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套路就是用好处喊你去存钱。三五步一家银行,存钱的人就那么几个,你不去这家就去那家,你去这家就有可能帮助这家银行完成月、季或年度存储任务,这家银行取得上级银行的提成就多。所以银行就采用名种吸储手法,吸引你到他家去存款。你只要不购买不保本的理财
套路就是用好处喊你去存钱。三五步一家银行,存钱的人就那么几个,你不去这家就去那家,你去这家就有可能帮助这家银行完成月、季或年度存储任务,这家银行取得上级银行的提成就多。所以银行就采用名种吸储手法,吸引你到他家去存款。你只要不购买不保本的理财产品,就不存在上当受骗的问题。你手中若有钱,就多跑几家银行,那家给的东西多就存那家。
这还能有什么套路,无非是想让你继续在银行存钱,吸引储户,完成任务呗。在哪也是存,人家还给送米面油。多数银行什么也不送。
应该就是多拉点客户呗[比心][比心][比心]
银行存款送米油是一种吸引人们来存款的手段,不同银行和地区所设定的方案不一样,是由当地的实际情况所决定。当然银行并不只是会送米油,有的银行还会送纸巾或者棉被,存款越多,送礼的价格也越贵,银行还会在其他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1、去银行存款可以给银行提高存款利率,提高银行的存款利率后就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入和利润。所以说银行使用送礼或者其他不同的营销手段,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存款,为了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入,银行毕竟是一个金融中介机构,送礼也并不是因为好心,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是否需要存款,不要因为送米油,有占小便宜的心理而存款。
2、除了送米油,有很多银行也会有其他的营销手段来吸引人们来存款。最简单粗暴的是返现金,就是给存款客户们在利息之外的现金,这种方法最吸引客户。还有一种就是积分换购,客户们积攒一定的积分,然后通过积分换取其他的物品。
:
银行存款方式:活期存款,活期存储是门槛很低的存储方式,而且可以多存不限,并且没有期限规定,灵活取用。定期存款则是存款人和银行约定好存款期限,到期后才可以取出本金、利息,定期存款有整存整取、存本取息、零存整取等其他方式,整存整取是存钱的时候一整笔存入,到期取出本金及利息,零存整取则是每月都要存取一定的钱数,中途如果少存一笔,之后还要补齐,利息也需要根据你实际存取的钱数和期限来算。还有一种很少听说的存款方式,叫做通知存款,通知存款的提前通知期限有一天和七天两种,七天通知存款就是提前七天通知银行要取钱。
如果你去过银行办理存款,就有可能会被银行网点内的众多商品给惊呆了,银行大厅放置了各种各样的一些小礼品,当你走进银行大厅,感觉来到了超市一样,那银行为什么会在大厅放置这些小礼物呢?银行在大厅放置这些小礼品就是为了吸引用户到银行来存款,根据用户在银行的存款金额来决定发放的小礼品。
用户到银行办理存款,银行向用户派送小礼品,这是很多银行吸收存款的一种常用方法,特别是一些在小城市的银行最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吸收用户的存款。在一些小城市,用户对于一些类似于大米、食用油等商品有一定的需求,而且小城市的用户存款金额不会很高,给这些用户送大米、食用油等礼品,正好符合这些用户的需求,很多用户为了能够拿到银行的大米、食用油等礼品会到银行去存款。
银行用赠送小礼品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能够吸引用户的存款,每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是总行来统一定的,部分支行为了提升在当地的竞争力,通过向用户赠送礼品的方式来吸收存款,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加息,只是这部分利息直接转化成了物品,对于用户来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我国的银行存款利率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各家银行确定的利率还是有一定的规则,一般规模越大的银行,给出的存款利率相对会低一些,主要是为了降低银行获取存款的成本,同时这些规模越大的银行发放的贷款利率也是低的,给银行的贷款用户带来实惠。而一些规模较小的银行,给出的存款利率会相对低一些,因为小银行的网点较少,想要获取存款的难度高,想要让用户到银行存款,那么只能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获取更多的存款,相应这些银行发放的贷款利率会高一些,因为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比大银行要高。
当你去银行存款时,银行送你一袋米,其实就是银行获取存款的一种营销方式,银行希望你能够多去行里存款。
我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这四大国有银行他们不会提高利率揽储,更不会送米送油等其他生活用品去吸收存款。原因:一是他们资金雄厚不缺钱,二是他们执行规定利率好比扳上钉钉,不会轻易松动。出现随便提高利率,给储户送米送油等物吸引存款的做法,只能是民营中小型银行会这样做,但也是极个别少数银行,多家银行也不会做的。今与昔比,无论是那家银行,资金紧缺的时候,也会采取一些措施吸收存款。记得八十年代,几家国有银行资金都发生短缺过,各家银行会采取一些行之有效措施揽储。我当时在的银行经过多方研究,决定发行定期定额有奖储蓄存单,我当时具体负责抓存款工作。亲自到湖南醴陵订制了一批茶具,经市政府审批,买了部分电视机,电冰箱作为摇奖奖品。(当时这两个商品都属紧俏商品)储户在买存款存单时,根据存款金额多少,当即奖给茶具数量,等到存款存单发售结束,采取摇奖方式兑奖电视机或电冰箱。连续开展了几期,还是取得很好吸储效果。购买这些物资的钱都是用吸收存款的利息来购买的,用发售存单的总数,统一计算出有多少利息,全部就用在购物上,也不是什么好心肠,只是采取的揽储方式不同而以。银行不另外拿钱,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现在少数民营银行采取的送米送油等生活用品,据我了解,他们是从历年的利润中适当拿出一小部分钱来购买物资送储户,从而刺激储户积极来存款。
这个也是经营之道。
现在大型银行一般是没有送米面油的情况的,一般都是各个城市的中小银行,为了揽储的需要,推出一些提高存款利率,再送米面油等,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储户到银行去存款,而这样也能够让银行更好的经营。
对于银行来说,吸收存款,放出贷款是经营的主要方式,而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成为了银行的毛利润。对于银行来说,只有存款越多,那么就能够有更多的钱可以贷出去,这样银行就会赚到更多的钱,那么银行的效益就会越好。
现在大型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巨大,营业网点众多,金融产品众多,而且经营时间很长,受到了广大储户的信任,一般不需要采取提升利率,再送米面油的方法去吸收存款。
但是对于一些地方上的农商行,城商行等银行,由于资产规模相对较小,而且基本上是在某一个地狱开展业务,营业网点也不是很多,很多时候就需要适当提升一些利率,而且还需要送一些米面油等方法来吸引储户来存款,这样银行吸收到了更多的存款,有利于银行经营,而储户获得更好的利益,心理也比较满意。
比如有些城市的城商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能够达到2%以上,而且如果你要是存款1万元,大概可以获得四五十元左右的礼品,如果定期存款两万,可能会获得八九十元的礼品,如果是存款十万,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礼品等等。这样折算下来,可能一年定期存款总利率能够达到25%甚至3%,这样一来就比大型银行高一些,就受到了很多储户,特别是中老年储户的欢迎。
综上所述,提升利率,送米面油等,也是银行的经营之道,一般大型银行不会采取送米面油的方式来经营,但是很多中小银行为了揽储就会推出提升利率,送米面油的举措,来吸收存款,从而让银行经营的更好。
提高存款利率,鼓励居民勤俭持家,鼓厉企业增收节支,积极储蓄,支援 社会 主义建设是前三十年我党我国的正确的金融政策。因此既无外债又无内债。
四大行不愁嫁,不会送,利息还稍低。
城市银行,农商行,等一些竞争不过大银行的,会推出些利息高的,还送礼品,粮油米等一些赠品。
只要普通存户,存五十万以内,都受法律保护,可大胆存储。
这是银行以前吸收存款的传统方法啊,没有啥好心不好心呢。对于储户来说,也是可以有效增加自己存款利息收入的一种方法。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双方各得其所,不是挺好的吗?
在2017年之前,基本上大部分银行都使用这个方法。为什么银行使用这种方法来去吸收存款,而不采用其他方式呢?其实大家都知道,想办法给储户增加存款收益,是吸收存款的最佳方法。在那个时候市场存款利率又不允许浮动,网上吸储方法(例如积分商城、兑换券、电子转账优惠等等),客户不太接受。在这种时候其实在营业网点摆上礼物,只要存款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送米送油送月饼,这是多么直观的一种营销模式啊,客户喜欢,银行工作起来也简单。
到2017年之后,银行的存款创新产品纷纷退出,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存款利率的增加。智能存款、假结构性存款以及各种银行内部的特色大额存款。存款利率有效的被提升,存款市场已经来了最好的发展阶段。利率有效提升,肯定比送米送油更具备吸引力,所以大家发现这几年银行线下网点送礼物的现象有所收敛。直接利息提升了还不够好吗?
但是随着2009年年底开始的监管措施,先是将智能存款叫停,之后取消假结构性存款产品,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也被取消,异地存款也受到了抑制。尤其是今年6月20号开始实施的存款利率定价模式的改变,让整个中长期定期存款利率出现了大幅下调。目前市场中主要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最多也只有355%。
造就的现象就是:因为利率下降,那么存款产品的利率同质化情况严重,银行之间存款产品对比,其实利率差别都很微小。那么此时过去营业柜台送米送油送礼品的促销方法,又一次的被使用了出来。所以大家现在看到,不少银行柜台中又摆满了礼品,达到一定的存款额或者购买某一类存款产品,又可以拿礼品了。
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就是银行为了促进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普及使用,很多时候直接是在手机中将积分送入,然后可以到线下网点进行换购礼品。促使大家下载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等电子银行APP,适应未来的电子化银行时代。
对于储户来说,利率不能有效提高,那么给点礼品也不错呀。所以大家还是要注意自己身边的那些银行网点,如果有活动可以比较比较,觉得划算也可以存点钱拿些礼品啊。
银行一般是在季末、年末冲关的时候,会提高存款的利息,同时再给客户送一些米送一些油,以此来吸引顾客存款。
所以大家在存款的时候 ,就可以选择在季末或者年末的时候,这个时候我可以获得较好的存款利率,同时可可以获得一些礼品。
银行提供这些礼品,其实并没有多大价值。最多也就几十块钱,这就达到了很好的营销目的。存款吸收了,银行的知名度也提高了。表面上看,好像是客户占了一点小便宜,其实背后银行才是最大的赢家。
银行是企业,以追逐最高利润为目的,银行不是救世主,并不是好心肠。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已。
不过对于客户来讲也没坏处。存款利率高了,还有点小礼品,总之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这也许这就是双赢吧。
银行确实不会那么好心,但会做这样的事情。因为送油送米乃至提高存款利率能够给银行带来更多的收入与利润。
理解这个问题前先要明白银行是如何运作的。
银行其实是一个金融中介机构,只是干的活高端一段罢了。银行本身不生产钱,它的钱均是来自于储户们的,有个人储户、国家机关储户、企业储户等。储户们存到银行的钱相当于银行用来获取收入和利润的工具。
储户将钱存入银行后,银行就可以把这些钱借给需要资金的人了。假设小明存入银行10万元人民币,一年的利率为2%。银行将这10万元借给了想要买车的小张,一年利率为6%。
一年后,小张将10万元借款还给银行并支付其6000元的利息,这6000元就是银行的收入。同时,小明来银行取钱了,银行将本金10万元以及2000元的存款利息给了小明,2000元的利息实际上是成本。6000的收入与2000的成本之间有着4000元的差额为银行这笔业务的营业利润。
我们假设小张存的钱不是10万元而是100万元,那么银行一存一贷之间赚到的利润就不是4000元了而是4万元。因此,银行拿到的储蓄款越多就能创造更多的收入与营业利润,这也是银行要拼命揽储的原因。
对于大型银行来说,他们不缺存款客户,网点多、规模大,名声摆在那里。但中小银行就不一样了,有的储户担心银行小有风险不太愿意存钱;还有的人觉得小银行网点太少了,存款以后取钱、办理业务都不方便。总之,储户更加愿意选择把钱存到大银行去。
这时候小银行就得想办法了,通过一些额外的付出获得更多的存款。提高存款利率、送一些不值钱的东西就成了揽储的重要手段。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设一家小银行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2%上调到了22%,同时规定一次性存款10万元以上的送一袋50斤的大米。小明存入了10万元,当天拿回大米,一年后拿回10万元本金和2200元利息。相比于之前只有2000元利息来说多赚了20斤大米和200元利息。
对于这家小银行来说,10万元存款按照6%的贷款利率借出去后能够收到6000元的利息,扣除2200元的存款利息以及一袋20斤大米100元左右的成本,能够赚到3700元的营业利润,相比于之前4000元至少了300元而已。小银行甚至可以增加贷款利率,比如提高到62%,那么10万元一年后获得6200元的贷款利息收入,对于小银行来说可以挣到6200-2200-100=3900元的营业利润,仅仅多付出了50斤大米的共计100元的成本而已。
因此,题主说的提升存款利率以及送油送米拉着储户来存钱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银行的营销手段罢了,但和好心完全扯不上任何关系。
银行实际靠贷款发家的,为了稳定客户,所以他们会大额储户发放一定的福利,至于提高存款利率,不太清楚,凡是有时他们也多种经营,因为他们掌握储户的信息有时候会组织参加理财活动,同样需要大家注意,防止上当受骗的!还是四大银行可靠一点。一般10万以上有!
去姑父家吃饭,听到他说:“家里大米不够了,明天我去银行领两袋大米回来。”我一愣,难不成银行是他家开的啊。姑父哈哈一笑,说现在银行是他家粮库。想吃饭直接去领。姑父说同事存了100万,银行经理说1000斤米你们吃不完家里也放不下占地方,大米存在银行,等不够了安排人送过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姑父和姑姑都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两个人一个月合计25万退休工资,也就是说,四个月,就有十万收入。姑姑和姑父的唯一女儿嫁出去了,家里也不缺什么用钱的地方,没几个月就十万的去存。姑父觉得炒股风险大,他们在国家铁饭碗做了一辈子工作,安稳惯了,那种炒房炒股炒币的事情是不会去想的。
既然他们这么求安稳,就是找银行保本的理财,平日就是几家银行转,成了周边几家银行吹捧的明星,跑到任何一家营业部,大客经理、柜员都会笑容满面的出来,用最大的热情迎接他们,吹捧他们,还送他们油米面。因为他们知道姑父过来肯定有钱要存!
果真是!姑父手头上有个三五万元,就开始存钱了。兜了一圈银行,比较下利息谁家高,固定收益谁家年限要求低,保本理财谁家要求金额低。比如农商行三年405%利息,但是邮储五年45%利息,工行两年37%利息,在这个时候,谁家银行机灵,给他们大米多,姑父家就存谁家。
姑父退休后一直清闲,也没有什么吃喝麻将爱好,平日里就是摆弄下自己的存折,抽屉里厚厚一沓,拿出来数来数去,然后看哪张要到期了,就准备存哪家?就因为这个,姑父家里大米、油面都不用买了。
等我后来负责一家营业部的时候,我发现现在年轻人很少到店里,都是退休的老头老太为主,一方面他们清闲,过来有人聊天,特别是他们之中有的当过领导,现在退休后没人拍马屁,到银行存钱,柜员围着他们转,非常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
还有老年人把钱交给儿女不放心,还是自己过来,一方面实打实地听银行权威说法,卡里有多少钱,另外他们在选择利息和风险下,看哪家银行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多,他们就存哪家,这个时候大米成了非必要但是最后考虑的关键因素。
我们也考虑送其他产品,比如手机,但是他们不一定感兴趣,而且手机价格太贵。还有考虑送过家电,不过这些他们家里都有了,如果不是家电坏了,拿回去也是闲置。我们也考虑送纪念币、邮册、衣服,但是对他们来说,没有柴米油盐实用。
拿到了柴米油盐,这些短时间放得起,又是生活必需品,每天都要消耗,所以存钱的时候更愿意接受柴米油盐。
另外来存钱后,拿着大米出去,周边人都看到,那些老邻居就会问,他们就会帮银行宣传目前的活动,大家相得益彰。
平日老人去买米,不太可能买太多,100斤大米很难搬得动回家,每次大概就是10斤米买,而我们银行存款送10斤大米,对他们来说正好。等下一波吃完的时候,大概就是一个月,一个月退休工资到账了,就又开始来存钱领大米了。
加油站现在加油送礼,最受欢迎的也是大米油盐面,电信摆摊搞活动,乡下最喜欢领的就是鸡蛋。保险在农村宣传,送的就是毛巾、抽纸、米面。
因此,从银行角度来说,大米便宜,包装大,显眼,摆出去储户都看得到,成本低宣传好。而对老人来说,大米油面是每天都要的,存钱送礼,其他礼品挑花眼,但是最后还是会选择米、油、盐。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