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送孩子去外地上学家长的心情说说内容推荐如下:1、今天送孩子去外地上学,心中满是舍不得,希望孩子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学有所成。2、送孩子去外地上学,是一种别样的爱,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3、孩子去外地上学,是成长的必经
送孩子去外地上学家长的心情说说内容推荐如下:
1、今天送孩子去外地上学,心中满是舍不得,希望孩子能够尽快适应新环境,学有所成。
2、送孩子去外地上学,是一种别样的爱,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3、孩子去外地上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一种锻炼和挑战,希望孩子能够勇敢面对,不断成长。
4、送孩子去外地上学,是一种放手的爱,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主,迎接新的生活和学习。
5、孩子去外地上学,是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时刻,希望孩子能够把握机会,追求梦想,不断进步。
6、送孩子去外地上学,是一种鼓励和支持,希望孩子能够超越自我,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7、孩子去外地上学,是一种磨砺和成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成为更好的自己。
8、送孩子去外地上学,是一种信任和期望,希望孩子能够把握机会,努力学习,成为优秀的人。
9、孩子去外地上学,是一种挑战和机遇,希望孩子能够勇敢面对,追求自己的梦想,创造美好的未来。
10、送孩子去外地上学,是一种爱和责任,希望孩子能够独立、自信、勇敢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送娃上学的心情表达方法:
1、刚送了女儿上学,有点舍不得,感觉要离开一样的,又怕她自己照顾不好自己,还怕别人欺负她。
2、女儿长大了,跟着一起腻了一个假期,突然开学了上学去了,心里有点放松,但更多的是不舍和担心。
3、一直习惯女儿在身边,送去学校真有点舍不得。都说养孩子就是分离,现在真的懂得这句话了。
4、早晨的时间真紧张,送完女儿上学到学校,又要赶着去上班,总是感觉睡不够。
5、刚送完女儿上学回来,新的一天,新的开始,又得为了这个家努力咯!
6、送完女儿上学,突然感到在她曾经爱过我的那些短暂岁月里, 我或许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只是那些日子已成过去, 要留也留不住。
7、送刚去读书的女儿,临走时是那么的依依不舍,心情顿时有点低落,女儿真是父母的小棉袄,还一直安慰我不要太不舍!
8、送刚去读书的女儿,真感觉女儿长大了,会叮嘱父母注意身体,工作别太辛苦了。不舍之余还是感到挺高兴的。
随着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的发展,越来越的家长把孩子送去美国读高中,那么美国高中留学生活究竟是什么样的只有真实经历过学生和家长最有发言权了,下文86就是以为美国高中留学生家长的真实访谈。
A 你为什么要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孩子是否应该去美国读中学呢这是100个孩子有100种情况,但答案只有两个的问题:适合去或者不适合去。
这个问题想要有个清楚明确的答案,其实很困难。首先要想清楚的是,什么是合适被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录取是合适,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是合适,孩子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是合适,还是孩子的兴趣爱好得到发展是合适,当然能兼顾几项甚至全部都有那一定是合适的。
所以家长在考虑是否送孩子去美国读书前,要考虑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孩子的情况千差万别,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拿主意是否去美国读高中,唯有多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包括中美教育的差异、美国中学和大学的情况、当地的生活情况等等。
B 了解中美教育差异化
中美教育的差异,我觉得最明显的是美国的多样化和中国的标准化。
课程的多样化
有的高中有10门艺术课 有的有26门体育课
美国的中学有私立,公立,还有以艺术为方向的高中教育。美国的课程通常分为:语言,艺术,体育,科学(生物、物理,化学等)、数学、社会知识(历史、经济、政府等)。不论是私立还是公立,学校的规模、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的难易程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别都很大,这和国内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迥然不同。
比如旧金山市有90所高中,旧金山菲利克斯学院(San Francisco Flex Academy)是个只有115人的公立学校,开6种语言课程:中文(广东话)、法语、德语、日语、拉丁语、西班牙语;4门艺术类课程,体育类课程12门。旧金山大学高中(San Francisco University High School)是个有400名学生400的私立学校,4门语言课:中文(普通话)、法语、拉丁语,西班牙语;10门艺术课,包括合唱、爵士、陶艺、素描、油画、乐器、音乐理论、摄影、戏剧、室内音乐;体育类课程13门。菲力蒙市的全美前50的密新圣何塞中学(Mission San Jose High School),是个有2200多名学生的公立学校,亚裔学生比例达87%,SAT平均成绩1990分以上,ACT平均成绩30分,学校开设语言课程4门,艺术课程3门,但体育课程分男生、女生共有26门,除常见球类外,还有水球、越野、高尔夫、摔跤、体操、拉拉队等课程。
“没有统一安排课程 学生根据情况和能力选课”
在美国高中,学生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课。通常会满足学校规定的高中毕业需要修满的学时,如果学生以后要申请大学,选课时就要提前了解这个大学某个专业需要修哪些特定课程。比如加州大学规定申请的高中毕业生要学三年数学、两年艺术课程、一年的第二外语,两年的体育。
根据学校的不同,学生一学期可以选6-7门课,大多数学校某个学生每天的课表都一样,但这个年级学生的课程都会有很多种,以至于某一课堂上很可能是不同年级的孩子在上课。至于数学具体修哪几门,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很多学生只选修基础的数学,比如代数1,代数2,几何。有能力的孩子可以直接修AP课程(大学课程的前置),比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我的一个同学的孩子上的顶尖私立高中,她的数学特别优秀,高中毕业时已经修到大学三年级的一些数学课程。
对中国来留学的孩子来说,如何选课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初来的孩子既要考虑知识衔接,还要考虑语言环境的适应。美国学校通常有帮助学生选课和升学指导的专职顾问,但顾问很难了解到新学生的情况,而且一个顾问服务的学生很多,不会花很多时间在一个学生身上,选课对初来的中国孩子是个挑战,尤其是10年级以后才来的孩子,还要考虑毕业需要修的学时,也要考虑申请大学的需要。
评价标准的多样化
评价标准的多样化涉及的范围很广,我先介绍成绩的评价标准、学习成绩好的标准、好学生的标准。这些中美的差异都比较大。
“期末考只占成绩小部分 平时努力很重要”
总得来说,中国学生的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很小的一部分,美国却不是这样。
美国各个学校的总评成绩组成差异很大,有的学校由任课老师自己定。比如我孩子的美国历史课,成绩比例是:作业20%,课堂参与20%,平时测验20%,课题和写作30%,期末考试10%。可见平时努力很重要,作业如果迟交一天,只能拿这次分数的90%,迟交2天就80%。期末考试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压力,如果平时成绩89分,孩子才对期末考试比较紧张,希望能拉上1分变成A。总体来说,考试对总评成绩的影响不大。
美国的总评成绩更多考虑了孩子的努力、参与情况,尤其是文科,除了单词和事件需要记忆,更多的是启发孩子独立思考。课题和写作就要求孩子组成小组,查阅资料、讨论、写报告。这些对国内怕死记硬背的孩子来说是有利的。我孩子在国内每次考试都被政治、语文拉低总分。到美国的第一学期,英语和世界历史都能拿A,慢慢地他也不认为自己文科差了。
美国大多数学校的总评成绩是4分制,即A=4,B=3,C=2,D=1,F=0。这种粗分法,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解压,学通学透的基本都能拿A,不用担心哪里粗心被扣了2分。而且美国大学录取也不是按分数排名来录取。我一个同学的孩子SAT2380,ACT36,考了7门SAT2满分(800分),13门大学准备课程(AP)5分(满分),但没有被心仪的哈佛大学录取,他父母分析原因时说,因为这些成绩都是学术方面,而社会活动的成就不够亮。
“好学生不等于成绩好的学生”
国内好学生经常是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紧密联系的,如果一个孩子考试成绩在班上处于中下水平,基本和三好学生无缘。美国孩子不一样,我孩子的学校有个学生,学习成绩有时连B也拿不到,但他喜欢音乐,经常在台上领唱,他脸上充满自信。
我参加过孩子学校的期末表彰会,五花八门的奖项,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上台领奖,学习优秀奖只是其中一部分。这种评价体系对孩子的价值观影响很大。
如果孩子去美国读书早,很可能会改变他在中国形成的以学习成绩判断是否是好学生的价值观,这对期望孩子进名校的家长来说可能会有点无奈。
“要得到美国名校青睐并不容易”
其实,在美国中学这样宽松的气氛中,孩子要靠自己攒劲去准备各项大学考试,也是不容易的。
美国名校通常青睐什么样的学生自主自立、有责任心的学生,有求知好奇心的学生,有丰富经历、独特经历的学生,有具体爱好、充满热情激情的学生,真正有成就的学生(而不是自认为有成就的学生)。这和中国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类似的方向,但却有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让美国中学生的整体课外活动要比中国中学生多姿多彩,这也是美国很多高中生不比中国高中生轻松的原因。
最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且年龄也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也就是从初中开始就将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现在家长们在一起聊天最多的无非是某某孩子去国外读书了,某某刚送走孩子去了美国。等等。甚至熟人一见面,也常常是三句话不离本行,“你孩子出国了吗”“你孩子大学毕业出国了吗”!“前几天刚把孩子送走,整整一个子的钱没了”!“孩子在那边挺好的”!这是我最近一两年听到最多的。 或许是因为听的多了,才感到在不知不觉中似乎已形成一股潮流,给我的感觉是出了国的孩子才有出息,没有出国的孩子,总是让人有些惋惜。过去中国人是拼孩子实力,现在是拼家庭财力!出不出国似乎已经成为家庭财产的一部分。在大潮的涌动下,许多的家长都在想尽办法,拼尽财力把孩子送出国外读书,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否则感到脸上无光。一家长和我说,早就为孩子好了国外的学校,可是孩子就是不想出国读书,几番工作也没有和儿子谈妥。言外之意,我不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送孩子出去读书,而是孩子不愿意。虽然我家孩子没有出国读书,并不是我没有钱让他出去。 呜呼,出不出国留学已经成为家庭除了子、车、票子以外的的第四大财富的象征。我不禁感觉到纳闷儿,中国人这是怎么了说是今年流行长裙子,结果满大街都是穿长裙子的姑娘。只要什么一流行,大家就趋之若鹜一窝蜂地上。再如子,至今热情不减,都闷着一口气,暗流涌动。若不是国家价调控,还不知要汹涌澎湃到何时如今子暂借压一压,出国留学之风盛起。我不仅要问:我们国内的教育真的有那么糟糕吗还是仅仅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我也不否认,国外的学习也确实造就了一批成功学子,国外的教育有国外教育的优势,可以开拓孩子的视野,有一个更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但在国内学习的孩子就没有出息吗就没有前途我不反对有条件把孩子送出国外去学习,这本身其实也没有什么错,我反对的是一窝蜂不管家庭什么情况,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也不管孩子有没有能力完成学业,一股脑地把孩子送出去,是不是值得 据我所知,父母为孩子出国学习拿出自己所有财产不在少数,而那些拿着父母的财产在国外厮混的也不是没有,也有从国外留学几年回来至今没有找到工作的学子,在家啃老,这样的例子其实也很多。可是我们却为什么视而不见呢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倡导要理性消费,可是不知为什么,在出国流行这个问题上,我们有一些人总是头脑发热,似乎不把孩子送出去,自己脸上无光,只有送出去的孩子自己才心安理得! 呜呼!我不知该说什么了,我有一种莫名的悲哀,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相信外国的教育,却不相信自己国家的教育,我不知道我们中国是真的富还是穷既然富又何必仰望国外的生活和教育。那么多人愿意往国外跑!它到底要向我们国人证明什么
虽然当下许多家长选择送孩子出国读书,但是出国留学一定是家长和孩子共同规划的结果。高中留学会让孩子收获很多体验,一方面是孩子会比同龄人更早地学会独立精神和掌握自主能力,对孩子未来发展也是非常不错的体验。另一方面,对于日益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未来竞争最有优势的人一定是拥有国际文化背景的人才。高中留学是一个了解美国文化最好的年纪。不会像是初中留学那种稚嫩和茫然,不能很深刻了解文化;也没有像是大学留学那种需要老呆在图书馆,没有时间了解人文风情。
国内的高中和美国高中教育目标是截然不同的,小编接下来总结一下不同教育模式的特点。
教学目标:国内高中以高考为目标,帮助学生在高考时拿到更高的分数就是对老师的要求。但是在美国,教育的衡量标准不仅是成绩,而是更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并帮助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和爱好。所以,美国高中的课外活动和课外实践也会更多。
作业:国内高中是通过作业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老师认为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目越多,考试分数就会越好。但是美国老师则认为,作业只是用来检验学生上课情况的一种形式。因此,美国老师会安排不同形式的作业,例如做项目、做视频、课外考察或者写论文等。
教育的主动权:在中国,老师的教育成果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分数。因此,老师自己制定严格的计划,制定作业,制定班级规矩,而学生则只能选择被动接受一切。但是在美国,老师的教育成果来源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需要清楚了解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主动权在自己,老师只是起辅助作用。所以,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在回国时会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意识,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如果对美国高中有什么困惑,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游学一段时间!






售价50元…….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