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可以送外卖吗

孩子 0 73

未成年可以送外卖吗,第1张

未成年可以送外卖
导读:未成年不可以送外卖。具体原因如下:1、16岁以下的属于童工,年满16岁但是未满18岁的属于未成年工;2、未成年工不得从事井下矿场等高温高危行业,也不能从事夜总会等营业场所的工作,否则劳动行政部门可能会予以罚款。未成年签合同无效的原因:1、除

未成年不可以送外卖。具体原因如下:

1、16岁以下的属于童工,年满16岁但是未满18岁的属于未成年工;

2、未成年工不得从事井下矿场等高温高危行业,也不能从事夜总会等营业场所的工作,否则劳动行政部门可能会予以罚款。

未成年签合同无效的原因:

1、除纯获利的合同外,10岁以下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合同是无效的;

2、10岁以上的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当然与其年龄智力相当的是有效的;

3、未成年人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10岁为分界;

4、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因此签的合同是无效的;

5、限制行为能力人签的合同是效力待定的,除非是与其年龄智力相当的行为是有效的外,其他的民事活动都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6、纯获利益的合同是有效的,不管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10岁以上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0岁以下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18周岁以上的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才是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均是属于未成年人。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人,能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法律上设定童工为不满16周岁的用工。任何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如果招用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的,是招用童工性质,属于违法行为。这是国家法律对低龄未成年人的重点保护措施。

法律依据: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二条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以下统称使用童工。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

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九条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跑外卖是两轮车吧?你让孩子给你,风吹雨打,你忍心吗?何况你去送外卖的时候,把孩子一个人放在车上,你放心吗?钱没有挣够的时候,只要,现在日子还过得去,那就再忍一忍呗,等孩子再大一点。但是如果说你是,带棚的三轮车,四轮车的话,那倒是可以考虑的,至少你得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才是第一位的。

这个外卖女孩非常懂事,坐在外卖箱里不哭不闹,非常听话。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有钱人的家里,那么生下来你就是一个小天使,如果家境实在是非常贫寒,那就必须要跟着家长奔波。经常点外卖的人应该都知道外卖小哥的快递箱吧,你能想象,外卖箱里面除了我们要吃的饭之外还有外卖小哥的女儿吗?因为实在是没有人带孩子,所以说外卖小哥只能把孩子放在外卖箱里,一边送外卖一边看孩子。据说,江苏“外卖女孩”长大了,出生6个月跟爸爸奔波,她到底有多懂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分享你的观点。

一,这个外卖女孩非常懂事。

孩子刚出生不久,母亲就离开了。外卖员的父母年事已高,也不能带孩子,所以说他只能一边送外卖,一边带孩子,孩子刚出生就被放在了外卖箱里面,但是现在这个外卖女孩已经长大了,看起来非常的乖巧懂事,没有给爸爸添乱。

二,外卖箱就是她成长的摇篮。

很多小朋友在出生之后,都有爸妈给他专门定制的摇摇床,可是因为经济原因,她并没有专门的摇摇床,但是外卖箱对她来讲就是成长的摇篮,从出生到6个月大,再到现在,外卖箱承载了她成长过程中的所有乐趣。

三,和爸爸一起送外卖非常的辛苦。

我们在什么时候会选择点外卖呢?刮风天还是下雨天,但是你们知不知道这个时候外卖小哥是最辛苦的时候,他们为了赚钱每天要接几十单,甚至是上百单,这个时候外卖女孩就和她爸爸一起去送外卖,一起感受生活的磨难,虽然和爸爸一起送外卖非常的辛苦,但是女孩也很开心,因为她觉得只要不添乱就是在帮爸爸的忙。

法律分析:满了十六周岁,不算童工,可以从事送外卖工作。满十六周岁能够以自己的工作养活自己的,可以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但是十六岁以下未成年人不可以送外卖。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六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招用已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执行国家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的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危害其身心健康的表演等活动。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参与演出、节目制作等活动,活动组织方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