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心切

爸爸 0 67

望子成龙心切,第1张

望子成龙心切
导读:有时候无法形容这种望子成龙的感觉,以及对两个儿子的希望,内心中只想他们学习成绩好,能成材,长大后能有一份稳定的轻松的可以养家糊口的正式工作。对于大儿子,我尽力了。有时间去看他,就陪他做作业,有时间接他,也是陪他做作业。前年的时候,带着他来安

有时候无法形容这种望子成龙的感觉,以及对两个儿子的希望,内心中只想他们学习成绩好,能成材,长大后能有一份稳定的轻松的可以养家糊口的正式工作。

对于大儿子,我尽力了。有时间去看他,就陪他做作业,有时间接他,也是陪他做作业。前年的时候,带着他来安化,给他买课外书,买英语书,给他买故事书,陪着他,但是他回去的时候,却没有把给他买的课外书带回去。两年了,还放在我的车里。看着那些课外书,看着那些故事书,却只能自嘲自己的一片心血,就这样在不被理解中化成了泡沫。对于离婚了,净身出户的女人,还能这样为着孩子的,也许真的太少太少。可是偏偏这样的为孩子,这样的想要孩子学习好,想让孩子长大以后有立足之地的这一片心,无人可懂,无人能理解。所以现在,二小宝上幼儿园了,对于大宝,我虽然没有放弃大宝,但是我看淡了,如果愿意接受我的付出,我仍会一如既往的付出,如果不愿意接受我的付出,那么我也没有必要去热脸贴冷屁股。想当初,还未和大宝爸爸离婚时,我自己掏钱,送大宝去学跆拳道,可是大宝爸爸非常不配合,有车也不送我和大宝去学。周六周日,又必须带大宝回乡下,学跆拳道也半途而废。。。回乡下好像是必须的,可是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什么就不可以克服暂时的困难呢。现在想来,自己曾经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

如今二小宝,上幼儿园了,我又开始新一轮的担心,操心。二小宝,是一个贪吃的孩子,所以幼儿园老师要订牛奶时,我立马定了,我怕其他孩子喝牛奶,他站在一旁流口水,而且他又不懂事,怕去问别人要。只有给他买,他才可以不会那么饥渴。对于二小宝,幼儿园学画画,我认为他还太小,还未满三岁,等满了三岁,再让他学画画也可以。有时候我会有这么一些傻想法,赚的钱,全部投资于孩子的学习,特长等等,买房那些可以往后推。只要孩子学习好,能健康成长,学有所成,我的老年才会幸福快乐,看到长大成人可以自给自足的孩子,我的老年才不必去担忧孩子的生计。

《天涯赤子心》大宝的结局是:被邱医师和邱太太收养了。

一、详细故事细节我们一起来剧透下:

三人在雨中淋成落汤鸡,一起跑进破庙里避雨,三人紧紧抱在一起取暖。第二天,大宝已升起火堆,烤着小杰的衣服,小杰昏睡着,也感到虚弱的饥饿。

大宝溜出去找吃的,但小君跟在旁边,不许他偷窃,这时有辆黄包车急驶而来,差点撞上小君,在闪躲中,车子的何老板跌下来,以致手中抱的药材掉落满地,小君和大宝赶紧帮忙捡起药材,而且小心翼翼地不让药材受到损坏,这让主人十分欣慰,赏了一些钱给他们。他俩买了包子回到破庙,喂小杰吃包子,但小杰没有胃口,而且浑身发烫,显然是生病了,大宝飞奔出去,说要去买药,不料却被误会是小偷,打得手脱臼。

原来,大宝当初偷了小君的绣荷包,看见里面有个金锁片,就把它私藏起来,这次为了换钱替小杰买药,拿金锁片去当铺,店里的伙计见大宝还是个孩子,存心吞走大宝的金子,硬说大宝是小偷,就动手打大宝。

小君说这金锁片是巴爷爷留下的,是要给他儿子的,他儿子手指头很长,还说小时候很爱玩花绳,身上都带着花绳,而且他的左小腿上有个三角型的胎记,大宝一听,大哭起来,说哑吧哥带他走的时候,他身上都有花绳,而且自己的手指头也很长,更重要的是他的左小腿上也有个三角型的胎记,因此确认巴爷爷就是大宝的爸爸,当大宝得知爸爸已死,整个人呆住了,反而悲痛得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小君来到当铺,义愤地为大宝取回金锁片,上面刻有大宝的生日,失而复得,大宝欣喜万分小杰高烧不退,大宝忍着手脱臼的痛楚,背着小杰到诊所求诊,诊所的邱医生和邱太太十分仁慈,得知实情后,鼓励大宝向善,希望不要再误入歧途,邱太太还拿干净的衣服给他们穿,并要煮些拿手的好菜给他们吃,让小君和大宝他们十分感动。

诊所的邱医师仁心仁术,他把大宝断了手骨的伤,还有小杰的病都治好了,由于邱医师从不向穷困病患收钱,所以收入有限,甚至还有人来追讨医疗器材费用,小君于心不忍,把玉坠子当了付医药费。

邱医师也是这诊所的院长,年过半百,但膝下犹虚没有子女,当他得知大宝是音乐教授巴爷爷的儿子之后,有意认养大宝当儿子,因为大宝很讲义气,本性善良,有亲情的照顾,那不是很好?大宝同意,这让大家都很开心,以后能当医生的助手,大宝也觉得很神气。和大宝依依不舍地告别后,姐弟俩来到街边,小杰吹口琴,小君唱歌,围观的群众陶醉且赞赏,纷纷丢铜板给姐弟俩。

再看《天涯赤子心》,依然在哭,我认为人最难得的是总有一颗赤子之心。 就像剧中的两个小主人公君与小杰,以及从小受白血病折磨的家祥一样,心地纯洁、善良,永远心怀感恩,记住别人的好心,不计较别人的邪恶,自然会有广阔的大海的美好未来。

7:00起床,妈妈洗漱后抓紧煮早餐;爸爸带两小朋友起床洗漱,然后第二桶衣服扔洗衣机洗。

7:25 一家子吃早餐。

7:50 爸爸送两娃上学,先送大的(二年级)再送小的(大班),不同路线,然后去上班;妈妈收拾碗筷,把要炖的汤材料准备好,晒衣服,手洗不能洗衣机洗的衣物

8:20 妈妈出门上班,出门早的话,楼下早市买点菜,再骑电动车6分钟去上班。

9:40 爷爷把妈妈准备好的汤按下开关

10:50 爷爷煮米饭,去接大宝放学。

11:30 爷爷跟大宝到家,爸爸妈妈准备下班回家。

11:45 爸爸妈妈到家,一起煮中午的菜

12:10 一家子吃午饭

12:35 吃完饭,爸爸收拾碗筷

13:05 大家午休会

13:40 爸爸送大宝上学,然后去上班

13:50 妈妈起床上班去

16:40 妈妈接小宝放学,接到办公室。(有时候爸爸接)

16:45爷爷去接大宝,煮米饭

17:20爷爷大宝到家,大宝先做点作业。

17:30妈妈带着小宝回来,有时候楼下买点菜。爸爸可能到家

17:50爸爸妈妈一起准备晚餐。

18:20 一家子吃晚饭,吃完爸爸收拾碗筷,娃们自由活动。

19:30 妈妈带大宝小宝洗澡,洗完爸爸辅导大宝做作业,妈妈给小宝讲故事。

20:30爸爸妈妈轮流洗澡。

21:00 洗衣机洗第一桶衣服,爸爸拖地。

21:30上床准备睡觉。

每天,下班到点就赶紧回家,打仗一样。时间过得好快,忙忙碌碌的,什么时候才是尽头!!!

嗨,大家好,我是梦想爸爸。

随着生育政策的改革,很多家庭都有了二胎,父母的心愿是希望能够给大宝一个伴,等孩子们长大了能相互帮助。

但是想象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随着二宝的出生,我们家长会发现,原本乖巧听话的大宝似乎变了一个人,每天不是发脾气就是哭,甚至黏在妈妈身上不下来,还总是欺负二宝。

这不,一大早就听到邻居家里在吵闹,又有孩子哭的声音。我赶紧敲门问问是怎么回事。邻居不好意思的说是家里俩孩子又闹矛盾呢。

邻居家大宝已经上一年级了,二宝才两岁。按说这么小的孩子之间能有什么矛盾呢?结果邻居的话让我大吃一惊。

原本早上送大宝上学是妈妈的事情,奶奶在家里照顾二宝。但是因为这几天奶奶有事回老家了,妈妈需要在家里照顾二宝,就让爸爸送孩子上学。结果大宝不乐意了:“我就要妈妈送我上学,呜呜”!“你们都喜欢弟弟,不喜欢我,我讨厌他。”

听了二宝的话,爸爸气坏了,就打了大宝一下,这下更惹祸了。本身大宝心理就不平衡,这又挨了打,把气都撒在了二宝身上,对着二宝的小胳膊就拧了一下。二宝也疼的哭了起来。

唉!看着爸爸妈妈围着俩孩子闹,也是够焦心的。

我提醒邻居赶紧送大宝去学校吧。可是二宝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放开,大宝也拉着妈妈的衣服不松手,怎么办?

我提醒他们,要不就带着二宝送孩子上学吧,别迟到了,有什么事等孩子放学了再说。

等他们送完孩子回来,邻居家爸爸来到我们家和我聊了一会儿,说的都是俩孩子之间的矛盾,真的是让人头大。

邻居问我:“你家俩孩子是不是也经常这样掐架?大宝是不是经常无理取闹?”

我想了一下,这种情况在我家出现的几率不高。

因为大宝之所以讨厌二宝,并不仅仅因为是自私,而是觉得二宝的出生,夺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家庭温暖。自己在家里的地位降低了,失落感让大宝的情绪受到影响。再加上很多时候,父母都会要求大宝让着二宝,导致大宝的心理不平衡。

也就是说,大宝不喜欢二宝,一则是因为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二则是因为爸爸妈妈的区别对待。

但是我家大宝和二宝几乎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是因为从我家二宝出生前,我们就开始和大宝一起进行心理建设,让大宝有一个心理的准备和接受的过程。

比如我们会让大宝猜一猜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弟弟还是妹妹?我们会带着大宝一起去陪着妈妈做检查,让大宝见证二宝的成长过程;我们会带着大宝一起给二宝准备衣服、玩具等,还会让大宝帮忙挑选、、、、、这样的话,就让大宝对二宝的到来有了一个心理的接受过程。

而等二宝出生后,我们也没有忽略大宝的感受。尽管有时候我们对二宝的照顾时间多一些,但是我们总是能够注意到大宝的情绪变化,及时的进行疏导。尤其是当俩孩子有矛盾的时候,我们也会及时的进行分析,听他们的辩解,然后根据事实处理。

所以我家俩孩子相处起来还算是比较和谐的。

我对邻居爸爸说,家里有两个孩子,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让两个孩子和睦相处。

1、培养大宝的责任感

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让大宝多参与到二宝的照顾中,让大宝见证二宝的成长。

比如我们可以让大宝帮忙给二宝穿衣服,喂饭,陪二宝玩游戏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大宝强调:你是一个大孩子哦,是很能干的。弟弟/妹妹还小,需要你的帮助。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夸奖大宝:你看二宝看到你就笑,说明二宝喜欢你呀!你真能干,都能够帮助妈妈照顾二宝啦!你越来越有哥哥/姐姐的样子了,你是二宝的榜样哦,二宝要向你学习、、、、、、

通过这样的行为和语言暗示,我们就会逐渐培养大宝的责任感,让大宝明白,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要互相帮助。

2、培养二宝的感恩心

很多父母都认为大宝照顾二宝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孩子之间的很多矛盾也由此而起。

当我们对大宝做出要求的时候,我们也要对二宝做出相应的要求,首先就是要让二宝学会感恩。

比如当大宝给二宝零食的时候,我们要教二宝说“谢谢”!当大宝让着二宝的时候,我们要教二宝说“姐姐/哥哥真好!”

只有二宝懂得了感恩,大宝的付出才会被看到,大宝的内心才会平衡。

而责任和感恩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3、一碗水端平

这一点是对我们父母的要求,无论是对大宝还是二宝,我们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是当两个孩子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大宝错了。而是要耐心地听一听孩子的说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并且公平的处理。

一碗水端平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当我们给二宝买东西的时候,不要忘了给大宝也准备一份;当我们带二宝出去玩的时候,不要忘了叫上大宝;当我们和二宝玩耍的时候,不要忘了带上大宝一起玩、、、、、、

家有俩娃,想要处理好孩子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技巧,更需要父母的爱。

你家人好幸福,有你这么懂事的孩子,其实送长辈的礼物,不需要太贵重,最重要的是心意。

你可以根据爸爸,妈妈的爱好、习惯、性格来选择礼物,如丝巾(天气冷了,也是常用的)、按摩仪器(缓解疲劳)、烟嘴、剃须刀、香薰灯、包包、等一些常用的礼物,另外也可以根据他们的需求来选择礼物,

可以送爷爷、奶奶茶叶、或者西洋参等一些养生礼品。

弟弟可以送他一块手表、个性U盘、电子词典、钢笔等。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小宝出生后,大宝开始变得不听话,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

1、可能是因为二宝出生以后,家里大人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二宝身上,大宝感觉自己被忽略了,就用这样的方式来吸引爸爸妈妈的注意。

2、二宝出生以后,本来是大宝独享资源(爸爸妈妈的关爱),现在被二宝分去了,大宝可能因此对二宝表现出一些嫉妒的情绪。

3、有可能身边的人对大宝说过“妈妈有了小宝宝就不爱你了”之类的话,让大宝真的以为妈妈会不爱她了而感到焦虑。

那么,如何处理呢?

1、如果可以,尽量在怀二胎的时候,可以询问大宝的意见。

比如问大宝:“你想不想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呢?”以表示对大宝的尊重。在孕期的最后几个月,多和大宝分享肚子里胎宝宝的成长瞬间,比如让大宝摸摸妈妈的肚子,感受胎宝宝的胎动,还可以让大宝和肚子里的胎宝宝说说话。

比如我现在是二胎在孕,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平时,我都会问女儿:你喜不喜欢小宝宝呀?你过来和妈妈肚子里的小宝宝打声招呼,说说话好吗?平时我也会有意地跟她畅想以后小宝宝出生后的情况,也会跟她说:小宝宝出生后就会和你小时候一样,你小时候也是一个小宝宝。刚开始我问女儿想不想要一个弟弟或者妹妹的时候,她说不想要。但是经过多几次和她聊肚子里的小宝宝,现在她说想要了。

2、给大宝足够的爱。

只有我们给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和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大宝才会在心底里相信爸爸妈妈会一直爱自己,不会因为有了小宝宝而不爱自己了,就不会感到格外的焦虑。同时,在观察到大宝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帮助孩子认识情绪,并疏导情绪,帮助孩子使用正确的方式去表达情绪。

比如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小猪佩奇》里面的佩奇也有一个弟弟,但是她的爸爸妈妈并没有因为家里有了一个弟弟而不爱她,是不是?爸爸妈妈有了小宝宝也会和之前一样爱你的。

3、对大宝要更上心。

在美国,有不少家庭当新生儿出生时,爸爸妈妈会给大宝送去一件大礼物,并告诉他,这是小宝送给你的哦。

4、创造和大宝独处的时间

因为小宝出生后,妈妈需要哺乳和照顾小宝宝,这使得照顾大宝的时间变少了。这样大宝会感觉到自己被妈妈忽略了,会有种失落的感觉。妈妈每天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和大宝单独相处,比如和大宝读读绘本,带大宝出去散步,陪大宝洗澡刷牙之类的,让大宝感受到妈妈还是很爱他的。

5、让大宝参与到照顾小宝的过程中

在平时,我们可以让大宝帮忙照顾小宝,比如拿纸尿裤,喂奶,和小宝宝玩耍等,这些任务不仅让大宝有新鲜感,也会让他觉得十分有满足感,同时会增加他对小宝的喜爱。

对于如何处理大宝因为小宝的到来而出现的反常行为,我们作为家长的最重要的是耐心,给与孩子足够的爱与关注,关注孩子的需求与情绪变化,帮助孩子适应新成员到来的家庭环境。

有个朋友即将生产,还一直担心已经读小学四年级的老大不能接受即将要出生的老二。因为她家的老大曾经扬言,如果妈妈敢生二胎,她就离家出走

即使家人轮番上阵劝说,老大还是坚决不接受。朋友前期需要住院安胎,都没敢告诉孩子自己怀孕了。后来女儿得知妈妈肚子里真的有个小宝宝时,也由最初的坚决反对变为沉默。

01 大宝不想妈妈生二胎,原因有4个

大宝不想妈妈再生一个小宝宝,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也让不少想要二胎的家庭感到头疼。但像朋友家大宝如此反感的还真不多见。

我和朋友仔细分析了原因,总结了4个原因和5个改善的办法。

想生二胎或已经怀上二胎,却遭到大宝反对的家庭不妨对照一下,看看你们家有没有这些情况,如果有,一定要及时调整。

● 原因1:原生家庭重男轻女,缺乏安全感

2020年都快来了,重男轻女的家庭,今天仍然普遍。

朋友的先生和他的父母就是这“普遍”中的之一。他们认为一个家一定要有个儿子。儿子传宗接代,将来也老有所依,女儿终究是别人家的。

女儿出生后,这位新爸爸更直言要把女儿当儿子养了。这看似玩笑,实际心底里真的很期盼这个女儿就是个儿子。

二胎放开后,一家人连同亲戚,极力劝朋友生二胎,就是期盼能够早日抱上孙子。

朋友问,如果还是女儿呢?朋友的先生居然说,不怕不怕,听说政策准备全面放开了,我们还可以生第三胎。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她不可能感受不到压力。事实上,在他们家的饭桌上,就经常讨论谁家生了儿子,谁家又抱孙子了。如果他们家再来个小宝宝,还是男孩的话,那全家人的心思估计都围绕这个孩子,一个已经上小学4年级的孩子不可能不明白。

● 原因2:缺少爸爸的陪伴,妈妈是孩子最依赖的人

我们传统的家庭结构,普遍还是“男主外女主内”。尽管职场妈妈越来越多,但下班后在家里直接管孩子的,大部分还是以妈妈为主。

朋友的先生也认为,带孩子就是女人的事,自己在外拼博,赚钱养家就可以了。平时孩子想找爸爸有个什么事情,爸爸都让孩子找妈妈。加上爸爸工作的关系,孩子生病了,都是朋友一个人带孩子去看病,哪怕有几次孩子深夜发高烧,都是朋友一个人开车带孩子去看急诊。

因为缺少爸爸的陪伴,妈妈便成了大宝最依赖的人,如果妈妈再生二宝,大宝会感觉唯一的依靠都被夺走,所以大宝抵触妈妈生二宝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