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国有企业不能给营销员发购物卡。所有国企和事业单位都禁止发放购物卡,并且各级纪委均会到售卡部门查账,别给朋友找麻烦,也别给自己找麻烦。案例:成都市双流县委党校以工会会员2015年度国家法定节假日慰问和生日慰问的名义,在“五一”期间,购买发放了
国有企业不能给营销员发购物卡。
所有国企和事业单位都禁止发放购物卡,并且各级纪委均会到售卡部门查账,别给朋友找麻烦,也别给自己找麻烦。
案例:成都市双流县委党校以工会会员2015年度国家法定节假日慰问和生日慰问的名义,在“五一”期间,购买发放了购物卡,一次性发放,每人1500元,共计31500元。同时,还以补发工会会员2014年度国家法定节假日慰问品和生日慰问品的名义一次性发放了25500元购物卡。分析:该党校利用“五一”节之机,使用工会经费购买发放购物卡,违反了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或收受各种商业预付卡、购物卡、电子礼品卡、消费券相关规定;一次性发放1500元/人,违反了四川省总工会《关于贯彻全国总工会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其中要求有关基层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国家法定节日)向全体会员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每位会员年均总额要控制在1500元以内;以补发工会会员国家法定节假日慰问品和生日慰问品的名义发放购物卡,则违反了国家相关部委《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和成都市纪委《关于廉洁过“五一”坚决反“四风”的通知》中有关严禁以各种名义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相关规定。
会。企业两千购物卡贿赂会被抓。
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5月25日转发人民银行等7个部门制定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其明确提出:一次性购买1万元及以上不记名商业预付卡(即购物卡)的单位或个人应进行实名登记,且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
除了实名制以外,上述《意见》还指出,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不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1000元,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事实上,这些规定,目前以各种方式,如以“灵活”的名称,不出现文件中的字样,一样被销售和使用。
例如:
北京市纪委昨天公布了5起本市近期查处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
5起案件均涉及公款购买发放礼品、收受礼品等违规行为。在有关八项规定的文件三令五申之下,本市仍有干部顶风违纪,其中最近一起案件发生在今年国庆节期间。
5起案件:
1、2013年1月,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南部分中心在北京军都旅游度假村有限责任公司举办培训会。会后举办联欢会,为参会人员每人发放消费券并购买奖品,共计人民币57528元,上述费用以会议费名义报销。东城区疾病预防控制南部分中心主任王联君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2、2013年7月下旬,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办事处在北京军都旅游度假村有限责任公司举办培训会议,万寿路街道办事处社区建设科原科长石凤荣,购买价值人民币14080元的土特产和价值人民币21215元的商品发放给街道及社区工作人员,上述费用以培训费名义报销。万寿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任远利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石凤荣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3、2014年国庆节前,昌平区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褚岩峰分别收受北京市某建筑工程公司陈某和某科技公司丁某赠予的面值1000元的购物卡一张,金额共计2000元。昌平区纪委常委会决定给予褚岩峰党内警告处分。
4、2013年春节前后,密云县高岭镇下河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兼经济合作社社长李洪德与时任村委会主任于俊合用村集体资金101040元购买食品及购物卡,拜访、看望相关人员。经下河村党支部大会讨论并报镇党委批准,给予李洪德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于俊合党内警告处分。
5、孙艳新担任延庆县香营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期间,违规用公款购买52张面值1000元的购物卡和54箱葡萄发放给服务中心职工,共计支出58600元。延庆县纪委决定给予孙艳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一、正面回答
企业购买购物卡送客户属于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计入管理费用科目。
1、企业购买购物卡时: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
2、企业将购物卡赠送客户时: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贷、预付账款。
二、分析详情
企业外购礼品用于赠送客户的,应视为业务招待费,但若礼品是纳税人自行生产并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标记起到宣传作用的,应视为作为业务宣传费。而对于给客户的回扣、贿赂等非法支出,则不能作为业务招待费,而应直接作纳税调整。业务招待费是企业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应酬费用,一般包括业务洽谈、产品推销、对外联络、公关交往、会议接待、来宾接待等所发生的费用,是企业进行正常经营活动所必要的一项成本费用支出。
三、业务招待费有什么?
1、因企业生产经营而赠送纪念品支出的费用;
2、因企业生产经营而宴请或工作餐支出的费用;
3、因企业生产经营而发生的旅游景点参观费和交通费及其他费用的支出;
4、因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而发生的业务关系人员的差旅费的支出费用。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