼物也会不同,我们看看下面吧!
过年送孩子什么礼物好1个人定制画册
当孩子长大甚至于变老的时候,他们可以自己慢慢品味个人成长定制画册中的内容,而每一段内容都是他们成长过程的里程碑。
2相框
你可以在庆祝孩子一岁生日之际找一些相框。一共包含12个相框,每个相框代表一个月。母亲们可以把这些相框放在育儿室中。
3成长图表
你可以自己做或者可以从网上定制一个孩子专属的成长图表,这样父母可以在每一年中记录孩子的成长轨迹。此外,当孩子长大之后,这也将成为他们甜蜜的回忆。
4 堆积木
家长们一定是要确保不买那些过于小的东西给宝宝,因为小东西很可能造成宝宝窒息。但是积木这种玩具却是能够让孩子的大脑得到锻炼的很好的方式。
5泰迪熊
给宝宝买个泰迪熊或者其他毛绒玩具,一定不会错。每个孩子都对于毛绒玩具情有独钟。
6可以拉动的玩具
小孩子很喜欢拉着或者推着玩具在整个房间里转。这样他们能够很忙碌也很开心地玩儿上几个小时。
7洗澡时候的玩具
小孩子喜欢在澡盆里四处泼水玩儿。因此,在宝宝一岁生日宴会上给孩子一套洗澡时候玩耍的玩具,这样可以分散宝宝洗澡时候的注意力。
3~4岁的孩子
1、送一本儿童书
比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还有什么故事书,文学书等,最好是有注音的,不然孩子会看不懂;
2、学习用品
现在小孩一般上学都比较早,3岁以上其实都是可以给孩子买学习用品的。当然上幼儿园可能用到的很少,但是大多数的第一选择就是学习用品。那么这是什么原因 呢?小孩生日礼物为什么送学习用品最好了呢?主要就是首先小孩喜欢崭新的东西,因此学习用品就可以促进激发小孩儿爱学习和动手动脑的动力和积极性,也免除 了父母每天的督促,所以大家都选择这样的礼品是不是也是说得过去的呢?而且有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孩子智能,启发对事物的好奇心,以后等到没有这些学习用品的时候孩子会主动提出来的
3、玩具
大家都知道小孩子是非常爱玩耍的,可以说爱玩是他们的天性,也是小孩子长大之后一份美好的童年回忆。所以回忆里最不能缺少的就是爸爸妈妈的爱和玩具啦!那么 什么样的玩具送给小朋友会比较好呢?首先就是毛绒玩具,尤其是小女孩,很喜欢布娃娃之类的,可以让孩子变得开心,从而性格开朗,爱上和别人交流。男孩的话 大部分是积木或者遥控车,相这些玩具可以培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度。生日礼物送玩具,孩子们一定会很高兴的。至于具体送什么,可以选择:托马斯小货车玩具、精品玩具;
4、童装、亲子装
这样的礼物一般比较适合亲戚很好的朋友或者爸爸妈妈们来给小孩。因为时下流行的款式或者是最流行的亲子装一般都比较时尚阳光,一家三口一起买一套亲子装,上街回头率先不说,关键是还可以和孩子达成共识,教育一些他的人生道理。
小孩放在老家读书好吗?这个问题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
现在的家长都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了。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出息,也懂得知识能改变命运这个道理,不惜一切代价去找最好的学校,都不想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肯定的是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吧,如果工作稳定,收入又高的父母,是可以把孩子留在身边上学,没固定稳定的工作的话,这城市工作两年,那个城市工作两年,孩子读书的学校也得跟着你转来较去,那苦的是孩子,转学得有段时间才能适应,像这种父母的孩子还是留在老家读书要好。
一:孩子留在父母身边有的好与不好有哪些呢?
首先父母在城里要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才支持在城里读书。其实孩子的成长阶段能够长期和自己的父母同吃同住是最好的,能够培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这样的孩子比较亲父母,也得到父爱和母爱。那些留守儿童和父母一年才见那么几次不到三十天,见到父母都是陌生的,更谈不上有感情了。还有好的老师一毕业就留在了城里,城里工资高,待遇好,老师岗位竞争就大,那么能留下来教学的应该都是最优秀教师了吧,城里学生的作业都是要求家长签字同意的,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也起到了的作用。可怜天下父母心,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最好的学校读书,最好的环境下成长,将来成为有用之才,而且环境最能造就人才的大熔炉,孩子所在的环境和接触到的人和事都可以对他们造成影响,都说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这些好处农村是给不了的。弊端是城里消费水平高,并且还受户籍限制。
二:孩子留在老家读书的好处和不好有哪些呢?
爷爷奶奶平时做农活,孩子放学后也过来帮忙,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吃苦精神,从小小年纪就知道了生活的艰难,要想去城里读好的大学,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不然以后想在城里很难站得住脚。都说农村的环境教坏人。其实农村也有好点的学校,关键在于孩子意志力够不够坚强,都说是金子放在那都能发光,北大、清华也不是有很多农村出来的吗?师资力量这些是跟城里无法比的,再加上爷爷奶奶在辅导作业是帮不上忙的,爷爷奶奶一般都比较宠爱孙子孙女,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骄生惯养的坏习惯。这个问题只能看每个家庭情况不同,利和弊都具有,取决于自己的想法吧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投入也是年年递增,然而这些投入主要体现在办学条件的提高。不管是城区的学校还是偏远乡村的学校,都投入了相当的教育教学设备,然而对于乡村小学来说,许多的器材器具没有专业的教师根本就是一个个摆设,不能真正用到教学上来。我觉得应加大对教育者的投入,增加专业教师,提高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小学没有专业教师和留不住年轻有能力的教师。
有好多次陈先生都问我:你为什么坚持每天自己送儿子去幼儿园呢?我看你也挺累的,早上时间又紧张。让我妈来送不是也一样嘛
其实我何尝不想多睡会儿,但是每天早上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是养成一些作息习惯的黄金时间,我怎么能在这种时候偷懒。
这之后陈先生也就不问我了,但是我公公婆婆还是纳闷:你早上起来弄好了我们来接也一样的,你管你上班去,孩子我们送到幼儿园,这路上没多少时间能做什么呢?
我就来告诉你们,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或学校的每个早晨,可以做些什么:
06:30 am
每天我固定在这个时间起床(预计孩子读小学了要提早到6点)
06:30-06:50 am
20分钟做瑜伽,这已经是12年的习惯了
06:50 am
我叫醒孩子的方法是放音乐,音乐不要太刺耳,然后拉开窗帘
儿子这个时候一般就会醒了,然后他会在床上躺一会儿
06:50-07:00 am
在儿子躺在床上听音乐的时候,我会去洗漱、化妆
07:00-07:10 am
如果儿子没起床,我会轻轻揉一下他耳朵和手背,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冬天(夏天基本孩子就会自己起来了)
因为现在天气冷,他起来后会有点小情绪的,这很正常。我不会说什么,因为他很快就会自己平复情绪的(主要是他肯定会着急先去一下厕所)。然后自己穿衣服裤子,把被子翻个身。
07:10-07:20 am
儿子会自己刷牙洗脸,也包括自己拧毛巾,洗完脸把面池擦干、把牙刷牙膏归位。
这个时间段我会用来自己去换衣服,整理一下包。
07:20-07:25 am
儿子会去自己叠被子穿外套、叠好睡衣。然后我帮他一起抬着叠好的被子放到床头。
07:25-07:35 am
这个时间我是留给儿子自己玩的(有时候也留给他拖沓用)
在上述事情已经做完的情况下,他有时候会在画板上画两笔,有时候会去玩一会儿乐高。我利用这个时间去发早上的新闻(就是工作上需要发的微信)
注意:上面所有的习惯,都是从2岁开始循序渐进培养的,一直到3岁半基本养成,遇到季节转换或特殊情况的时候再灵活调整。
此外,有两点是隐含的习惯问题:
1我一般不太在意孩子偶尔的小感冒,也不会一有点不舒服就给孩子吃药,更不允许找借口不去幼儿园。
2前一天晚上睡觉前我就会让儿子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
3偶尔会发现突然不愿意去幼儿园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耐心、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内心想法,慢慢把孩子引到愿意去幼儿园的想法上去
如果让老人送孩子上学,很多习惯基本是难以养成的,甚至是会被纵容坏的。
07:35 am
出门时我会让儿子丢垃圾,并且不断示范给他看:出大门的时候先看左右车辆,不能横冲直撞的原因。
现在这个季节,丢完垃圾后我会和儿子一起跑步到吃早饭的地方。家里距离早餐店基本是两个50米。运动能帮助人身体暖和起来,而且小子自己也很乐意这样跑一跑。
在这个过程中,是教会孩子交通安全、过马路时规则和突发情况应变的好时机。我注意到过很多老人送孩子去幼儿园/学校的路上,要么是抱和背,要么是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或者家里距离远的父母会开车送过来。这些其实都是破坏习惯的,也剥夺了孩子肢体活动的权利。
07:45 am
我会让儿子自己去点餐,这是鼓励孩子和不同的陌生人沟通的好机会,也是教孩子清点零钱的好时机。可以先给他硬币,然后换成5块钱纸币,再换成10块钱纸币,然后是20、50、100
点餐完之后,让孩子自己拿着小票去找座位、拿餐具、给服务员小票。然后我们说好在早餐上来之前玩一会儿游戏(比如:用桌子上的写着座位数字的夹子来做数学游戏)
08:00 am
早餐时间一般就是15分钟,根据不同月龄用餐时间相应增减。
08:00-08:10 am
吃完早饭去幼儿园的路上,别小看这10分钟,能跟孩子互动的内容可多了。下面我就例举一些我平时的做法:
1唱儿歌
中文儿歌或英语儿歌都唱,看孩子自己喜欢唱什么或听什么
一般这段路可以把1首儿歌唱3遍
2聊天
什么都可以聊。聊幼儿园的朋友、幼儿园里的老师、幼儿园里做的游戏
3讲故事
主要是帮孩子回忆幼儿园讲过的故事、在家里讲过的故事、睡前故事
4互动
如果孩子某一天不想说话,就安静地走到幼儿园即可
孩子跟你讲话,就算没听懂也要把孩子的话耐心仔细听完,并且要给予回应
5告别
当送孩子到幼儿园门口的时候,要告诉孩子今天你会几点下班、几点去接他,或者是今天有事需要加班要晚回来,或者是需要出差可能几天后回到家等等(自从换好工作以后,晚上加班和周末出差的情况基本是没有了的)
08:20 am
送完孩子后,我去坐公交车上班,一般路上需要50分钟,我们公司是9:30 am上班
所以说,能不能自己送孩子去幼儿园/上学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父母的上班时间,公司距离家的时间。在这个基础满足的前提下,剩下的不过就是愿不愿意早一点起来、愿不愿意合理安排时间送孩子了。
从早上6点半到8点,看似1个半小时,父母的时间确实紧张,但是真的能带给孩子很多宝贵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习惯!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