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盖碗的标准

老公 0 99

好盖碗的标准,第1张

盖碗的标准
导读:好盖碗的标准是什么,小陈茶事是这样的解释的。首先要看容量,标准容量的盖碗介于100-110毫升,不大不小,容量刚好。从茶水比例搭配看,用这样的标准盖碗泡茶,白茶放5克,红茶放5克,岩茶放8克,生普放8克。按比例搭配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更

好盖碗的标准是什么,小陈茶事是这样的解释的。首先要看容量,标准容量的盖碗介于100-110毫升,不大不小,容量刚好。从茶水比例搭配看,用这样的标准盖碗泡茶,白茶放5克,红茶放5克,岩茶放8克,生普放8克。

按比例搭配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更符合大多数人的喝茶口味。并且从使用过程看,容量适中的盖碗,用起来更趁手。不易因拿不稳,从而烫到手。

除了标准盖碗外,市面上的盖碗,大小不一。容量小巧的不过70-90毫升,直径和常见的马克杯相似。适合一人泡茶,每次泡茶可以少放一些,更省茶叶不易浪费。

至于容量大的盖碗,从160毫升,到180毫升,200毫升,以及年代剧里的超大型盖碗,琳琅满目。不过这种容量偏大的盖碗,并非每个人都能hold住。

其次是看碗沿,实用性的盖碗,碗沿不宜花哨。防烫手的盖碗,碗沿要略宽。碗沿略宽的盖碗,当你的拇指、中指放在碗沿上。在拿起盖碗时,可以隔开碗壁的热量,避免烫红烫痛了手。

盖碗的碗沿,出汤要顺畅。滚烫的茶汤会顺着碗壁而下,出汤姿势不优雅,并且茶汤还不好沥干。总之,无沿盖碗的实用性不高,器型设计并非是用来泡茶,而像观赏品。

再者看碗身,标准器型的盖碗,设计为“倒钟形”。它可以实现兼容并蓄,不论是梗叶蓬松的白茶寿眉,还是条索粗壮的老丛水仙,都能包容。底盘大,摆放比较稳,不容易倒。倒钟形的盖碗,口比较大,倒出茶汤更为顺畅。

最后看盖子,在挑盖碗时,盖和碗的挑选才是重点。盖碗的盖子上方,往往设计有一处凸起的点,称之为盖钮。

拿起盖碗泡茶时,一手的拇指和中指,自然地放在碗沿上,而食指则放在碗沿上方。

合盖时,通过自然调整,可以按着碗沿,从而调整盖碗的出汤开口。泡茶出汤完毕后,还可以揭盖闻香。揭盖时,手指自然拿在盖钮上。总之,盖子上的盖钮存在感虽弱,但却不可忽视。

1、陶质盖碗好。

2、茶具最早是以陶器为主。陶质盖碗中比较常见的有粗陶、紫砂等等。粗陶粗而不陋,质地踏实稳重。

3、在陶器中首推紫砂茶器,明文震亨《长物志》记载“壶以砂者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4、紫砂材质的盖碗,色泽温雅,使用越久,色泽越发光润。透气性好,用紫砂盖碗泡茶,色香味皆蕴。

5、追求茶汤的老茶客,往往更偏爱紫砂材质的茶具,一来紫砂可养,二来出来的茶汤口感往往更好。

6、相比其他材质盖碗,陶质盖碗更不易烫手,对于泡茶怕烫手的茶友们可谓是一大福利。

泡茶用茶壶好还是用盖碗好取决于个人理解,盖碗泡茶方便,也可以观察茶底,汤色,闻香。但茶叶散热快,茶香散发快,不利于聚香。还有茶叶降温快,不耐冲泡。

用茶壶泡茶,更换茶叶需要耐心,可是一泡茶出来的香气更浓,耐冲泡,同时可以把玩。

盖碗: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