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1925年,白崇禧奉命率北伐军攻打广西,在打败广西军阀后,白崇禧认识了当地品貌出众的马佩璋。 据说因为马佩璋长相极美,又有巾帼之气,所以从商的父亲将其视为掌上明珠,挑选许久要为她择一位佳婿,但由于非教门不通婚的回教规例限制,马佩
1925年,白崇禧奉命率北伐军攻打广西,在打败广西军阀后,白崇禧认识了当地品貌出众的马佩璋。
据说因为马佩璋长相极美,又有巾帼之气,所以从商的父亲将其视为掌上明珠,挑选许久要为她择一位佳婿,但由于非教门不通婚的回教规例限制,马佩璋一直没有婚配。
而在与白崇禧结婚后,英勇果敢的马佩璋在白家的地位很高,虽然妻子的性格一直以来很是强悍,但每每两人吵架时,白崇禧总是谦让着她。
这 般和睦的夫妻关系,令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孕育了7子3女,一共十个孩子。
八子白先勇遗传了母亲的艺术细胞, 情感 细腻,敏感多思,而老幺白先敬则继承了父亲军人的个性。
然而,戎马一生的白崇禧可能没有想到自己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陆军一级上将,他的几个孩子在往后走上了一条与他完全不同的道路。
特别是他的第八子白先勇,日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华人作家,并且在华人作家中的成就和声望极高。
这对父子,一文一武,虽背道而驰但都在自己的领域作出了不俗的成就, 而在文学上取得耀眼成绩的白先勇,更是在父亲去世多年后接受香港媒体采访时,大胆公开了自己的特殊性向。
他言笑晏晏,红光满面,坦然大方地向大家谈及自己的 情感 世界。
那是1988年,50岁的白先勇作为文化名人,在香港接受了一家杂志的访谈,在访谈中,对方非常直接的抛出了那个至今都令很多人避讳的话题,并问他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的同性倾向的。
白先勇认真回答道,自己在童年的时候懵懵懂懂中就意识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
当对方问道,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对于这种还是不太认可的,始终觉得那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这类人物如他小说里的写过的很多都处在“边缘人”的状态。
而那种边缘的境地,白先勇也曾深有体会,不过他拥有非常好的心态,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他说到:
“我 自小便是一个蛮能保持自我的人,也就是说,我不会因外界而改变自己,也不会有任何外来的压力足以改变我。”
那么该如何看待这样的性向呢?
白先勇认为这种性向是天生的,人生下就有各种的不同,即便是异性恋,每对恋人的爱情都不一样,凡人都需要爱,无论是怎样的人,除了在感情领域之外,和其他人并没什么不同。
而作为大名鼎鼎的白崇禧将军的儿子,访谈的内容必然要谈到他的父亲。
“您的父母与家人知道您的不同么?”
面对对方抛出的这个问题,白先勇先谈起了少年时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年少的时候父亲是不知道的,连自己也是朦朦胧胧的,只觉得这种感情与别人不同,所以自己变得很孤立。
而随着年纪的增长,与父亲之间建立了默契,让他觉得其实父亲是知道自己的性向的,不过出于对自己的尊重,从未主动问过。
随着访谈的结束,50岁的白先勇大胆公开自己性向的话题,也激起了千层浪,流言蜚语铺面而来。
有人佩服他的勇敢坚定,敢于遵循自己的内心世界,毫不避讳世人的眼光,有人表示质疑不解,作为将门之子白崇禧将军的儿子,怎么竟是个同性之人。
甚至有人想要知道当下他的恋人是谁,他是否通过同样的经历,所以才写出了那部赫赫有名的长篇小说《孽子》。
这部小说从1977年开始就在台湾杂志上连载,后来还出了单行本,书中提及的是一段感人的同性之情,刚出版就轰动了整个台湾。
三年之后 《孽子》被导演虞戡平改编成**,搬上了大银幕。
面对街谈巷议,白先勇总是一笑而过,他如自己所说的那般并不觉得羞耻,依然热情创作,接受采访,还上了电视。
面对媒体问他为何这么敢说,敢在50岁公布时,他只是随意回答道:
没想到十年之后,人们想要窥探的东西,在白先勇的悼亡文章《树犹如此》中有了一切的答案。
文章中那个叫王国祥的男人,便是白先勇的一生挚爱,从少年时最动人的相遇相知,到爱人55岁病逝,他们相濡以沫38年 。所有的故事与经历,要从他17岁时说起。
1937年,白先勇出生于广西南宁,因为得了肺病,不能就学,所以他童年的时光大多是自己一人度过。
病愈后的他因为童年没有什么玩伴,上学之后便很少与同学打闹,在父亲白崇禧的教育下,他养成了好强的性格,什么都不甘落于人后,学习上非常拼命。
在学习外,他却对阅读小说有着无比浓厚的兴趣,还珠楼主的《 蜀山剑侠传》他沉迷不已,从头至尾反复阅读。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他不忍释手,还有巴金的家、春、秋,更是读得无比起劲,红楼梦、水浒、三国演义,从似懂非懂的小学三年级读起,一直到晚年床头柜前仍然放着这几本书。
正是在这些中国古典小说和新文学作品的影响下,到了中学之后白先勇的文学水平便开始显山露水。
他的国文导师在看到他写的一篇作文后,被其流畅的文笔,生动的文字打动,从此鼓励白先勇从事文学创作,想杂志、报社投稿。
”你这样写下去,二十五六岁,还不成了作家”。
这位国文老师没想到的是,自己说的这一句话,至此影响了白先勇的一生,从此白先勇的梦想便是当一名作家。
可是好景不长,这位启蒙老师就因心脏病发突然离世,这让白先勇颇受打击。
也是在这之后,他遇到了另一位给予他精神鼓励的良友,他就是王国祥。
1954年的夏天,17岁的白先勇每天都在忙碌的学业中度过,上高二的他一早起床就要匆匆忙忙地赶去学校的暑假补习班,预备考大学。
有一天眼看就要迟到了他赶着上楼梯,突然和另一个人跌跌撞撞地碰到了一起,那个男同学就是与自己同校不同班的王国祥。
这一“撞”却碰出了火花,两人就此相识,开始相交,也在补习中生出了一种异姓手足祸福同当的默契。
在白先勇的眼中,王国祥天性善良,待人厚道,总是直言直语,曾经有一次在接受体能训练时,白先勇因为身子骨比较弱,在训练中不小心摔伤了腿部。
可是其他同学都在笑他身体太弱,王国祥看到后非但没有坐视不理,反而一下背起了他去医务室找了医生。
这令白先勇非常感动,由于他早已知道自己的特殊性向,就此对眼前的这个高大少年生出了一种别样情愫。
高中毕业后,白先勇因为成绩优秀,本来有机会被保送到台湾大学,可是他有一个志向,那就是梦想以后能到祖国的长江三峡去筑大坝,所以想要念水利系。
更因为多年的学习,想趁此离开家,去追寻自由,所以最后申请了保送台南成功大学,因为这个大学有水利系。
而与他非常默契的王国祥,本就是他们班上的高材生,因为有着同样的念头,便放弃了太大,准备投考台南成功大学的机电系。
一拍即合的两人,便从家中搬了出来,在学校附近的军眷村里租起了房子,这一年他们过得既充实又自由。
可是白先勇却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文学,对水利的兴趣越来越淡,所幸回到了台北,重新考取了台湾大学的外文系。
而王国祥在台南成功大学念了一年后发觉工程机电并不是他真正的爱好,自己真正为之着迷的是研究理论科学。
所以报考了台大的转学试,从工程系转到了物理系,转完系又要转院,几经辗转异常困难,可王国祥因为学习能力实在太优秀,居然考了,整个转学试只录取了他一人。
或许年轻就是资本,懵懵懂懂的两人经过这么一番折腾最后竟然都能得偿所愿,这令他们开心极了。
这段时光可以说是令他们刻骨铭心,感情也更加深厚。
本以为前方就是携手共进的坦途,可命运却给了他们一次大的考验,王国祥不幸患上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病—— 再生不良性贫血。
西医的治疗不仅没有让他的病有了起色,反而昂贵的治疗费快将他的家底掏空,就在亲人快要放弃的时候,他们决定试试中医。
王国祥的亲戚打听好一位同样患这种罕见病的病人被一位江南名医治好了,在找到那位大夫后,每天他都坚持喝医生嘱咐的草药配方。
没想到一天天下来王国祥身体好转,过了半年已经基本痊愈。
这令白先勇激动不已,那段折磨的日子,白先勇每天骑车去看望他,给他加油打气,做他的精神支持。
二人也在这次的挫折中,感情越发的坚定,他们开始携手,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努力。
1962年,是白先勇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在他即将出国留学的时候,母亲王佩璋因病离世,在葬之后,按照回教的仪式需要走40天的坟,第41天,便是赴美留学的日子。
在临行之际,父亲白崇禧去机场送他,在白先勇的记忆中,那一次在看着儿子远行,妻子离世,一时间两行浊泪从这个打了半辈子的仗的男人眼中流出。
白先勇没有想到,那竟是他人生中与父亲的最后一次相见,等他学成归来,父亲已经离开人间。
来的日子,白先勇与王国祥去了美国定居,白先勇在一所大学担任教职,业余的时间致力于自己的文学创作,王国祥在宾州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
1973年他们迁入了市区一个叫“隐谷”的地区,这个地方三面环山,地形又非常的隐蔽,迎面就是青山绿树。
对于两人来说是个不被外人干扰的清幽之地,整座房子都被树荫遮蔽着,白先勇喜欢极了,价钱合适后就定了下来,没想到这一居住,竟然长达20多年。
与王国祥在一起的时间,对白先勇来说是非常舒适又安稳的,假期时,他们会一同做园艺的工作,夏天时会一起摘杏子酿酒。
更令他们高兴的是, 白先勇写的《台北人》出版没多久他就拿到了在美国的终生教职,王国祥做博士后研究也是他毕业后做的第一份工作,所以对理论物理充满信心热忱。
可以说这么明媚的前途对于携手共度人生的两人来说,是无比知足又快乐的。
殊不知,一场隐藏多年的风险,正在向他们靠近。
1989年,王国祥突然咳嗽不止,本来身体极为 健康 的他就去医院做了检查,这一查,令两人的心底都冒出一股寒气。
原来是王国祥的旧病——再生性不良贫血复发了。
可这一次,命运没有再眷顾他们,在展开了三年共同抵御病魔的日子后,无论他们用了多少种方法王国祥还是一天天的病重。
1992年,王国祥过完55岁生日后在医院里心跳停止,白先勇紧紧握着他的手,送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至此,两人天人永隔。
王国祥去世后,白先勇悲痛万分,在将王国祥的骨灰护送回台湾,安置在善异寺后,他便回到了美国,可是在那座住宅里,从此再也没有王国祥。
他《树犹如此》中写道:
整整6年的时间,因为深深思念这个相伴38年挚友,白先勇始终处于搁笔状态,情深不寿,爱人离去,从此留他独在人间。
直到1998年,已经年过花甲的白先勇才重新拿起笔,写下了这篇悼亡之文《树犹如此》来纪念爱人。
人们也从这篇文章中,得以看到他与白先勇从17岁相识到55岁天人永隔的故事。
整篇《树犹如此》中,白先勇都没有过多表露出“爱意”,两人的关系用“友情”来解释似乎也说得通。
然而,后来的他白先勇,开始接受采访,笑对镜头,他这般坦然地告诉世人自己与王国祥的关系:
“他是我的恋人,但是我们之间不完全是恋人之情或手足之情这样简单的定义,应该说他是我一生的生死之交……他的过世是我人生中最无法挽回的遗憾。”
现在,王国祥过世将近30年了,白先勇也已经年过八十,对于绝大多数的同性爱人来说他们其实幸运的,能够不受外界干扰,相濡以沫38年。
即便在未来一个人的日子,相信白先勇也会带着积存了一辈子的情意充实而坚定地活下去。
送爷爷奶奶去机场
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送爷爷奶奶去机场回青岛。爷爷奶奶过安检的时候,爸爸妈妈还有我等了好久!等我求妈妈和爸爸玩的时候我们才走,我一上车就睡着了!爸爸抱我回家我还不知道呢。
清洁工阿姨作文500字写人 清洁工阿姨作文500字写人,关于这个主题相信很多人都有所感悟,作文绝不只是单一的流水账,写作的技巧可以提升我们的文辞水平,这是很有人文底蕴的一座城市,现在分享清洁工阿姨作文500字写人写作方法。清洁工阿姨作文500字写人1生活犹如一片星空,空中有明亮耀眼的“大星星”,也有星光微弱的“小星星”。我的身边就有一颗不起眼的“小星星”—— 一位值得我敬佩的清洁工阿姨。我居住在环境优美的花园小区,经常会见到一位身材偏瘦的清洁工阿姨。她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头上的头发大多也白了。她整天穿着工作服,拿着一把又大又长的扫帚在小区里来回地扫来扫去,认真地工作。她虽然没有明星的外貌,也没有富翁的财富,但她有一颗善良、纯净的心,很值得我敬佩。 有一个周末的清晨,天空乌云密布,哗哗地下着雨。因为我和妈妈要送爸爸去机场坐飞机,所以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我一下楼就看见清洁工阿姨戴着草帽、穿着雨衣,微微弯着身子。手里拿着那大扫帚在雨中清扫下水口周边的落叶。她一边认真地扫地,一边还哼着小曲。见我们一家走来,马上停止了扫地,有礼貌地和我们打招呼。我十分震惊,这位阿姨虽然是个扫地的工人,但却对工作是那么的尽职,不叫苦,不叫累。居然还十分热爱这份工作,她对工作的态度以及对我们的礼貌远远超越了我的想象。她令我敬佩。还有一次,天气晴朗,瓦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妈妈给我一张一百元的大钞,让我去超市买一瓶酱油、一包盐和一盒牙膏。我把钱插进口袋里,嘴里唱着歌,一蹦一跳地向超市走去。在途中,我遇到了那位清洁工阿姨,她跟我打招呼,我照例向她问好。当我到超市选好东西准备付钱时,我的手在口袋里什么也摸不到,才发现百元大钞不翼而飞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那位清洁工阿姨气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她的脸上带着微笑,上气不接下气地对我说:“小朋友,别着急,这是你的钱。是我刚才在你后面打扫时捡到的。”我喜出望外,心情十分激动。其中夹着对清洁工阿姨的感激,连忙向她道谢。阿姨脱口而出:“不用谢,我应该这样做的,下次注意把钱放好。”说完转身就走了,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心里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和敬佩。她人很平凡,但她对工作的热爱,她那拾金不昧的精神却不平凡。她就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清洁工阿姨。清洁工阿姨作文500字写人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人值得我们去敬佩。例如: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外语的妈妈,苦练书法的小伙伴,不畏寒暑,默默工作的清洁工人……而我最敬佩的就是朴实无华的城市“美容师“ —— 清洁工人张阿姨。 在街道上,常常会看到张阿姨的身影:为了“消灭”一个普普通通的塑料袋,她常会在大风中不辞辛苦的进行 “长跑” ;在来来往往的车辆中,她常常会冒着生命危险清扫路面……这些虽然足以令我敬佩不已,但我最敬佩的还是她那种为人们着想的精神。记得那年夏天的天气十分炎热,人们早就躲在空调房里不出来了。而我们楼栋门口垃圾因为长期为无人打扫而臭气熏天。那天我上补习班回来,在那里看到了一个熟悉身影——张阿姨!这么热的天 ,她却戴着一个厚厚的口罩和一双线手套,她一手拿耙子,一手拿一个长簸,忍受着别人无法忍受的恶臭,在烈日下,动作熟练地将垃圾铲上车。我过去问:“阿姨,这么热的天,您怎么想起来清扫垃圾?”张阿姨说:“美化城市,本身就是我的职责。再说这堆垃圾放在这里也不卫生,天这么热,细菌滋生得很快,很容易得病的。” 听了阿姨的话,我顿时感到眼前这位矮小的清洁工突然高大了起来!她那朴实无华为大家着想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去敬佩去学习!在她身上,我似乎看见了这个时代的“雷锋”。她的话语,总是在我耳边回荡。那个夏天,这位清洁工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浮现 。清洁工阿姨作文500字写人3大家都有自己最难忘的人,相信你也不例外。而使我最难忘的一个人,她就是在大街随处可见的清洁工阿姨。从前的我,相必跟许多人一样,看到清洁工在扫地就会躲闪不及,不能避就尽量绕道而行,因为我们都打从心底里瞧不起这些清洁工。她们整天都在与各种 垃圾打交道,身上可能会有沾有异味,所以我们会对他们避而远之。 但在那一次那一天以后,彻底颠覆我对清洁工的看法,也从此记住了那位阿姨的背影。那是一个周末,因为天气的影响,我在床上窝到了8点多才起床,刚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刺骨的寒风一下子就钻入我的衣襟,让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望着窗外的风景,突然,不远处一个橘色的物体吸引住了我的眼球……哦!原来那是一个穿着工作服正在劳动清洁工阿姨。咦!她正在干什么呢?她正蹲在一个下水道入口,用手掏着奇臭无比的垃圾呢!那个下水道已经被许多垃圾所填埋,路过这个下水道的旁边,你会闻到一股股恶臭味,在肆意污染周边空气。任何人在经过这儿时,脚下的步子都会加快,而她,那个清洁工阿姨却没有丝毫厌烦,毫不犹豫的她把手伸向下水道,不断的清理出伴有恶臭的顽固垃圾,却没有皱一下眉头,看着她那微微弯着的背脊,娴熟的动作,在我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情愫在悄然悸动,萌发了幼芽。望着清洁工阿姨那弓着的背影,我陷入了深思……从此,我改变了对她们的看法,她们不再是那个让我嫌弃的清洁工,而是任劳任怨、坚守职责、美化城市的、美丽勤劳的天使。从此对于她们,我再也不会绕道而行,现在的我将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尊敬她们。
我小的时候爸爸就离开我去美国了,那时候我还在小学一年级读书,还不懂事。
我爸爸经常出差,我对他经常不在家已经习以为常了。爸爸出远门的那一天,他告诉我,他又要出差了,我想:爸爸又和往常一样,只去几天就回来,我就没有去机场送爸爸,因为我怕旷课。爸爸“出差”以后我等了一个月,二个月,爸爸也还没回来,我都焦急了。有一天爸爸打电话回来,爸爸说:“爸爸现在在美国,要在这里很久才能回家,你和妹妹在寮国要认真读书,等爸爸回家啊!”听到爸爸的声音我就伤心地大哭起来。然后我就等啊等,可是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了,爸爸也没有回来。有时候我想“爸爸是不是在骗我?”有时候我又想“爸爸是不是忘了他的女儿?………”但是我还是耐心地等待着,我年龄还小,多么需要父爱,我真的好想好想爸爸经常在我身边,跟我说说话,哄我开开心,哪怕打我骂我也乐意。
爸爸离开我十年后的一天,这一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那一天我也像往常一样去学校,下午放学后就回家,我回到家的时候,我突然看见家里有一个男人的背影,那是一个多么熟悉的背影!那是我多少次梦到的背影,是不是我爸爸回来了?我放下书包就迫不及待地跑到那个男人面前,一看果真是爸爸,十年的岁月没有使他变老,大西洋彼岸的风霜雨雪反而使他更英俊潇洒了。我又惊又喜地大喊一声“爸爸”!就扑到他怀里,一边亲他一边打他。爸爸也愣住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他还不敢相信扑在他怀里的就是他朝思暮想的女儿!因为他去美国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如今我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女高中生了。他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连连拍着我的肩膀安慰着我。相隔十年,我才能扑在父亲的怀里撒娇,我想,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过了好一会,我转而生气地问妈妈:“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妈妈慈祥地说:“是你爸爸决定的,他要给你一个惊喜。”然后爸爸就跟我说:“做爸爸的不会骗自己的女儿的。”我笑了,我好开心好快乐!
这就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教师评语:本文的特点是:感情跌宕起伏,悲喜交集。多么需要父爱的小女孩,父亲却远在地球的另一边,这是一悲;明知出远门的父亲,可能有苦衷吧,不能把实情告诉女儿,女儿连到机场送别父亲的机会都错过了,这是二悲。无尽思念之中,突然从大西洋彼岸传来父亲的声音,令女儿又悲又喜;十年之后,悄悄离去的父亲又悄然回到自己的身边,更令女儿又惊又喜;她的“最快乐的一天”竟是由漫长的十年酝酿而成,读后催人泪下!
一位高中学生,能够运用第二语言写出感情如此丰富、强烈的文章,实属难得。由此可见只要写你身边发生的事情,写你最想说的话,尽管是用第二语言进行写作,还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指导教师苏泽清)
自己改一下就行,网上弄的,还行吗?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