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笈礼以示成年。这时才能领取什么?

孩子 0 77

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笈礼以示成年。这时才能领取什么?,第1张

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笈礼以示成年。这时才能领取什么?
导读: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笈礼以示成年。这时才能领取什么? 取"字" 见过这道题 古代男子年20行--------,女子年15行----,以示成年,才能取-----。 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笄礼,以示成年,这时才

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笈礼以示成年。这时才能领取什么?

取"字"

见过这道题

古代男子年20行--------,女子年15行----,以示成年,才能取-----。

古代男子年20行冠礼,女子年15行笄礼,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字。

男子二十行“——”女子十五行“——”以示成年,这时才能取“——”

男子20岁。二十体犹未壮,故曰“弱”;男子二十行冠礼,故曰“冠”。

女子15岁行笄礼。女子成年许嫁举行笄礼。“女子成年,十有五而笄。”《礼记》“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

古代女子15岁行笄礼以示成年,这之后便可取什么

古代女子15岁行笄礼以示成年,这之后便可取字。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司马迁字子长,李白字太白。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行冠礼,后人常用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是否正确

对的。

汉刘向 《说苑·修文》:“冠者,所以别成人也……君子始冠,必祝成礼,加冠以厉其心。”后因以“加冠”指满二十岁。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什么

弱冠

古代女子年龄都怎么说?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弱冠:二十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半老徐娘:三十岁。

在古代男子年龄28怎么说

30岁 而立、立年、始立、始室、壮室

二十八接近三十

古代男子年龄的别称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二十岁

而立:男子三十岁

不惑: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其他很多男女都用。其实专指女孩的称谓要多些。

  及笄礼分为初加、再加、三加,分别对应一拜、二拜、三拜。

 1、及笄礼开始前,笄礼者身着儒裙入场,面朝香案跪坐,赞者上前为其梳头;

 2、初加,笄礼者走至香案前,一拜父母后跪坐,有司端托盘上前,正宾为笄礼者戴笄,正宾训诫。训毕,笄者起身,与正宾互行揖礼,然后退场。

 3、二加时笄礼者走至香案前,二拜正宾后跪坐。有司端托盘走至笄礼者面前,正宾为笄礼者簪上发钗,并说祝辞。说毕,笄者起身,与正宾互行揖礼,然后退场。

 4、三加时,笄礼者行正规拜礼后跪坐,正宾为笄礼者加钗冠,并吟颂祝辞。

 5、最后笄礼者与父母并列而站,全体起立。随后父亲面向全体参礼者宣布:“小女笄礼已成,感谢各位的盛情参与”。

中国古代举行成人礼的三大基本内容是:服制、礼器和音乐。

一、服制

1采衣:采衣即未行礼之前穿的童子服。根据冠礼的资料:样式是短褂裤,缁(黑)布为衣,朱红色的锦边——不知道女童是不是也是黑色?但建议可以穿明丽一些的色彩。穿普通的布鞋。梳双鬟髻。

2初加:发笄和罗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缘没有文饰,腰带用普通的细布带。

3再加:发簪、曲裾深衣。

4三加:钗冠。正式的大袖长裙礼服,上衣下裳制。佩绶等饰物。

二、礼器

1、醴酒1杯:可用普通的较平和的白酒代替,建议用古朴造型的酒杯。

2、饭1份:可以用浅盘或小碗象征性地铺一层米饭即可,备竹筷一双。

3、小几一个:作为置醴酒席的几案,上面放醴酒1杯,饭1份 ④席子3张:1张置于场地东侧,用来放置要穿的三套汉服。另2张并列置于场地中央偏西侧,放座垫(是用来跪坐的)。 ⑤盥1个:用普通的盆加水,备毛巾及温和的洗手液即可,置于放汉服的席子北侧。

4、香炉,香。

5、国旗挂图1张。

6、观礼者座垫若干。

三、音乐

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华夏的礼乐文明是一个整体,礼乐不可分。整个仪程中当然少不了丝竹管弦。但希望选择高雅的古曲,如《高山》《流水》等。琴、筝等乐器最好。

扩展资料:

古代男女的成人礼: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古代男子成人礼: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

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

“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女子成人礼:

与男子的冠礼相对,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就是由女孩的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

参考资料:

汉族成人礼  

  古代女子成年礼,称之为:笄礼。

  笄礼,是中国汉民族女性的成年礼。笄礼作为女性的成人礼,象男性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

  读音 jī iǐ 对于当今中国人,成人礼的概念其实很模糊,当然,行过成人礼的也不少,相信大家不少都有在广场上国旗下集体宣誓的经历。其实它对我们生命过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当今流行的所谓"成人仪式"。华夏先祖对于冠礼非常重视,所谓"冠者礼之始也",《仪礼》将其列为开篇第一礼,绝非偶然。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女子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成年及身有所属。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在举礼的程序等问题上大体和冠礼相同。但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另行强调明确。《朱子家礼·笄礼》"女子许嫁,即可行笄礼。如果年已十五,即使没有许嫁,也可以行笄礼。笄礼由母亲担任主人。笄礼前三日戒宾,前一日宿宾,宾选择亲姻妇女中贤而有礼者担任。"

  笄礼冠服,用冠笄、褙子。将笄者初服,双紒、衫子。

  

1、冠礼和笄礼的区别是冠礼是古代为男孩子满二十岁而举行的成年礼,笄礼是古代为女孩子满十五岁而举行的成年礼在古代,男孩子到了二十岁,家里会举行隆重的冠礼冠就是帽子,男孩子到二十岁就可以戴帽子了,表示自己成。

2、一礼仪的对象不同 1冠礼冠礼的对象是汉族男子2笄礼笄礼的对象是汉民族女孩二行礼年龄不同 1冠礼冠礼是男子长到二十岁时所举行的一种束发加冠礼节2笄礼笄礼通常是在女孩子十五岁左右行礼,是。

3、2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女子到了20岁,如果还未许嫁,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笄。

4、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女子到了20岁,如果还未许嫁,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笄礼至。

5、冠礼一般是男子在20岁的时候举行,而笄礼是女子在15岁时就会举办的,主要还是为了告诉众人,这孩子长大了,可以成家立业了ldquo冠礼rdquo的ldquo冠rdquo其实指的是帽子,在那个时候是一种特殊的装饰礼帽古时候。

6、冠礼基本同笄礼,惟有所加元服不同,分别为幞头帽巾程序略 1迎宾主人立于东面台阶位等候宾客有司托盘站在西面台阶下客人立于场地外等候笄者沐浴后,换好采衣采履,安坐在东房更衣间内等候。

7、一顶是红中带黑的素冠,表示可以参加祭祀父兄还要给受礼的人取个表字,供外人称呼使用然后进入太庙祭祀列祖列宗,表示从此算是宗族里的一员,死后能在太庙享受祭祀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要举行“笄礼”,也就是把头发。

8、冠礼和及笄礼都是一种古代的成年礼,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两种礼仪始于周代,一般而言,男子是20岁的时候行冠礼,女子是15岁的时候行及笄礼首先,我们先说及笄礼,它兴起于周代,是贵族女子在订婚之后出嫁之前要举行的礼节。

9、成人礼成人礼是在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各式各样成人礼中国古代汉族的成人礼指冠礼和笄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古时汉族男子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

10、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

11、“及笄之年”是指15岁“及笄”指女子15岁了,已经成年古代女子年满15岁要行“笄礼”“将笄”指古时14岁的女子,还未到但即将要到行“笄礼”的年龄古代的女子,只要年满15岁就要把头发挽起来,挽成一个髻。

12、冠礼和笄礼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冠礼是成年礼的一种高级和代表性形式,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 冠礼即是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

13、’”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九“冠礼是自家屋里事,有甚难行关了门,将巾冠与子弟戴,有甚难”笄礼也是古代嘉礼的一种为汉族女子的成年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

14、汉冠,加了奖励,减了税,庆祝了全世界发夹的过程与冠礼的形式相似它还需要三次添加发夹,每次都有不同的含义然而,女性父母通常举行发夹礼女孩笄礼的正宾是德才兼备的女老师4当一个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订婚时。

15、都是成人仪式中国古代男的成人礼叫冠礼,女的叫笄礼男的成年后才允许带冠,女的成年后带笄也就是带簪子在成年礼上会正式给男女带冠笄。

16、“高帽子”是不能随便乱戴的,因为它意味着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就说“冠”依周礼,贵族子弟之加冠,凡三次首加“缁冠”,这是参加各种政治活动的服饰次则加“皮弁”,这是猎装和军帽,所以往往同时还要带剑三加“。

17、这其实是由于女子在15岁之后就需要行成年礼,那么女子的成年礼就叫做及笄之礼,而之所以有着这样的说法,就是因为女子她到了及笄之礼的时候,就需要将自己的头发盘起来在盘好头发之后上面加上一个簪子,这样的话就代表着。

18、文献缺乏记载但综合各种资料来看,整个行礼程序,笄礼与冠礼基本相同,只在几处细微方面略有差异1宾有司赞者等参礼者宜由女性担任行礼地点宜于堂室2加笄古礼女子笄礼同男子冠礼一样,也有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