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有哪些

爸爸 0 83

山歌有哪些,第1张

山歌有哪些
导读:山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珍贵遗产之一,它是指在山区中流传的民歌。山歌通常是由一群人合唱,歌词内容涵盖了生活、劳动、爱情、战争等方面,反映了山区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山歌的分类山歌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劳动山歌劳动山歌是在农民劳动时唱的

山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珍贵遗产之一,它是指在山区中流传的民歌。山歌通常是由一群人合唱,歌词内容涵盖了生活、劳动、爱情、战争等方面,反映了山区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山歌的分类

山歌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劳动山歌

劳动山歌是在农民劳动时唱的歌曲,歌词内容主要是描写农村劳动生活,如耕田、种地、收割等。

2爱情山歌

爱情山歌是表达爱情的歌曲,歌词内容主要是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如相思、离别、重逢等。

3战争山歌

战争山歌是在战争时期唱的歌曲,歌词内容主要是描写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抗战精神。

4社会山歌

社会山歌是反映社会现象和人民生活的歌曲,歌词内容主要是描写社会问题和人民的不满情绪。

如何欣赏山歌?

要欣赏山歌,首先要了解山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其次,要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调,尤其是合唱的和声,要听出主旋律和伴奏的区别。最后,要注意歌词的内容和意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山歌的保护与传承

山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护和传承山歌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收集和整理山歌

要积极收集和整理山歌,建立山歌的档案和数据库,以便更好地保存和传承。

2加强山歌的教育和宣传

要加强山歌的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山歌,提高人们对山歌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

3培养山歌传承人

要培养一批有才华、有责任心的山歌传承人,让他们传承和发扬山歌这一传统文化。

4加强山歌的保护和管理

要加强山歌的保护和管理,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护山歌的版权和知识产权,防止山歌被滥用和侵权。

广西最有名的山歌:《赶圩归来啊哩哩》《山歌好比春江水》《山歌年年唱春光》《世上哪有树缠藤》《只有山歌敬亲人》。

1、《赶圩归来啊哩哩》

《赶圩归来啊哩哩》是由古笛作词,黄有异作曲的彝族民歌,创作于1979年,首唱是唐佩珠。1982年,该曲获得第七届亚洲艺术节特别奖。1988年,获得首届广西区人民政府文艺创作最高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作”。

2、《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广西歌舞剧《刘三姐》的主题曲,其词曲原创均出自广西作者之手。《山歌好比春江水》成型于柳州彩调剧《刘三姐》,定型于广西歌舞剧《刘三姐》。彩调剧和歌舞剧《刘三姐》反映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以山歌为武器带领乡亲们与恶霸财主作斗争的故事。

3、《山歌年年唱春光》

《山歌年年唱春光》是一首无伴奏混声合唱原生态歌曲,原唱为广西那坡“尼的呀”合唱团,由梁绍武词、傅馨曲,风格为中速稍慢、民歌风,七字歌谱,用黑衣壮的方言演唱。歌曲内涵丰富、旋律优美,音乐欣赏价值高。

4、《世上哪有树缠藤》

《世上哪有树缠藤》是傅锦华、吴影演唱的歌曲,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歌词很有哲理而又不失通俗,充满了含蓄而又不失明了,很容易引发人们的思绪,展开美好的联想。歌词配以优美缠绵的旋律,真是一首令人荡气回肠的好歌。

5、《只有山歌敬亲人》

歌曲《只有山歌敬亲人》又名《多谢了》,由傅锦华演唱,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歌曲《只有山歌敬亲人》是1960年长春**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刘三姐》中的一首插曲。

再唱山歌给党听

词曲:方辉

演唱:周艳泓

小时候听到妈妈唱一首歌

温暖的感觉一直停留在我的心窝

美好的愿望从那一刻没改变过

时时刻刻

长大后我也在唱那首老歌

好想让美好回忆 停留在那个时刻

眼前的一切都在改变我却要唱

大家来和

唱支山歌 给党听

多少的祝福化作我的歌声

唱支山歌 给党听

动人的旋律飘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rap: 谁说老歌不是那么好听

人人都哼唱你也跟呼应

艳泓的歌声带着和谐憧憬

唱着山歌优美的旋律

唱出感激心情

龙的传人 炎黄子孙

我们一起跟着节奏欢庆我们的节日

伸出双手 放在胸口

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加油

小时候听到妈妈唱一首歌

温暖的感觉一直停留在我的心窝

美好的愿望从那一刻没改变过

时时刻刻

长大后我也在唱那首老歌

好想让美好回忆 停留在那个时刻

眼前的一切都在改变我却要唱

大家来和

唱支山歌 给党听

多少的祝福化作我的歌声

唱支山歌 给党听

动人的旋律飘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唱支山歌 给党听

多少的祝福化作我的歌声

唱支山歌 给党听

动人的旋律飘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唱支山歌 给党听

多少的祝福化作我的歌声

唱支山歌 给党听

动人的旋律飘在世界的每个角落

http://musicbaiducom/song/19545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