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父母没有任何义务为子女带小孩,但是小孩也没有任何义务为他的爷爷奶奶养老,因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只有父母为他的子女的子女做出相应的牺牲,才会患得隔代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稳定关系,到他的家风传承,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暑假就要来临
父母没有任何义务为子女带小孩,但是小孩也没有任何义务为他的爷爷奶奶养老,因为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只有父母为他的子女的子女做出相应的牺牲,才会患得隔代的感情,更重要的是一个家庭的稳定关系,到他的家风传承,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
暑假就要来临,生活百科频道我整理暑假您如何给孩子安排暑期生活,希望你能喜欢。
如何安置孩子,家长挺头疼
1、老人看:送到爷爷奶奶家,怕老人溺爱孩子
今年暑假,马女士把孩子送到了姥姥家,“没办法,孩子才上小学3年级,让他自己在家怎么能放心呢。”到了姥姥家,马女士给儿子安排了跆拳道班、英语班和一个音乐素养培训班,“我父母年纪大了,我总担心孩子在家闹腾,只好给他报了三个班。”
和马女士一样,刘先生也把孩子送到了父母家,“说实话,一到暑假寒假就头疼,还不如上学时省心。送到爷爷家了,担心钢琴练习落下了,担心她不好好写作业,担心她整天看电视,老人还是溺爱孩子。”
2、学习班:让孩子连着上课,直到家长下班
为了让孩子有个地方过暑假,一些家长把孩子的假期也报了满满的培训班。13岁的文文说,下午2点她要上芭蕾形体课,下了课再上绘画班,当记者问她为什么要两个班连着上时,她说:“我只上一个班的话,下课太早,没人管我,妈妈不放心啊。”这样的假期不是文文所想要的,可是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而只有6岁的张佳怡,每天也要待在少年宫,上完“学习能力培养班”上舞蹈班,只有下午才有点悠闲的自主时间。
家长的三大“纠结”对于如何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家长们显得很“纠结”,一方面,孩子天性好玩,暑假自然是想多玩。而家长则普遍希望孩子能利用假期补补功课,或者培养些特长,另一方面,孩子放假了,父母们却没有放假。工作之余,他们需要比平时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照看孩子。或许他们也深知该给孩子“自由”,要多陪陪孩子,但受客观条件限制,却无法做好。
纠结1:总该学点什么
“放假两个月,总该让孩子学点什么吧”暑假还没开始,让孩子学什么的问题便开始让家长纠结。孩子读小学四年级的家长蔡女士表示,放假时,她从孩子班级QQ群中了解到,暑假多数家长都打算为孩子请家教老师或者送孩子参加英语、作文之类的培训班,原本想将孩子送回老家的她心里便犹豫着,不知道该让孩子去学点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课、学东西,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去学,以后成绩不是就会比别人差吗”一番纠结后,她最终决定还是送孩子去参加英语培训班。
纠结2:如何不孤单
在机关上班的刘女士说,暑假对孩子来说是轻松了,但她却一点也轻松不起来。作为双职工家庭,每天她与丈夫都得上班,无暇照看孩子。“平时孩子上学还好,中午在学校吃,只要早晚接送即可,中午时,我们不想煮饭便随便在外面吃快餐。现在放假了,孩子在家里,我中午便得回家煮饭。上班时,又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里会不会一直上网,或者一直看电视。”刘女士表示,暑假时,孩子一个人待在家里显得孤单。她为此也曾想将孩子送去参加兴趣班,但孩子不大愿意去。
纠结3:要严还是松
假期原本应该是轻松的,一些家长也表示希望孩子暑期生活能过得轻松、有意义些,但同时他们又担心如果“放得太松”了,孩子容易“玩野了”,或者养成一些不良习惯,上学后要改就不容易了。黄女士说,她很纠结,该严点还是松点教育孩子“如果不管严点,孩子每天生活可能就没什么规律,早上睡懒觉、作业拖着不做,或者一有时间就想上网玩游戏。但如果管得严了,孩子似乎又不开心,自己也有点于心不忍,毕竟假期,该玩还是得让孩子玩玩。”
调查1、3/4的家长亲自上阵
一半以上的被访父母认为,暑假期间孩子应由家长来照顾,一则可以让孩子学习,不用担心其安全问题,二则亲子之间可以利用假期加强交流沟通。随着教育孩子经验的积累,父母越来越倾向于自己照顾孩子;1/3的父母更愿意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顾,这部分家长主要集中在孩子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家庭,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需要有他人照料。有6%的被访父母愿意找其他亲人来看管孩子;而雇保姆照看的仅为2%;由夏令营、托管班、暑期乐园、技能班等的老师照顾的为24%;也有一些家庭聘家教来照看孩子;但是很少有人去麻烦自己的朋友。
26%的家长担心孩子一个人在家没人照顾、不安全,便把孩子放在自己父母家里,可以让自己的父母享受天伦之乐,同时也可对孩子进行管教。
2、家长心中多有经济账
面对孩子假期的来临,七成的家长称自己已经做出了计划,他们根据自己的经济收入,相应地列出为孩子暑假生活的投入。275%的家庭认为假期孩子花销不会太大,1/4的家庭为孩子准备了500-1000元;15%的家庭为孩子预备了1000-3000元;给孩子准备更多的费用的家庭也大有人在,15%的被访家庭为孩子准备了3000元以上的费用。调查显示,在孩子假期花销方面,随孩子的年龄增大,被访家庭准备的费用也越多。
3、学习、安全、身体——一个都不能落
孩子的学习永远都是广大父母关注的焦点,调查中有近四成的父母表示最关心孩子暑假的学习状况。近八成的父母希望暑假孩子能更上一层楼,充分地利用时间,过个充实的假期。同时,近五成的父母希望在漫长的暑假里,能让孩子在各方面,如在音乐、书法、美术等方面发展,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基础。
1/3的父母很关心孩子假期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孩子处于小学低年级的家长最为关心。在酷热的暑假里孩子的身体也成为家长关心的对象。虽然在更多家长的眼里孩子暑假里要注意学习和安全,但是也有8%的家长认为暑假孩子难得休息,应该让孩子好好放松,过一个愉快的暑假。
专家支招过好暑假面对这两个月假期,许多家长或许觉得头疼,应该放手让孩子去玩,还是强迫他们去参加各种培训班呢到底孩子暑假该怎么过,专家给家长支几招。
1、做好暑假作业
假期里,学校都要给学生留一些作业,做假期作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学生长时间放假而对知识回生。家长要给孩子每天安排一个时段完成作业(如果有外出活动,可以回家后及时补上),千万不能走两个极端:或是用几天功夫把假期的作业全部都做完,然后尽情地玩;或是先整天疯玩,到要开学前再突击恶补。好的习惯胜过一切。
2、读感兴趣的书
利用假期,多让孩子读一些课外书。在学校里,孩子们用于自由阅读的时间实在很少,有时学校里组织的阅读都是任务性、指令性的,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件苦差。真正的阅读,是带着放松的心情,身心自由地与作者、与文本对话,读自己喜欢读的。家长应该让孩子们自己去挑选一些他们自己想看的书,然后与孩子一起制订暑期读书计划,利用暑假充裕的时间,读几本好书。童年、少年不经意的阅读,会为他今后的人生感悟打下重重的底色。
3、学做家务
暑假,要让孩子参加一些家务劳动。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了,做不做家务无所谓。其实不然,不爱做家务的孩子不会有责任感。为孩子长远打算,暑假要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活,如拖地、洗碗、洗衣甚至做饭等,都可以让孩子试试,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会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体会到家长的不易。
4、让孩子身心得到放松
暑假是假期,就应该让孩子以休息、娱乐为主。当然这休息、娱乐是健康的,有益身心的。网络游戏最好不要碰,一旦成瘾,就欲罢不能。让孩子抽时间看看动画片,找伙伴一起做做游戏,有条件的可以送孩子参加旅游团,让孩子寄情山水,放松身心,增长见识。假期里,家长不要频繁地让孩子做作业,要尽量让孩子玩好、休息好。
外国孩子怎么过暑假想要孩子的暑期过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意思一些吗来看看外国的小朋友怎么度过暑假的吧。或许对你安排孩子的暑期有帮助呢。
1、美国
最有美国特色的是参加社会活动。如参观银行和警察局、学做面包、到医院去照料病人、到湖边去清理脏物等,目的是熟悉社会,从小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
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假期完成义务服务工作。据统计,美国12岁以上的青少年有60%以上参加过各种义务服务活动,如在流浪者收留中心为无家可归的人做饭,或油漆陈旧建筑物等。
美国老师还会给很小的孩子一个课题,让他写论文。孩子会自己去找资料弄清楚,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把知识教育转变到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上。
2、日本
许多学生利用难得的长假去野外游玩,了解自然。教育主管部门经常组织孩子参观博览会,或组织孩子进行发明创造比赛。还有去森林公园游玩,用望远镜观察小鸟的活动,了解大自然。或者参加各种由学生自发组织的俱乐部,到海边和山间“合宿”,在一周的时间内吃住一起,以此培养孩子们的集体观念,教他们如何待人接物。
各专销店在学生暑假中纷纷开办“暑假儿童教室”,从室内攀岩到手工制作,内容丰富多彩。
3、澳大利亚
家长和学校重视和倡导孩子去参加没有任何报酬的义务劳动,其种类包括学习辅导、环境保护、家务劳动、帮助残疾人等。
当地的社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艺术中心等等,也会利用假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体育、艺术、手工、科学、野营乃至家务等等,吸引孩子们参与。
4、法国
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种夏令营。
法国人有句格言,“旅游造就年轻人”。因此,旅游在法国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对相当多的孩子来说,随家长外出度假是第一位的选择。有些孩子还愿意选择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孩子交换度假,即利用暑假到英国、西班牙或是意大利的某个家庭,一面度假,一面进修实习自己的外语。
还有一些学生利用假期去做各种形式的“义工”,照顾老人或者残疾儿童,帮助他们做家务,陪伴散步或上医院等。
许多孩子往往选择去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参观学习,增长知识。法国青少年可免费参观博物馆,享受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不少活动场所通常还会为青少年增开活动项目、增加活动次数。
5、俄罗斯
在莫斯科,不少家庭夏天都选择全家一起到俄南方城市去度假,让孩子们亲近大海和享受阳光,以恢复体力。大人们也借机暂时逃离大都市的喧嚣和工作的劳顿。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过暑假的形式,那就是把孩子送到乡下或位于市郊的别墅,让孩子们的体格更健壮,同时也让他们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6、加拿大
加拿大夏令营种类繁多,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青少年可以去划独木舟,探险,学习驾车,或者参加社区活动、旅游、打工等。
此外,他们也会抽出时间去打工赚钱,但这个时期的打工,并不真正为了支付自己的生活费用,而是一种社会实践。
7、德国
德国在西方国家中称得上休假的“冠军”。学生的假期更多,德国学生每年享受的各类假日加起来约有150天(包括寒假)。学生的假期也是以“旅游”为主,主要活动就是去农庄亲近自然。
一日游性质的外出旅行是德国中小学生参加较多的旅行活动。这些活动大都以亲近大自然为主题,地点一般选择在自然公园、牧场、农庄或风景区。组织这类活动时,学校出动的老师很多,除了班级负责老师及有关学科的专业老师外,还配有专门的医生,以保障师生的安全。外出旅游,亲近大自然,不仅让德国学生们的身心得到愉悦、放松,而且开阔了他们的视野。
结婚有小孩后,是爷爷奶奶带合适,还是姥姥姥爷带合适。我感觉是谁的素质高,就让谁带,因为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大人的陪伴,陪伴这个人的素质很重要,素质高的人带出来的孩子,一定会身心 健康 的成长。
这个问题我曾经跟我儿
子说过,我告诉儿子将来结婚后,你如果感觉丈母娘的素质比我好,那就让丈母娘带孩子,如果感觉丈母娘的素质不如我,那就我亲自带孩子,因为不管是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谁对孩子的教育成长有利就让谁带。
如果感觉双方父母素质差不多,那就轮流带,毕竟年龄大了,带孩子是很辛苦的,轮流带双方父母会比较轻松点。
其实如果自己的工作可以辞职,老公的收入也可以,最好是妈妈自己带,因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毕竟是隔代,再怎么会教育也存在着溺爱,妈妈自己带,也体验一把做妈妈苦与乐,如果双方父母都有退休金,可以从经济上支助一下,让妈妈带到孩子三岁时去幼儿园,再出来找份工作。这是最好的方案。
如果妈妈的工作不能辞职,那就看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谁的素质高就让谁带,这样对孩子的性格形成,素质的提升一定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最后祝你们全家幸福安康!
如果条件允许,自己带,最合适!如果条件不允许,在四位老人之间选择带孩子,那么 ,则选择哪一方受教育程度高、平时各种生活习惯良好、三观正、脾气、性格好的一方带。
当前,很多家庭,是夫妻双方出去上班,孩子留给老人带。且越来越多的孩子妈妈,是选择让姥姥姥爷帮忙带孩子。这是为什么呢?
我自己也是一名儿媳妇,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我的孩子,小时候也是老人帮忙带的。老大完全是姥姥姥爷带大的,老二则是在六个月之后,交给爷爷奶奶帮忙带的。
姥姥姥爷带孩子的背景:实话说,我当年选择姥姥姥爷带孩子,是因为我没得选择。
一是因为我婆婆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并且无法坐过车,一坐车就晕车。没办法,我只好选择让姥姥跟随我来到上班的地方带孩子。
二是因为我婆婆不愿意帮我带孩子。孩子从出生到满了一百天,都是我妈妈在带的,并且孕期也是我妈妈在照顾。所以,我婆婆虽然第一次在我们的强迫下,不得已跟着我们出门带孩子,但是孩子根本就不要她了。孩子满了一百天,认人,只要我妈妈。而我婆婆带孩子没耐心,孩子一哭,就不愿意带。我家老大,只要他奶奶抱着,立马哇哇大哭。婆婆被他弄得是完全没耐心,冲着我发脾气,说不带了,不愿意带。后来没办法,我让婆婆回家了,连夜让我妈妈又过来帮我带孩子。
我家老大,从出生到现在八岁多了,婆婆带他的时间,全部加起来,一共是三个月(两个月是孩子满了100天之后,跟随我去了我上班的地方带的。这两个月,头两个星期,我妈妈也跟着在带孩子,婆婆只管做做卫生,我妈带孩子。后面20天,孩子爸爸也帮着在带孩子。算一下,这两个月里,婆婆单独带孩子的时间是一个月。而第三个月,则是我妈妈因病住院的那段时间,我在医院照顾我妈妈,把孩子送去给公婆带了。)
爷爷奶奶带孩子的背景:我家老二,六个月到即将四岁,是我公婆带的。这期间,我只要有时间,立马就回去看他。只要是我在老家的日子,我都是自己带着老二。
之所以老二是让爷爷奶奶带的,是因为爷爷奶奶带了他们大伯家的两个孩子,大伯家的两个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是爷爷奶奶带的。他们的爸爸,心里有点不舒服,让我把老二送给爷爷奶奶带去。还有一个原因是,姥姥姥爷在带哥哥,实在是没时间和精力再帮忙带弟弟了(两个孩子仅仅相差一岁半,当时姥爷还在上班。)
下面,我来说说两方父母带孩子,我这个女儿、儿媳妇、妈妈的真实感受:姥姥姥爷带孩子的时候,我是真的一点心都不用操。
姥姥姥爷心疼自己的闺女,让闺女安心上班,啥事都不用担心,一定会帮闺女带好孩子的。
姥姥姥爷说到做到,孩子给带的好好的。并且,由于我家老大当时是我们这边最小的孩子,全家人都特别宝贝他。
老大那时候,吃喝拉撒,姥姥姥爷管着了。衣服之类的,大姨二姨负责了;玩具之类的,就是二姨二姨夫全部负责了。而我这个当妈的,几乎就没给他买过衣服、裤子、鞋子之类的,连玩具,我都买的特别少。
老大有不舒服的地方,姥姥姥爷从来不告诉我,怕我担心。
老大缺什么,姥姥姥爷也都从来不告诉我,他们说:“你只管安心的上班,孩子缺什么,我们知道,不用你担心。”
老大开始学说话、走路了,姥姥便一遍又一遍的教他说话,背古诗,讲故事给他听。
老大是满了三周岁,我专程回了趟老家,把孩子和姥姥接到我的小家来的。那时候,他已经会背很多首唐诗,会唱歌、跳舞,简单的加减之类的了。
我给姥姥姥爷钱,姥姥姥爷一分不收,并且还倒贴了一些又给了我。我知道,他们是怕闺女经济负担大,不愿意要闺女的钱。
真的,那几年,我大儿子在我爸妈家待,我一分钱都没出过,啥都没操过心啊。
现在 , 来说说爷爷奶奶带老二的时候,我的感受 :
首先,我必须要感恩公婆帮我带了老二,这一点,不可否认。
然后,再说说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情况:
老二在爷爷奶奶家带的时候,孩子的奶粉、菊花晶、清火宝、纸尿裤等,全都是我们买好直接邮寄到爷爷奶奶家的。而衣服、裤子、鞋子之类的,都是我大姐二姐买了送过去。我爸妈,每周都买着一大堆东西,带着我家老大,去婆家看老二。
老二给爷爷奶奶带的时候,孩子缺什么,爷爷会给我打电话,什么什么没了,要买了。
而我,前段时间,我老公问我,我挣得多,怎就没看到我攒了多少钱。我就和他好好算了一笔账。单纯的老二在爷爷奶奶家带的时候,我每个月的开销就是好几千。孩子的用品,给爷爷带孩子的辛苦费之类的。
那时候,妯娌的小闺女是奶奶一直带着的。小姑娘连亲妈都不要,天天只要奶奶。
我家老二和他姐姐,年龄上,相差10个月。奶奶带姐姐,爷爷带他。男人带孩子,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粗糙的,没有女人带的细心。
奶奶带着姐姐到处出去玩,去哪儿都抱在怀里。而我家的老二,经常是一个人在外面转着。那时候,他还不到三岁。
有一次,我爸妈带着我家老大去婆家看老二。在路上的时候,看到一个脏兮兮的孩子,一个人在田间上走着,当时我爸对我妈说:“看看,这就是没人带的孩子,浑身脏兮兮的,这么点,一个人在这里。”我妈仔细一看,这就是我家老二吗?我妈赶紧让我爸停车,把孩子抱在怀里。
爷爷奶奶都是没读过书的人,并且在农村,家里种着很多菜,又是两个仅仅相隔10个月的孩子需要带着。所以,带孩子,明显没有姥姥姥爷细心。
爷爷奶奶带孩子,只要不饿着,不冻着就成。
我家老二,经常一个人到处走,在农村的田间,一个人走,身边一个大人都没有。
爷爷奶奶自己没读过书,自然不会重视孩子的启蒙教育。三岁的时候,把孩子送去幼儿园了,到时间就去接孩子,接完之后,把电视打开,让孩子自己在家看电视,他们则去地里干农活了。到后面,就直接告诉孩子如何开电视,让孩子自己操作了。以至于老二接到我身边,我用了两年多的时候,才把他的电视瘾稍微控制住。
老二在我接回来之前,完全是没学过任何的东西。虽然上了一年的幼儿园,但是农村幼儿园,仅仅只是帮忙带孩子,完全不教孩子学习和习惯方面的。以至于老二快四岁了,到我身边的时候,连10以内的数,都分不清楚,更别说是背诗之类的了。
实不相瞒,因为老二在爷爷奶奶家带,我心累,并且因为 育儿 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我和婆家的关系,并不太好。
孩子究竟由谁带?我认为:最好是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没时间,姥姥姥爷爷爷奶奶,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考虑:1、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的经济条件更好?选择经济条件好的一方带孩子。
2、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受教育程度更高?选择受教育程度高的一方带孩子。
3、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更有时间?选择有时间,能专心带孩子的一方带孩子。
4、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脾气更好、性格更好?选择脾气好、性格好的一方带孩子。
5、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谁三观正、和妈妈三观差不多?选择三观正、没妈妈三观没有什么大的冲突的一方带孩子。
真的,孩子的来到,会给家庭带来各种不同的问题。很多家庭,婆媳矛盾,就是因为 育儿 观念不同,教育方式不同等而引起的。选择带孩子的人,尽量选择和自己三观,观念差不多,没什么冲突的一方,避免日后因为带孩子意见不一致而闹得家庭不和睦!
谁带都得感恩,谁有条件和能力谁多帮点。一般来说姥姥带比较合适,因为闺女跟吗有些事情好沟通,谁说轻了重了,也不记仇。
婆媳就不一样了,没有孩子时,俩个不相识的女人,突然因为一个男人走到一起,都需要长久的磨合。婆婆说多说少都不合适,反之儿媳也一样。相处太难。
有了孩子需要沟通的更多了,母女还有代沟了何况婆媳?
体会儿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切都好办了。如果认为应该那么无法相处。
我们那个年代一家好几个孩子,婆婆帮谁了感激的不知怎么好,吃什么,穿什么都以婆婆为准,谁受累尊重谁,再说婆婆也好姥姥也好都是疼爱晚辈的。
现在有的媳妇老人受累还挑三拣四,下达任务一样,爱多了不行,爱少了不行,这样就没法看,自己看吧。
责权利要相辅相成,不懂尊重就不要劳驾别人。
所以姥姥看最好,省下许多烦恼。当然儿媳没那么多事怀揣感恩,谁看都一样!
知道孩子是你俩的责任,谁帮都得感恩就好办!否则又让人看,又挑剔,又怕孩子跟奶奶亲……那只能拜拜了!
孩子跟谁家姓 就是谁家的责任![玫瑰]
两三岁以前谁都可以毕竟都是小孩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老一辈敦促下一代结婚生子,一是为了让孩子成家立业延续家族香火二就是为了有个孙儿能让他们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是个人建议三四岁上幼儿园以后还是自己带吧,毕竟老一辈的教育方法跟新一代的还是不一样的,难免有些东西会教的不好不合适!这样会影响小孩儿将来的大部分性格和处事的方式!
带孙子:教养子女成人是父母的法律责任和 社会 责任,而带孙子是亲情不是法律责任。70岁以前身体 健康 可以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70岁以后多数人衰老速度加快,疾病增多,自顾不暇,重在保重身体。
父母自己带孩子!
父母有工作可以请保姆带!
保姆也可以包括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总之要给工钱。
请不起保姆,自己又不愿意带,拜托!请你不要生孩子,好不好?
男孩爷爷带,女孩奶奶带,实在不合适,自己带,不要埋怨别人
双方老人谁带都可以,我一个邻居,儿子媳妇都是独生子,媳妇生孩子后,婆婆说,俩孩子都要给双方的父母养老,一家一个月,就这样姥姥一个月,奶奶一个月。如果孩子需要,双方老人都帮帮孩子,很快孩子就大了
孩子小的时候最好妈妈带,上幼儿园了,可以让老人帮忙接送。
哪边的老人喜爱孩子、有耐心、教育水平高,让哪边老人带。
这是一个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沟通:首先,与婆婆进行沟通,了解她为什么希望将孩子送到外婆家。也许她有某些具体的理由或者担忧,需要你了解并解决。同时,你也可以表达你的想法和感受,让婆婆知道你对孩子外出的担忧和顾虑。
2 寻求共同解决方案:如果理由是婆婆无法照看孩子,你可以与她一起寻找解决方案,比如找托儿所、雇佣保姆、或者找其他亲戚帮忙。
3 考虑孩子的需求:如果孩子年纪较小,可能需要更多的母爱和照顾,可以考虑在家庭附近找一个可靠的托儿所,或者在家中雇佣保姆。
4 尊重彼此的决定: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彼此的决定。如果你们无法达成共识,可以考虑寻求家庭咨询或者寻求其他家庭成员的帮助。
总之,无论你做出什么决定,都要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家庭的和谐。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