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这种教育方式值得被赞同吗?

孩子 0 47

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这种教育方式值得被赞同吗?,第1张

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这种教育方式值得被赞同吗?
导读: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值得被赞同。长江航运公安局南通分局海门派出所民警郭亮亮说:“教育为先,双方沟通,孩子认错,并会通过做家务换零花钱。”警察还教育了两个家长。如果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们

孩子偷拿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这种教育方式显然是不值得被赞同。

长江航运公安局南通分局海门派出所民警郭亮亮说:“教育为先,双方沟通,孩子认错,并会通过做家务换零花钱。”警察还教育了两个家长。如果孩子们犯了错误,他们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们。这种和警察一起吓唬孩子的方式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这种方式会让孩子害怕警察。一旦发生事情,孩子们害怕向警察求助。  

在类似的情况下,用合理合法的方式,不能说孩子犯错,让警察叔叔来抓你,遇到事情就要想办法。你应该去找警察叔叔帮忙。不能怕警察叔叔。

家长应该合理教育孩子:

1、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表现在孩子身上,在孩子面前,父母从生活小节到思想品德,没有一件是小事。家长会说谢谢,孩子自然也是懂礼貌的;家长会在公交车上让座,孩子自然也懂得尊老爱幼;爸爸会分担家务,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也会主动做家务;家长会准时完成工作的,孩子自然也会按时完成作业。

2、要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

现在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就开始报各种补习班、技能学习班,为孩子制订了一系列的计划,还要时刻盯着孩子完成才罢休。但是盯久了就会发现孩子好像并不会主动去做,尤其是没有兴趣的事情,别说主动做了,连被动做的都很艰难。

3、爱要有方,严要有度

家庭教育往往存在两种极端,要么过于溺爱,要么过于严苛。每一个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孩子,有人觉得孩子是宝贝,要事事顺着,不能让其受一丁点委屈,也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这两种方式都过于极端了,都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

在孩子的教育,也是让父母们最头疼的一件事,这不发生在江苏南通一对夫妻身上,直接把孩子送去派出所进行教育,不仅民警觉得匪夷所思,更是让很多的家长议论纷纷啊,这样的教育真的可取吗

民警对双方进行了教育,小朋友向父母承认了错误,得到了父母的原谅,约定了做家务去换零花钱这样的协议。

民警表示,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用正确的方式来教育。这种用警察来吓孩子的方式万万不可取。因为孩子心智并不成熟,这种方式会使孩子害怕警察。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也不敢去求助警察。

孩子犯错带去警局,到底是不是过度教育呢网友们各有各的看法。说到教育,家长很难把握其中的尺度,随着时代在变化,教育观念也在屡屡刷新,孰对孰错难以判定。但回到事件本身,孩子为什么要偷拿父母的钱,为什么不直接问父母要钱这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别解决孩子,要一起解决问题。如果动不动就报警、送派出所,但不去看小行为背后的沟通问题,就是一直在把孩子往外推,就是在告诉孩子“这是你的错”“跟我没有关系”。孩子固然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对于亲子关系而言,可能会越来越疏远。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看到行为,接纳情绪,解决问题,才是应该做的。这次难得的争议,或许能让更多父母反思该如何与孩子沟通,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成功的基础。是必要补充和有力助手。

家庭教育观念缺失,具体反映是“过度教育”与“过度爱”。有一句口号误导父母,甚至误导教育界。

家庭教育追求缺失,是指家庭教育中精神追求不足。更多追求的是物质富裕,忽略精神富有。

要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知识,就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固有的血源情感,伦理道德上的内在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热前提性,长期性必要补充和助手作用。

我觉得这个应该要视情况而定吧,不能够说犯错就要去找警察,你应该要看一看他到底是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如果说是触及到了法律底线的话,那绝对是要去找警察解决的。但是如果说只是一些小事情,你认为他做的不对的话,那我觉得那就是你做家长的不对了,你没有给他一个良好的教育,没有指正说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对他进行一个更好的教育。

可能有人会觉得说自己的孩子不管做了什么事情,都不应该去找警察解决,那当然是不对的事情啊,难道他去伤人去贩毒,你也要去替他掩护吗?我们不能够说他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就替他去隐瞒一切的事情。你要知道这并不是爱,这是在害他,你要是一次一次这样的去纵容他的话,那你知道他以后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吗?等到他真正的没有回头路的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

如果说他这个时候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然后你把他送到警察局去解决的话,他可能还会有一些警示的,心里也会知道什么叫做对什么叫做错,也会知道这些事情,他是不应该做的,可是当你把它这些事情都给瞒着了之后,他根本就不会觉得自己的这些问题是大问题,反而觉得总是会有人帮我解决的,我的父母也会帮我包庇。

不管是小孩子还是长大之后的成年人,我们做父母的一定不能够去随便替他们掩护什么事情,一定要告诉他们对和错。因为如果你不告诉他的话,在社会上面自然会有人告诉她的,我觉得她有没有才能,能够赚多少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不能够成为一个三观很正的人,能不能够成为一个不危害社会的人。

家庭教育中孩子的自尊应该照顾吗?

近日,网上一则新闻引起很多人的反思与讨论,小孩子偷拿了100元被父母揪进派出所。看到后,很多年轻人反应很激烈,认为 其父母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不可取;而很多家长认为这种做法可以让孩子深刻地明白自己的错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其实,出现这一分歧,两方的态度很明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群体,一个是父母,一个是孩子。对于很多父母来说,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何教育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如果让他们学会待人接物等等,初为父母,多多少少都会很局促,很害怕孩子做坏事误入歧途,特别是一旦孩子出现问题,父母们第一反应大多是愤怒生气,即使心里面清楚要冷静,不要像上一辈人那样棍棒教育,但最后还是会“破防”。

像该事件中的父母,因为孩子偷拿一百元而把孩子送进派出所,其实就是硬式教育的一种体现,但这种教育方式真的没有作用吗?当然不是,教育作用肯定是有的,但对于孩子的伤害也是很大的。我们试想看,当孩子被强制送进派出所的那一刻,当他的行为被公之于众,特别是被自己从小就认为正义的化身的警察叔叔看到的时候,他会怎么认为自己?大部分孩子可能从此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像被警察抓住的坏人一样,会不断地否定自己,会更加没自信,没胆量。甚至有一些自尊心特别强的孩子会做出过激反应,起到相反的作用。

我想这些都不是父母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真的要多去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去寻找更具有保护性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在愤怒之前多问几句原因,多一点谅解,多去听听孩子们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