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 就是高考前1-2年开始学语言,好处是,当你在高2下学期的时候(下学期结束的时候是7月左右,还有一个假期可以再冲冲在考)考托福,如果成绩不错(90分左右),你的父母可以帮你先找中介申请美国大学了,只要是专业的中介,这个成绩申请到美国80名
1 就是高考前1-2年开始学语言,好处是,当你在高2下学期的时候(下学期结束的时候是7月左右,还有一个假期可以再冲冲在考)考托福,如果成绩不错(90分左右),你的父母可以帮你先找中介申请美国大学了,只要是专业的中介,这个成绩申请到美国80名左右的学校应该是可以的,这样就是高三上学期结束的时候(1月20号左右,这个时候大部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都应该出了)你就有一个不错的选择了(这也是最正确的出国时机)
2 当然现在的家长都是要考虑周全的,很多还是要让孩子参加高考,这样的话可以选择高考后再考一次托福看看能不能申请到更好地学校。这样的话就会浪费一年的时间,个人觉得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回来后听到很多这种事情,我只能说,家长你就算等一年后把孩子送出去了,你也耽误了孩子一辈子。我那个美国同学去美国大学的时候班里就有一个比他大的中国学生,他们都叫他和尚。。。当时在国内的时候学习成绩不错,和尚很爱篮球因为NBA超级想去美国读大学,可和尚的父母觉得和尚使使劲应该能考上国内一本大学甚至一本重点大学,就死活说不让去,要知道这个年级的孩子叛逆心是最严重的时候,其实和尚父母也考虑过留学的事情,但是因为自己的不了解产生了顾虑,顾虑最后耽误了孩子。。。最后高考失利,好像只考了个一般般的二本,专业还不是和尚喜欢的,和尚死活不去,这时候和尚父母急了又开始让孩子准备考托福办出国。和尚跟我朋友说那时候他自己根本就对什么事情都没兴趣了,完全没有信心,看着同学出国的出国,上一本的上一本,最后也就随便报了个大班就考托福,成绩可想而知,等了又是半年后才到了美国。但是可怕的事情才刚开始,和尚家里条件不错,父母都是公务员对他要求高,但是没想到最后这大半年把和尚弄的一没自信,二没学习状态,三喜欢喝酒游戏。到了美国根本就没心思学习,变成一个纨绔子弟。。。一个国内一本线的学生,最后在美国100名以后的大学毕业都困难。
其实反思下,如果家长觉得国外好,想让孩子出去,通常有这样几种选择:
1初三结束直接去美国读高中,小赛达成绩好的话可以不用耽误一年。(如果国外没有非常亲的亲戚,朋友就别提了,的话我是不推荐的,因为第一这个年级的孩子自理能力根本没有不是差,想想平时初中做父母的有车的哪个不是车接车送,有几个这个年级的孩子会给自己买内衣内裤的,更别说买菜做饭了。第二,国内初高中的教育是我看来最精华的6年,其理科可以跟外国学生拉开很大一个距离,证建立优势的时候你让孩子去一个新环境从新适应?不明智)
2高2-3的时候,去美国读大学。虽然高中时期学业是中国教育里强度最大的时候,但是就目前文理分开来看,从高一下学期结束后的假期开始刚好分了文理后,开始准备托福,个人觉得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单词量再差也有2000左右,要知道单词量不到2000学托福是很吃力的,
第二,分了文理后,学生顾及的学科减少很多,可以有精力来学习托福。
第三,准备时间足够,只利用周六日一上午2个半天加上假期时间,一年下来从打基础,到题型专项强化,到最后TPO模拟冲刺时间刚刚好。
第四,一年后再高二结束时考一次,还可以利用假期一个月再针对弱项冲刺刷下分,8月底之前有一个不错的成绩申请美国大学还是很容易的。
第五,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家长考虑不到的。作为这个时间出国的我跟我的美国同学一致认为,这个时间去接受美国的教育是最有优势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当你的英语有基础的同时你的理科又有很大的优势情况下,去美国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最好的时机!注意我说的是去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国内小学到高中都是老师教,给你作业让你练,但是完全不会自己学习,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在国外现在很多学校都是没有老师而是导师,就是负责引导你学习的没有人教你,每天早晨给你一个问题,告诉你关键词就下课了,你跟你的组员接下来就要小组合作分工去图书馆,上网查询有关信息,学习后解决老师给出的问题,最后用PPT做出来展示演讲的。如果你是打算让孩子在中国读大学去美国读研,我只能说你的孩子就是个镀金人,因为他去读研18个月,前面6个月适应环境,认识同学老师,熟悉课程等等,后面6个月转变由老师教到自己学还要与外国学生合作,最后6个月要么实习,要么写论文或做个项目。全都是精简版,这如果就是你想给孩子的东西只是外表的镀金而不是内在的能力,那么没问题,你可以用这种最保守的方式让自己的孩子在国内的谈恋爱,游戏,兼职,喝酒,翘课环境中浪费4年。
第六,在高三上学期还没结束时候申请的8-10所学校都陆续有结果了,通常保底的是肯定没问题的,如果觉得录取的学校里有不错的, 那这个时候学生可以轻松上阵全力应对高考了,至少不会过于紧张毕竟已经有2手准备了(这里提醒下,并不是有了美国大学录取就可以不用高考了,虽然申请美国大学用的是会考成绩,但是美国入境的时候如果没有参加高考可能会大麻烦的,考是最好考一下,要不要好好准备就看家长自己掌握了,只要有个成绩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想让孩子多学学,锻炼下可以要求孩子嘛。)
3高考后准备出国,这种我就不想多说了,上边那个和尚的故事可是真有其人,虽然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不能溺爱,不能他想怎样就怎样,但是你也要是一个聪明,有足够知识,信息的家长啊,不能因为自己的顾虑担心就不去了解专业信息,耽误自己孩子啊。要么就确定是,我说的第二个时间出去,要么就是以后读研,前怕狼后怕虎只能耽误自己孩子。
4经历中国最没用的大学4年后让孩子去过外读研镀金圆孩子的留学梦。当然如果你孩子能考上清华北大这种我就不说什么了,可能有几个,如果只是个一本大学不是重点的211,985的话我只能问一句,如果你是一个大公司的人力总监,老板,你要招聘一个IT编程人员,或是任何一个职业,你孩子是国内一本非重点IT本科毕业美国100名左右大学哪怕好一点70名的研究生镀金回来,跟另一个美国80名IT专业毕业的研究生,你会要哪一个?答案是要看能力!公司都是要解决教科书中没有的问题的,你孩子跟美国大学毕业的同专业的孩子比缺少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所以结果不用多说,当然回来后我还得说刚刚的比较是在不考虑“CHINESE RELATIONSHIP”中国人际关系的情况下。。。哈哈
能用心看完的家长应该不多,但是希望对你们有用,写这篇文章虽然不是为了打广告,但是因为回国后一直从事留学英语培训跟留学中介2个服务都提供的行业,每每看到家长的各种顾虑,有的是怕孩子心散了不好好学,有的是因为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怕给不了孩子想要的,有的是觉得自己都懂等等而不去多了解多沟通而耽误孩子。其实高中这个年级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理解判断能力了,你完全可以跟孩子说说心理话,他们会理解的。另外关于去美国学费生活费贵的问题,我只想说中国人就是死爱面子活受罪,那么多好的社区大学不去只是因为怕没面子或是不了解对社区大学有偏见。。。社区大学一年学费1万到1万5美元,生活费加上一年15万应该没问题,2年后学习成绩好的话进前50的美国大学读3年级应该没问题。可。。。不多说了。都是眼泪。
在中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梦想,更是家长的期待。有的从小学开始,有的从中学开始,有的从大学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那么中国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认为,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投资,以自己的事业、前程,甚至是家庭幸福为抵押的一种高风险投资。这就必须考虑回报,留学前就必须要考虑这个投资是否会有好的回报。在中国,出国留学是孩子的梦想,更是家长的期待。有的从小学开始,有的从中学开始,有的从大学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将孩子送到国外学习。那么中国家长为什么要送孩子出国留学?
一、学习英语 培养独立能力
在一家媒体工作的黄女士几年前就把17岁的女儿送到纽西兰读书。当时她女儿的理科成绩不好,英语和语文学得还挺好,加上女儿从小胆子小、独立能力差,黄女士希望女儿出国好好学英语,也锻炼锻炼。
女儿出国时毕竟年龄小,缺乏自控意识,在国外受其他同学影响经常出去玩,耽误了学习。黄女士特地飞到纽西兰与女儿长谈了一次,女儿后来终于完成了学业。现在,她女儿已回国作了一名翻译,因为英语好,又能吃苦,单位领导对其很满意。
小结:
总的来看,出国留学利大于弊,但考虑到孩子的自控能力,最好在中国国内读完本科后再出国留学。
二、开阔视野,希望孩子成为国际化人才
李华先生的女儿尽管才上高二,但他已决定不让女儿参加明年的高考,今年就送女儿到国外留学。他说女儿明年如果参加高考也能考上一般的高校,在他看来,中国国内除了北大、清华等少数一流高校外,其他高校的教学品质和教育水准在国际上排名一般都不是很好。女儿如果上不了国内一流大学,还不如送她到国外就读。
李先生认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精通外语、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他女儿这一代人的成长目标。
小结:
孩子出国留学后能把外语学好,在国外接触到的多元文化确实可以使他们视野更开阔,当然这也有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也是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
三、家长攀比,别人送我也送
“我一个亲戚的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就送去英国读书了。”市民张静说,“我打算送儿子到英国读高中,享受英式教育。”
她介绍,目前,儿子就读的私立学校,大多数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时就开始张罗留学的事。张静说:“娃儿的同学差不多都要出国读书,娃儿不去,好像心里很过不去。”
小结:
留学有一定风险,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有专家就建议,留学作为人生规划的一部分,到哪个国家、学什么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等,一定要做好计划,不要盲目跟风。应该根据家庭经济状况量体裁衣,设计一套适合孩子的留学方案。
四、怕孩子变坏
刘女士的儿子今年读初三,成绩在班里处于中游,属于“重点高中无望、普通高中又无忧”的那一类,所以与班里大部分埋头苦读的同学相比,他倒是很轻松,每天放学回家不是听音乐就是打电玩,再这样下去实在是没什么前途。她认为这个年龄的小孩子人生观还没有最终形成,是最容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的,万一真走了歪道,再想扳回来就麻烦了。
于是刘女士和老公就动起了把他送到国外去读书的念头,觉得反正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在澳大利亚又有一位远房亲戚可以照顾他,不如索性到那儿去念高中,将来升大学也容易点。儿子对此也没有异议。
小结:
虽然有不少孩子是通过出国读书变得懂事起来的,但是孩子年龄小,到哪年龄也不会大一岁,自理能力不够,到国外难道就不怕学坏了吗?
五、出国留学是为了深造
张先生的儿子很聪明,成绩也特别好,奥林匹克竞赛次次拿奖,学校里奖状也不知道拿了多少。本来家长也没想到要让孩子出国留学,有一次开家长会,孩子的班主任特地跟张先生谈了一次,说孩子理科那么好,如果有机会的话应该让他出国念书,国外理科方面的教育在实验条件和理论研究上都比国内好,在国外深造过之后,将来会更有出息。而且要出国,就要中学的时候办,等到大学读了一半了,一个是签证难了,另一个也浪费了读书的时间。张先生和儿子交流后,发现他也有这方面的想法和打算,最终为了孩子能成才,决定送他出国去试试看。
小结:
像张先生孩子这样在中学成绩特别好的学生申请出国读大学的也挺多,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的只有考不上大学的人才会想出国混张文凭。这样的孩子到名牌大学里深造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六、孩子成绩太差了
马先生说,让孩子出国是万不得已的方案,要不是儿子的成绩不好,没希望考上好的大学,他才不会想到把那么小的孩子送出国。他儿子在一所普通中学读书,成绩中等,想和重点高中的学生竞争那几所重点大学,困难很大。而且马先生认为在国内一般大学读书的学生因为就业会有些问题,纷纷申请出国。他说如果辛辛苦苦参加了高考,考中一所并不理想的学校,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过了两年再出国,那不是耽搁时间吗?所以,他觉得让孩子早点出国是良策,不管他在那里考上什么大学,在现在人的眼里,出国总是能够镀一层金回来的。
小结:
我们只能希望马先生的儿子到时能有比较好的发展吧。但是镀金主要还是体现在孩子学习能力上,出国留学的高昂学费不可小觑,并不是每一个成绩差的孩子都有马先生儿子这样的爹。
七、学习国外的新理念
读高一的冷同学说,“我想出国,并不是看重那张‘洋文凭’,主要是想多学一些先进技术和理念。记得上初中时,我们学校和澳大利亚的一所中学长期交流学生的活动。有一次,我们一起做一道奥林匹克竞赛题目:一天中分针、时针共有几次处在平行位置。中国的学生马上就准备了草稿纸,列好方程式开始运算,可外国的学生却直接拨动手表的时针、分针。我很希望接受这样的教育。”
小结:
中国学生面对新事物总有畏缩心理,与国外学生比起来,创新意识较差。国外一些新的学习理念和灵活的教育模式,更适合那些语言基础不错,性格开朗,且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都较强的学生。
八、家长个人意愿
为了让女儿逃避严峻的高考,周爸爸就动起了让女儿去澳大利亚留学的念头,他有个生意上的好朋友在那里定居,可以担当女儿的监护人。而且他觉得自己年轻时没机会出国留学,现在条件好了一定要送女儿去留学。周爸爸认为把女儿送到国外读书,即使什么也没有学到,在那个环境里英语水平肯定会不同一般,况且还有人照顾。然而,女儿却觉得爸爸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是他不太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考上名牌大学,从而决定让自己出国,这是逃避高考的一条迂回之路。而且女儿觉得出国要花很多钱,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
小结:
对于这样比较有信心考上国内大学的同学,原本在国内可能可以考所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的,前途也能够看得见的。但是突然将孩子送出国外,失去在国内挤独木桥的勇气和信心,反倒会让他们不知道以后是怎样了。
九、中介机构的推波助澜
41岁的陈某是一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从儿子出生,便在银行开了一个账户,为儿子将来出国留学攒钱。儿子成绩也不错,2008年,刚考入一重点高中,班主任也说上重点大学应该没问题。
一次在一留学中介机构听到消息,说当下金融危机,中国学生申请出国留学更容易。于是陈某动摇了原先的计划,将儿子送到了澳洲,然而正是金融危机,一年后该学校倒闭了,陈某的儿子也失学了。
小结:
留学,这条看似繁花似锦的路上不乏陷阱。一些“黑中介”看准不少家长让孩子留学的迫切心理,早就挖好了坑。为了争生源拿回扣,不把孩子前途放眼里,而一些中国学生和家长对国外教育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哪个国家、哪所学校学习更合适。
十、国外的教育方式
“我妈妈觉得中国的教育不太适合我,希望我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15岁的徐小白言语中透着与年龄不太相称的成熟稳重。为了实现出国梦想,她从安徽的小城镇来到北京,通过层层选拔成为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的高一新生。“高考实在太累,干脆送孩子读国际高中,以后直接申请国外的大学。”重庆余女士也这么说,孩子不用应付高考,能扎扎实实地学知识。“留学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回国后也许发展潜力更大。”
小结:
关于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看法各有不同。中国教育态度与国外教育态度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偏重于灌输式教育,所以中国学生的根基非常扎实,这是优点,但也是缺点。国外可能更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格特质的培养,加上外国大学是“宽进严出”。
通过留学途径移民
家住深圳南山区的某位投资公司高管尤先生说,教育也是一种投资,我周围不少人都准备通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方式移民。
所以尤先生儿子从中学开始便到了加拿大。尤先生还说,他准备让孩子在国外念完书,就直接在那边找工作,然后会在那边买房置地。等自己退休后也到那边养老。
小结:
许多家庭将孩子送到国外留学,主要是考虑到当地的教育、医疗和退休生活,为将来移民做准备。有的是先让孩子出国读书,等时机成熟再争取孩子先移民进而举家移民的战略。拥有当地高等教育学历和正式工作者更容易拿到绿卡。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学校再走向社会,逐渐融入当地社会,留学无疑充当了移民的敲门砖或者跳板。但随着各国移民政策的变化,这条途径未必会一直有效
对于准备上大学的新西兰孩子来说,基本上有三个选择:欧美大学、澳洲大学和新西兰本地大学。
这三类大学各有优势,欧美大学以英美大学为主,世界最顶级的大学基本上都在英美,哈佛、普林斯顿、牛津、剑桥几乎是所有学子的梦想。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大学才是学霸应该去的地方。然而距离的遥远,以及高昂的学费,是很多家庭望而却步的原因。
澳洲大学世界排名不低,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排名都进入了30名,声誉良好。更重要的是,澳洲大学对待新西兰学生如同自家兄弟,学费是国民待遇,按照本国学生收。更何况这么近的距离,周末就可以打个来回。
至于新西兰本地大学,由于近年来在世界大学排名越来越低,被学霸们不看好。不过家门口的大学胜在方便。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新西兰本地大学读书,不但学费可以得到免息贷款,连生活费都可以由国家发放。如此优势岂能坐视不理,更何况奥克兰大学、坎特伯雷大学等也相当有国际知名度,有一些名列世界前茅的专业。
在一些家庭看来,选择大学,犹如选择人生之路,特别是华裔家庭更是如此。那些选择澳洲大学的家庭,面对的是放飞的孩子,一旦放手,可能就再也无法回归;以及尽管有所优惠,但依然高额的留学费用。他们为什么选择了让孩子去澳洲读书他们有著怎样的心路历程他们又有著怎样的期望和抱负
全世界家长团结起来!
当孩子们远去读书,出于对孩子的担心,以及相互交流的方便,使得家长们也因此而团结起来。那些在孩子在澳洲读书的家长们就建立了一个名叫“娃在澳洲”的群,用于信息交换,相互联系。
尽管澳洲离新西兰不远,但这毕竟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庭独自生活,会遇到很多问题,住宿、吃饭、购物等等都是家长们关心和操心的问题,
一位家长说:孩子准备离开家的那段日子,就很想多了解一些关于澳洲大学的资讯,网上查,找朋友问,总是想知道更多的信息。相互一聊起来,发现有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在澳洲读书,大家关心的问题都差不多,朋友推荐了一个群,群里的家长相互可以交流一下。
当初孩子去澳洲读书,很想去送她,但是孩子不希望我们去送她,就尊重孩子的愿望,没去送。可是心里还是担心的。后来发现群里的一个家长去送孩子了,她把在大学里看到的一些信息发在群里。我看了很高兴,可以多了解一些孩子们的信息。
孩子去澳洲读书,住在什么地方怎样租房子到哪里租房子等等这些生活琐事,都是群里的一些朋友分享的,我觉得这些资讯非常有帮助。
孩子是父母永远的话题,我们这些孩子去了澳洲的父母们,相互之间不仅仅可以了解、交流,有很多资讯,还给我很多心理安慰,我知道有很多跟我一样想法的父母,还知道我的那些担心是所有父母的担忧。说出来就感觉好多了。
为什么选择澳洲大学
对于为什么送孩子去澳洲读书,家长们各叙己见:
Cecilia在新西兰一家研究所工作,她的两个孩子都在悉尼大学读书。儿子去年入学,就读航天工程,女儿今年入学,就读音乐学院,两个孩子都获得了悉尼大学的奖学金。她说:“去悉尼大学读书,是儿子自己的选择。我的孩子很喜欢新西兰,也喜欢新西兰的大学,但因为新西兰的大学没有航天工程这个专业,所以就去了澳洲。这一年的学习和独立生活,他在那里各方面都在成长。女儿今年2月也去了悉尼大学音乐学院读书,她去悉尼大学读书不是因为哥哥在那里,悉尼大学音乐学院跟悉尼大学不在一起,两个孩子也不住在一起,哥哥住在校内,女儿自己租房子住。最早惠灵顿大学都录取了女儿,也给了她奖学金,但是当她参加悉尼大学的面试后,就非常喜欢这所大学的文化,她在那里也如鱼得水,她在中学打过篮球,很快在大学里也当上了篮球裁判。上哪所大学都是孩子们自己的选择,我尊重他们的选择。当然从客观条件来说,澳洲大学距离近,学校排名好,专业更多,费用比欧美同级的学校低很多,未来发展空间也比新西兰大。”
在媒体工作的Jack的女儿在墨尔本大学读书,他说:“女儿选择在墨尔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读书。她当初报考大学的时候,英美大学、澳洲大学都报考了,最后有11所大学都录取了她,包括英国帝国大学和纽约大学等。
综合评估,还是澳洲的大学更合适一些。英国近几年经济一直不景气,毕业以后工作也比较困难。如果不是去哈佛和普林斯顿,去美国普通大学读书跟在澳洲读书区别也不是太大,墨尔本大学世界排名第31,算是相当不错。离新西兰也近,学费更有竞争力。当然,这主要也是孩子的选择,我们也是尊重孩子的想法。另一方面,独自在外读书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他们走向人生的第一步。”
Cindy:“女儿当年选澳洲大学主要是因为有她喜欢的专业——精算,新西兰大学没有;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澳洲大学的奖学金高于新西兰的,记得当年奥克兰大学给她的奖学金是一次性$3000,但澳洲给的是每年$6500,给4年,基本够学费了。再有就是各种工作机会太多了,孩子从大一就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实习工作。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优势啊。当然,选不选在澳洲上学不只考量教育系统,还有更多的是教育之外的因素。
晓薇:“孩子们去澳洲学习,就是为了将来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纽西兰虽然安宁美丽,但她的经济框架、地域、人口都决定她的发展机遇有限;而澳洲是我们的近邻,大洋洲的经济大国,不论是国家政治经济的安全稳定性、还是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以及我们家庭经济能力、亲情关注等等都决定了送孩子去澳洲学习发展不是唯一,但却是最实际可行的选择。”
白云:“澳洲大学的奖学金很多,孩子如果优秀,可以申请的项目很多。
从教育上看,澳洲的小学教育可能不如新西兰。但是好的私校和精英学校(高中)要学的东西要比新西兰难而且多。大学入学的竞争激烈程度相对来说也比较高。从经济角度来说,因为澳洲跟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所以相对新西兰而言,华人孩子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什么被歧视的地方。我知道很多朋友的孩子只要是比较优秀的,工作都不错。多元文化在澳洲不像新西兰只是纸面上,口头上。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在工作上体现出来。”
Henry:“我的孩子还有一年就要上大学了,我也比较支持孩子去澳洲读书,澳洲大学的知名度更高,就业前景好,来往新西兰也方便。”
为什么选择去澳洲读书,也许每个家庭各有各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更加优秀的大学、良好的就业前景和独立生活,却是所有选择去澳洲读书的家庭和学生本人都最为看重的。
这也许是新西兰本地大学需要思考和考虑的问题,也是新西兰教育部需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如何提高新西兰本地学校的知名度和教学水平,提高竞争力。在将来,我们的孩子应该因为独立和成长而去国外,应该因为喜欢体验不同的文化而去澳洲,而不应该因为专业、因为向往优秀、因为工作容易才去澳洲,使得我们更多优秀的新西兰学子们留在新西兰!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