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真的可以帮孩子上大学?

孩子 0 18

陪读真的可以帮孩子上大学?,第1张

陪读真的可以帮孩子上大学?
导读:陪读妈妈的心理我也问了朋友这个问题,因为当年我们也是一起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样参加过高考的人,我不希望她这样轻易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然而,她却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从孩子上小学起就开始陪读,去年高考,她的孩子就成功地考上了清

陪读妈妈的心理

我也问了朋友这个问题,因为当年我们也是一起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样参加过高考的人,我不希望她这样轻易放弃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

然而,她却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从孩子上小学起就开始陪读,去年高考,她的孩子就成功地考上了清华大学。所以,12年虽然漫长,但是只要孩子能考上清华,将来有个好前途,自己付出再多也值得了。

她说,活到中年才明白,有车、有房、有钱,其实都没那么重要,孩子出息了,才是自己后半生幸福的保障和底气。

如果非要在自己的工作和孩子可能上清华这两者之间选择,她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清华。

我相信大多数妈妈都是这样的心理,也都会这样去选择。毕竟,“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可是,并不是所有陪读妈妈家里的孩子都能考上清华啊?

我家住在一所重点高中附近,在我家附近有很多公寓都租给了一些陪读的家庭。有时候在超市买菜时,经常会碰上一些陪读妈妈。

通过和她们聊天得知,她们的孩子虽然都在这所重点高中读书,但是大多数孩子的成绩都很一般,甚至有的孩子成绩还很差。

而这些妈妈们,在陪读期间,一般只能给孩子做一些做做饭,洗洗衣,早上叫孩子起床等等这一类的琐事,大多数都辅导不了孩子学习。

所以,陪读妈妈放弃了自己擅长的工作,却只做一些保姆就可以做的工作,对孩子的学习帮助似乎并不太大。

陪读妈妈们只愿看到一些陪读让孩子成功考上好大学的案例,却根本不愿正视陪读失败的案例。她们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与众不同的,相信自己的陪伴会让孩子懂得感恩,更加努力。

首先,家长的选择是基于自己对孩子最好的判断,而这种决策是需要尊重和理解的。我绝对就要分析

1对孩子是否有益:独立性、情商、社交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

2对母亲自身发展的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经济状况、社交生活以及家庭关系等因素。

3家庭整体利益会如何被影响:父母之间的分工、孩子的切身利益、家庭健康与稳定等因素。我的建议是如果陪读妈妈认为陪读对孩子学习和成长有直接提升或需要付出短期代价换取长期回报,同时她和丈夫和孩子商量后得到他们的支持,那么这个决定就是可以理解的,并且值得尊重。但同时,也应鼓励陪读妈妈谋求自我发展,寻找时间和机会投入到自己的事业或兴趣中去,以增强自我实现和个人平衡感,同时也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尊重母亲的意愿及个人价值追求。综上所述,每个家庭的选择因情况而异,我们应该尊重并理解这些选择,并从多角度来考虑问题。

有人觉得妈妈这样牺牲自己,奉献出一切时间来发展孩子,是不值得的。但是,不能用自己的价值观或者最后的结果去评价值得与否,妈妈的付出是不能否定的,做陪读妈妈也是需要强大的毅力和耐心的。

陪读的好处:

1、经常给孩子鼓励和信心,有利于亲子关系更融洽。

在孩子失败时,家长能及时支持和鼓励孩子;在孩子遇到难题时,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讲解;在孩子遇到人际关系问题时,家长可以帮孩子分析和引导等等。

如果家长可以做到这些,会让亲子关系更加融洽,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孩子日常遇到的问题,让孩子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并可以轻松应对考试。

2、如果孩子自制力较差、有网瘾等坏习惯,家长的陪读很必要。

当孩子出现严重不良行为时,比如沉迷网络,学别人逃学、旷课等,父母的陪读就可以有效加强监督、隔离孩子受环境影响,预防孩子继续走下坡路。

陪读的弊端:

1、会让孩子产生依赖性。

因为凡事都有妈妈在身边帮助解决,孩子会变得懒惰,依赖性变强。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在学习上也过度依赖母亲的指导。

比如,遇到不会的难题,自己不会主动去思考、解决,而是直接将难题抛给父母,缺乏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

很多陪读妈妈,要么辞去了体面工作,让自己成为一名家庭主妇,一心侍候孩子;要么心里把让孩子进入好大学当成了自己最大的事业。

3、陪读会让孩子缺乏自理能力。

从小被家人照顾得太多的孩子,缺乏独立性,更缺乏自理能力。这样的孩子,即使将来考上了一所好大学,生活上的能力也会让他在大学生活里出现很多问题,吃尽不少苦头。

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事情包办代替,会让孩子永远学不会管理自己的生活。一个不会照顾自己的人,缺乏最起码的生存能力,这非常不利于孩子身体和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长期陪读对父母的影响

其实,长期陪读不仅对孩子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也会对父母家庭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会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

1、陪读会让妈妈失去自我。

2、陪读会给妈妈很大的的压力。

如果孩子考上了好大学,那么全家人皆大欢喜,妈妈成了家里的功臣;如果孩子没考好,妈妈就会特别自责,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是自己的责任。就算家里人不说什么,妈妈的精神压力也会很大。

3、陪读会对家庭造成伤害。

父母两人长期两地分居,缺乏交流,会造成感情生疏、淡漠、甚至破裂。不利于家庭和睦团结。

父母之爱子,必将为其计深远。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前途,但是爱孩子也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千万不要最后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局。

大学新生报到,中国大多数父母都会按照以下步骤配合孩子开学。

01、买好设备

在很多大学新生报到之前,中国大多数父母就开始配合孩子的开学了。父母们首先会买好孩子在大学所需要的主要物品,比如说新手机,新电脑之类的。这些新手机新电脑是大部分家长都会给买的,虽然不一定会用上不过别人家有的我们家孩子也要有。

然后就是整理行李的时候家长也会帮忙,因为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并不知道该怎么自己独立生活,所以家长会给他们比较多的建议,而且家长也害怕什么东西没带够孩子没有用的。其实我觉得开学的时候没有必要带太多东西,因为很多东西到学校再买就可以了,比如说日常生活用品,但是如果有自己日常用习惯的东西带也可以。

02、亲自送到

大学新生报到,家长们大多都会把孩子亲自送到大学。很多学生他们在上大学之前都没有自己出来过,所以家长们对他们还是很担心的,而且大学新生报到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父母都会参与进来。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是我的父亲和母亲一起送我到学校,在把我安顿好之后他们在我上大学的城市玩了一圈就回去了,也像是一个小旅游。我觉得父母还是有必要送学生到学校的,因为这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家,父母和孩子双方心中都会有很多不舍。

03、整理宿舍

在把学生送到学校之后,还有很多父母会把学生直接送到宿舍,并且帮他们整理床铺的。我的父母只是把我送到了宿舍,但是没有帮我整理床铺,不过我有同学的家长就是把他们送到宿舍而且还帮他们整理床铺,把他们的床收拾的非常干净整洁。

我觉得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爱,也是父母在学校能为孩子做的最后一点事情,之后的路全都靠孩子自己走之后的床铺也都是孩子自己整理了,这可能就是亲情的联系吧。

04、资源到位

中国大多数父母配合孩子开学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给孩子足够的资源,也就是生活费和学费。在大学新生报到时,大多数父母都会多给孩子一些钱,因为这是他们第一次自己在外面生活,家长还是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而且就算身边有参考的生活费,他们还是害怕孩子的钱不够花。

在孩子生活的第一个月之后,他们大概了解孩子能花多少钱之后生活费就可以固定了。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费,而是什么时候没钱了就什么时候向家长要。我觉得这两种方式都可以,都是家长对孩子们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