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大盘点!跑腿服务异地订单翻倍长 文化消费成热潮)

老公 0 183

(春节假期大盘点!跑腿服务异地订单翻倍长 文化消费成热潮),第1张

春节刚刚结束,这个虎年春节呈现出“就地过年,回家团圆”的特点。节日期间,各种形式的消费促销活动升级。


我国消费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加快,冰雪消费热情高涨,文化消费引领时尚,品质消费亮点纷呈,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春节期间,全国重点购物中心客流量大增。上海线下消费支付371亿元,海南离岛10家免税店销售额近20亿元。


全国网上年货节继续举行,很多家电平台和快递公司在节假日都不歇业。与此同时,年夜饭套餐、花卉绿植、年货礼盒等热销,智能家居、智能家电、文创产品等升级产品热销。县城和乡村鲜果订单同比增长3倍以上,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吉林省蛟河市青岭镇新华村八社村民沈楠:以前冬天吃不到的热带水果,现在都是网上买,两三天送到家。


春节期间,冰雪消费掀起新高潮。“冰墩墩”等冬奥纪念品备受青睐。来自重点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滑雪圈、溜冰鞋、滑雪服等运动装备的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3倍。


创新融合,新场景,线下消费稳步增长


为适应春节消费特点,各地创意先行,致力于打造融合创新的消费新场景,也激活了线下消费潜力,满足了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春节期间,许多人留在深圳过春节,一些商场进行了装修,以满足节日消费的需要。这个位于福田区的商业中心首先通过文化活动吸引人流,然后推出7折优惠促销,拉动了餐饮、购物等线下消费的稳定增长。


深圳市民曾欣:正好我过生日,就和家人出去吃个饭,散个步。刚才我吃饭的折扣直接减了几十块,挺好的。


这家位于南山区的商场以亲子游为目标,新增大型儿童探险游乐设施,吸引众多家庭打卡。春节假期期间,购物中心的营业额每天增长15%以上。


梁深圳市民:带孩子来这里玩,等会出来就可以逛逛,吃喝玩乐。


深圳某商场工作人员季良说:商场日均营业额接近500万,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各地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也带动了餐饮、旅游等行业的稳定复苏。春节期间,湖南长沙老渔村文化园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000多人,带动消费超过300万元。真实还原了渔民的茅屋、竹筏、蓑衣的特色,以“鱼”为主题的民俗活动沉浸感十足。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到舞鱼龙、打鱼灯的古老传统,还可以体验制作鱼丸、煮鱼冻的古老手艺。


长沙市民:特别是现在生活好了,日子越来越红火了。看到这一幕,童年的回忆真的在脑海里翻腾,很激动,也很开心。


游客:自己做的感觉非常非常好。能把这些祝福包在这个鱼冻里送给大家,我觉得很开心。


现场过年生跑腿服务,外地订单翻倍


今年春节,很多人放弃了与家人团聚,选择就地过年。虽然人没回去,但家人之间的相互悼念,还是通过一个个包裹,流淌在家乡和城市之间。


今年春节期间,国内异地订单量翻了一番。除了送上时令年货和新年礼物,为远在他乡的父母定制个性化的跑腿,也成为了传递思念和孝心的新方式。


春节假期,家住武汉积玉桥小区的高阿姨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高阿姨的女儿姗姗在英国上学,今年不能回家过年。高阿姨平时工作忙,腰也不好。春节期间,珊珊在网上给妈妈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下了一个跑腿订单,在家安装调试。


武汉市民高阿姨:很开心。我觉得她想得挺周到的。我觉得服务挺好的,直接送到我家也很贴心。她手把手地教我如何下手机(app),如何调试,如何使用。因为我们接触这个比较少,他们也教会了我们耐心。


机器人刚装好,女儿珊珊就打来了视频电话,高阿姨赶紧把机器人给女儿看。


高阿姨的女儿严珊珊:她只点手机上的App,不用弯腰,因为我之前在国内用过这个跑腿服务,挺好的。想着自己不在国内,想用,就让小哥哥教妈妈怎么用。


春节期间,像珊珊这样不能回家过年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根据电商的数据,春节前后,国内异地订单数量同比增长1.3倍,其中不少是子女给父母的孝心订单。订单不仅包括日用品和家用电器,还包括贴春联、倒垃圾、安装电子设备等差事。


武汉跑腿的小舒:我们提供帮买,帮送,帮拿。主要服务群体是老人和小孩,尤其是老人。


在小舒的服务单上,记者看到不仅有“送老人坐高铁”“老人突然联系不上,在家敲门很麻烦”等详细的服务需求,还有很多暖心的留言。“老人普通话说得不太好,耐心点。”“给老人的年货比较重,请送上楼。”虽然只是简单的几条信息,却传递着深深的关怀和思念。


当地新年迷你度假套餐


今年春节期间,短途游、近郊游的游客比例达到70%以上,慢体验、沉浸式的“微度假”深受大家喜爱。也有很多家庭选择包一个民宿院子,全家围坐一起过年。


写书法,做灯笼,剪窗花,包饺子,涮火锅...今年春节,在京工作的张莉没有回甘肃老家,但和家人朋友在B&B座的小院子里欢聚一堂,依然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北京市民张莉:北京的环境也比较好,四面环山。平时我们都在城里。有这样的风景,大家在一起很温馨很舒服。


北京市民李:我看到了山、流水和大树。家里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陪我过年。有许多人在这里庆祝新年,这使我感到更加高兴。


不同于在家过年,多场景、新体验的民宿院子不仅能让人有家的感觉,还能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足不出户泡温泉、预约厨师上门做饭、提供周边滑雪门票等多种服务,让设施齐全的民宿院子成为很多人携家带口出游的首选。春节期间,京郊、青岛、山东等地的民宿入住率超过90%。


青岛市民赵颖:我觉得大家平时都很忙。带老人小孩出去走走(放假)。


住民宿,享受过年的味道。春节期间,青岛花雨镇举办虎年庙会、上元灯会等一系列民俗活动,大家大张旗鼓地庆祝新年。


青岛市民曲增文:草莓采摘,滑雪,小吃,庙会,带孩子逛逛挺好的。有一股年味儿,年味儿比家里强多了。


据途家B&B平台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单户型B&B房源预购量增长约56%。最受欢迎的十大春节租房或别墅城市是:上海、北京、三亚、苏州、成都、广州、陵水、惠州、清远和杭州。更多的人选择避开省内最热的城市,热门目的地增速快于少数民族,如四川凉山、广东惠州、新疆喀什、黑龙江伊春等。


酒店负责人胡阳:大多数消费者不再只是像以前一样生活,而是通过专注于这种不同的场景和沉浸式体验来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文化消费成为热潮,引领消费新时尚


在现场,除了各种忙碌的购物和短途旅游,很多人还选择了看电影、看展览、参观博物馆、泡图书馆等新的度假方式。


假日期间,上海、深圳等地部分大型展览、美术馆正常开放,浦东美术馆单日人流量达3000人。外滩的东艺美术馆正在展出莫奈、博内尔等29位大师的80件作品。许多市民带着家人来看展览,一些游客甚至专程从外地赶来看一看。


杨:我每次来上海都会找一两个美术馆看看画,欣赏一下。


上海市民栾女士:可以开阔眼界,不用出上海,挺好的。


深圳各大文化展馆策划推出的特色展览也成为市民打卡的热点。本次沉浸式数字体验展借助沉浸式渲染、图片搜索、全景声等技术,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古建筑和藏品中的图案世界。观众可以欣赏到高达5.3米、22倍高清放大的文物裸眼3D“数字文物”,感受超越实体文物展览的体验。


深圳博物馆正在展出“敦煌石窟和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艺术”。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每天只能预约4000人次,但展览每天都爆满。


深圳市民:当时从它的着色材料,它的造型,它复原的程度,看起来都是相当震撼的。我认为中国的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深圳市民:之前去敦煌的时候时间比较紧,你可以在家慢慢享受。


很多地方也推出了“博物馆过年”活动,图书馆、剧院、电影院人气爆满。搜索平台大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呈现快速增长势头。80后、90后是消费主力。今年十大热门春节活动中,“看电影”依然是大家的首选。截至2月6日21时,今年春节档总票房已破60亿元。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