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过完元宵,又到了开学的日子,大妞本来说她和同学一起坐大巴去学校。她老爸却来献殷勤(其实是舍不得,所有的父母都舍不得孩子),说要开车送她去学校。我说也好,正好带AB宝出去放松下,整个寒假他们哪也没去,天天在家 写作业、练字。但那天已是小学
过完元宵,又到了开学的日子,大妞本来说她和同学一起坐大巴去学校。她老爸却来献殷勤(其实是舍不得,所有的父母都舍不得孩子),说要开车送她去学校。我说也好,正好带AB宝出去放松下,整个寒假他们哪也没去,天天在家 写作业、练字。但那天已是小学开学的前一天,第二天我们可能赶不回来,于是分别向他俩的老师请假。老师很爽快地批准了,说上午也就是报名、入学教育,正式上课的话应该到第二天。
大妞开始收拾行李,我故意不帮忙。到晚上,她说全部妥了。我却又忍不住帮她收了些水果和零食,说好给她带两箱牛奶,最后变成了三箱。终于体会到了以前父亲让我把他种的白菜、大葱、红薯什么的带回家的心情,只要是觉得好的东西,巴不得都给孩子带上。做父母的都是这样,总觉得给孩子的太少,总觉得给孩子的不够多。
吃过早饭,我们即出发。还捎了一个大妞的男同学,叫刘敦浩,学会计学的。男孩子很高很瘦,很懂事。路上因为有他,倒不沉闷,两个小孩子也没有睡觉。
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赶在快十二点的时间到了大妞的学校。看到不少男孩子女孩子拖着行李箱走在去宿舍楼的路上,上楼梯时,沉重的行李箱把女孩子累得气喘吁吁。我们看了很庆幸送女儿过来。搬运完行李,我们邀请大妞的男同学和我们一起吃午饭。
吃完饭,我们返回大妞的宿舍,她的室友都还没来。看着阳光正好,我们几个分别抱着她的棉被、垫被、枕头去七楼晒(顶楼),哪知到了楼上没位置,晒到楼的最边缘又担心风会吹下去,于是我们五人又鱼贯而下,把被子抱到一楼操场过道金属栏杆上晒。
想起以前孩子还小,还在读小学、初中,那时听到同事说送孩子去读大学,帮孩子宿舍搞卫生、给他铺被子,我呲之以鼻,并大言不惭地说:“孩子都是被你们惯的,我以后孩子去读大学,我绝不接送,更不会去给他搞卫生,我得让他学会独立。”
哪知事到临头全变了,情不自禁,我们就变成了以前自己嘲笑的人的样子。记得大妞放假时坐火车到吉安,我们早一周就问清楚她到站时间,然后开车到吉安去接。这不,她开学,我们又兴师动众,一家人送她到学校,帮她晒被子。
宝爸的说辞是:“女儿寒假帮我们做那么多家务,每天买菜、做饭、辅导弟弟妹妹写作业,照顾奶奶,为了表达感谢,我们送她去学校。”说白了还不是舍不得。
晒完被子,我们说去街上转悠下。大妞说她肚子痛(生理期),我说那就我们自己去好了,但她还是决定和我们一起去。她开车,把我们带到耀邦陵园瞻仰。耀邦陵园的外面有几家精品小店,我和她爸瞬间变成了小孩子,我们淘宝似的一家家逛,两个小的也乐滋滋地跟着我们,大妞倒像个大人独自站在店外等我们。
我看中一套小泥人,笨拙可爱,10元。还有一套景德镇陶瓷四大美女,30元。都买下了。大妞说先去里面看,出来时再买不迟,省得提到手里也不方便。于是我们听从她的建议先去瞻仰。返回后,宝爸又看中一套三国的茶具和一个紫砂壶,倒也不贵,又买下。
这时太阳落山了,我们才想起大妞的被子,赶紧回学校收被子。果真别的同学的被子大都收掉了。收完被子,我们又开车去街上吃晚饭。大妞脸色苍白,但她一直坚持陪着我们,她带我们到一家她常去的美味集大酒店,点了一个烤鱼、水煮牛肉片、土豆丝、炒小白菜。
等我们吃好晚饭走出店,街上的路灯次第亮了起来。我们开着车在街上看夜景,大妞一一给我们介绍。两个小家伙还想去天虹超市,因为第一次来的时候在那里玩得很开心。但在过十字路口时,我们停错了道,结果错过了。于是宝爸在大妞的指引下想从另外一条道上拐过去,路上,我们看到甘露寺,接着我们就来到了一座灯光璀璨的公园,人头攒动,热闹欢腾的人群,有跳广场舞的、有看喷泉的、有放孔明灯的,还有两个小伙子在卖发光汽球。
那喷泉一波又一波,在音乐的节奏中展示万千姿态,一会儿是花朵,一会儿是波浪、一会儿是灯笼,一会儿是高高的水柱,有七、八层楼高,气势恢弘,煞是壮观。这么美的喷泉,我们都挪不动脚步了。三个孩子却怕我走丢,不时的提醒我,先是小妞一直跟着我,大妞看着弟弟,宝爸去探看其它美景了。很快,他返回来,告诉我们下面还有一个灯饰九曲回廊。接着带我们去看,五颜六色的灯带倒映在水面,把我们看呆了,更完美的是天上那个圆圆的月亮也倒影在水中。此时正是正月十六(现在回想起来,是幸福得要落泪的感觉。)
看了这一场夜的盛宴,已近九点,我们也想去天虹超市了,开车返回学校招待所,我们住304,大妞说她要在宿舍住,但一个室友都没来,我们还是挺担心的。她说不用担心,隔壁寝室都有学生,那倒也是。早晚总得放手让孩子独自去生活。再怎么不放心,也得放手。孩子会长大,而我们会老去。
9:30,我们洗漱睡觉。
第二天早晨如常起来,和大妞一起在二楼学生餐厅吃了早餐,我们告别大妞,开始返程。
看着车外的大妞穿着宽大的红格子线衫黑裤子,显得多么单薄。内心是多么不舍,似有泪要流下来,却笑着朝她招手。我亲爱的孩子,我永远爱你。只有当你也有了孩子的时候,你才会知道我有多爱你。正如当我有了你之后,我才知道我的父母有多爱我。
所有的孩子都是上帝派来帮助父母学会爱、学会成长的小天使。而我们多么幸运,有三个小天使。
在车上,两个小家伙开始算开支:过路费、油费、餐费、购物,共花1300余元。
问:有什么不合理开销吗?
答:有,点的菜太多,剩下太多,太浪费了。
问:有什么收获?
答:有,看到漂亮壮观的喷泉,吃了美味的烤鱼。
真是吃货的世界最美好。
回到家11点40,做午餐,和老师联系。两个小家伙准备上学的书包等。我在家洗刷收拾。这奔波难忘的两天。
我和丈夫已经结婚八年了,我们当初是自由恋爱,没有多么浪漫的表白和求爱,就那样很自然地,我们就走到了一起。我俩都喜欢安静,性格都比较内向,所以我们之间相处得很融洽。
结婚后我们一直和婆家人生活在农村,直到三年前因为丈夫的工作变动,我们便搬到了城里住。一开始我们在外面租房,后来考虑到房租和孩子上学,我们还是贷款买了套房子。
买了房子后我明显感觉到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决定出去找份工作来缓解家里的经济压力,但如果我去工作,就没人管儿子上下学了。最后丈夫提议可以把婆婆从乡下接过来,让她替我们接送儿子上下学。
当我和婆婆提出我们的想法后,她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答应了。因为当初结婚,我没有和婆家要过彩礼,所以她总觉得对我有所亏欠,而且她很喜欢小孩子,对于自己的孙子,她更是疼爱有加。
婆婆过来后,我先带她到处去熟悉了一下环境,之后我就出去找了份工作。一开始她还对道路不熟悉,所以她偶尔会迷路,但接送的次数多了,她也没再出过问题。
婆婆做事我很放心,她每天都是第一个起床,然后为我们准备早餐,之后她就去送孩子上学。一上午她都在家打扫收拾屋子,中午再接上孩子顺路买菜回家。可以说,婆婆让我的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
转眼间大半年过去了,我也渐渐熟悉了这种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活。儿子被婆婆照顾的白白胖胖,家里也被她收拾得干干净净。没过多久,学校打来电话通知我去参加家长会。
我特意请假去参加了家长会,老师简单做了一些学生汇报后就点名要和我谈谈。跟着老师进了办公室后,老师直接开门见山告诉我,她找我谈话就是说接送孩子这件事。
原来,婆婆每次接孩子总是早早就站在校门口,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婆婆的身影每次都第一个出现在学校门口。最近一段时间,有好几位家长反映婆婆曾晕倒在地,但她却不想让人们通知我和丈夫。
听完老师的这番话后,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当着老师的面,我泣不成声。出了学校后,我就决定把婆婆送回乡下,不管怎么说,在乡下她一定不用这么辛苦。等孩子长大点后,我再将她接过来安度晚年。
不太好,现在小孩上学都比较早,天气也冷了,大清早出门,老人容易范心血管疾病,轻的只会头晕脑子犯浑,严重的会导致血管奔断造成死亡,头晕犯浑容易造成一些事故和意外,一方面老人腿脚不太方便走不动,路上容易被石子绊倒,但如果经常锻炼体质比较硬朗的老人虽然不容易绊倒,但冬天太早出门,早晚温差又比较大,对老人的身体也不好,还是会容易范心血管疾病,昨天新闻上就报道,苏州有个地区的派出所一天就接到13起老人走失的案件,其中两个就是太早出门,天冷,突然头晕脑子犯浑,不记得回家的路或记错家庭地址了,所以我建议现在还是不要让老人接送孩子上学了,要出门最好也是等暖和了出门,最好有家人的陪同以免发生意外,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独自出门应该给老人带个可以识别身份的东西和家人的****,以免出现走失后无法被好心人送回家里或与家人取不到联系,我想这些做后辈的都不希望发生的事吧
。不过对于每一位老人来说都比较宠爱自己的孙子,另一方面是老人都是从年轻人那一辈走过来的,知道年轻人的难处想替儿子或儿媳,女儿或女婿分担些事情,还有就是还可以和其他老人说说话,送完孩子后一起走走,段锻炼,逛逛菜市场等,你作为后辈的不希望老人冬天早上出门出现意外,应该好好和老人沟通,说些表示感谢,和担心的话,这样让老人也会很好接受,如果你突然对老人说不要你去送孩子去上学了,老人会误会,觉得你嫌弃老人,这样对你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会很不好
看样子你也不年轻了,很少坐公交!为什么要和老人过不去呢?
1多数年轻人有私家车,而老年人却没有。
2老年人是家庭中的全职保姆,买菜接送孙子上学,而年轻人却不能。
3不是要把目光总瞪着老年人,公交车上也有不小年轻人。
4中国人口老龄化了,处处都有老年人。
以上几点,仅供参考,不对毋喷!
说起这个话题,不免我要说几句,虽然我是老年人,但很少坐公交,因为我没事不出远门,近的就步行了。
题主拿出这个话题,很容易惹起事端,人都有老的时候,当你行走不便,开车开不了,连电动车,自行车都骑不了的时候,你就不会这样说了。
再有,老年人免费坐公交,是党和政府给予的福利待遇,是老年人在年青的时候,对 社会 做出贡献的回报,无可厚非,不能对这件事挑三拣四,也没有权利非议。
为什么老年人坐公交车的多?
第一,很多年青人有私家车,有的还是父母节省给买的,买不起的也可以电动车,自行车。反正年轻力壮,怎么出行都有理,所以坐公交车的显的少多了,
第二,年青人基本都上班,上班都在早上或者晚上下班时间坐公交,在这个时间段,年青人也不少,毕竟还有很多买不起车的,剩余的时间,基本没多少年青人也是常事,因为他们还没下班。
第三,在很多城市,上街买菜,购物,接孩子上下学,接送幼儿园,等等,还得老年人去做,也只能坐公交车。因为子女都上班或做生意,顾不上,这也是老年人为子女减轻负担。
因此,要善待老人,照顾老人,体谅老人的难处,不要在免费公交车的问题上说三道四。
当然,现在部分老人,自以为年龄大,对 社会 贡献大,就依老卖老,为老不尊,强行让别人让座,并且语言恶劣,甚至动手打人,我相信是极少数,起码我没见过,但也给老人的名誉带来恶劣影响,我虽然也是老年人,但对他们的劣行,严重鄙视,也对他们强烈谴责,应该予以严惩,不管青年人,老年人,都应该文明乘车,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创造和谐 社会 。
现在的老年人都是为了生活操碎了心,在那低工资的年代,买辆自行车都感到困难,更何况买 汽车 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他们也想学车开车,既方便又潇洒,但老了,不能如愿了!外出办事乘公交车,既方便也安全,享受到政府的优惠,内心也很感激!
人人都会老,老了大部份人乘公交车,踏自行车和骑电瓶车的老人较少了!
年轻人很多都有私家车,即使全额买不起,很多贷款也咬牙买一辆,一来上班出行、接送孩子方便,二来也是为了面子,现在年轻人都攀比,有辆车已经是普配。
老年人因为年龄大了,很多人已经过了考驾照的心理年龄,即使法定年龄,现在归定70岁以后也可以考,但很多人也懒得尝试了,有那个钱得准备养老,势必浪漫不能当饭吃,人老了,将来看病、吃药、雇护工,哪哪都得花钱。
再说即使有闲钱,当老人的都惦记牵挂儿女,还想给孩子攒着,孩子有急需的时候,好帮衬帮衬。
还有即使老年人想考驾照买车,现在驾考这关就过不去,别说科目二、科目三,就科目一和科目四驾考宝典的那么多题,看着都头晕,很多电脑盲,让他们电脑操作考试,比登天还难,再加上科目二、科目三的实战操作,他们如何才能顺利拿到驾驶证,除非是放宽考试难度,否则对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这辈子亲自驾驶私家车出行,都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
所以老年人要想出行,不坐公交车坐什么,出租车那么贵,不可能每次都叫滴滴,更不能多远的路都用步量吧。
所以公交车都是老人,不理解也理解了。
再说了,如果老年人都不坐公交车,年轻人也都不坐,总不至于让外星人来坐吧,如果都不坐,公交车也就退出 历史 舞台,公交车司机也光荣下岗了!
多一分理解,多一份宽容,人都有老的时候,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当然老年人尽量错开人流高峰期坐车,也理解理解年轻人的不易,也不能以老自尊,都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天道总轮回!友爱才是美好的人间!
中国老年人真可怜。退休后,受国家照顾,乘上免费公交车,就因这一事,整天被别有用心的人叨咕,这些人都是石头缝里蹦出耒的,无父无母,自已也无法活到乘免费公交车哪一天,因此,心理不正常,整天拿老人说事,建议这类人群心态平和,争取活到能乘免费公交车那天多好呢?
年轻人上班现在大多都开私家车了,有的坐单位的通勤车,有的打出租车或网约车,最不济的也会弄个摩托车或电瓶车开开,坐公交车的自然就少了。
老年人就不行了,开不了私家车,舍不得打出租车,电瓶车太危险,老年代步车不让上路,步行又走不动,坐公交车几乎成了老年人外出的唯一通行方式,所以公交车上老年人多是正常现象。
“为何乘坐公交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这个问题稍微想了想,我觉得有下面几点原因吧:
首先:这个分时间段,上下班高峰的时候你再去看看吧,看看公交里会不会有很多老年人,应该不会吧,为什么?因为年轻人中年人要赶着去上班,所以这个时间段不管公交还是地铁,几乎都被中青年所占领。
而当中青年都在上班的时间,乘坐公交的肯定老年人多,因为年轻的都在工作岗位,他们怎么可能出来做公交呢,所以这个时间段乘坐公交的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因为他们不上班。
第二点:老年人也需要活动,也有可能出门办事,但你见过有多少老年人考了驾照的?没有吧,他们不会开车,所以外出只能乘坐公共交通。
第三点:老年人过日子细,不会随便乱花钱的,而且现在老人乘坐公交又不花钱,所以他们也不会打车出门,再说这个时间段该上班的都上班了,所以他们选择公交。
为何乘坐公交的大多数是老年人。老年人为何都选择乘坐公交?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免费
老年人乘公交,他们都免费。他们都持有老年卡。如果乘地铁,估计他们就不免费了,老年人善于精打细算,他们就不会出那个冤枉钱。
地铁是直线行驶,公交它可以在城市里穿街走巷,更适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出行。
老年人一般的外出,就是到菜市场买菜,到‘公园里去晨练,到超市里去购物,送孩子上下学。
可是这些地方,往往没有地铁经过,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坐公交。
二,与时代脱钩。
许多老年人,他们都不会使用智能机,他们还是使用老年机,一些新鲜的事物对他们来说是陌生的,是遥远的。
因为他们使用的是老的机,他们就不能网上支付,他们也不会网上购物,他们也不能使用手机刷卡,乘坐公交地铁。
唯一的是用现金支付,他们也没有 健康 码,就是有的人使用老年机,他们的手机里也不敢存钱,他们害怕无缘无故的丢失了。
三,转车难
乘坐公交一上一下简单易行,只是车上有些颠簸,没有一点舒适度。相比而言,地铁里面干净卫生,平稳,速度快。
不足的一点,对于老人来讲,换车的确很困难,有时候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而且路面光滑,老人走上去提心吊胆,尤其残疾老年人,更是小心又小心。
这也是许多老年人,选择坐公交的其中原因,有时人到了地下 把你弄到晕头转向, ABC D口,真不知道从哪个口出。
你在地铁上,看到的99%的都是年轻人,他们为了抢时间上下班,大多数都是站住。
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讲,他们的确吃不消,我也是一个老年人,我就爱与时俱进,我外出多数选择是坐地铁。
上下我选择做直梯,我用手机支付,坐公交我晕车,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就站在最前面。
我深深的感受到换车的痛苦。有时候从这条线换到那条线,的确要走很远很远的路。
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尤其对一个残疾老年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是它快捷方便,干净卫生。你只要不赶上高峰期,还是有座位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大大的节有了行程时间。
现在的年轻人素质还是很高的,一般地看到老年人,都会主动让座的,因为车上的老年人太少了,也可能他们大多数都接受了高军教育。
乘地铁价格也很优惠, 在天津我经常跑1号线和6号线,我从勤俭道上车,在天津西站转车,上6号线,到大毕庄下车。
票价4块,打7折,只支付了2块8毛钱。那么远的路程,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如果是坐公交,非把你颠到翻江倒海,让你找不到北。
国家对老年人有照顾,乘车免费。建议老年人与年轻人错开乘车高峰期,别和他们抢公交。
他们上班后,我们再出门,这样也不急,还有座位。大家说对不对?我们既然选了乘坐公交,就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别给国家添“堵”。
这太好理解了,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因为多数老年人都享受党的温暖,乘坐免费公交车,很多老年人利用帮儿女做家务的空余时间去商场购物,去市场买菜,去图书馆看书,去广跳广场舞等。
为什么年轻人乘坐公交车的少呢,因为很多年轻人都有私家车,他们上班,访友等都开车前往,就是有极个别没有私家车的年轻人他们上班或访友都用手机刷卡骑共亨电动车或自行车。因为骑共亨单车方便,可以直接骑到要去的目的地,老年人腿脚不方便了,不能骑共亨单车了,所以只有乘坐公交车外出办事。
现在年轻人啃老的占大多数,不计成本。一个月开车费用在一千元多右,有的父母把钱都给了孩子,甚至打工的钱都给了孩子。我家邻居俩人退休金不到五千。俩人都打工,女的六十多了刘饭店早九晚九,腰脱了还硬挺着,因为孩子交房贷,车贷。我常想如果孩子们能体谅父母,不养车,不装逼,父母就不这么累了。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