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让父母送自己去上大学?

孩子 0 39

该不该让父母送自己去上大学?,第1张

该不该让父母送自己去上大学
导读:父母该不该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呢?相信绝大部分准大学生对此并不情愿,他们片面的认为父母陪同自己去上大学是一件很丢脸且难为情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你也许会明白,去上大学能够有父母陪着,还真是一种福分,同时也是在尽孝!那

父母该不该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呢?相信绝大部分准大学生对此并不情愿,他们片面的认为父母陪同自己去上大学是一件很丢脸且难为情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你也许会明白,去上大学能够有父母陪着,还真是一种福分,同时也是在尽孝!

那么,该不该让父母送自己去上大学呢?想必90%以上的准大学生都不懂得下面这3点道理,小编认为这三点理由非常有道理。

1、你的大学也是父母的大学

你之所以能顺利考上大学,那是因为有父母在背后做你坚强的后盾!除了考试成绩是你的功劳以外,剩下的全都是你父母的功劳,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你养大,从幼儿园升小学,小升初、初升高、现在高升大学了,父母都在一路上陪伴着你读书,这一陪就是十几年,你天真以为这只是你一个人的大学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背后还有父母家人为你辛辛苦苦付出着,说白了,你的大学也是父母的大学!

2、18岁不是你的成人礼,只有上大学才是

不少的准大学生会认为自己过了18岁,已经成年了,这个年纪可以自己一个人去拼一拼,闯一闯,但是在父母的眼中,18岁压根就不算什么成人礼,只有上了大学才是真正的成人礼。18岁之前,你从未离开过家,一直在家里有父母庇护着,你成不成人,对父母而言,你都是小孩,当你走向大学,就意味着你离开庇护的家,远距离让你和父母的感情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所以说,上大学才是你的成人礼,很多父母之所以执意想要送你上大学,那是因为他们希望见证你一生中真正的成年礼,自己懂得照顾自己,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3、在你断线展翅飞翔之前,父母希望你能安全着陆

不少的准大学生认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这十多年的日子里,自己犹如一只风筝,被父母紧紧的拽着跑了18年,所以希望自己能尽快剪断那根线。现在你终于上大学了,父母也是时候后彻底放手,让你自由飞行了,但是,在这最后的风筝断线之前,父母希望孩子上大学时能陪着,再送那一程,看到你安全着陆,他们才能放心。

其实现在很多准大学生都不懂父母的心,他们一味的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各有各的理由,不少父母也表示很无奈。但是,让父母陪你上大学,其实也是你尽孝的表现形式,所以在这里建议准大学生们,千万不要轻易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这样做只会让父母伤心,换成是你的话,你会忍心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吗?

父母确实要送,将小孩送进列车就可以;新生到达学校所在地的或汽车站之后,院校会分配人接人。中国的父母对小孩考虑得太多了,不想放手;而人生终究要“独自一人上道”,就从上大学一个人到大学签到逐渐!如果孩子院校近点,就无须送了,借此机会能够锻炼一下小孩的单独应对能力,父母借此机会更进一步的知道孩子,便于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给孩子大量教育

若小孩在外省边远地区,送一下小孩,从心理状态上对小孩、对父母全是一种宽慰,必竞孩子上大学,父母与小孩的碰面机遇就少了,送一下能够增进小孩与父母中间的情感。如果是女生,要送,男孩儿,依据小孩的想法和对孩子的掌握,应送并不送,送孩子,父母能够亲身去了解一下小孩录用的院校,包含学习环境、所在位置、专业优势、未来发展方向等。长期性在家里辛苦劳作的父母能够借此机会放松一下心情

每一年的新生入校,许多父母都是会送新生入校,一些家中乃至全家出动,七八个人送一个孩子入校,事实上彻底没有必要!新生念书完全可以一个人签到,父母将小孩送进列车就可以,院校都是会在火车站接人,分配工作人员和代步工具将学员接回来院校,新生到院校后会出现高学段的学员(青年志愿者)帮助学员进行签到有关的证件。新生的行李箱能够快递公司到院校,父母送孩子上大学事实上并不会起多少功效。父母送孩子上大学,父母会觉得是一片好心,

实际上是在提升大学的压力,院校在交通出行、酒店住宿、餐饮服务等领域都是会提升“超额的开支”!学生家长到院校后也相当于“新生”,院校的接待人员还需要分配“青年志愿者”去招待父母;每到新生新学期开学期内,校园周边的宾馆都是会“爆棚”,一些大学迫不得已在室内体育场搭铺地让父母酒店住宿等。小孩要去读大学,说明小孩已经长大了;父母不用管太多,更不必须给孩子考虑到过多,必须对小孩放开手,让小孩自己成长。例如:有些父母送孩子上大学,要在寝室给孩子“配电冰箱”;有些父母给高校提要求,孩子要住单间等,令人很无语!除此之外,孩子上大学也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彻底没必要全家出动、七八个人送孩子上大学等。

子女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不该送子女上大学?不管是在网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态度总是呈现出严重的两极分化趋势。有人认为,让孩子独立上大学,这是锻炼他(她)个人生存能力的好方式。也有人认为,必须送,坚决送,不把孩子送进大学都不会安心。我身边一位准大学生的母亲,就持后一种态度。在她看来,嫁女儿不用送,上大学一定要送她。

上大学是父母子女分离的真正开始

天下父母和子女之间,总有分离的时刻。这个时刻,并不是从孩子成家立业才开始,恰恰就是从子女上大学的那一刻开始的。一般而言,子女上大学,父母和子女之间,真正有了物理上的距离和疏远。作为父母,从真实情感上,是拒绝这种分道扬镳的。但理智告诉父母,应该接受子女的渐行渐远。这位母亲说,我可以接受我的女儿慢慢从我视野中消失,直到我看不见她,但我一定要知道她降落在何处。

目送孩子走远和自己转身:感觉不一样

他(她)是你们养育十八年的孩子,一直陪在身边。尽管,他(她)有时候非常淘气,让你们烦恼。但是,因为他(她)的出现,你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现在,他(她)就要从你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你们成为了永远的留守父母,心上永远有一处地方空空荡荡。这位母亲说,我当然知道这一天必然到来,问题是,让我目送她就这样走远,我会肝肠寸断,我做不到。我不愿看着她在我视线中越来越小,我宁愿送她着陆,自己一步一步往后退。

知道子女梦想从哪里开始很重要

大学是孩子梦开始的地方。送他(她)上大学,看看子女的梦想从哪里开始,非常重要。这位母亲说,我陪了女儿十八年,陪着她长大。突然之间,她的生活,从此我不能全程陪同了,我很失落。至少,让我见证她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轨迹,她十八岁第一次出门远行,我必须在场。因为,十八岁,是女儿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我梦难眠的开始。女儿平安出发,对我而言,非常重要。

送女儿上大学:比送她出嫁更重要

最后,这位母亲说:如果有一天,女儿出嫁了,我会为她高兴,她会开始自己的幸福人生。我也许会哭泣,但绝对是喜极而泣,因为,终于有一个人,可以像我爱她一样爱她,甚至比我爱她更爱她,从此不再是我一个人操心她过得好不好,而是有更重要的人随时都在捍卫她。因此,送不送女儿出嫁,我不纠结。但此时此刻,她才刚刚上大学,那个时刻准备着保护她的男人还没出现,因此,我必须在场。

如果你们的孩子即将上大学,你们会送他(她)吗?如果你自己即将上大学,你希望自己的父母陪您走一程吗?

父母该不该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呢?相信绝大部分准大学生对此并不情愿,他们片面的认为父母陪同自己去上大学是一件很丢脸且难为情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你也许会明白,去上大学能够有父母陪着,还真是一种福分,同时也是在尽孝!

那么,该不该让父母送自己去上大学呢?想必90%以上的准大学生都不懂得下面这3点道理,小编认为这三点理由非常有道理。

1、你的大学也是父母的大学

你之所以能顺利考上大学,那是因为有父母在背后做你坚强的后盾!除了考试成绩是你的功劳以外,剩下的全都是你父母的功劳,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你养大,从幼儿园升小学,小升初、初升高、现在高升大学了,父母都在一路上陪伴着你读书,这一陪就是十几年,你天真以为这只是你一个人的大学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背后还有父母家人为你辛辛苦苦付出着,说白了,你的大学也是父母的大学!

2、18岁不是你的成人礼,只有上大学才是

不少的准大学生会认为自己过了18岁,已经成年了,这个年纪可以自己一个人去拼一拼,闯一闯,但是在父母的眼中,18岁压根就不算什么成人礼,只有上了大学才是真正的成人礼。18岁之前,你从未离开过家,一直在家里有父母庇护着,你成不成人,对父母而言,你都是小孩,当你走向大学,就意味着你离开庇护的家,远距离让你和父母的感情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所以说,上大学才是你的成人礼,很多父母之所以执意想要送你上大学,那是因为他们希望见证你一生中真正的成年礼,自己懂得照顾自己,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3、在你断线展翅飞翔之前,父母希望你能安全着陆

不少的准大学生认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这十多年的日子里,自己犹如一只风筝,被父母紧紧的拽着跑了18年,所以希望自己能尽快剪断那根线。现在你终于上大学了,父母也是时候后彻底放手,让你自由飞行了,但是,在这最后的风筝断线之前,父母希望孩子上大学时能陪着,再送那一程,看到你安全着陆,他们才能放心。

其实现在很多准大学生都不懂父母的心,他们一味的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各有各的理由,不少父母也表示很无奈。但是,让父母陪你上大学,其实也是你尽孝的表现形式,所以在这里建议准大学生们,千万不要轻易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这样做只会让父母伤心,换成是你的话,你会忍心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吗?

送孩子去上大学,是见证成长的重要仪式,不可或缺的亲情陪伴,分享几段话给大家。

有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中这样写到:

明天来报道的新生注意一下:

一个小小的请求…

当你的母亲想挂好你带来的所有衣服并帮你铺床时,由着她吧。当你的父亲想向你身边的所有人介绍他自己时,由着他吧。当这个周末你父母想跟你到处逛逛并拍照时,由着他们吧。如果他们使你感到尴尬或者表现得很疯狂,也由他们去吧。因为在你开启人生的新篇章时,他们同样也在开启着他们的新篇章。无论你信或不信,这对他们来说可能比你更艰难。所以让他们再最后一次把你当个小宝宝吧。

父母送子女上大学,并不代表子女不能独立,而是父母与孩子共享进入大学的喜悦,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对父母而言,这还是一种分享,是一种放心,是一种踏实,更是一种陪伴。尤其是很多父母并没有上过大学,因为子女,终于有了进入大学校园看看的机会,踩踩这片土地,望望这片天空,逛逛这座城市,看看这座校园,见见老师与室友……

让家人送送吧,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宿舍”,他们才能想象出你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和什么样的人一起玩耍,才能放心。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食堂吃饭”,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坐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吃着什么样的饭菜,才能放心。这样再打电话说:“我在去教学楼的路上”,他们才能想象出自己的孩子走在怎样的一条路上,才能放心。而不再是想你的时候,只能想象一张脸庞而已。

这些观点,我非常赞同,此刻送孩子上大学的父母应该是最后一次享受被需要的感觉。给八岁的儿子讲了,问以后需要爸妈送不?非常肯定的回答:需要,还需要陪读。有点想笑,这怎么可能,也许这就是八岁孩子最真实的想法,我还能享受无数次被需要。

父母该不该送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呢?相信绝大部分准大学生对此并不情愿,他们片面的认为父母陪同自己去上大学是一件很丢脸且难为情的事情,但是,如果你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和体会,你也许会明白,去上大学能够有父母陪着,还真是一种福分,同时也是在尽孝!

那么,该不该让父母送自己去上大学呢?想必90%以上的准大学生都不懂得下面这3点道理,小编认为这三点理由非常有道理。

1、你的大学也是父母的大学

你之所以能顺利考上大学,那是因为有父母在背后做你坚强的后盾!除了考试成绩是你的功劳以外,剩下的全都是你父母的功劳,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你养大,从幼儿园升小学,小升初、初升高、现在高升大学了,父母都在一路上陪伴着你读书,这一陪就是十几年,你天真以为这只是你一个人的大学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背后还有父母家人为你辛辛苦苦付出着,说白了,你的大学也是父母的大学!

2、18岁不是你的成人礼,只有上大学才是

不少的准大学生会认为自己过了18岁,已经成年了,这个年纪可以自己一个人去拼一拼,闯一闯,但是在父母的眼中,18岁压根就不算什么成人礼,只有上了大学才是真正的成人礼。18岁之前,你从未离开过家,一直在家里有父母庇护着,你成不成人,对父母而言,你都是小孩,当你走向大学,就意味着你离开庇护的家,远距离让你和父母的感情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所以说,上大学才是你的成人礼,很多父母之所以执意想要送你上大学,那是因为他们希望见证你一生中真正的成年礼,自己懂得照顾自己,才算是真正的长大!

3、在你断线展翅飞翔之前,父母希望你能安全着陆

不少的准大学生认为,和父母在一起生活的这十多年的日子里,自己犹如一只风筝,被父母紧紧的拽着跑了18年,所以希望自己能尽快剪断那根线。现在你终于上大学了,父母也是时候后彻底放手,让你自由飞行了,但是,在这最后的风筝断线之前,父母希望孩子上大学时能陪着,再送那一程,看到你安全着陆,他们才能放心。

其实现在很多准大学生都不懂父母的心,他们一味的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各有各的理由,不少父母也表示很无奈。但是,让父母陪你上大学,其实也是你尽孝的表现形式,所以在这里建议准大学生们,千万不要轻易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这样做只会让父母伤心,换成是你的话,你会忍心拒绝父母送自己上大学吗?

朋友老姚的儿子考上一所985高校,老姚全家都很高兴。但随着孩子报到日期的临近,老姚和他儿子之间就是否让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报到产生了分歧。儿子认为让父母护送去大学报到是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会被同学笑话,会显示自己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网上也是这么说的。但老姚夫妇认为,孩子的大学离家比较远,担心孩子的安全。另一方面,夫妇俩也想去看看孩子考上的大学。

大学校园,途虫原创摄影

我能理解老姚的想法,如果我的孩子考上大学,我也一定会和孩子的妈妈送孩子去大学,当然要先跟孩子沟通好。现在不少人都反对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报到,认为家长陪孩子去大学报到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我真的觉得这种担心太多余了。

事实上父母送孩子去大学报到,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为并无本质联系,准大学生们可能并不了解父母的所思所想。绝大部分家长和老姚一样,亲自送孩子去大学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担心孩子的安全,儿行千里母担忧,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在情理之中。

第二层意思是,孩子考上大学,不仅孩子本人有成就感,父母也有成就感。在冲刺高考的路上,孩子非常辛苦,父母也很辛苦,高考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战役,胜利了,父母应当和孩子一起共享幸福喜悦,而对父母来说,没有比亲自去孩子所在大学逛一逛,看一看更令人激动了。

大学校园,途虫原创摄影

对此我深有感触。我考上大学那一年是1991年,当时从乡镇中学考上重点大学,还是一件比较轰动的事情。那是家庭还比较贫寒,临近报到的时候我对父母说独自去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报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然第一次出远门,但对我来说不是什么挑战。

但父亲执意要和母亲一起送我去大学,父亲对我说,母亲一辈子没有走出过县城,我考上大学,正好带母亲去大城市看看,去我所在的大学看一看,求学路上,母亲是最辛苦的,我能考上大学,母亲的贡献最大。所以那次去大学报到,父亲和母亲都跟我一起去了,尽管我们一路住最简单的招待所,一路吃最简单的饭菜,但我能感觉到父母心中的那份高兴和满足。

我自己还清楚地记得带着父母一起在大学校里游览的情景,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很大,很漂亮,走在大学校园里面的父母很高兴,我想这或许是他们辛勤付出的最好报答吧。

大学校园,途虫原创摄影

当然,时代不同了,现在很多孩子已经不用父母陪着去大学校园报到了,但如果父母很想陪着你去大学报到,我建议大准大学生们能尊重父母的意见,和父母一起开开心心的去大学报到,让父母也分享你的成功和喜悦。

有人会说,不一定非得第一次就陪着孩子去大学报到,可以另外选择时间去看望孩子。但我要说,这真的不一样。第一次陪着孩子去大学报到,第一次参观孩子的校园,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大学校园,途虫原创摄影

每到开学季,我们总会看到很多大学的 体育 馆里面铺满了席子,不少父母就睡在 体育 馆里,很多网友觉得这太残酷,觉得孩子不懂事,不独立,才让父母受苦。不过,很多父母或许并没有觉得苦,睡在 体育 馆里,他们的内心或许是甜的。

有必要。

家长送孩子上大学,一方面是想同孩子共享上大学的喜悦,另一方面也是舐犊情深的爱的表达,他们不想缺席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节点,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送孩子上大学,重在陪伴而非包办。在这个见证孩子独立、成长的仪式上,父母要学会放手。

大学作为一个迈入社会过渡阶段,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段增强本领、磨练意志的时间。在这里,没有了家长的庇护和帮助,新生们逐渐学会自力更生。家长同孩子一起去报到,除了确保路上行程安全以外,不必做到面面俱到,诸如办理入学手续、整理收拾宿舍等,都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增加他们的独立性,锻炼他们处事能力,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如果家长们在报到时还做不到逐渐放手,帮孩子适应独立环境,又怎能指望孩子成长、独立呢。送孩子上大学,作为家长,更重要的是做一个见证者,见证并记录下这个美好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