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统考应注意哪些

孩子 0 41

美术统考应注意哪些,第1张

美术统考应注意哪些
导读:美术统考注意问题大集合——考生必读!早上8点半到9点速写,中间不停顿,收速写试卷,发素描试卷。­9点到12点素描。下午2点半到5点半是色彩。一般可以早交卷。一,家长。之所以把家长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家长完全有资格和责任陪同,监护你们考试。记

美术统考注意问题大集合——考生必读!早上8点半到9点速写,中间不停顿,收速写试卷,发素描试卷。­9点到12点素描。下午2点半到5点半是色彩。一般可以早交卷。

一,家长。

之所以把家长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家长完全有资格和责任陪同,监护你们考试。记住:高考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事。

我的建议:有条件的家长,最好开车接送孩子,安排好后勤工作。使孩子全身心考试,没有后顾之忧。或者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拼车去考试。

对家长工作的3点建议:

1,提前安排住宿。

2,9号中午提前安排午饭。

3,某些情况下,准备好红包。

二,证件。

两个证件:二代身份证,准考证。缺一不可。两证齐全才能进考场。一定看好自己的证件。但是每年都有这样的学生。

案例:10年某同学,家人花费数万元去北京学专业,但是忘记代身份证,被拒绝进考场。我跟这位同学的爸爸在火车上聊起,这位爸爸几乎哽咽。

三,饮食。

不要喝酒,不要夜市。

考试当天,早餐一定要吃。推荐:胡辣汤,鸡蛋,包子。别吃太多,也别喝太多水,否则在考场会憋得慌。中午简单吃点,不要暴饮暴食。尽量抽时间休息会儿。

另外,我的建议:9号当天早上最好洗洗头,清爽的上考场。

四,住宿。

提前预定在考点附近的宾馆。离考点越近越好。不要怕贵,一般只住8号一个晚上就行了。

五,交通。

早点到考点附近等待。怕堵车,怕打不上车。有条件最好家长开车送孩子上考场。

六,水笔。

这点必须强调。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忘记带水笔。一定一定不要忘了带水笔。统考时,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要用水笔写,考试明确规定不允许用铅笔填写。

七,小抄。

小抄很有必要!尤其速写,多准备典型的动态。大小以能放在手心为好,两面都要有,用透明胶接在一起,否则掉下去散一地就去球了!监考老师一般不会太变态,当然我们也不要太过分!

找老师选画,一般老师都会给每个学生选好小抄。提前半月开始练小抄 。

八,凳子。

小马扎是最好的选择。最普通的是选择结实的工具箱,关键时候可以当凳子用。

九,画架没用。

统考一般不允许带画架进考场。

注意统考考场布置:完全跟文化课考场一模一样。每个考场30个人。一个人一张桌子,一个凳子。桌子上贴有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等。

所以,上午的速写素描完全不用画架,自己抱着,或者画板靠着桌子画。

下午色彩,凳子翻过来当画架,坐工具箱或者自备小凳子。

十,抹布。

下午画色彩一定准备一个大的,厚实的,吸水的抹布。平时画画可以不这么讲究,但是考试时候一定要讲究。

十一,颜料。

现在需要使用好的水粉颜料了。马利桶装3块多的水粉颜料就不错,再好点的就是用锡管装的了。

十二,水粉笔。

买一套好的水粉笔,现在就买,要有个提前磨损。在考试时候用全新的笔会很感觉生涩。

十三,水桶。

买好的水桶,大的,有分隔的,质量好的,注意一定不要漏水。因为统考时候很多考点需要排队接水,甚至需要从楼上跑楼下。

十四,吹风机。

买个吹风机。色彩画好后需要吹干,但是有的考场没有,即使有也只有一个,排队用,很耽误时间。所以最好自己带个吹风机。

十五,定画液。

定画液作用不大,因此素描最好就用铅笔或者炭笔,不要用太软的,更不要用木炭,炭条!

如果要用定画液的话,注意,素描少喷点,薄薄一层。色彩可以多喷点。 如果用炭笔画速写的,一定要喷。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统考中可以用定画液,但是在很多校考中,不允许用定画液。

十六,纸胶带。

画水粉时,要用纸胶带留白边。当然揭纸胶带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撕烂了。

十七,买考试用纸。

有条件的考生,最好现在就买省统考用纸熟悉下。尤其是速写,要学会怎样在统考试卷上构图。

十八,留白。

看清楚,需要空白的地方一定不要画。统考试卷的右下角有个三角形框,是给你打分用的。

十九,手机。

按规定,手机不允许被带进考场。但是实际上,可以偷偷带进去!

案例1,某同学:手机带进入可以把你的画照下来 我上一年色彩都有点懵 然后上厕所给我们老师打电话问怎么画 童鞋好好画吧 没几天了 看谁笑到最后

案例2,某同学:我们那时候手机都放靴里,老师收到题目当场画,一小时画完然后群发给所有的学生……

案例3,某老师:哈哈,去年竟然有学生用短信问我颜色怎么调,很惊讶

案例4,某老师:有不清楚的随时给我发彩信短信 现场全程跟踪指导!

二十,保护试卷。

千万要注意。统考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试卷。一人只有一张试卷,没有备用的。身份 证,准考证全在上边打印。不要掉地上,会弄脏或者弄湿,很影响效果。

二一,审题。

当然一定要审好题。速写照片上的人,不要变位置。色彩上的静物,看清楚题目要求,看能不能变位置。

二二,预热。

八点半考速写之前,最好画一两张速写练练手。

二三,远亲不如近邻。

旁边如果有高手,不看白不看。速写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绘画基本功。觉得是高手,开始就套近乎,拉关系。适当的看看。或者让高手指点一二。

二四,监考老师。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画得好甚至不如遇见一个好的监考老师。一般省统考的考点在各个地级市的高校或者重点高中。注意:监考老师并不是美术老师。所以一些东西他们也不懂。

一定要尊重监考老师,你的行为千万不要过分。

二五,速写。

一定一定要先构图,把大架子画出来。在往上画!使劲画,一定要有力度。按照评分标准,省统考速写最适合的类型就是线性速写。

速写难抄别人的,尽量自己准备好小抄。因为时间太短。每个人都在忙着画自己的。

二六,素描。

3个小时,别急。如果是照片,最好追求画得像一点。

二七,色彩。

参考评分标准。一般色彩控制在2小时之内画好,后面还要吹干。由于可以早交卷,最后一个小时就比较乱了。

二八,被抓怎么办?

一般监考老师不会抓人。抓人的就是巡考了。一般在一楼考场的考生最倒霉,巡考巡视的几率和次数最多,楼层越高越安全。巡考转到你的考场了,就低头画画,别的什么也不要干。

如果被巡考抓住,只能怨自己倒霉。每年都有考生因为小抄,替考等等被抓。

万一真的被抓,你的求情和红包一般就没有效果了。唯一的办法,尽快联系家长或老师。看他们有没有办法了。

被抓之后,巡考会按照试卷上的信息,记录你的姓名,身份证号,准考生号等等。然后让你本人签字。之后你就可以走了。

处理结果就是:取消本年的艺术生资格。也就是说,你已经没有美术生的资格了,只能凭文化课高考了。怎么办?赶紧回去学文化吧。

二九,清场,放松。

下考场之后。注意不要扔小抄。校考还用得着。

晚上就放松下,去KTV,夜市聚餐等等。作为美考生,终于跨过了第一关,也是一大关。

三十,成绩公布。

考试结束之后。一般20天左右就会公布成绩。大概2011年1月底2月初就可以查询自己的统考成绩了。

重要。高一全市联考可以检测孩子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果,让孩子和其它学校的学生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行调整和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同时参加联考的学校比较多,考试分数更具参考性,试卷的题型和知识点覆盖面接近高考,对于学生后续参加高考有一定帮助,所以高一全市联考重要。

不可以的!

因为只有公办学校的校长,才有资格

推荐学生参加联考。

即使允许国际学校选送学生参加联考,

它也只会选优秀的学生代表参加,也

没你孩子什么事儿呀。

1、经验是由痛苦中粹取出来的。

2、抱最大的希望,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3、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迹。

4、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希望新的学期里有新的面貌来迎接新的挑战。

5、人这辈子,谁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生存的需要,就像灶台上的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学习也是发展的需要,就像漫长旅途中的加油站,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一个人不坚持学习就会落伍,就会被远远抛离在时代车轮的后面。

6、送你一个祝福,愿你好运相伴,送你一个问候,愿你幸运十足,送你一条短信,愿你超常发挥,要高考了,愿你高考顺利,考上理想大学。

7、天再热,热不过心;有信心,一切皆有可能。祝高考顺利,前程似锦。

不要在意他人的看法,成绩不好不代表你不努力,不代表你人不好,或许你在学习方面不突出可在其他方面做的不错,成绩不是衡量人的唯一标准。而且你要有自信,相信自己成绩不好是一时的,努力就会有收获,祝你生活愉快,早日走出困境

在《脑洞大开的教育移民,只为孩子的明天更美好!》这篇帖子里,茗禾君无意提到了华侨生,海外高考移民这些词,没想到有很多家长询问它的操作及可行性。

说实话,我们家孩子刚就读初二,离高三还有几年,我对有关高考的信息关注的并不多。但是海外高考移民,华侨生联考还是很有诱惑性的,我也很想知道它的可操作性能有几何?究竟是朝阳还是夕阳?

关于华侨生联考的信息,百度一下,还是可以搜到一些的,对华侨生的始末也有一些了解。但我发现,百度出来占一定比例的都是一些移民中介的信息,可见,华侨生联考已经被商家做成一个产业链了。

不用怀疑,华侨生联考这个制度由来已久,绝对是真实存在的,制度本身绝不是骗局。

华侨生联考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华侨生联考,高等院校联合招收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考试》。是中国教育部单独针对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为满足这些学生回祖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提供其入读内地大学的机会而设立的专门考试。

只要是符合国家对华侨生身份界定的学子都是可以参加的。

报考资格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须取得住在国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截止报名结束日),2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其中考生本人须在报名前2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出国留学和因公出国工作不能视为定居)。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长期或永久居留权,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年)合法居留资格,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且考生本人在报名前5年内在住在国实际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的,也可以参加报名。

考试事宜考试科目,分文史类和理工农医类,各科满分均为150分,各科目类别满分均为750分 。 文史类(共5科):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 ; 理工农医类(共5科):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考试时间:每年五月份的第3个周末,两天                   

考试地点:北京、上海、福州、广州、香港、澳门,由报名点的各高校招生办公室安排

学校录取每年七月初开始录取工作,由联招办组织实行网上录取。

录取批次按照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一批预科,第二批预科的顺序进行。招生学校在最低录取控制线之上,根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择优录取。

以上信息都是公开的,在官网上都可以查询到。

既然华侨生制度是真实存在的,那是否就适合我们普通人家的孩子走这条路呢?先看一下它的优势和弊端,再做判断。

华侨生联考的优势:

一是考试科目少题目简单。 华侨生联考考试科目比较少。不考政治和生物。文史类和理工类各考5门。

二是录取分数线低。 一本录取线400分,二本录取线300分,艺术类专业200分。750分的总分,这样的录取分数线确实不高。假设考试分数低了,还可以读预科。

三是报考人数少,几乎没什么竞争。 近几年华侨港澳台联考报考人数在5000人左右,不占用国内高考招生指标。

四是招生院校多。 全国招生华侨港澳台高校有300多所,包括985,211高校。

优势这么多,是不是就非常好,其实仔细分析下它还是有一些弊端:

一是国内名校依旧分数线比较高,国内名校也不是那么好考。 尽管400分就可以读一本,但是具体学校具体分析。2017年国内名校录取分数线,北京大学文科630分,理科665分;清华大学理科661分;复旦大学文科601分,理科620分;浙江大学文理都是600分。上海交大2017年没有招生,之前分数线也都不低于600分。不过400分,也依然可以就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之类的一本院校。

二是2018年最新政策,华侨生资格的取得不能捡漏了。 新鲜出台的华侨生资格界定,从2019年开始实施,都要求在外国居住满几年以上的。并且 特别强调了不接受菲律宾特别退休居住签证和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的学生报考。 最容易取得身份的漏给堵上了。

虽然资格界定和往年略有不同,但孩子还是要到国外读书才能符合资格认证条件。而国外身份的办理周期最快也得半年到1年,孩子在初二之前就必须搞定这件事,才有可能通过审核。也就是说,孩子还是需要到国外读高中的。

孩子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没有回头路好走,万一孩子没通过华侨生联考,这种投机的路径可能会导致孩子比国内高考生的竞争力弱很多。 选择这条路,其实就是孤注一掷了。

三是选择华联生联考,必须有足够的财力作为支撑。 这个足够的财力包括移民或取得国外长期居留权的费用,以及孩子在国外读高中的费用。到国外获得长期居住权大概需要50万人民币,孩子在国外读高中,大概需要学费40万元人民币,生活费20万人民币,这样总费用肯定不会低于100万人民币,这还是最低测算,还不包括移民中介费等。所以要有足够的财力支撑才能选择这个路径。

四是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于华侨生联考政策变动的风险。 随着制度的越来越完善,可以钻政策空子的空间越来越小。比如说之前并没有要求要在国外生活几年,但随着报考考生的增多,这些漏洞逐渐完善。政策自身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华侨生联考这个政策受益的群体本身就不多,政策随时有可能会被调整。到头来孩子不但没报上华侨生联考,连普通高考也错过了,真正是影响了孩子的未来。

说了这么多,抛开政策风险不谈,对土豪家庭来说,华侨生联考真的是给孩子指明了一条通向国内名校的捷径,尽管北清复交这样的名校录取分数线很高,但是400分的一本录取线也还是可以考到很多985、211院校的,那也是国内孩子挤破头都想要去的学校。关键是家长是否敢承担政策变动的风险。

华侨生资格取得的路径主要有移民或获得国外的长期居住权。之前,最容易取得长期居留权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已经被取消了。但是,真的想要取得这个身份的,在网上搜搜,还是可以搜到一些途径,主要是和我们国家没有建交的一些小国,但是风险比较大,关键是要狠下心舍得让孩子到那些国家读高中。

说来说去,华侨生联考的受益人,还是那些真正在国外出生或长期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的华侨生,不是自己的它终归会水土不服。

有足够财力,想要搏一下这个政策的家长,我认为只要认清风险,愿意承担风险,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市面上吹得天花乱坠的移民中介给忽悠了。了解清楚,自己判断,酸甜苦辣,自己买单。 即便给孩子找到一条捷径,路还是得孩子自己走出来。

说到底,孩子自己争气,自己努力最重要。父母创造再好的条件,也需要孩子自己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