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孩子上学的接送问题如何解决

孩子 0 28

在美国,孩子上学的接送问题如何解决,第1张

在美国,孩子上学的接送问题如何解决
导读: 现在在国内,不少妈妈都很苦恼孩子上学的接送问题。那么在美国,孩子的接送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一起来看看美国的经验吧! 美国虽然全职妈妈很多,但是双职工的家庭也很多,小孩上学以后,孩子的接送问题就摆在了家长面前,因为小学生待在学校的时间都不

现在在国内,不少妈妈都很苦恼孩子上学的接送问题。那么在美国,孩子的接送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一起来看看美国的经验吧!

美国虽然全职妈妈很多,但是双职工的家庭也很多,小孩上学以后,孩子的接送问题就摆在了家长面前,因为小学生待在学校的时间都不长,我们州公立小学,一般是9点开始,到下午3点半就结束了,特别是设在小学的K班一天只有2个半小时,K班相当于学前班,包括在义务教育里。在这种情况下,双职工家庭又是怎么解决呢

美国是个很重视亲情的社会,虽然祖父母不替儿女养孩子,但在儿女需要帮忙的时候,也会义不容辞的伸出援手。我常看到很多时候去接孩子上下学的都是祖父母, 真是应了那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美国好多企业配合员工需求,调整工作时间与上班模式,早上班的员工就可提早下班,对于需要接送小孩子的员工来说,真是一大福音,兼顾了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就我所知,好多有一胎或二胎的双职工家庭,在没有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夫妇俩把彼此上班的时间错开,我单位里就有个同事,调整了工作时间,早上六点上班,下午三点就走,至少保证家里有一个人去送, 而另一个人去接,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另外很多职场打拼的女性,想既做到兼顾家庭和工作,会暂时做出一些牺牲,以半职的形式在职场,等孩子稍大,不需要接送了,再转回全职。

俗话说, 远亲不如近邻。报上看到,同上一所学校,同一个街区上的几个孩子,类似的家庭结成互助小组,拟好接送的时间表,轮流接送,很有点象国内的拼养。这样做的好处是,一则孩子不用起大早,再则孩子也不会感到孤单,放学回来还有伴,一起玩和学习,是个不错的方案。我认识的女童军里的几个妈妈,就是找街区里和自己孩子年龄相仿的家庭来完成接送任务。

基于公立小学的上下学时间,美国小学里一般设有托管中心Before and After School Program,由所在的学区负责,这样的program很多,不仅小学里有,而且周围社区如儿童照顾中心等都提供类似的有偿服务,负责每日孩子的接送。我觉得最理想是学校有托管班,优势就在于,至少孩子上下学就近有人照看,即便是路上塞车, 家长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只要晚上6点之前赶到把孩子接走就可以了。

关于这个问题几乎不是个问题,孩子考上大学基本上都要送一送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说都成年人了该自己上学了,正好也为家里省点钱,似乎也有几分那么道理,但是我是坚决支持家长送一送的,除非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因为这不仅是不放心这么简单,还是有一些象征意义的。

读大学是人生中最幸福学的时刻之一,要和家长分享

十年寒窗换来了一纸通知书,这是孩子努力的结果,同时也是全家人努力的结果,这个丰硕的成果一定和最亲的人分享。

让父母看一看孩子们读书的地方,休息的地方、吃饭的地方,仿佛这十几年的辛劳都得到了补偿,远比一个录取结果一张录取通知书来的更有幸福的味道,再多的艰难回忆都会变得甜蜜,来回奔波时洒下的一滴滴的汗水也仿佛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美好回忆。

有时候想着四年机会多着呢,什么时候不能来,其实世事难料,人生匆忙,父母很可能只有这一次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读大学是绝大部分孩子第一次出远门,需要一些关照

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尤其是女孩子和农村孩子(非歧视),如果是路途遥远,确实需要家长一些照应的。这跟是不是独立自主关系不大,孩子们的成长不是同步的,有早有晚,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一把也再正常不过。锻炼独立的机会这辈子有很多次,但是送孩子上大学的机会这辈子只有一次啊。

送孩子读大学,是父母的一种情结

十八九岁的孩子,家长基本上在40-50之间,这个年龄的家长朋友很多是没有读过大学的,有的也许当年差几分和大学擦肩而过,成为一辈子的痛,会一直对大学有一种情结,现在,孩子们替他们完成了愿望,不去大学看看似乎不那么圆满。送孩子们读大学,也许是他们这辈子唯一的理直气壮进大学的机会。你开始了你的梦想,也应该让父母接近下自己曾经的梦想。

送孩子入学是父母一生为数不多的理直气壮放松自己的时候

40-50岁年龄的人,尤其是家庭情况一般的,还是比较崇尚节俭,视旅游、放松、享受为洪水猛兽的,仿佛一辈子和自己都没关系。送孩子入学可能是父母一生为数不多的理直气壮放松自己的时候,也可能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最舍得花钱最开心的一次全家旅游了。也可能是,他们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旅游,第一次在饭店点餐,第一次住宾馆都在此间完成。所以,这件事情对家长比孩子们意义更大一些,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其实国外孩子读大学家长也是送的

很多人以为外国孩子独立性强,不需要家长送,其实也送的,也是全家老小一起出动,比如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就非常赞同让家长送孩子们入学。还看过一篇文章,美国大学开学时家长也是大包小包开车送的,也帮忙整理宿舍什么的,这件事上国内外父母想的是一样的。《变形金刚2》里,男主角一家不也送男主上大学嘛。

——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翻译:请明天来报道的新生注意一下:一个小小的请求…当你的母亲想挂好你带来的所有衣服并帮你铺床时,由着她吧。当你的父亲想向你身边的所有人介绍他自己时,由着他吧。当这个周末你父母想跟你到处逛逛并拍照时,由着他们吧。如果他们使你感到尴尬或者表现得很疯狂,也由他们去吧。因为在你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时,他们同样也在开启着他们的新篇章。无论你信或不信,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比你更艰难。所以让他们再最后一次把你当个小宝宝吧。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

最后以知乎网友“渐建的剑”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来做个收尾

让家人送送吧。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宿舍”,他们才能想象出你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耍,才能放心。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食堂吃饭”,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坐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吃着什么样的饭菜,才能放心。

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去教学楼的路上”,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走在怎样的一条路上,才能放心。

而不再是想你的时候,只能想象一张脸庞而已。

在疫情这么严重之下,美国家长是不赞成孩子回学校上课的,对于某些州强制实行的回学校上课,这些家长都是表示很担忧。

为什么担忧?难道特朗普和那些美国白宫高级官员不知道吗?你们的疫情严重到了什么程度了?并且现在的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正在直线上升,这难道不会让父母担心嘛,特朗普你也是一个爸爸,为什么你在遇到这种时候往往要做出这么雷人的举动呢?

尤其是对于第1次送孩子去上学的父母来说,心里面更是十分忧郁,因为第1次送孩子上校车的时候,你就知道孩子即将进入一个未知的环境,脱离了家庭带给他的温暖环境,就担心他在学校的时候会不会受欺负,能不能和老师和同学们打成一片,会不会由于年龄太小而在玩耍的时候受到伤害,结果在现在这个时期他们还要担心新冠病毒会不会感染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又会不会在上学途中或者教学图中受到病毒的传染,这对于父母来说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更相当于把自己的孩子直接交给了国家。

尤其是对于那些自己有家人,因为新冠病毒去世的母亲来说,他们就更加担心自己的孩子,在一个采访中有一个5岁妈妈的孩子,在面对镜头更是直接哭泣,他觉得自己在疫情这段期间对自己的孩子保护得非常好,不让自己的孩子去有人的公共场所,也不会带他们去杂货店,可是现在他即将要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校车,让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老师和朋友学生一起待上一整天,而在这一整天中所有的情况都是未知的,尽管学校肯定会做好一定的疫情防控,但是谁知道意外什么时候来临呢?

所以现在的母亲不仅仅担心孩子在学校的状况,更担心这些老师们能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同时我也想表示特朗普真的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觉得他可能是想把美国彻底搞垮在他任期美国总统的期间,因为在这期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教育部部长一直都在督促美国各地尽快开学,但是美国传染病专家却也表示了,有一些地区现在的疫情状况非常严重,开学是不明智的,选择现在也不够谨慎,特朗普和那些高级官员不能仅仅通过一个声明就直接让孩子回到学校去面临未知的病毒,可是特朗普会听吗?他如果会听的话也就不会被人称为黄猴子了。

学童开学时要举行开笔礼。

概念:

开笔礼,现代兴起的一种礼仪,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其仪式是根据一些传统的习俗构拟而来。

学童会在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读书、写字,然后参拜孔子像,才可以入学读书。这一仪式俗称“破蒙”。

主要特点:

1、古今结合,有时代特点 

在参加开笔礼的服装方面,学宫取“开笔”有关寓意,订做小博士服,而不是照搬古代秀才所穿的服装,更贴近现实生活。

2、启蒙教育通俗易懂 

启蒙老师在做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教育时,不是诵读古文,而是说得比较通俗易懂,迎合孩子的需要。

3、书法育人 

开笔礼上,书法老师手握毛笔,饱蘸浓墨,在挂起的宣纸上一撇一捺写下一个“人”字。“人”是一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寓意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是最为重要的。

4、寄托祝福 

随后老师们手捧朱砂走到孩子们面前,在他们的额头中间点上红印,祝福他们从此眼亮心明。爸爸妈妈们也可以将写满祝福语的卡片送给自己的孩子。

仪式步骤:

1、正衣冠

“衣冠”不仅仅只是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骤。

2、朱砂开智

所谓“朱砂开智”就是用朱砂为刚刚入学的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这又称之为“开天眼”。其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

3、击鼓明智

“击鼓明智”其目的在于让孩子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

4、启蒙描红

“启蒙描红”这一步骤主要是让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字。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5、启蒙教育

“启蒙教育”是由校长为刚入学的孩子上漫漫求知路上的第一课。

6、古榕树下许愿

孩子们将写着自己美好愿望的条幅系在红绳上,挂到古榕树上,预示着美好心愿将来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