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购买酒水,计入招待费,其进项税额,无论是说可以抵扣,还是说不可以抵扣,都是存在瑕疵的。一、酒水用于吃喝消费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购买酒水用于业务招待的吃喝消费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因为,税法有规定,用于交际应酬属于个人消费,当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购买酒水,计入招待费,其进项税额,无论是说可以抵扣,还是说不可以抵扣,都是存在瑕疵的。
一、酒水用于吃喝消费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购买酒水用于业务招待的吃喝消费的,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因为,税法有规定,用于交际应酬属于个人消费,当然不得抵扣进项税额。
政策依据:
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文附件1)第二十七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其中涉及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纳税人的交际应酬消费属于个人消费。
2、《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一)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二、购进酒水用于赠送的可以抵扣进项税额
购进酒水,如果不是吃喝消费,而是赠送给客户的,会计账务处理也是计入“业务招待费”(或交际应酬费)。
但是,根据税法规定,对于无偿赠送他人的货物,需要视同销售。
既然视同销售了,当然需要计提销项税额,采购发生的进项税额也能抵扣。因为税法上没有规定一般计税方式下应税销售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只有免税销售和简易计税销售不能抵扣进项税额。
政策依据: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 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八)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者购进的货物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者个人。
综上所述,对于实务问题一定要先分析可能存在的情况,然后再进行财税处理,否则处理错误可能给企业埋下税务风险隐患。
在送礼送酒方面,有以下讲究:
1 送给父母长辈的酒:父母长辈年纪大了,应该重视养生。白酒是一种健康的酒品,适量饮用白酒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所以很多老人的长寿秘诀就是喜欢喝白酒。在选择酒的时候,尽量选具有保健作用的白酒。
2 送给客户的酒:如果是比较重视的客户和领导,建议选择高档、有收藏价值的酒。可以选择品牌价值较高、历史文化悠久或者选择年份较高的酒。酒的存放时间很重要,时间会让美酒更加醇厚、更加珍贵,10年以上的酒一般都具有收藏价值。若客户不喝酒,就别送酒啦,打听他喜欢什么,咱就送什么,送到他心窝里去。
3 送给女士的酒:对于女士来说,可以选择度数低的,最好可以选择具有美容养颜功效的酒。另外,包装一定要好看精美,这样送给女性不喝当装饰品都可以。
4 送给朋友的酒:送朋友的话,可以选一些平价的酒。朋友之间重在情意,礼到了就好,也可以根据朋友的情况以及自身的经济情况来自由选择。
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种酒不建议作为礼物赠送:
1 散酒:很多便宜的散酒是劣质香精勾兑的,对于一些讲究的人来说,带这样的酒水拜访是很不尊重对方的。
2 竹筒酒:虽然竹筒酒看起来新颖,但制作过程繁琐,不是简单的灌入白酒。用这样的酒水去拜访拿送人,双方都会觉得没面子。
3 “打孔假酒”:在一些名贵的酒瓶上面,用特殊的手段灌入劣质的酒水,成本低却能获得高额的利润。
总之,送礼送酒有很多讲究,要了解不同接收者的需求以及预算等因素来做出合适的选择。
酒可以寄快递。现在大多快递公司都为客户提供酒水收寄服务,例如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但是,酒水属于易碎品,因此在邮寄时需要特殊包装,并注意以下几点:
1 对于红酒和白酒,建议使用快递专用包装,并在邮寄时注意贴上易碎标识。
2 对于邮寄红酒时,如果寄往寒冷地区需要将其包裹好。
3 对于白酒,度数不能高于53度,只能发陆运。
4 在邮寄酒水时,对于一些不是独立包装的易碎的酒水需要垫上气泡防护垫,对于少量的酒水还需要泡沫外包,木箱封装,批量酒水需要打底堆放。
5 酒水必须贴上易碎标识,并需要寄往寒冷地区的酒水要保温防寒,包裹好。
1、外购用于赠送的礼品,可以依法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抵扣
2、外购用于赠送的礼品,如果是普通礼品,那显然你是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不能抵扣,赠送给他人,不是视同销售,只是交际应酬而已,做在费用的交际应酬科目里面;如果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货物,购进可以抵扣,那么赠送他人,应视同销售,应缴纳增值税。
如果有增值税专用 发票:
借:库 存商品10000
借:应zhi交税金--应缴 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
贷:应付账款11700
10000元作为不含税金额。如果是含税的则:
借:库存商品854701
借:应交税金--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145299
贷:应付账款10000
没有专用只用普通票的话
借:库存商品10000
贷:应付账款10000
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法国红酒举世闻名,法国人也以拥有内涵丰富的酒文化而著称。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法国对酒精饮品实行严格的管理,也同样面临涉及酒类消费的法律问题。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ee) 不完全统计的数据,2009 年法国因饮酒过量而引发的疾病,以及意外死亡人数高达49000 人,其中男性占75%,女性仅占25%。过量饮酒而导致的国家医疗负担以及社会治安问题,也越来越令政府头痛。
更为严重的是年轻人酗酒所引发的健康和社会问题。根据健康机构 SCAPAD 提供的2014 年统计数据,法国全国有97%的人口每天都会饮酒(其中146% 男士,49% 女士),589%的年轻人初次醉酒的平均年龄为152 岁。年轻人通常更喜欢选择啤酒,以及口感好、酒精度略高的鸡尾酒。
鉴于以上种种因素,法国政府于2009 年7 月颁布了《公共健康法规》(code de la santé publique , 简称CSP)。这部新的健康法规不但对年轻人饮酒问题设限,同时对酒精类饮品的供应商(酒吧、餐馆、超市……)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法规指出,酒品供应商应该在预防青少年酗酒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承担因不遵守法规所导致的间接民事、刑事责任。
《公共健康法规》对餐饮业的酒水供应商有什么具体的要求?
该法L3342-4 条款要求餐馆、咖啡吧、酒吧等零售酒水的场所,必须在客人看得到的显著位置,张贴有关于酒水售卖对象的“限制通告”,没有实施或者张贴位置不明显会被处以最高150 欧元的罚款。通告内容如下:
一、禁止向未满18 岁的未成年人出售酒精饮品;
二、在对酒精类饮料进行减价促销的同时,必须在同一时段内提供无酒精饮料的减价促销活动,以供消费者选择;
三、禁止向醉酒者售酒,并且不能继续接待、收留他们;
四、禁止在公共场合醉酒、酗酒;
如不遵守以上规则,将会受到司法追究。
司法追究会导致什么后果,这些规则是怎么样执行的?
01
——禁止向未满18 岁的未成年人出售酒精饮品;
该法L3353-3 款规定:如果售卖酒水给不满18 岁的未成年人,将会面临7500 欧元的罚款。如果导致其醉酒、酗酒,餐馆会被行政关门。罚款后可能还会受到作为司法处罚的勒令停业,累犯者将被处以15000 欧元罚款及停业,还有可能被吊销“酒牌”。举个例子,一家外卖店向一名年仅14 岁的青少年贩卖一瓶啤酒。如遇执法人员,会面临最高7500 欧元罚款。向未成年人无偿提供酒精饮品者的处罚相同。
该法L3342-3 款规定:禁止接待不满16 岁的未成年人,在没有成年监护人(满18 岁)陪同的情况下进入餐吧、酒吧等售卖酒水的营业场所,违反者将会受到最高1500 欧元的罚款。同时,年满16 岁的未成年人,虽然无需成年人陪同可以进入售卖酒水的营业场所,但此类营业场所不能售卖有酒精饮料给他。
该法L3342-1 款规定:当怀疑购买酒水者的年龄不足18岁时,酒水供应商有权要求客人证明其已成年,但法律也同时规定,酒水供应商无权要求客人出示身份证。
该法L3353-9 款规定:如果酒水供应商能证明购买者有意在年龄问题上进行误导、欺骗(induit eu erreur sur l’ge),那酒水供应商可免责。
Ps:法国初中第三年的学生都需要实习。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基本上都不到16 岁。所以法律规定,餐馆等售卖酒水的场所不能提供实习岗位给未满16 岁的实习生。除非是自己孩子或亲戚关系(亲戚可至第4 级关系堂表亲)。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可以实习,但依然不能从事与售卖酒水类有关的工作。例如:餐厅吧台附近的工作(帮忙送酒、提供开胃酒……)违反者可受到1500 欧元的罚款。L3355、L3356 (code de l'éducation教育法)
02
——在对酒精类饮料进行减价促销的同时,必须在同一时段内提供无酒精饮料的减价促销活动,以供消费者选择;
在法国,这项法规主要是针对一些酒吧、餐馆每天在一定时间段推出的促销活动,例如:晚上5 点至8 点对酒水类饮品进行促销、减价的推销活动。这个时间段被称为“畅饮时段”(HAPPY HOUR)。在这个时间段内,如果酒吧推出啤酒“买一送一”的活动,就必须同时推出一种无酒精饮料“买一送一”的活动。例如:矿泉水。经营场所不能鼓励消费者饮酒,而要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客人有权选择无酒精饮料。违反这项法规将被处以750 欧元的罚款,累犯者将会被行政关门。
该法L3322-9 款规定:餐吧、酒吧等售卖酒水的营业场所无限量免费送酒将会受到7500 欧元的处罚,对累犯者加大处罚至15000 欧元及行政关门。例如:外省某自助餐厅曾在促销时段实行饮料和啤酒全部免费,最后被罚款4500 欧元。“OPEN BAR”——一次性付费的无限量送酒,在法国是禁止的。严禁引诱和鼓励客人无限量喝酒,危害公共健康、公共秩序。直接刊登酒水类广告也被禁止。
该法L3353-5 款规定:禁止酒吧或餐厅在酒水类消费时允许客人赊账(vente à crédit)。无论客人与老板的私交多好,没钱就请回家喝酒,一经发现将被处以最高750 欧元的罚款。
03
——严禁向醉酒者售酒,并且不能继续接待、收留他们;
该法L3353-4 款规定:在法国,向醉酒者售酒的行为将会被处以750 欧元的罚款,累犯者将面临7500 欧元的罚款,以及行政关门。根据法国酒店业者协会(UMIH)的统计数据,每年因为售卖酒水给已醉的人而导致行政关门的营业场所占执法总数的135%,停业时间一般是一至两个星期。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客人酒后驾驶,发生严重意外,导致自己或他人死亡或残疾,餐馆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按照刑事法1213 条规定,为造成他人受到损害的行为提供帮助或便利,以及没有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就算没有直接参与,也都负有刑事责任。能够做到而没去做,而且是法律规定可以避免的意外,导致他人死亡或残疾者也负有过失杀人的间接刑事责任。根据法庭判例和法学理论(jurisprudence),售卖酒水给已醉的客人就像把汽车借给已醉的人或没有执照的人驾驶,属于违法行为。发生严重意外,会受到同谋罪或直接刑事责任追究。餐馆负责人会面临15000 欧元罚款或最高1 年监禁及行政或司法关门(3 至6 个月)。
餐馆如何避免间接责任?首先一定要坚决拒绝再卖酒给已醉的客人,就算当时客人不高兴,但酒醒后也不会为此生气。其次,应询问客人是否驾车,并忠告客人酒醉不能驾驶,并提议帮忙叫计程车。目前还有很多餐馆在客人用餐完毕后送一杯餐后酒,但其实很多客人当时已经微醉,再送一杯就可以算是违反了法律规定。
虽然餐馆因卖酒给已醉客人而被送上法庭的案件不多,但经营者必须保持谨慎。2014 年,法国南部城市蒙彼利埃(Montpelier)上诉法庭判处一男士6 个月监禁的实刑(Prison ferme 无缓刑),原因是他没有阻止已醉的朋友驾车,导致一名年仅18 岁的女大学生被撞身亡。肇事者被判处7 年监禁。当时,死者父母悲痛欲绝,把这位男士也告上法庭,结果法庭以同谋和过失杀人罪论处。该事件也为餐饮业者敲响警钟。试想,如果驾驶者是在餐馆饮酒。经营者如果还送酒,一旦发生酒驾导致同样后果,法庭是否会判得更重呢?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