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2015六一儿童节肯德基礼物是什么?2、孩子上高二了,马上要给她带饭了,不知道做什么菜比较好?3、我儿子今年初三,现在纨绔作风,天天和女同学星巴克、肯德基,怎么办?送古圣先贤的经典和经典读诵机。最经济、最有效的教育“读经一部,胜读杂书
- 1、2015六一儿童节肯德基礼物是什么?
- 2、孩子上高二了,马上要给她带饭了,不知道做什么菜比较好?
- 3、我儿子今年初三,现在纨绔作风,天天和女同学星巴克、肯德基,怎么办?
送古圣先贤的经典和经典读诵机。
最经济、最有效的教育
“读经一部,胜读杂书万本”!您的孩子读经了吗?如果读了,那么恭喜您,您很幸运!如果没有读,那么请让您的孩子尽快读经吧!!!
所谓“读经”就是阅读中外传统经典的学习活动;所谓“经典”,就是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如《易经》、《论语》、《老子》、《大学》、《中庸》、《孟子》、《黄帝内经》、《诗经》、《孙子兵法》等,西方文化经典如《圣经》、莎士比亚经典作品等。古人云:遗子千金,不如教子一经。在儿童天性未染之前,教导以善心、信心,等孩子长大后,这些经书所言的伦常道德、哲理智慧早已经自然而然的潜移默化于他们的生命当中,儿童通过熟读中外经典,学贯中西,博学于鸿儒,通古今之变,方为仁者、智者、勇者、大者,是未来社会奇缺的国际性、大格局人才。0—13岁是孩子记忆力的黄金时期,顺应生理成长规律,让孩子大量诵读中外传统文化经典,对于培养其纯善德行、完美人格、良好习惯、儒雅气质,提高文化修养,奠定学养功底,以及提高学习成绩,从而奠定一生的成功基础来说,这种教育都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经典教育的好处导读:
一、要赢就赢在终点
二、选对教育方式=选择成功
三、越早接受经典教育效果越好
四、语文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
五、那么读这些经典著作对孩子的现在跟将来有什么帮助呢?
六、成功=80%的EQ+20的IQ
七、经典著作的用处无所不至
八、课程改革的方向
一、要赢就赢在终点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在美国学校都那么出人头地?
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棒,为什么中国的科技落后?
如果说美国的教育很好,为什么中国留学生的孩子一回到中国就无法跟班?
如果说美国的教育不好,为什么美国是公认的科技强国?……然后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一,科技发达的国家,教育一定发达!
第二,教育落后的国家,科技一定落后!我们应该怎么来评论我们的国家呢?
我认为,鉴于中国教育的具体状况,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要判断一个真正的胜利者,只能是在终点,而不是在起点!也就是说,在肯定中国的中学生每年都能击败众多对手而获得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个人奖和集体奖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奖杯或金牌下的阴影。
――摘自《素质教育在美国》
二、选对教育方式=选择成功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而教育是关键,形形色色的教育方式数不胜数,而往往只强调赢在起点、却不知终点又会如何?这往往让我们无所适从。如果我们东尝一下、西试一番,如果我们没选对教育的方法(方式),我们就在迷茫中浪费孩子的宝贵时光,因此我们不得不慎而又慎。
经典教育恰能给我们提供较好的教育方式!那么,什么是经典教育呢?
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而经典,则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比如,音乐有音乐的经典、美术有美术的经典……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老子》《易经》《孟子》《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重要著作。
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
如果在孩子可塑性很强的时候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这个时期后悔就来不及了!
三、越早接受经典教育效果越好
脑科学的研究表明:正常人一出生,大脑就有1000亿个脑细胞或称神经元,它们彼此孤立。当受到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刺激时,每根神经元就会发育出许多树枝状的“树突”来,树突之间通过‘突触’互相连结,突触越多,形成的神经网络就越发达,大脑的功能就越强,智力就越高。
大脑生理学家们发现,儿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间就完成了60%,这三年是大脑发展的黄金时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岁间完成了80%,6-8岁间完成了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13岁左右,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这就表明:孩子的聪明与否,到13岁时已经基本定型了!如果我们不能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那么当他们年龄越大,启发、培养他们就会越费力,效果也就越差!
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让孩子变得聪明的关键就是,要让孩子在大脑发育的敏感期,也就是0-13岁间,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方式,反复地接受最优质的信息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对所吸收的内容并不一定能理解,可是,那些内容会深深的刻在深层潜意识里,对他的一生有巨大的影响。因为儿童在大脑发育的初期,理解能力比较弱,而吸收能力却非常强,并且其吸收信息的方式是整体式的吸收,这段时期,孩子会以惊人的速度将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事物,不加选择地全部吸收。
经典教育正是把握住这个关键,通过经典的语言、文字、音乐、美术,采用符合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得到最优质的信息刺激。
四、语文是一切学习能力的基础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学习的科目,一般分为科学类的科目和人文类的科目。
科学类的科目,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他们的内容,前后关系紧密,前面的内容往往是后面内容的学习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求: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而相对而言,人文类的科目,如: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则是靠耳濡目染和环境的熏陶来达成学习效果的。例如:美国的孩子,不到三岁就会说英语,古代的孩子说的是当时古人的语言,这些都是靠环境陶冶自然达成的效果。
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语文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儿童最先发展的是语言能力,然后才是逻辑分析能力,语文能力好,理解力强,逻辑分析能力自然就强。
简单的说:语文=语+文。在这里,语:是指自然生活环境中的语言,孩子只要生活在有语言的环境中,他自然就会了。文:是指高度的、精确的、优美的语言。也就是文化的语言,文章的语言。这种语言我们称之为文言文。孩子如果学会了文言文,他就学会了高度的表达,低度的表达自然就掌握了,这样可以直接提升他的语文程度,提高理解力,再学习各种学科就轻松自如、成绩优异。
《大学》《中庸》《论语》《老子》《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千古名篇,就是中华文言文宝库中的经典之作。直接学习这些经典著作是最有效、最经济、最快捷提升语文程度的方法。
五、那么读这些经典著作对孩子的现在跟将来有什么帮助呢?
大量识字:对于读经典的孩子而言,识字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一年可认1500多汉字,三年下来可以认4000多字)。具体的教法如下:对于已经认了一些字的孩子来说,可用指读法(逐字的点读下去);对于还没开始认字的孩子来说,可用滑读法(一行行滑读过去),等孩子认识其中的一些字时就可用指读法了。大多数孩子会在认字的过程当中,只要稍加引导,孩子自己就会学拼音,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能力!识字越多越早,就能更早地学习“复杂”的书本,在阅读中开发智力。我们发现很多上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还在读三四岁幼儿的书本!主要就是识字不多的原因,这就浪费了孩子脑力发展的最佳时光!阅读及写作: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当孩子认了很多字,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自学能力,我们只需引导孩子多读多看有益的书就行了,一旦孩子自己喜欢读书、自己喜欢学习,那我们要做的就很简单: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用丰富的信息来刺激孩子的大脑,孩子的智力就在大量信息的刺激下得到了开发!大脑神经网络的发展,除了靠直接经验的刺激以外,更要靠间接经验的刺激,因为个人的接触面、生活面毕竟很有限。我们是以直接经验所累积的体验为基础,去吸收更大更广泛的间接经验,也就是别人的经验,以建构复杂的大脑。而接受间接经验的最好途径便是阅读,尤其阅读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经典之作!要孩子写出优秀的作文,就需要以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以实际经验为背景,以间接经验为后盾,只要胸有万巻书,自然下笔如有神!
考试成绩:成绩的好坏,往往不是取决于学习的努力程度(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很会玩的孩子,其成绩也非常优秀),而是取决于他的理解能力的高低。要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中文经典教育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读中文经典可以让孩子自然识字(这是基础);识字可以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这是前提);多读好书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取别人的精华为其所用(汲取大量的间接经验),书读多了,很自然地,知识面就广,知识面一广,理解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自然就强,孩子喜欢异想天开,书读多了,还可以激起他的创新创造能力。由此,孩子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理解力、逻辑分析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极大了提升,这个时候孩子读教科书还会难吗?还用担心考试成绩不好吗?
六、成功=80%的EQ+20的IQ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单单有高智商(IQ)还远远不够,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博士指出:真正成功幸福的人,其成才因素中,情商(EQ)占80%,智商(IQ)仅占20%。“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方面内容:情绪控制力;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能力;认知他人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智商和技能,两者的作用加起来,还不如情商的作用大,而且位置越高,情商的作用就越大。故良好的性情是一个人成功的保障,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又云:幼儿养性、童蒙养正!我们能不能在童蒙时期就培养好孩子的良好品性是关系到孩子将来能否成才最关键的要素!
孩子还在0到12岁年龄段,还在最佳记忆时段,学习经典不可错过。
建议你列个菜谱啊,简单点讲,现在孩子学习任务重,缺乏身体锻炼,而且用脑力比较多,总体就是建议:荤素搭配 ,营养均衡。这样,才能做好孩子冲锋陷阵迎高考的后勤准备,给孩子出成绩做处最好的支援。早餐牛奶鸡蛋,面包稀饭,油条豆浆换着花样吃容易解决,但午餐晚餐就有些烦人了,我的方案是中午一次性做好,吃完立即放冰箱,晚上可以酌情增加一两个菜。不妨把我家孩子的菜谱给您参考下:
周一,红烧大排,松子虾仁玉米,菠萝咕咾肉,鸭血豆腐,青椒土豆丝,西红柿蛋汤。
周二,蜜汁烧肉,宫保鸡丁,山药肉片, 炒银芽 ,蒸茄子,青菜豆皮汤。
周三,红烧鸡腿,青椒毛豆肉丝,糖醋狮子头,卤干子,西红柿炒鸡蛋,紫菜蛋汤。
周四,酸菜鱼,炸肉排,杏鲍菇牛柳,麻辣豆腐,拌凉粉,冬瓜海带汤。
周五,清炖狮子头,莴笋肉片,鱼香肉丝,蒸鸡蛋,香菇青菜,三鲜汤。
周六,剁椒鱼头,红烧肉,开洋萝卜丝,芹菜香干,蒜泥生菜,加一个清汤鸡汤。
周日,孩子在一个星期的紧张学习之后,可以适当放松一下,晚上带出去吃吃自己喜欢的肯德基,必胜客什么的,反正周日不定菜谱,随机安排。这样下来,基本一周没有重复的菜,虽然买菜做菜确实辛苦,但是也就这么一两年,哪一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孩子高考加油,考上理想大学呢!这样想想,任何付出也值了!
给孩子带饭要注意营养搭配,要有蔬菜,还要有肉类,比如芝麻煎鸡胸肉、鲜虾蔬菜炒饭、黄瓜棒棒糖等,都很不错,很好吃而且营养搭配也是比较均匀的,做法也不算困难,很简单易学,大家尝试动手制作几次就可以熟练掌握
下面我分享一下这些菜品的做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芝麻煎鸡胸肉
将整块的鸡胸肉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将鸡胸肉片成薄片放入盆中,倒上料酒,放入黑胡椒粉和食盐,用手涂抹均匀后放入冰箱中腌制二十分钟
取一碗,碗中打入两颗鸡蛋,撒上一点食盐,然后将其搅打开,搅和均匀备用。鸡胸肉腌制好后抹上一层玉米淀粉,然后刷上少许鸡蛋液,然后均匀的撒上熟白芝麻
锅中倒上一些油,将油烧热后放入鸡胸肉,用小火煎,一面煎两三分钟后翻面,翻几次后,将鸡胸肉煎熟,煎至颜色金黄后即可盛出,可以和沙拉酱或者番茄酱来吃
黄瓜棒棒糖
碗中打入几颗鸡蛋,放入胡椒粉和食盐,搅打均匀。锅中倒入少许油,将其烧热后倒入鸡蛋液,将其摊平,用小火将其煎至两面凝固后盛出
黄瓜清洗干净,将黄瓜尾和头都切掉,然后用削苹果的那种水果刨将黄瓜刨成薄片,将煎好的蛋饼切成和黄瓜一样宽的小条
将黄瓜片放在案板上,放上鸡蛋饼,放上香肠段,然后将其卷成卷,再取一片黄瓜片,然后对半切开,将其叠成蝴蝶剑状,然后将它们用竹签子串起来
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不用鸡蛋饼和香肠,替换成小西红柿,用刚刚的方法将它们串起来即可
鲜虾蔬菜炒饭
黄瓜切丁,胡萝卜削皮切成小块,葱切葱花,碗中打入鸡蛋,搅打散。鲜虾去头剥壳,然后将虾线剔除,清洗干净后倒上料酒,放入食盐腌制十多分钟
锅中倒油,将油烧热后倒入蛋液,将其煎至定型后盛出。再倒上一些油,烧热后放入腌制好的虾仁,将虾仁炒至变色后放入胡萝卜和黄瓜,翻炒片刻后放入大米饭和煎好的鸡蛋,大火将其炒散后,倒上酱油和蚝油以及少许米醋,放入甜玉米粒,放入食盐和十三香以及少许白砂糖,放入葱花,大火翻炒均匀,炒出葱纤维给后即可关火盛出
好吃又营养的鲜虾蔬菜炒饭就做好了,大家可以尝试制作一下
大家如果在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或者不同的做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高中时一个很辛苦的阶段,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学习任务繁重,孩子压力大,所以在营养补给这一方面至关重要。
如果你对饮食结构,营养平衡方面颇有见解的话,你可以按照自己的饮食搭配来给孩子做菜。如果你对饮食结构,营养平衡这方面不太懂的话,我建议你可以多上网学习,也可以向营养专家方面的请教,或者购买营养书籍阅读,更好的是,能自己报一个营养饮食班级学习,然后自己给孩子做。孩子一般在这个阶段用脑较多,还有就是养神方面也比较重要,可以针对这些方面去研究,还有至关重要的心态方面。一个星期的菜谱要丰富,尽量不重复,荤素搭配均衡,要适当补充维生素,还有膳食纤维,可以适当搭配粗粮,水果,蔬菜,牛奶,蛋类是必不可少的,选用肉质细腻,精细,富含蛋白质之类的新鲜肉类或者海鲜等。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孩子的心态能够放松。观点建议不全,可以根据个人或他人的见解进行补充采纳。
孩子需要的不仅是物质方面的满足,更需要成长的陪伴。只注重物质满足很容易养出“纨绔子弟”。
现在这种有“公子”、“千金”病孩子的还真的不在少数。有的是因为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家长比较忙,没什么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所以尽量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等到发现孩子已经养成“纨绔”风气的时候,束手无策;还有的家里条件并不是很优越,但是孩子虚荣心比较重,喜欢攀比,家长宠溺,于是中等甚至贫困家庭却养出了像“富二代”一样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的事陪伴,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家长压力也很大。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很多家长不得不背井离乡,把孩子交给家里的长辈。隔代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要么过于严格,要么过于宽松,造成小孩很多心理,品德方面出现问题。这种“花花公子”式的孩子也是其中一种。
孩子出现“公子”,“公主”的毛病,家长要怎么做?孩子性格的养成教育最好能在在三到七岁进行。这个时候孩子认知没有固化,可塑性比较强,所以家长这段时间最好至少有一个人在家陪伴孩子的成长,教育。引导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早说没有时间,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一些坏的习惯,思想一旦扎根,以后要纠正非常困难。也许几年的疏忽,换来一辈子的烦恼。
题主所说的孩子已经初三,在孩子的心里,已经朦朦胧胧有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所以单纯的说教意义并不大。孩子已经初三,进入青春期,叛逆期,打骂更是不可取的,可能适得其反。
首先是收紧财根,但不能一下子彻底掐断经济供给,养成这种“公子”病的孩子都是大手大脚花钱惯了,一言不合就请同学吃吃饭,喝喝奶茶什么的。对怎么赚钱并不了解,甚至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家庭收入情况,不知道自己父母看做什么赚钱。
我朋友是个快递员,家庭并不宽裕,但还是倾其所有满足孩子的要求,送到最好的学校,每个星期给两百零花钱,到了初中孩子花钱失去了控制,一两百块一星期根本不够他零花,不断问父母要钱,不给就发脾气,不上学,离家出走。
朋友没办法,问我怎么办,我建议朋友可以答应他的要钱的要求,但是需要跟着朋友出去送一天快递,一天下来,孩子累坏了,朋友把当天的工资全部给了他,告诉他,每天给他的钱就是这样来的。通过亲身感受,孩子对父母的辛苦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还不够。
第二步,通过一天的劳动,孩子知道了赚钱的辛苦,但是还不够。第二步,我让朋友把一个星期的收入全部给孩子,让他当家一个星期,家庭成员的开支都问他拿。好不容易当家做主,孩子花钱很大方,自己也大手大脚花钱,不到三天,钱就没了。然后告诉孩子,这些钱还需要交房贷,交水电煤气费,学费等等费用……
通过这两步,孩子初步体会到大人世界的不容易,知道赚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候,再恢复他一周一两百的零花钱,孩子知道省着花了,甚至开始有结余了。
总结语:对孩子的教育,注重生活实际,适当的时候也可以让他们知道大人的世界并不容易,我还记得我小时候要吃冰棒,老爸给了我几块钱,让我自己用这些钱进货,到田间地头卖冰棒,赚冰棒吃,晚上把本钱还给他。从那次,我知道,自己赚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也知道赚钱确实不容易。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