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开学,父母不能进校门,那还有必要去送孩子上学吗?

孩子 0 24

大一新生开学,父母不能进校门,那还有必要去送孩子上学吗?,第1张

大一新生开学,父母不能进校门,那还有必要去送孩子上学吗?
导读:大一新生开学,父母不能进校门,那就没有必要去送孩子上学,毕竟这样显得10分多余,不能参观孩子的学校,也不能帮孩子做任何的事情,反倒还会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财力。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孩子上大学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会亲自送孩子上学,从而让

大一新生开学,父母不能进校门,那就没有必要去送孩子上学,毕竟这样显得10分多余,不能参观孩子的学校,也不能帮孩子做任何的事情,反倒还会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财力。

对于大部分父母来说,孩子上大学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很多时候都会亲自送孩子上学,从而让自己放心,毕竟这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离开父母。我们要知道孩子总有长大的一天,已经上大学的他们就应该自己独立上学,让他们承担所有的事情这样才可以锻炼到他们,而不是包揽所有的事情。

现在疫情的影响,父母不能送孩子进校门,这就意味着即使送孩子开学,也不能帮孩子处理任何的事情,一切都需要孩子自行负责,那么父母的到来只能成为多余。很多时候父母送孩子上学也是为了参观孩子的学校,想要了解接下来孩子生活的地方,既然这一点都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就没有送孩子上学的必要,这样还可以节约父母的时间,不需要他们来回奔波浪费体力,甚至也没有必要浪费多余的开支。

作为父母要学会放手,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要事事俱到,上大学就应该让他们独自去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会帮助他们迅速成长。要知道所有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学意味着他们新生活的开始,父母及时的撤退才会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生活,从而也就帮助孩子们拥有自己的生活和新的朋友。

既然父母在开学的时候不能进校门,那么就没有必要去送孩子上学,这样还会引起孩子的不舍,很多时候放手才会帮助孩子获得成长,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太过于担心或者在乎,否则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1

幼儿园是可以在开学后再送孩子入园的。

2

应及时联系幼儿园,沟通孩子入园事宜,方便园方安排班次和保育老师。

3

孩子半途入园,其他小朋友可能已经适应幼儿园生活,宝宝需要有适应过程,家长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4

幼儿初次来园,因环境、人员的变化,会产生恐惧心理和种种不适应,这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慌张,以免影响幼儿情绪。开学之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入园前的心理准备和基本生活技能准备。初入园时孩子会因分离焦虑的不安心理,哭闹不止,每个孩子都有大约一周的适应期,希望家长信任老师,能够坚持送孩子入园。

除去北京,上海,广东,湖北,河北、黑龙江等地区,其他省份幼儿园基本都会在五月份开学,现在大多数省份幼儿园的开学时间已经作出了相应的制定。

重申一遍:幼儿园开学是实行“弹性入园”政策,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家庭实际情况来考虑,要不要把孩子送去上学,并不是强制要求统一上学。

开学态度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大多数都是属于“双职工”家庭,自己上班,孩子在家没人照看,肯定不放心,所以也就着急,孩子何时才能上学?

无论怎么样、这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他们也并不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连自己孩子安全问题都考虑不到。是说疫情的两三个月期间经济压力实在过大,本地区疫情情况非常稳定,认为可以把孩子送去上学也是非常安全的。

而另一部分家庭,孩子在家,有人照看,所以并不是很着急。

①:考虑到孩子身体、与社会环境实际情况,选择上学期不将孩子送去上学;

②:幼儿园学生学业压力几乎为零,疫情没有彻底宣告结束,没有必要冒风险送孩子上学;

③:外出上学,如果出现发烧、发热等情况,肯定是要经过严格的诊断措施,对于小孩子来讲,可能相对比较麻烦。

所以综合以上种种情况,家长还是认为上学期不开学,等到疫情彻底结束,九月份开学是非常稳妥的。

凡事制定再到实施,肯定都会有两种声音,无论是哪一种,我们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难处。

还有就是关于幼儿园学费问题

相关部门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幼儿园教育收费公示通知,其中幼儿园保育教育费开学第一个月,按照实际在园的天数进行收取,后面按照月份进行收取。

值得注意的就是:幼儿园不可以提前收取学费,如果已经收取的,必须要全额退还,之前已经有很多例子,教育部门也对其作出了处罚措施。

这学期学习时间较短,学费收取问题肯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比例收取,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担忧,如果上学期不开学,学费自动转到下学期。

是否去上学,全凭学生家长的意见,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对于这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怎么看?

1大一新生开学父母有必要送孩子吗

一、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上大学是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家乡。外面的世界精彩也充满未知。同学们第一出远门,对于很多安全问题缺少意识和警惕。从家里到学校的路上,人员混杂,各种犯罪招数防不胜防。如果是孤身一人,之前又没有出行的经验,是比较危险的,所以父母的陪同是非常必要的。

二、独立生活,和过去say bye

上了大学意味着我们成年了,独立了,真正的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了。这是一道分界线,对于父母来说,孩子不再是需要处处操心的不懂事小孩,而是一份远隔百里千里的牵挂。或许作为子女,在这趟旅程中,应该做的是让父母看到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放心。让父母看到我们可以帮他们买票、取票,可以在陌生的城市中自如穿梭,可以自己铺床单套被罩,可以和新同学友好相处,看到孩子真的长大了,可以自己生活了。

三、这是父母的荣耀时刻

一直以来,孩子考上大学都是一个家庭里比较大的喜事,有些地区还有操办宴席庆祝的传统。走进大学,不仅是孩子生命里的重要时刻,也是父母一生中的荣耀时刻。十几年的苦心培育,他们终于可以放下重担。此刻对于父母来说,更像是一个仪式。看看孩子的宿舍、食堂、教室,一家人一起度过这美妙而幸福的时刻。这对于父母和孩子都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从这三点看,笔者建议家长送孩子,又可以保证孩子的安全,给孩子带一些东西,还可以熟悉去学校的路线,让孩子不必太过孤单。而且送孩子这个时刻是比较有仪式感的事情,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2大一新生报到父母陪同丢人吗

父母送不丢人,依赖父母才丢人。

家长送就等于包办、“妈宝”吗答案是否定的。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都需要一个家庭付出极大的心血,而大学又恰恰是当今时代背景下评判个人社会生存能力的重要的一环。

对许多家长而言,送子女上大学更多的是为了亲眼目睹孩子踏入大学的门槛,迈入更高的知识殿堂,开启一段崭新的人生旅途。

送子女上大学,在宿舍楼前挥手告别,对家长而言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目送,参与孩子人生又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瞬间。

父母不必过度伤感,孩子也无需感到羞耻,孩子需要做的,不过是把双手从插着的口袋拿出来,提起属于自己的行李,铺好属于自己的床铺,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负责。

按照我个人的想法,家长最好不要陪同孩子一起去。虽然我知道这是孩子第一次出远门,甚至说跨省。但是我还是不建议家长陪孩子去。我当时是在郑州上的大学,路程还是比较远的,坐车需要一天。但是我是自己一个人,背着大包小包前往了学校。虽然路上吃了很多苦,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的,毕竟那时候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本来计划的是火车上刷剧吃东西,结果全程都在看着行李,再加上网络的问题,这个计划可以说是破产了。

孩子终究还是要离开家长,独立的去闯荡这个世界。而离开家的过程并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一簇而就的。你会发现你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就可以独立的支撑其自己的衣食住行了。虽然再不经意间,但是确实会让人略有伤感。不过事情总是需要慢慢去习惯的,习惯了也就好了。在大学报到的时候,我看到了许许多多不一样的人。有和我一样,背起行囊,独自“流浪”的。还有全家出动,多管齐下的。

我们寝室有5个人,其中我年龄最大,块头也最大,所以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寝室的大哥。而老四则属于那种标准的温室里的花朵。在报道的那天,我和老三都是背着包自己来报道的。老二是他老爹跟着,老五是老妈和老爹跟着。我们安排好自己的床铺之后,老四才姗姗来迟。我看了一下,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员出动。后来问了老四才知道,姥姥腿脚不好在车里守着。姥爷则出去给他买生活用品去了。虽然说起这事也不是很好意思,但是他还是苦笑着应对。

老四的人确实不错,非常大方。每次洗头膏和洗面奶都是买大瓶的。鉴于男生寝室的优良传统,洗头膏理所当然的被我们征用,成为了寝室专用的洗头膏。而老四始终没说什么,只是我感觉过意不去,然后开始和老四轮流着买,最后老二老三也加入了进来。老五则选择购买寝室专用的洗衣液。但是尴尬的是,老四不会套被罩。而且是那种怎么教都学不会的那种,如果感觉没有画面,可以脑补一下学高数的情形,就是那种怎么都学不会的那种。更别提军训的时候叠方块被了。每次都是他的被教官掀翻。

后来大家都参加工作了,老二和老四进入了一个单位不同的部门。不过工位是挨着的,所以他俩也理所当然的合租。酒桌上老二和我们笑着讲,老四不会刷鞋,只好把鞋子放进洗衣机里。闹出来的动静甚至惊动了楼下的物业,人家以为他俩在家里私自砸墙呢。

如果说我是路边随便生长的野花,那么老四绝对是那种温室里面精心培育的花朵。论学习,寝室里没有一个比他更强。在高数上的思路之敏捷,不亚于开启大招的剑圣面对一个0-8的ADC。但是在生活方面,他就是那个0-8的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