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送鸡毛信的小英雄是谁

孩子 0 131

巧送鸡毛信的小英雄是谁,第1张

巧送鸡毛信的小英雄是谁
导读:智送鸡毛信的小英雄是:海娃。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很擅长游泳,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

智送鸡毛信的小英雄是:海娃。

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很擅长游泳,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创作背景:

1940年,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经历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知识扩展:(原文好句)

1、船,驶过河中心,向对岸摇去。还乡河好像从来没有这样宽广过,两岸的芦苇,在夜雾里,变得像大海中的岛屿一般。

2、河水轻微的波溅声,铁头、二黑、雨来的身影,头上无边无际深蓝色的天空,又神秘、又伟大。

3、整个院子外面围着一道深沟。沟外有铁丝网,有削成尖刀一样的木头桩子。

4、雨来想起这些关于狼的故事,就一边走着,不住的瞪大眼向四下里望。

5、迎面的晨风,把他两边的衣襟吹到后面,像鸟儿张起翅膀。

6、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上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7、想象着到战场上冲锋陷阵,又紧张又快活的情形……

8、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着,两眼只冒金花,鼻子里流血,血珠掉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

9、院里还是那棵老槐树,铁似的干上缠着紫色藤萝。

在救了5个人的英雄蒋正全的告别式上,蒋正全那仅仅只有7岁的儿子偷偷的抹着眼泪。蒋正全的所有亲戚朋友能够赶到的,全部都赶来了他的告别仪式现场。在现场当中,大家还可以看到蒋正全的亲生妹妹在抱着他的儿子痛哭流涕。据了解,蒋正全的这一个孩子今后会亲戚朋友相互扶持着带大,对于这位孩子抚养的资金将会由当地的一个机构进行一定的提供。

根据相关的报道,小编了解到蒋正全是一位常年在外无处打工的普通老百姓。这位英雄在遥远的家乡当中,有一个儿子和两位已经年老的父母。这个家庭主要就是由他一个人支撑起来的,所以说对于蒋正全的意外离世,他的家庭是相当的难以承受的。很多的网友朋友们在了解到蒋正全的事迹之后,纷纷表示实在是太感动了,同时也是表示无尽的悲痛。

事情发生的当天,蒋正全刚好路过了事情发生的现场。他发现有一个轿车不小心落水并且有5个人被困,他立即跳进水域当中展开救援工作,最终成功将这5个人救了起来。但是十分悲催的是,他却在救人的过程当中不幸死亡。在这一事件当中被他救起来的落水者,对蒋正全的行为也是十分的感激的,表示真的是报答不尽,并且敢到了蒋正全的殡仪馆进行了守灵的行为。

对于英雄的所作所为,小编认为大家需要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肯定。同时小编也认为国家对于蒋正全等英雄的英勇牺牲,对于他们的英勇事迹是需要进行一定的宣传活动的。因为这不仅有利于安慰逝者的在天之灵。同时有利于在社会上宣传英雄高贵的品质,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气,引导公民形成良好的品质,能够在生活当中见义勇为,应对突发事情迎难而上。

在中国***的党史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也是一位奇女子,在年少时,就投身革命事业。不管是在枪林弹雨当中,还是在敌后根据地九死一生的时候,她都从无畏惧,或许很多人都认为她仅仅只是一位光荣的革命主义者,但是她更是一位爱的深沉的女人,一个爱的悲壮的母亲,她就是曾志!

1928年8月,曾志在井冈山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但是此时的曾志已经怀孕有7个月了,在随后的11月份,曾志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孩子的父亲是夏明震,已经在半年前牺牲了。但是作为红军后方医院党总支书记的曾志,却面临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在前线战事吃紧的情况下,是继续革命,还是回家带孩子!

初为人母的曾志在孩子26天大的时候,把孩子送给了当时井冈山王佐部队的一个姓石的副连长家里。当时的曾志,抱着孩子,亲了又哭,但是曾志没有办法,为了革命,曾志只能将孩子暂时寄养在当地老百姓家里,几个月后曾志就紧随大部队离开了井冈山。而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被托付给战友的孩子,已经成为了曾志心中永远的牵挂,因为在红军离开井冈山之后,井冈山再次收复回来就已经是解放以后的事情了!

曾志的孩子跟随养父母一起改姓石了,名字叫石来发,但是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却并打算放过石来发,他们想方设法的想找到曾志的孩子,后来石连长一家为了保护他,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了。随后,石来发就跟随着他70多岁的老奶奶相依为命。当时的石来发奶奶眼睛已经双目失明了,但是孩子要养大啊,于是石来发的奶奶就让年仅6岁的他在前面引路,牵着奶奶挨家挨户的要饭。老奶奶手上提着破篮子,两个碗,一个米袋,挨家挨户的讨饭,就这样石来发吃着百家饭长大了!

解放后,曾志就任广州市市委书记 ,而在天下太平了之后,曾志就夜夜思念着想要找到当初寄养在井冈山的孩子!后来去井冈山的中央革命老区慰问团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找到了曾志的儿子石来发。而此时的石来发已经在村里分了田地,娶了媳妇。1952年,井冈山政府专门派人将石来发送到了广州,时隔24年,曾志母子终于团聚了。

一个讨饭长大的孩子,此时已经回到了位高权重的母亲身边。此时的曾志,想竭尽全力的弥补这份缺失的母爱,在广州的这段时间,曾志安排石来发白天到工厂上班,晚上去夜校读书。但是万万没想到,在农村长大的石来发,却对母亲说了这样一番话。我双目失明的老奶奶只有一个人在家,我现在是他唯一的亲人,我要回去为奶奶养老送终!(下图是石来发在母亲坟前)

随后在石来发的坚持下,曾志同意了儿子的请求。曾志也被儿子的想法深深的感动了,她感到好欣慰,好高兴。虽然石来发没有读过书,但是石来发懂得一个大道理,那就是感恩,如果没有奶奶以及当地的大嫂大姐的帮助,哪有自己的今天。后来,石来发一个人再次回到了生他养他的井冈山,继续当他的农民了!

贤夫君去年12月份去了一趟井冈山,见到了石来发的儿子石金龙,石金龙跟我讲述了关于他父亲与他奶奶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且带我去了曾志魂归井岗的坟前祭拜。

本文由《贤夫君说》收集整理发表,作者QQ公众号(贤夫君说历史)

先烈的事迹如一颗鲜红的流星,留下的鲜红星尾是先烈们的热血,随时光渐渐消失的是他们的躯体,不可磨灭的是他们划过星空,留下的伟大足迹。下面整理了十位革命烈士的故事,分别是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江竹筠、邱少云、周银海、刘传文、孟起安、王璞、王二小。让我们一起来看他们留下的伟大足迹!

一、十位革命烈士的故事

⭐️1、刘胡兰

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万岁。”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正式党员。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2、董存瑞

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3、黄继光

1951年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4、江竹筠

江竹筠于1939年考入重庆的中国公学,秘密加入了***。1944年秋,江竹筠又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植物病虫系,翌年转入农艺系。1946年,她毕业后回到重庆,参加和领导学生运动。1947年春,中共重庆市委创办《挺进报》,江竹筠具体负责校对、整理、传送电讯稿和发行工作,只几个月的时间,报纸就发行到1600多份,引起了敌人的极大恐慌。1948年4月,《挺进报》的发行机关被伪装进步的特务打入,以顺藤摸瓜的方式破坏了重庆市委,6月间,江竹筠被逮捕。在押往重庆的码头途中,她碰巧遇到了已经成了叛徒的原中共川东地委书记涂孝文,立即机智地大声呵斥叛徒,使得叛徒无法再伪装害人。江竹筠被送到重庆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渣滓洞”监狱后,惨遭手指钉竹签等毒刑的残酷折磨,仍坚贞不屈,并领导狱中的难友同敌人展开坚决的斗争。1949年11月14日,江竹筠被特务秘密枪杀,然后被用镪水毁尸灭迹,时年29岁。

⭐️5、邱少云

1952年12日12时左右,美军盲目发射燃烧弹,其中一发落在他潜伏点附近,草丛立即燃烧起来,火势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条水沟,只要他后退几步,就势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将火苗扑灭。但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救,咬紧牙关,任凭烈火烧焦头发和皮肉,坚持30多分钟,直至壮烈牺牲。

⭐️6、周银海

1947年1月18日清晨,国民党对侯河地区进行“扫荡”。周银海发现敌情后,立即通知乡干部,为了掩护这些乡干部撤退,周银海挺身而出,将敌人引开,自己却英勇被捕。敌人逼他供出谁是***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坚定地说:“我不知道!”。敌营长命令士兵把周银海按倒跪在地上,一边压杠子,一边要周银海说出谁是***,直至把周银海压昏过去。在敌人的酷刑下,周银海一次次昏迷过去,但是始终没有屈服。敌人将全村乡亲集合在晒场上,把周银海带到人群面前,要他当场指认谁是***干部和干部家属。周银海环视四周,大声喊:“乡亲们,解放军一定会打败反动派!”敌人见无计可施,就放出狼犬,将周银海身上的肉一块一块地咬下来。周银海始终没有屈服。敌人一无所获,就将周银海拖到晒场枪杀。刚满14周岁的周银海壮烈牺牲!

⭐️7、刘传文

原名刘坚,1927年间,由于谢自瑶在徐田村设卡抽税,勒索群众,他亲自持枪到谢自瑶家,当场打死谢自瑶、谢泉芳、谢泉深三人。以后,他又到罗岗霞岚把练大古捉到大信去“吊参”,解决当时革命活动经济困难的问题。他屡建战功,1929年9月26日,大信苏区红军由营长张国标率领攻打罗岗。刘传文连长带领赤卫队从左翼镰子寨进发,但当时陈尧古的部队联合由罗岗顽畲上的敌人,已赶到镰子寨,阻击我左中两翼部队前进,由于敌人的武器多而精良,而我方仅有粉枪、**等,结果在无法取得胜利时,我军下令撤退。刘传文同志为了掩护赤卫队后撤,阻止敌军追击,他使用两支驳壳枪靠在大松树下与敌人激战,结果,在敌人的密集炮火中,他却壮烈牺牲了,那时他年仅22岁。

⭐️8、孟起安

1940年10月,参加减租减息斗争,成为蒋垛农抗***之一,后任五抗会主任。1941年加入中国***,任蒋垛区委组织干事、组织科长。1942年春,以塾师身份到江村发动抗日救亡工作,培养了一批青年干部,建立了江村乡党支部。1947年2月,在邱西乡西后港,不幸被捕。关押期间,敌人软硬兼施,通过其亲友诱他自首,他宁死不屈,坚持狱中斗争。2月21日,在堰东场上,他被绑在电线杆上,敌人用铁丝穿过他的手心,鼻子和耳朵,敌人又把他押到南天寺广场(现堰中学内),一个地主举起菜刀,砍下他的耳朵,其它几个家伙一起扑过去用刀乱戳,他昂首高呼:“***万岁!毛主席万岁!”倒在血泊中。

⭐️9、王璞

王璞从小跟随父母参加抗日工作,11岁时被选为儿童团长。他经常带领小伙伴们拿着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给八路军送信带路,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为了对付鬼子扫荡,民兵大搞地雷战,王璞不仅仅学会了布雷,还学会了造雷。1943年春天,鬼子扫荡到王璞的家乡,王璞和乡亲们躲进山里。一天早上,鬼子包围了王璞和乡亲们。鬼子拿着汉奸带给的名单,让村干部、干部家属和军烈属站出来,王璞和他妈妈张竹子挺胸昂首站在最前面。鬼子把刀架在王璞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璞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忘记五不誓约,我们至死不当汉奸。"残暴的日本鬼子向在场的群众开了枪,制造了又一齐杀人惨案--野场惨案:118名无辜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其中包括14岁的王璞、王璞的母亲、弟弟和奶奶。

⭐️10、王二小

 在日本鬼子扫荡一条山沟的时候,为了掩护几千名老乡和干部,他不顾自我的生命危险,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气急败坏的日本鬼子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的上方。干部和老乡脱离了危险,小英雄王二小英勇牺牲了。王二小的动人事迹很快传遍了解放区,每一个老乡都含着眼泪,歌唱二小放牛郎,《晋察冀日报》在头版报道了王二小的英勇事迹。晋察冀边区的文艺战土方冰和劫夫很快创作了之后传唱全中国的著名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二、个人感悟

他们用生命书写忠诚、用鲜血捍卫信仰,重温十位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感悟初心使命。正如毛主席于1946年为革命烈士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今天的我们更要铭记他们,要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他们的鲜血铸成了新的长城,革命烈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