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都上班,没有公婆带孩子,没钱请保姆,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孩子 0 51

夫妻俩都上班,没有公婆带孩子,没钱请保姆,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第1张

夫妻俩都上班,没有公婆带孩子,没钱请保姆,你们都是怎么处理的?
导读:真可笑的问题。我是80后,我只记得我们小时候都是父母带大的,只是偶尔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住。每天都是父母送我们去幼儿园去学校,然后上班,然后再接我们一起回家。我们小时候父母上班要比我们现在上班累的多,体力劳动大,即使坐办公室的也没有电脑,什

真可笑的问题。我是80后,我只记得我们小时候都是父母带大的,只是偶尔去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住。每天都是父母送我们去幼儿园去学校,然后上班,然后再接我们一起回家。我们小时候父母上班要比我们现在上班累的多,体力劳动大,即使坐办公室的也没有电脑,什么都是用手用脑。过去条件那么不好父母都能把我们照顾的很好,怎么现在得年轻人工作轻松的多,生活条件好的多,反而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非得让老人带呢。难道孩子是给老人生的吗?父母把你们带大了,还要再带大你们的孩子吗?父母辛苦一辈子了,老了退休了,还要继续辛苦继续给你们带孩子吗?!拜托,有点良心好不好,自己的责任就应该自己承担,老人不欠你们得,现在不是你们继续索取的时候了,而是你们还回报老人的时候了。

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上学后的放学之后,寒暑假这都是短时间的、临时的,当然可以交给老人放学帮忙接下孩子,寒暑假帮忙照看下,毕竟现在孩子放学早。但是下班之后回到家了,就不要再让老人看孩子了,周末和各种节假日,就不要让老人看孩子了。老人毕竟年纪大了,整天的照看孩子对他们的压力很大的。我说的不要将孩子推给老人是指不要让老人成天的照看孩子,现在很多年轻人孩子就像给老人生的一样,晚上回家也不管,周末也不管,即使不加班也是隔三差五出去撸串喝酒或者过二人世界,这样就不对了。

说说我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的小孩从出生到现在5岁了,一直都是我和我老公照顾。小孩2岁半上幼儿园,我先是考了个驾照,然后开始找工作。这里一定要强调家里没有老人带小孩的,妈妈找工作的局限性很大,主要是工作时间和离家远近问题,薪资都是次要考虑的,所以找工作没那么容易,千万不要心急,我就找了小半年。

关于上班带小孩,我的经验见下:

1小孩幼儿园要找那种有早中晚三餐正餐的,放学接送时间不能太早的,我儿子幼儿园最晚接送时间是下午6点前,刚好我是5点半下班,可以赶上。

2工作要选长白班,固定上下班时间的,下班时间要早于小孩最晚接送时间半小时左右(根据上班地地点离学校远近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保证这份工作持续稳定,否则很难做下去。

3一定要找个离家和学校都比较近的,这是首选,再好的工作,离的太远或者交通不方便也只能放弃。

4最后的问题就是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寒暑假的问题了。我们家是这样克服的,首先还是说我找了一份相对比较灵活的工作,我是单休,但是周六和周日可以调节,比如如果小孩爸爸突然周六或者周日要加班,我就会提前调到周日或者周六上班,跟爸爸错开。国家法定节假日爸爸基本跟学校同步放假。寒暑假我们给小孩报了寒暑假班,现在幼儿园都有,另外收费,我们幼儿园是一天60元。中间碰到小孩生病什么的,就跟他爸两个轮流请假,好在小孩体质很好,一年也请不了几次。

总之,上班同时兼顾照顾小孩的家庭,妈妈一定要调整心态,一切以小孩和家庭为主,在不影响小孩学业和家庭和谐的情况下找适合自己现状的工作。上班初期可能有很多突发情况,但是慢慢的就会步入正轨,最后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处理生活,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我现在就是两夫妻上班,老人不来帮我们带孩子,我和我老公是朋友介绍的,他之前在广东上班,我在南宁上班,所以算是异地恋吧,结婚前我只去过他家一次,后来结婚怀孕了就回他老家待产,刚好那年他也辞职陪我在家,待产期间每天都是我在家里,他们村的人我都不认识,简直是煎熬,后来生了孩子后,每天带孩子都很累,每天想着赶紧出去上班,孩子4个月时,我结婚前的公司老板说想让我回去上班,我和家人商量着决定回去上班,我婆婆和我老公小孩都一起到南宁,刚开始一段时间还好,老人在老家带习惯了,有点不适应南宁的生活,总是闹脾气要回老家,无奈好好哄总算小孩9个月断奶的时候,婆婆带着孩子回老家了,我们两夫妻只能一个月回去看一次孩子,太想孩子了天天看着手机里的视频,孩子3岁了终于可以去幼儿园了才接来南宁,婆婆不来了,只能我们两夫妻自己带,早上我送去幼儿园再去上班,放学时老公接回家,周六孩子和我一起上班,周日孩子和我老公在家,好在老板还好说,孩子偶尔生病就跟着我一起上班,已经自己带了两年了,感觉还可以,累并幸福着。

说说我吧,我没有家公家婆,我女儿8个月就我父母帮忙带。3岁读幼儿园接回自己身边的,上幼儿园后孩子爸爸接送过一学期,就再也坚持不住了。所以3年一直都是放学后送的去托管,吃了晚饭再回来,我在做 汽车 销售,公司每天下班都要开会,下班接孩子回家到家7点多点。特辛苦,回来还要买菜做饭给孩子洗漱,完了就10几点没停,现在想想也不知道怎么过来的。现在我孩子上4年级了,放学只能多报门兴趣课,自己才可以正常时间上下班接送。

我自己把孩子带到五岁,后来就上班了,现在我孩子大了,到现在回想起往事,泪珠还是控制不住,记得一次单位周六日不休息,把孩子一人留家里,上班走时跟孩子千叮嘱万交代,谁敲门也不许开,可能叮嘱的多了,孩子心里有点怕,我下班赶紧回家,到家迅速拿钥匙开门,我刚要推开门那一瞬间,看见孩子一边喊叫一边跑,孩子惊恐的表情,把孩子吓得喊叫的声音都变了。我当时搂着孩子就哭了,赶紧对孩子说对不起,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拿钥匙开门了,先跟孩子说我是妈妈,边说边开门。还有一次有点感冒,又把孩子一人留家里,我下班到家,屋里静的很,我每个屋找孩子,孩子自己睡着啦,再仔细一看孩子满脸通红,抱起孩子浑身都是烫的,孩子高烧到38度多,没办法,双方老人帮不上忙,一人带孩子,孩子真的好可怜

我是停了产假半年,然后自己带去上班,很幸运在单位附近找到了一个阿姨帮我上班时间带孩子,上班时间7小时带过去,中午下班和下午下班都接回来,过程是比较辛苦,一度没奶然后就断奶了,孩子算还乖,那时候是租房子住,后来两周多阿姨生病了,无奈只能送托儿所,孩子每天去每天哭,但是没有办法,到了3周送了幼儿园小小班,到现在在读小班,过程真的很艰辛,孩子爸爸跟我不在一个城市,我自己带孩子一个人租房,但孩子爸爸晚上基本回家,到了孩子一周岁以后开始吃辅食,一天煮两餐带去阿姨家,所以早上要6点起床,夏天就五点半起床,孩子周岁前不说笑的每天基本都哭因为做不过来,后来做着做着也就习惯了,因为是自己的娃。不是说公婆一定要帮忙带孩子,没错他们是没有义务,就是说如果能帮忙那是不是我们会好一点,反正每个人观点不一样,很多人说我很强能把事情做好,其实我不是一个坚强的人,只是该坚强的时候我只能坚强,现在就是轻描淡写,已经无法言语当时的那种情绪,好在那阶段过去了,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家。

我自己吧孩子带到13个月,婆婆主动说帮忙带,因为我们在外地打工,婆婆说让我们送回老家给她带,当时因为经济条件确实差,就答应让她带回老家带,她就先来我们的城市呆了2个月了跟小孩都熟悉了以后,我们就陪着她把小孩送回老家带,谁知她带了三天说身体不好,叫我们自己带回来,当时我已经在一家小公司找到工作,婆婆说带不了,那我就只能跟老板提出离职,老板说我这里实在不好招人,要不你把孩子带着一起上班吧,我当时心里一热,觉得也行,后面就回老家接回来自己带着上班。期间因为没有驾照带着小孩骑电动车上班,出去办事的时候都是带着孩子,那时候最怕小孩在路上睡着,睡着了就意味着我要一只手抱着她一只手骑车,那个时候就真的很无助,无数次抱着孩子在马路边哭,那个时候也很埋怨我老公的(我那个婆婆说身体不好,在10月份的时候居然去武汉照顾我要生孩子的嫂子,然后这些年一直就在那里帮她照顾孩子,我也就呵呵了)过了大半年下定决心去考驾照,那时候都是自己在练车,孩子在后座睡觉,经过艰难的考试,考取了驾照之后就开着车带孩子上班了,那时候真的松了一口气,到现在孩子3岁了,上了幼儿园,感觉情况都慢慢的变好了,我还要更努力多考取职业证书吧,大家一起多努力吧。真的很谢谢这几年支持我的老板,在我特别忙的时候会帮我看一下孩子,我老公也是,只要带孩子在家其他事情我就不用负责!

去年生的孩子,婆婆过来帮做月子,月子做完就要回老家,把我和孩子也接回老家。待了一个月,实在待不下去。说是帮我也就煮个饭,娃全程自己带。婆媳同住还小矛盾不少,都是为了孩子,主要是观念不同。心里还憋屈,老人家的方法都是按照老一辈的方式带孩子,我遇到什么问题都是自己查资料。

呆了一个月感觉过了三个月似的。我婆婆会愿意帮我带孩子,如果要帮我带孩子得回老家。我不愿意。而且观念不同。孩子还是要跟父母在一起。决定产假结束把工作辞了自己在家带孩子。

幸好我老公理解,就把我接回来。我亲妈那边忙不过来,两个小孩。开始自己带孩子。老公上班地方还特别远,一般两天回来一次。孩子自己带,辛苦是辛苦一点,看着孩子的脸就不觉得累了。

一开始带孩子也是累得不要不要的,没有经验,有时候孩子哭闹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根本睡眠不足。连走路都是头重脚轻跟漂一样。回到自己家慢慢调整她的睡眠。孩子睡眠非常非常重要,慢慢的有规律了。晚上早睡也能睡整觉,也不用不停的抱着哄着睡觉。四个月半月后慢慢理顺了。孩子五个月了很可爱,每天也是自己做饭洗衣。一般晚上孩子睡觉了开始洗澡洗衣服,洗菜切菜(第二天要吃的)。白天她睡觉时候煮饭煮菜,,不过我宝贝很乖就算醒了也是自己躺在那里玩不哭不闹,感谢上天让我拥有一个这么乖的宝贝。

我觉得一开始都是难的,事情都是可以慢慢理顺。慢慢做起来的。人都是逼出来的。从前在家什么都不会做,现在带孩子做家务都要做。没有人帮忙,没有办法只得靠自己。我老公压力也很大,房贷车贷还要养我和宝宝。我又没有收入,但是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可以坚持的。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这才是最自豪最欣慰的。所有辛苦都是值得了。我现在也不想上班了,就想守着她。

最后我想说所有的妈妈都辛苦了!附赠宝贝笑容一枚!

我说说我朋友的例子。我一个朋友因为四十多才结婚生子,男方和女方的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所以孩子生下,只能是自己两人带孩子。孩子生下过完产假,女方辞职了,专职在家带孩子,男方做销售,时间比较弹性,孩子在两人身边带着,两个人还算带的过来。

只是后来孩子一岁多了,两人也得找工作上班。两人商量,把孩子送到了幼托,包三餐的那种。早晨送过去,晚上接回来。我觉得挺心酸的,孩子一岁多,就交给陌生人带。可是,我们这代人,压力确实大,工薪阶层不可能让一个人挣钱养家,另外一个人在家带孩子。

如果夫妻两人没有办法,交给幼托,那可以考虑这几点:

1、可以就工作附近或者家里附近找一个幼托,这样有事的话,可以随时知悉。

2、托管时间比较弹性,尤其是晚上,如果加班迟点接孩子,托管可以留到那个时候。

3、与托管老师打好关系,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经历。

孩子生下来的前十年,是最累最操心的时候,如果没有老人带,夫妻两人却是又累又有压力,但是想想孩子,苦点就熬过去了。

2017年经历过胎停,艰苦的备孕后,迎来了我的小宝贝。在生产期间,认识到人性的险恶。休完产假后,最大的问题被摆在面前,没有人帮带孩子,公婆不愿意,自己父母是没办法。那怎么办?难道做全职妈妈?那时候老公生意艰难,家里开支又大,房贷车贷压的喘不过气来!而且在产假期间老公一句话,带个孩子还什么都做不好?还花那么多钱……这句话让我终身难忘,于是我决定产假结束后重返职场。可是孩子怎么办?我那段时间,询问了好多妈妈,她们都建议我辞职,但是我不甘心,于是,我就在休完产假后,问了单位的好多同事,有没有人愿意白天帮带孩子?只带上班时间。于是,认识了现在这个阿姨,阿姨自己的婆婆年迈,需要人照顾一日三餐,又想缓解一下经济压力。于是我们真的是一拍即合。我把孩子放在阿姨家带,休息时间自己带,这边一般保姆的工资是3500到4000,包吃住。我的话2500左右,不包吃住,这样我的经济压力也比较小,也不影响我的工作。但是这样做,我就特别累,怀孕前110斤的体重,那一段时间只有80斤。但是我也一路坚持了过来……

孩子谁带跟谁亲。

那要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还行,可要是保姆带大的孩子呢?

会养成别人家的孩子吗?

最近就看到知乎上的帖子问“保姆带大的孩子对自己的亲生父母还亲吗”?

最高赞的一条回复讲述了一家人的故事。

这家人父母在日本工作,孩子留在老家由阿姨照顾,一直带到初中,阿姨会定期带孩子去看望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后来孩子管阿姨叫妈,在阿姨面前放的开,反而在父母很拘谨。

有人说,好好的孩子养成人家的,养育之恩都大于生育之恩了。

也有人说,这孩子被阿姨带的很好了,阿姨也很有界限感,孩子之所以管阿姨叫妈妈,其实真的只是孩子情感上的需求。

突然想起年初回老家时,听到三姨唠了一件事,姐姐的女儿一直养在三姨身边,她说小孩有时候说话太好玩了,有一天小孩突然问,阿婆,我能喊你妈妈吗,哎呀,笑死我了……

在场听的家中长辈们都乐的前仰后翻,觉得孩子天真烂漫,童言无忌。

可我却听的有些心疼,孩子哪会无缘无故说这句话,她不是天马行空,只是不想空缺妈妈这份情感罢了。

每一个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的家庭,都会有很多不得已的苦衷,每一个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无论是带在身边还是放回老家,其实都是以放弃一些东西来获得一些东西的。

说不出什么选择一定好,可从孩子的心中来说,再苦再难,只要在父母身边,都是极甜极好。

虽然我试着去理解这对父母的难处:但凡有办法,谁会愿意丢下孩子?

可无论如何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还是难以弥补,所以有句话尽管已经被提过无数遍,还是想再说一次:

再苦再难,努力到无能为力也请多坚持一次,把孩子带在身边。

01

想象中为娃而好,事实上伤娃最深

有数据显示,被留在老家扶养的孩子中约有40%每年与父母见面不超过2次,20%的孩子每年与父母联系不超过4次,这其中70%出现了心理或者行为异常。

如果有一天,爸爸妈妈突然消失,没有音讯,会怎么样?

一个6岁的女孩就经历了这一遭。

小懿今年6岁了,在幼儿园上了两年的学,起初一切都很顺利,但在今年寒假开始就再没见到自己的父母。

原来小懿父亲经营的公司运营不善,外借欠款也收不回来,导致他无法支付幼儿园的费用,孩子的母亲又同样没有扶养孩子的能力,就这样交不起费用的父母,选择了一条让孩子承担的路——把孩子留在园里。

小懿在父母消失的这许多时日中,面对记者的“想爸爸妈妈”的问题时,甚至是回复的“不想”!

这大概是见过的最小年龄的哀莫大于心死的模样吧。

有网友说不去评判事件真相到底如何,我只关心孩子滞留的这一年是怎么过的。

已经被父母丢下了,她会不会超级害怕有一天会被照顾她的园长也丢下?如此这般,每天谨小慎微的生活着,不敢有愿望,不敢放心玩。

丢下孩子,让孩子在和自己平行世界的另一个空间,想象他应该不会过的太差,以此慢慢解决面临的困境。

即使一切平安,对孩子也是一辈子的伤害,失去的安全感,永远也找不回来了。

可见,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怎么样。

一次带孩子坐火车回老家,对面一对年轻的小夫妻看着孩子特别喜欢,就问多大了,闺女自己回答说2岁了,小媳妇说那跟我们家差不多大。

我问你们这趟是回老家吗?

小媳妇说,是啊,一年多没回去了,趁着暂时手上没活,有票,就回家看看孩子。

她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小朋友,眼睛里都是思念的爱。

我说那回去的话,孩子肯定开心坏了,可以见到爸爸妈妈了。

小媳妇听了却有点不好意思的说,也不知道孩子还认不认识我了,没回去也没怎么给孩子视频过。

我说为什么呢,不想孩子吗?

她说,想啊,可打电话回去,孩子总哭,想妈妈,挂了电话她也内疚,老人那边也要哄好久,就想着自己老人带,总不会亏待孩子的,就不打电话了吧,省的孩子难过。

讲完,大家都沉默了。

即使爷爷奶奶照顾再细心,怕是也填不满孩子夜夜对父母的思念吧。

父母以为孩子给铺好了路,做了既不耽误工作赚钱,孩子又能得到很好的照顾的“万全之策“”,事实上却让孩子失去了最好的依赖。

想许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却忘了最高的起跑线其实就是自己,拼命赚钱的父母,什么都没落下,独独错过了孩子成长。

02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他寻找安全的起点

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曾提出依恋理论,他说依恋并不是单纯的来自母亲的喂食或者是人类的天性,而是整个生命都存在的,但这种依恋在儿童早期最明显,儿童只有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才能有效地探索其周围环境。

失去父母这个安全基地,就失去了生命中最初的安全感。

被用心陪伴的孩子一生都被这样的童年治愈,独自生活的孩子却可能要用一生去治愈缺失的安全感。

武志红老师在《家何以伤人》一书中提到一位绝望母亲的来信:

她说她的二女儿小芸出生后,为了逃避罚款,将刚满月的小芸交给外公外婆扶养,等上学了孩子被寄养到舅舅舅妈家,但她从来没有亏待孩子,每年都会给孩子买很多东西,孩子很懂事,成绩也好。

在一次体育比赛中孩子摔伤,她带着孩子各地治疗,手术后孩子回老家独自去做长达8个月的针灸恢复治疗,她说孩子真的很让她放心。

手虽然恢复了,但孩子的成绩却一落千丈,还沉迷网络,她很着急,便把孩子接到身边读初中。

一开始孩子很听话,没过多久又忍不住上网,丈夫先是严加管教,收效甚微,后来就限制零花钱来阻止孩子上网。

谁知,没有零花钱的孩子开始撒谎盗窃,辗转几个学校,最后都被劝退。

母亲绝望了。

可对小芸来说,她早在被留在老家时,就绝望了,她想母亲给她买很多东西不过是因为她成绩好,之所以带她各地求医,只是怕她从此残疾,不能学习,谁也不会要一个残疾的没有未来的孩子。

在失去了成绩这个唯一的砝码时,小芸以为回到父母身边可以得到安慰,却被父母不断指责。

虽然已经上初中的小芸,可心还停留在苦苦寻找安全感的小女孩的阶段,她最需要的不是严厉的引导,而是父母的温暖。

真的没有无缘无故就变坏的孩子,有的只是放弃陪伴,却又期待坐享其成的父母,失去依赖的孩子,像水中浮萍,总在寻找栖身之地。

03

为人父母,再苦再难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亲手抚育孩子,是孩子的幸运,也是父母的修行。

前不久看到一则让人泪目的新闻,一对外卖骑手夫妇的儿子患有重度听力障碍而影响了学说话的能力,这对年轻的父母来说是巨大的打击,也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沉重的压力。

但即便如此,他们从没想过放弃,夫妻俩一面拼命工作攒钱,一面辗转多个城市给儿子治疗,工作太忙担心照顾不到孩子,他们就把儿子带在身边,送餐电动车就成了孩子的摇篮。

当儿子有机会戴上人工耳蜗,口齿清晰的喊出一声妈妈的时候,哪怕隔着屏幕都不觉泪目。

看着照片中孩子和父母的互动,一家人在一起时的笑容,就知道,为父母则刚,排除万难带着孩子,真的很暖。

历经千帆,一路相伴,爱意丛生。

还记得武汉那位带着女儿出车的出租车司机李妈妈吗?疫情封城间,她带着女儿待在8平米的宿舍里,每天煮面条或者汤饭,加一点点菜,再困难也没有像社区求助,自己还主动请缨做医疗队接送志愿者,女儿感冒,她焦急陪伴照料了十多天,孩子才恢复,待到援鄂医疗队撤离的那天,李妈妈带着女儿出车欢送他们。

那条路是她带着女儿走过无数遍的路,欢送那天几十台车,浩浩荡荡地开在空寂的路上,她哭了。

难吗?真的很难,可在这最难的时候,女儿一定更想有妈妈守在身边。

这样的爱,会温暖孩子一生,也会温暖自己一生。

04

最近在案板下端正坐着学习的孩子让很多人感动,同事甚至会用这个小姑娘的例子来教育自己家孩子,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努力上进。

嘈杂的环境,狭小的空间,要说父母没有一丝丝的难过也不现实,但对孩子来说,有爸妈的地方,那案板下的一方土地就是温暖的,于父母来而言,孩子在身边的日子,那案板上的纷纷扰扰让人干劲十足。

港片里经常说的一句台词:一家人就是要整整齐齐的。

艰难困苦都是一时的磨砺,黑暗终究会过去,明天总归会到来,父母与子女在一起,就是彼此最大的幸运。

如果能在一起,就尽力在一起,如果不能,那也保持最大限度的联系,保持住爱的温度。

    我个人觉得不应该,不是因为爷爷奶奶不细心,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思想,不仅是受爷爷奶奶的思想,还会受老家那些大人小孩思想的影响。你想想,老一辈的思想和我们会是一样吗。

    如果你老家是农村的,我建议你还是辛苦点,自己带宝宝,或者是把爷爷奶奶接来上班的地方,上班他们帮带,下班你带,这样会比较好一些。

    如果你宝宝还小,千万不要送回老家给爷爷奶奶带,因为小孩子小的时候模仿能力比较常,待在老人身边可能会学坏。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才你是这么以为的:多一两个人帮你带小孩,你会轻松些,但你有没有想过,宝宝需要父爱母爱,从小陪在他身边的,应该是爸爸妈妈,而不是爷爷奶奶。

    我有一个同学,结婚的早,生了宝宝不到一年,就把宝宝留在老家给婆婆带,然后和老公去深圳打工了,一年到头只回去一次,我不知道她怎么忍心,宝宝那么小,她就不想宝宝吗,难道就为了多赚点钱?

    第一年回去的时候宝宝还会叫爸爸妈妈,第二年回去的时候宝宝一见到妈妈就躲在奶奶身后,可能是怕生,第三年回去的时候,宝宝不喜欢跟妈妈玩,老黏在奶奶身边……到了第六年,宝宝不高兴的时候开始学会骂人,说脏话,耍脾气,这完全是一个顽固脾气败坏的小孩,学习成绩也不好。

    宝宝小时候模仿能力极高,为了避免宝宝跟在爷爷奶奶身边,被环境影响学坏,我还是劝你辛苦点自己带吧,要想宝宝学好健康成长,就要从小时候捉起,小时候培养。

请保姆带孩子到底是否可行呢?请是要请,但保姆、即使是“育婴师”,在家庭中更多的功效还是在于处理一些洗衣做饭之类的杂务,因为孩子的培育还是得靠父母,也只有血亲才有可能对孩子真正用心,不知道是不是一因地方落后、二因未出高价所以保姆素质有限,反正眼目所及并不能指靠保姆带好小孩。

同是“带”孩子,保姆的“带”只是一种最低限度的“带”,基本保证孩子不哭不闹、没有重大伤情;而父母的“带”,却要更多考虑习惯的养成、知识的习得、兴趣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同孩子一道去寻求获得幸福快乐人生的法宝,希望他是在欢声笑语中成长,希望他能最高限度在可能的范围内做自己喜爱的事,不畏流言、只为真我。

其实带孩子是一件和衷共济的大事,不单单是某个家庭成员的事,更不可能是一件花几千块钱承包给保姆的一揽子工程。但是,不光是家庭成员和保姆之间的养育方式有分歧,家庭成员之间对许多习惯细节的理解和处理也不尽相同,所以真正的和衷共济往往很难。

保姆带孩子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保姆要有带过类似孩子的经验,能够做好孩子的辅食,保障孩子一天身体发育的营养需求。

2保姆要有一定的文化,能够认知一些和文字,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故事。

3父母在和保姆相处时需要尊重保姆,客气、婉转地向保姆表达意见。

4如果宝宝不喜欢保姆时,或者孩子经常遭遇一些可以避免的意外伤害,或者宝宝老是忘记你立下的规矩等情况下,需要考虑更换保姆。

我不会放心保姆带孩子,孩子是自己的,别人不会有多注重,我会自己带孩子,或者忙不过来的时候叫母亲来帮忙!

我身边有个例子:是有一家人在孩子小的时候,经常会带宝宝去小区里面玩耍,也会遇见一些保姆带着孩子出来玩耍的。在和其中一个保姆熟识起来后,她和我说,本来她是要回家的,因为自己的女儿生了孩子,她需要回家照顾月子,但是她现在带的这个女孩离不开自己,于是主人家就不想她回家。

这个保姆的确把那个女孩照顾的非常好,活泼可爱的,打扮得也漂亮。

找到好的保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需要工作的父母减轻许多负担,父母不需要在上班的时候,还心心念念挂着家中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连晚上都让孩子和保姆睡觉,自己也乐得清闲。但是这势必会影响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就像上文的这个保姆想回家,孩子却不肯,这种情况其实对孩子和父母建立安全感和依恋关系无益,毕竟保姆始终是要离开的。

如果孩子和保姆之间建立了依恋关系,那当保姆离开孩子的时候,孩子必然会出现不开心、焦虑的情况,这种时候就算是父母在孩子身边也无济于事的。

一直觉得保姆其实就是一种职业,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代替父母,更不能像父母那样去爱孩子。文章开头所说的这个保姆,虽然带孩子带得非常好,但是在聊天的时候,她也会抱怨,因为父母某天没有送孩子去幼儿园而导致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增加。

另一方面有些保姆会怕因为孩子受到伤害,自己会被主人责备,带孩子的时候就会十分的小心。明明孩子已经长牙齿了,但是却不敢喂食需要咀嚼的食物;明明孩子已经会走路了,也不敢大胆的让孩子去走路,怕孩子摔倒了。

这些做法是能够保证孩子不出现一些闪失,但是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发展,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没有好处。

保姆毕竟不是妈妈,她们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基本上做到的是有求必应,毕竟是给别人家带孩子,不想主人家觉得自己对孩子不好。但是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变得没有规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时间长了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一旦孩子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就算父母插手去改正也是非常困难的。

说了这么多,不是劝大家不要请保姆带孩子了,毕竟在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情况下,年轻的父母要平衡家庭和工作,只能选择请保姆带孩子。但是保姆带孩子的其中利弊,为人父母一定要了解,在自己比较忙的情况下,让保姆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贪图自己的一时的舒适,而影响自己和孩子的亲子关系。

毕竟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做父母的错失了,就再也弥补不了。我们要在有时间陪孩子的时候尽量陪孩子,了解孩子的各种动向,并和孩子建立坚固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知道父母是最爱自己的人,依恋父母并觉得在父母身边很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