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祝米的送祝米风俗

孩子 0 47

送祝米的送祝米风俗,第1张

送祝米的送祝米风俗
导读:在鲁中,鲁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传承着一种古老朴素的育儿风习:送祝米(也称送粥米或送鸡米)。小孩出生以后,其父亲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前来女婿家祝贺,称为送祝米。所谓男家不报喜,

在鲁中,鲁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传承着一种古老朴素的育儿风习:送祝米(也称送粥米或送鸡米)。小孩出生以后,其父亲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前来女婿家祝贺,称为送祝米。

所谓男家不报喜,女家无祝米。送祝米的喜物和礼仪,往往因地(民族)而异,各具独特的风采。湘南的一些地方,去岳父母家报喜的是的多半是鸡。岳父母只要看看来人带来报喜的是公鸡或者母鸡,就知道女儿生的是男孩或女孩。回礼的时候,恰好相反,带来公鸡则回送母鸡,带来母鸡则回公鸡,不过,有时也不一概而论,较多提回送母鸡(当地俗称鸡婆)。因为鸡婆好吃,营养价值高,对坐月子的人恢复健康,多发奶水都有好处。

湘西花垣一带苗族地区,送祝米的礼物有蛋,鸡,银饰,摇篮背裙等,有的给产妇补养身体,有的则供抚育婴儿。更为有趣的是,送祝米的人以女客为主,大半是产妇的姐妹,婶姨,细伢(姻侄子女);成年男客只能充当挑夫。按照夜郎(花垣一带原属夜郎国)古俗,女人生孩子的底细,是不能让男子汉知道的;男人去送祝米,也是被嗤笑的;即使当作挑夫去了,也不能进入产妇房里,更不能与月婆子交谈。所以,吃过晚饭以后,挑夫只许在歌堂听歌,或者干脆去睡觉。这对于长期习惯处处以男子为中心的挑夫来说,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可是,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得不遵从,这种古俗是氏族社会母权制的残余。

鄂西秭归县送祝米的喜物,多为猪蹄,鸡蛋,糯米,面条,衣物,布料之类。主家对于前来祝贺的亲友平等相待,不分男女老少,一律用糟鸡蛋款待,每碗四个,含有四季发财之意。鄂南公安县等地送祝米的礼物及其盛况,在鄂湘交界流传的一首歌谣中作了生动的描述:

女婿到家来报喜,

不知是男还是女,

接到喜物便知底,

男茶女酒自古语。

娘家商量送祝米,

鸡蛋要有五百几,

还要两斗上熟米,

猪肉猪肝不能缺,

鲤鱼要买活鲜的,

鸡母只管提壮的;

打了摇窝和枷椅,

又买花鞋和布匹。

家家么姨一大群,

热热闹闹送祝米。

歌中的报喜,喜物(男女喜物有别),尤其是祝米的类别及送者(几乎全为女性),都十分具体而有南方风采,为这一古老习俗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至于歌中提到的诸多礼物,当然是属于文学夸张手法,为了渲染喜悦,热闹的气氛(与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颇为类似),不必拘泥于细微末节,更不能学究式地责难铺张浪费。其实,商量送的祝米虽不少,但大多是江南鱼米之乡农家自己生产出来的。人逢喜事多慷慨,原是自然的事情。

孩子过满月有什么讲究

孩子过满月有什么讲究,产妇生完宝宝之后需要在家做满一个月的月子,一般宝宝满月后,不同的地方就会为宝宝弄一些当地的习俗,这是很有讲究的,以下分享孩子过满月有什么讲究?

孩子过满月有什么讲究1

一、宝宝满月有什么风俗和讲究

1、送油饭

宝宝出生满一个月之后,爸爸妈妈会通过赠送油饭、鸡腿、红蛋或蛋糕等食物,告知亲朋好友这个消息,希望大家一起庆祝宝宝平安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此时,父母的亲戚朋友也会送宝宝一些衣物、饰品或红包做为回礼。虽然现代许多家长不分生男生女,都会送油饭与鸡腿,或是同时赠送油饭和蛋糕。

2、剃头

婴儿出生后满1个月,就可剃掉婴儿的胎发,也有父母会选在出生后24天剃发,即取“二十四孝”的意义,希望将来宝宝能成为孝子。这些胎发还可做成胎毛笔,古代则会用于成年后上京赴考时答卷之用。

会取一盆水,加入皇青藤,待水煮沸与冷却之后,就可倒入脸盆里,并于盆中加1块小石子、1个鸡蛋、1个鸭蛋、12个铜钱与少量的葱,家长将葱捣碎后,与蛋黄拌匀一起涂在宝宝的头发上,接着就开始剃发。理发时,理发师会念吉利话祝贺:“鸡蛋面、鸭卵身、好亲成、来相配。”

面盆内的物品也都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石子:是希望婴儿“头壳硬”,头壳硬,好养育。

钱:表示钱财、富有、孩子长大之后生活富裕。

葱:一则表示孩子将来聪明,一则希望婴儿以后的头发,长得像葱一样的浓密。

蛋:表示身体完美无瑕和面目清秀。在剃头时有用蛋来抹脸,希望婴儿的脸长得像蛋一样的白嫩和圆滑。

3、古代满月命名

宝宝出生后,命名就是一大学问,传统观念认为,名字会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对宝宝姓名也特别注重。命名没有时间点,但多在宝宝出生的一个月内命名,因为古时婴儿的夭折率高,婴儿夭折是常有的事,因此通常不会在出生后马上帮宝宝命名。

婴儿度过一个月就比较稳定了,此时才会帮宝宝命名,名字也会取其好记、好带养的意义;而现代人则是注重宝宝生辰八字与姓名的配合,希望能帮宝宝取一个受益一生的好名字。

二、宝宝满月那天要做什么

1、满月酒

当然啦,最重要的习俗还是“满月酒宴”,这是宝宝出生后第一个大日子。满月早晨一般人家会吃“圆子”,寓意宝宝将来“中状元”;也有吃“喜面”的,寓意宝宝“长命百岁”。这一天,宝宝还会收到各种精美的礼物,小衣裳、小手镯、玩具以及护理用品等等,亲友们会用这些礼物来表达对宝宝的一份关爱。

2、小孩满月吃红蛋

小孩满月请酒,也叫吃满月蛋,属民间喜庆宴席之一,家里要接客,亲戚需赶情。这种喜酒与其它宴席不同的是,凡坐席吃酒的宾客东家都发四个煮熟染色的红鸡蛋,人们带回去做礼品。后来,也有的人家做满月将鸡蛋不煮熟,只将生鸡蛋染上红色就行了。

3、送米酒

女儿生了外孙,母亲要酿米酒、备鸡蛋,第三天挑着米酒和鸡蛋去看女儿和外孙。小孩满一个月,家里人要忙着为孩子做满月,以示庆贺。娘家要给外孙买新衣、鞋帽、座椅、推车、摇篮等小儿用品,在小孩满月的那天送去,通常叫送祝米。

4、出窝,也叫“挪窝”

小孩坐了满月,女儿要抱着孩子到娘家过门,外孙出生后第一次随母亲到外婆家过门俗语叫“出窝”。孩子回家时,外婆还要给外孙肩上搭花线,颈上挂银坠,以示祝愿外孙长命富贵。

三、"满月酒"注意事项

1、给孩子洗澡,让其干干净净地接受来自亲朋的祝福。"满月酒"当天肯定有不少亲戚朋友跟宝宝有肌肤接触,为了避免宝宝接触太多污染源,家长可以给宝宝带上小手套。此时,建议大人先把手洗干净后再和宝宝玩乐。

2、妈妈需静养,少接触客人。刚出生的宝宝需要母乳,出生一个月内,更是与妈妈常常待在一起。因此,为了避免新生儿接触到来自妈妈衣服上的大量病菌,建议"满月酒"时妈妈也尽量少接触宾客。妈妈在喂养前,需切记清理干净双手在抱宝宝。

3、为了宝宝健康,不建议宝宝现身酒宴,倘若不得不出席,家长最好将宝宝放置在人少、通风的地方。

孩子过满月有什么讲究2

新生儿多少天算满月 婴儿满月有什么习俗

“做满月”一般在婴儿满月的那一天,但个别的也有将满月酒放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称为“三朝”,这是因为从古以来“三”是尊贵吉祥的象征。也有“做满月”放在新生儿出生的第十二天,称为“十二朝”,因为十二表示最完美、最齐全。

婴儿的降生,预示着一个人生命的开始。现在的人们都于小孩出生都是十分重视,尤其是在小孩出生满一个月时,要“做满月”,亲朋好友要隆重地庆贺一番。“做满月”要办两件事,一是“剃满月头”,二是“办满月酒”。

那有的家长也是有一点的疑问的,到底宝宝多少天算是满月呢是30天还是31天呢其实30天也好,31天也好,其实问题并不大的,重要是小生命降临了,通知各位亲朋好友,一起来为这个小小的生命庆祝,开心一翻,至于天数的问题,自己家庭里面商量好了,按30天也行,按31天也行,只要自己高兴就行了。

小孩做满月的一些习俗

1、“剃满月头”即剃除胎发(有的也称“血发”)。剃满月头有把理发师请到家里剃的,也有到理发店去剃的。剃完胎发后,不仅要用红纸包上加倍或数倍的理发工钱给理发师傅,还要给理发师送上“红蛋”等礼品。

婴儿的奶奶当即将胎发搓成小辫子,用红绸布将它包起来。“剃满月头”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不能将婴儿的头发全部都剃光,而是在头顶前部中央留一小块“聪明发”,在后脑留一绺“撑根发”,其意就是祝愿小孩聪明伶俐,祈盼小孩扎根长寿。

2、在“剃满月头”的同时,还要“办满月酒”,宴请曾来看望小孩的亲朋好友。满月那一天,婴儿身穿新衣,甜蜜地睡在母亲或祖母的怀里,与长辈一一见面,接受长辈们馈赠的礼物或“压岁钱”。

母亲或祖母按孩子的身份逐桌叫着长辈的称呼,长辈也纷纷边应和边逗笑着小孩,尽显一派盛情和热烈的气氛。酒席散时,主人要向宾客分送“红蛋”、“红长生果”(染红的花生)。满月酒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家里还要向街坊邻里分送“红蛋”、“红长生果”和“长寿面”,让众人分享喜悦。

以上就是小孩满月应该怎么计算天数,以及一些满月的习俗介绍,毕竟小孩的出生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可以说是一个家庭当中最重要一件事。

在我们中国传统当中的家们做这些事情,都是希望小孩在出生后可以得到大家的祝福,从而一生都能健康快乐,虽然这里面多少有点是迷信的情结,但也是这也万千家长对于小孩的一点祈盼,也是一种疼爱小孩的表现吧,最后也祝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快乐!

孩子过满月有什么讲究3

宝宝满月后的'注意事项

1、舒适的居室环境 要给宝贝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宝贝的房间应该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冬季也应该保证每天通风换气两次。房间的温度应该保持在22℃-25℃之间,空气湿度应该在60%左右。

2、单独的小床 宝贝要有自己单独的小床,这样不仅可以防止不小心压到宝贝,而且避免宝贝睡在大人旁边,呼吸的都是大人呼出的废气,宝贝自己睡,对宝贝的健康更有利。

3、避免阳光直射眼睛 刚出生的宝贝大多数时间都是躺在床上,妈咪要时刻注意观察,不要让阳光直射到宝贝的眼睛。不需要用枕头 宝贝在出生后3个月之内不需要枕头,因为新生儿的颈椎是直的,还没有形成生理弯曲,所以不需要枕头支撑。

上面就是关于宝宝满月以后的基本问题的,办满月酒是必须的,有的还会送礼物的,有的是剃头的,有的取名的,满月以后还是需要更加精细料理的,宝宝生长发育是很快的,加强营养的,注意保暖的,到了一定时候要选择奶粉以及添加辅食的。

生完孩子12天风俗

生完孩子12天风俗,生孩子可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件大事,宝宝的降临值得我们大家高兴,很多的地方对于生完孩子后都有一些风俗,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方式,以下分享生完孩子12天风俗。

生完孩子12天风俗1

送米酒

得知女儿生下孩子,母子平安。这个时候,孩子的外婆就要开始酝酿准备鸡蛋、米酒等食物,待产后第三天前往看望“坐月子”的女儿,送去亲手酿制的营养物品。同时,还需要为孩子准备新衣裤、手推车、摇篮等婴儿用品,待孩子满月时送给他,这个习俗叫“送祝米”。

吃红蛋

古时候,满月请酒也可以称为“吃满月蛋”。与其他酒会宴席不同的是,主家会提前准备,将染成红色的鸡蛋作为伴手礼送给出席宴会的来宾。常规,每位宾客主家会发4个“红鸡蛋”让其带回去食用。后来,考虑到其他因素,煮熟的“红鸡蛋”也会以染上红色的生鸡蛋代替。

这种习俗延伸至今,出现了很多种红鸡蛋的表现形式。也根据现代生产技术的提高,出现很多丰富多样的红鸡蛋替代品。比如说:报喜红蛋(其实是卤水鸡蛋,口感比一般水煮鸡蛋更入味。加上成熟的制作工艺,和红色喜庆的外置包装,更受喜爱。)

当然还有:港式奶蛋(这是一种比较西式化的甜点,用香甜的芸豆蓉,外包松脆的油酥皮。做成可爱的鸡蛋形状,用上红色的锡纸包装,干净又卫生。)

还有一种叫:蛋黄酥(这是一种由苏式月饼的传统工艺演变过来的。内嵌出油的鸭蛋黄,外包层层酥皮,是地道的中国味。)这些在满月习俗中的红蛋,都是地道中国礼的一种体现!

生完孩子12天风俗2

小孩出生12天,北方一般叫做过“十二晌”也有叫“小满月”的,老人们说,宝宝到了十二天,妈妈因生产而打开的骨缝可以合上了,已经过了月子里最重要的一关。按照北方的习俗,这一天要给产妇吃饺子,意思是捏骨缝。

“十二晌”顾名思义:应在小孩出生后的第十二天过,但也不一定。如果遇到忌日或其他情况,也可往后顺延数日。

用现在人的眼光来看,“十二晌”实际上就是欢迎小生命诞生的'一场隆重庆典。

这一天,男女双方的众多亲戚,故朋好友,街坊邻居,带着礼品、簇拥而来,贺喜声不绝于耳。大户人家有的在数百人之上。

男方要在家里垒烟囱,盘大灶,租桌子,赁板凳。一时间,院里油气缭绕,大锅炖肉菜,小锅炸油条,白案垛馍馍,小灶出酒菜,桌子板凳整齐排列,碗筷酒具擦洗锃亮,其热闹程度仅次于娶媳妇。

本文详细介绍了新生儿12天有什么讲究,也介绍了新生儿第12天需要注意的事项。作为一名已经降生到这个世界上12天的宝宝的家长,要按照当地的习俗举办宴席,也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多加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小宝宝的身体才好。

新生宝宝第12天要注意哪些事情

宝宝睡眠时间长。这一阶段的新生儿大部分时间依然处于睡眠状态,一般睡眠时间长达16-17小时。新生儿的各器官生理机能在睡眠状态时亦处于发育成长状态,所以,应能过环境的改善等多种方法保证新生儿充足的睡眠时间。

左右乳房要交替喂养。哺乳时,母亲最好坐在椅子上,将宝宝抱在怀中,如宝宝的头依偎于母亲左侧手臂,就先喂左侧乳房,吸空后再换另一侧,这样可使两侧乳房都有排空的机会。

给宝宝听觉刺激。新生儿喜欢母亲的声音,妈妈在喂奶或护理时,只要宝宝醒着,就要随时随地和他说话,用亲切的声音和宝宝交谈,还可以给宝宝播放优美的音乐,摇动有柔和响声的玩具,给予宝宝听觉刺激。

女婴洗澡的护理。给女婴洗完澡时,可用毛巾或棉花球擦她的外阴部。一般要从外阴的前面向后面擦洗,这样就不会使细菌从她的肛门扩散到尿道。然后冲洗掉婴儿身上的肥皂,用柔软的干毛巾把外阴部擦干。如果婴儿对肥皂过敏,可改用浴液,以免出现皮疹。

生完孩子12天风俗3

一、报喜

孩子出生后,女婿亲到丈母娘家通报,因为生伢儿是件大喜事,所以称为“报喜”。

二、踩生

各地风俗不同,踩生的说法也略有差异。踩生,就是婴儿出生后,除自己父母、接生婆(现在指接生医生、护士等)之外,第一个看到新生儿的人,有的地方是指新生儿看到的第一个人,或者第一个抱新生儿的人,有的也指第一个听到孩子的第一声啼哭的人。

总之都是强调“第一个”。踩生人非常重要,风俗认为踩生人是什么样的人,新生儿将来就是什么样的人,据说十分灵验。

三、埋胞衣

孩子出生后,通常趁天黑无人时,把胞衣埋进菜园子或者田地里,也有的把它埋在大门的下面。

四、分红蛋

这个习俗是孩子出生后,家里把煮熟的鸡蛋涂上红色,称为红蛋,把它分给亲戚、朋友、乡邻。√

五、洗三

有些地方有“洗三风俗,所谓洗三,就是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由接生婆用艾叶或苏叶煎水给婴儿给婴儿洗浴。接生婆一边洗,一边唱祝词。

六、 “坐月子”

“月子”,医学上是指产褥期。是产妇的恢复、调养期,为期一个月左右。

女子生产后,三日之内,不能下床;不得沾冷水,不能见风,头上要缠条头巾;禁口,不沾生、冷、辛、辣等食物;婴儿未满月,不得出门;坐月子期间,产妇一般不能干活,以防落下“月子病。产妇多由婆婆、小姑子或妯娌来照顾。三日后,多进补,适度活动。

七、送祝米(办九朝)

“送祝米”的习俗,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从前村子有户人家,夫妻二人,男猎女织,过着清贫而又和谐的生活。有一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只好以野菜、树皮充饥。

恰逢此时,这家妻子生产,生下一个儿子。夫妻二人,又喜又忧,喜的是生个儿子,忧的是妻子饱一餐饿一顿的,奶(子)干瘪,儿子没有奶水吃,饿得哇哇大哭。左邻右舍的给他们家送来婴儿衣服、鞋帽,就是没得发奶水的吃的。

后来,有人想到了竹子上结的米子。于是,乡亲从山上的竹林里采来竹米,熬成粥给产妇喝。没想到,产妇吃后不久,奶水就来了,而且很充足。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从此以后,哪家生了孩子,人们就给哪家送竹米,以至形成了习俗。

日子好后,人们将送竹米改成新米,再后来,就改成了送鸡、鸭、鱼、肉等物了,“送竹米”也就变成了“送祝米”了,含有祝福的意思。

送祝米,一般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九天,这天也是给孩子“做九朝”的日子。孩子的家公、家婆、舅爷、舅娘、姨父、姨妈等至亲就得要去“送祝米”。 礼物主要是鸡鸭鱼肉、鸡蛋、红糖等吃食,家公家的还得备上大小衣服、鞋帽、项圈、长命锁、家椅、窝等物品。

孩子家的得张灯结彩、鸣放鞭炮、大办酒席,一为祝贺添丁加口,二为答谢宾客。客人回家时,还得给回礼。

八、满月酒

新生儿出生后,满了一个月称之为满月。按风俗习惯,男孩在出生后的第三十天,女孩在第二十九天,这天就是满月。满月是孩子出生后最重要的一个日子,届时孩子家里要遍请所有的亲戚、朋友、同事、乡邻来喝“满月酒”,场面十分隆重,越是有钱人家排场越大。

有的地方是这天“送祝米”,有的地方“办九朝”那天送,这天孩子的舅舅代表其外婆家的给外甥“送头尾”。所谓头尾是指外甥从头到脚一应穿戴均是外婆送来的,包括包括帽子、衣服、项圈、金锁、手镯、脚镯、鞋袜等等。其它亲戚、朋友、乡邻则送上礼品或直接送礼金。

酒席散后,要请剃头匠给孩子剃“满月头”,也叫“理胎发”。

理完胎发后,还要把孩子抱出门去,到村子或者大街上去逛一逛,转一转。看看景物,认认生人,以增长其见识。

从满月这一天开始,孩子就可以睡摇篮了。

九、抱长岁

产妇坐完月子后,会与丈夫一起携带礼物、抱着小孩回娘家拜见父母,娘家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会上门来庆贺一番,抱抱孩子,说些吉祥、祝福之类的话。娘家办酒席以表庆贺和答谢。

十、满百日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百天,称之为“满百日”。 “百”是一个吉祥、圆满的数字,可以表达人们对孩子的期望与祝福。古人认为孩儿顺利活过百天,就是过了一道“坎”,以后会长命百岁,一生平安。

十一、办周岁

周岁是孩子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春夏秋冬,第一个12个月,第一个360天,满一周岁,要宴请亲朋好友,以示祝贺。到时,宾客携礼前来恭贺,

这天要举行“抓周”仪式,先给宝宝沐浴更衣,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要换上全新的装束。然后,开始祭告列祖列宗。接着,“抓周”,让孩子抓取面前放的东西,以孩子第一次抓取的东西来预测其未来。

摸秋习俗

自古以来,都会有些夫妇,结婚多年而不见喜的,现在医学技术发达,还可以采用“试管婴儿”的方式来怀孕,可是在科学技术落后的旧时不行,那人们如何使自己有喜呢?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大概是受这句话的启示,“摸秋”的习俗就这样形成了。所谓“摸秋”,是指人们在八月十五这天,趁夜深人静之时,为求得子嗣,偷偷摸摸地溜到别人家的瓜园去摘瓜。

以摸到的第一个瓜为准,摸得冬瓜者得子,南瓜得女。摘下瓜后,抱回家去。因为,这事是在“中秋”这天进行,故称“摸秋”。

“摸秋”人先要斋戒三日,当晚沐浴更衣,然后再行“摸秋”之举。瓜抱回家后,擦净,抱瓜而卧,等捂热之后,将瓜煮而食之。

为求配合,第二天,摸秋人会有意无意地将事情透露给他人,待消息传到被偷人家后,那家女主人即心领神会,一通放声叫骂(但不会伤人和骂娘),待旁人劝阻即止。

这事虽玄,也偶有灵验之时,摸秋人家此后真的怀孕生子,这时被偷人家就有福了。得子家的会大办宴席以款待,备重礼以酬谢。

在鲁中,鲁南,湘南,湘西,鄂西,鄂南等地,传承着一种古老朴素的育儿风习:送祝米(也称"送粥米"或"送鸡米")。小孩出生以后,其父亲或家人赶紧带上礼物去岳父母家报喜;岳父母家再约定日子,邀集一些亲友挑着喜物前来女婿家祝贺,称为"送祝米"。

在不同地区,送祝米的时间和礼品种类也有不同。如在南方,孩子生下后,女婿备好荔枝、龙眼、花生、喜蛋等去外婆家报喜,外婆家则回送喜蛋、衣服等。

安徽淮北地区则在孩子出生第12天赠送礼品,俗称“送钟美”。山东莱阳等地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外婆家赠送面饼、红鸡蛋等。

四川许多地区在孩子出生后10天左右,女方的姑母、姑婆、母亲、妹妹等带上蛋、鸡、糖、肉、小儿衣物等,到婿家祝贺,俗称“送粥米”。

我国许多地区还有为婴孩送银锁的习俗,称“长命锁”。江苏武进、江阴等地,婴儿出世后,婴儿的外婆、舅母和姨妈要“送汤”。

"送祝米"表达祝贺的意思,届时亲朋在一起庆贺一番,就图个喜庆吉祥气氛。

扩展资料:

“送祝米”没有什么硬性规定,送什么东西,送多少,都视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但是有几样东西是不可缺少的,那就是糯米、面条、发饼、小孩的鞋帽衣服、鸡、鸡蛋、晒干的鱼虾等。

把这些东西或用红布包着,或贴上红纸,或点上红色的颜料,放在箩筐里,再在箩筐口上蒙上一块红布。娘家人把这一担箩筐挑到女儿家,女儿家则放鞭炮迎接。这就叫“送祝米”。

“送祝米”常引来村里许多姑娘婆婆们的围观,大家围着“送祝米”的担子,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脸上充满喜气。对于内容丰富的担子,特别是对缝制精巧的小孩衣物,用彩色丝线绣成的虎头帽、猫头鞋,则常常啧啧称赞,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送祝米

生了孩子送米在各地有不同的说法。提起送米还有一段与狗有关的说法:在古时候,人们吃草根树皮。玉帝同情世间的人,叫上天去取粮种。派谁去呢?狗自告奋勇说它愿意去。人们对狗说:“天上的粮食种类那么多,如果玉帝问你要那种,你就说要‘五尺长的果五寸长的杆,千万别说颠倒了’。狗说‘不会的’就欢欢喜喜地走了。;u;PH

狗一边不停地跑 一边不停地叨念‘五尺长地果,五寸长地杆’。它只顾 念叨,一不小心被路上的石头绊了一跤。这一跤把记性给摔颠倒了,再念叨就成了“五寸长的果五尺长的杆”一直念到天上。)

玉帝见狗蛮辛苦的,把狗夸奖一番。就问它:“你要那一种粮食啊?”狗摇摇尾巴说道:“我要五寸长的果五尺长的杆”玉帝说:“哦这是包谷”说着 拿过个五寸长的包谷给它。狗含着个包谷回到人间,心里有说不出的快乐。狗把包谷交给人们,人一看急了,说:“哎呀你是咋搞地把我们地话弄颠倒了?”狗愣了一下才想起在路上摔了一跤把记性给摔颠倒了。kcf

人们并没有向狗发火只说:“算了如果粮食不够吃就节省点吧”狗说:“这是我的错如果粮食不够吃我便吃屎!”。人说:“这可使不得你辛辛苦苦含了来,要饿大家饿要吃大家吃。”话虽这么说可狗自知对不起人,从那一后它要替人省点粮食,就自己吃屎,这样代代相传成了习惯。[

因为包谷是从天上取来的粮种人们送米取其“良好种子”的意思还有要象包谷那样子孙繁多。狗也因为给人取来粮种与人最近自愿给人看家望门将功补过,包谷也就自愧不如地成熟时垂下头来以表歉意。v"I

送米有六天,(留下来)八天(孩子长的发实)十二天(一年四季顺顺利利)。一般娘家人送米是非常隆重,以芫子多少来显示家庭荣耀。芫子里盛得东西必有的是一芫子小米,一芫子红皮鸡蛋小儿棉裤棉袄。有 得主家还做一对双虎头小枕头,上挂铜铃铛,取其伶俐响亮之意。&ku";I

亲戚过去送米或面,现在条件好的送一芫子鸡蛋。差一点的装一芫子麦子,上面摆一层鸡蛋。次一点的只是一芫子麦子。不过芫子上全都是蒙一个红包袱,上放块布料或一身小孩衣服。只有主家在换芫子时边倒边记下某某送得啥,备以后回敬。x

邻里乡亲有送一方豆腐(五六斤)油条麻花鸡蛋总之是是随份子人情。92

为准备送米,主家忙忙碌碌支锅盘灶东家借方桌西家借坐位。生儿子的主家,人家问他生了个啥?他会笑咪咪地说:生了个“小厮”。人家会说:大恭喜,生女儿人家说:也好。(38`o

送米这天主家把倒空了的芫子底朝天摆在院子显眼的地方,人们会从芫子的数量上看出这家人缘行得好不好。摆上准备好的酒菜,呼五喝六大吃一场。不过可不能忘记在亲戚们走时放芫子里几个煮熟的红皮鸡蛋或糖来回芫子。否则人家将会笑话你没来往。vEys"

小孩满月时还要抱出来,找三个儿女双全的大嫂铰头。并一边象征性地边铰边念叨“铰铰额头眼界宽铰铰耳边听事远铰铰脚趾有前程铰铰手指抓大钱”男孩子还要铰铰它地小鸡鸡长大了不看媳妇F

有时小孩子淘气夜里不睡觉,人们还会写一张“天皇皇地皇皇俺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黄纸条,偷偷地贴在外边的树上。据说还挺灵验来。n"J

小孩子经过了“三躺六坐八爬嚓”,长到一周岁时,还要摆上笔书称算盘印土坷拉等“抓周”。如果抓书笔,会成文人;抓印当官的料;抓称买卖人;抓算盘会算计;抓土坷拉哈哈可就成了修理“地球”的喽!H^x,

“注”芫子——是一种条编的长圆形筐类器具

一般女儿生孩子的话,娘家需要给宝宝准备一些小衣服小被子,还需要给宝宝准备婴儿推车,长命锁,手镯一类的,现在很多地方也有包个大红包的。而关于娘家要给孩子准备的东西,可以按以下具体情况来准备:

1 报喜红蛋:在宝宝出生当天,爸爸应该来到岳父岳母家告知母子或者母女平安,还要放鞭炮庆贺祭拜祖先,这个过程称之为报喜。在报喜的过程中,岳父岳母是要煮鸡蛋和面条一类的食物,而且还要在鸡蛋上涂上红色,俗称红蛋,它是报喜红蛋。一般报喜红蛋是生女儿的时候给娘家送。

2 送祝米:在得知女儿生下孩子母子平安的时候,女儿的母亲就要开始准备鸡蛋米酒等食物,等待女儿产后三天去看望并且送上酿制的营养品,还要等孩子满月的时候,准备新衣裤摇篮等婴儿用品,这个习俗被称为送祝米。

3 坐月子:女性生完孩子后要在婆婆家坐月子,等到宝宝满月之后,女儿要抱着孩子回到娘家串门被称为出窝。

以上就是关于女儿生孩子娘家需要准备东西的具体介绍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明确答案: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很多家庭会在小孩满月的时候举行“满月酒”活动,而不是刚出生28天的时候送祝米。解释原因:送祝米是家庭饮食文化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祝福神灵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在传统文化中,孩子满月可以算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个时候家人的祝福和吉祥物以及其它礼物的赠送都能更好地祈求孩子的健康和幸福。28天是一个特殊的年纪,与“满月”所包含的吉祥含义不同,所以不会送祝米。拓展内容:除了满月酒活动之外,还有很多家庭会选择在孩子出生后的100天、1周岁、周岁生日等时间节点举办庆祝活动,并进行礼物赠送。在具体实践中,可以根据家庭的习俗和个人意愿选择合适的时间来进行赠礼和祝福。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