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送到兴趣培训班正确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孩子 0 48

把孩子送到兴趣培训班正确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第1张

孩子送到兴趣培训班正确吗?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导读:随着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它对孩子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父母积极为孩子报名参加形形色色的特长班、兴趣班。父母始终执著地相信,让孩子上形形色色的特长班和兴趣班,总会让孩子拥有某种特长。可是,父母却不

随着社会持续向前发展,它对孩子的整体素质和社会竞争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很多父母积极为孩子报名参加形形色色的特长班、兴趣班。父母始终执著地相信,让孩子上形形色色的特长班和兴趣班,总会让孩子拥有某种特长。可是,父母却不愿意考虑,特长班、兴趣班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看看下面这个事例,家长们有什么感想呢?

网上曾爆出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9岁的女孩因为不愿意上兴趣班,而与父母签下协议,保证自己长大后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埋怨父母。这位小女孩之所以会签下这样的协议,是因为在3年的时间里,她总共学了六门才艺,可是却没有样精通。她对父母这样的安排感到十分厌烦,所以根本不好好学,到后来甚至就再也学不下去了。

为什么父母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父母之所以积极地送孩子上兴趣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如今的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期望普遍比较高,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发展得比较好,希望孩子多受一些教育,不要落在别人的后边。再一个,现在父母的经济状况和过去相比好很多,已经完全可以负担起兴趣班的各种费用。于是,很多父母都会这样想:既然花得起钱了,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为孩子多积累一些竞争的本钱,要让孩子将来光宗耀祖。

基于以上的原因,很多父母会为孩子同时报几个兴趣班,把孩子的双休日排得满满当当的。如果孩子没有参与兴趣班的学习,父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已经低人一等,于是父母很容易盲目跟风,或者没有根据地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其实,盲目报兴趣班,会对孩子造成多种伤害。

培训班给孩子更多的负担

孩子上学后,各种铺天盖地的兴趣特长班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对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点,孩子还没有掌握,回到家里也没有时间练习和巩固,就一头扎进兴趣班里。这样无疑会增加孩子基础课程学习的负担。

让孩子变得疲惫,自己也放松不了

现在很多父母不仅热表于送孩子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甚至同时给孩子报几个兴趣班。每斤周六、周日或者寒暑假,孩子没有了假期,家长更是没有了休息时间,与孩子一起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父母总是认为,为孩子做奉献是天经地义的,就算辛苦,就算劳累,但因为心中有期待,所以也能乐在其中。可是孩子却会单方面地认为,这些无疑是一道道的枷锁,摧残着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变得焦躁。

有时,父母为了孩子忙得焦头烂额、心力交瘁,可孩子还高喊:''还我时间,还我自由!''似乎对父母的付出毫不领情。每当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听得最多的一句就是:现在的孩子真是不知道珍惜,我们累死累活挣几个钱全给他们报了兴趣班,他们还不愿意去。而孩子却和好朋友在私下里抱怨:我很喜欢钢琴,可妈妈偏让我学画画,烦死人了

让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受到冲击

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变得模式化了,父母日复一日地问:今天老师讲了什么内容?你的那只曲子弹出来了吗英语成绩考得怎么样而孩子的回答则是:英语讲了现在进行时的语法;能整曲弹奏了;英语考了85分父母忙着赚钱给孩子交兴趣班的学费,孩子则每天奔波于各种兴趣班之间。由于父母无暇顾及孩子,极大地忽略了孩子的身心需要,使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加淡漠。

让孩子变得不自由

繁忙的兴趣班霸占了孩子宝贵的周末,而周末应该是孩子最轻松的时刻他们本该可以和父母去公园玩,可以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可是,兴趣班的学习往往让孩子忙得喘不过气来,更别提游戏了。大量的培训班让小家伙们与自由说了再见,这些小家伙们脸上不再快乐,周末本来是休息的时间,但是小家伙们必须定好闹钟准备去兴趣班,孩子的周末从一睡醒就开始了不愉快。

培训班进行定向教育,挖掘不了孩子的长处

著名钢琴家郎朗一次采访中回忆儿童时期学钢琴的经历,他说,父亲当年了监督他好好学钢琴,曾说过不学就去喝毒药,去跳楼之类极端的话。不可否认郎朗是个幸运儿,自己的兴趣能够得到培养,最终还把它发展成自己的职业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幸运儿的名额毕竟太少。在一个成功的郎朗背后,人们更为熟悉的是千千万万因为被父母强追着练琴的压抑的孩子们。更多的孩子可能即使上兴趣班仍无法获得很高的成就,反而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

有些父母往往都是根据社会需求给孩子报兴趣班。父母认为什么重要、有用就会给孩子报名学习,根本就不顾及孩子本人是否感兴趣。还有些父母是因为自己小时候没条件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有了孩子以后,想要通过孩子来完成自己儿时的愿望,同样不顾及孩子是否感兴趣。很多父母的这种''定向''培养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压力,甚至可能致使孩子越来越厌倦学习,这对孩子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抑制孩子的学习兴趣。

小结:

既然盲目让孩子进兴趣班有如此大的危害,那么,什么是理性的做法呢?其实,培训班的初衷目的就是让孩子找到快乐,如果你发现一个兴趣培训班参加之后,孩子少了笑容,反而经常愁眉苦脸,那就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这些兴趣班不能让小家伙们得到放松,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家长再去把熊孩子们''锁在''兴趣班,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当孩子表现出对某件事情有非常大的兴趣的时候,家长其实是会选择让他们去上兴趣班,那么这个时候,兴趣班对孩子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其实也会有一部分家长也会思考,大家都给孩子上兴趣班,是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一、如果孩子有兴趣的话可以上

如果说孩子对于某件事情的兴趣特别大,家长就会考虑是否让她去兴趣班具体的学习,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他可能只是三分钟热度。所以如果孩子自己明确想要去上兴趣班的话,那当然是最好的,但是他没有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让他去上兴趣班。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尊重她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盲目的要求他去上兴趣班的话,其实可能会让他的兴趣慢慢减退,所以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也好,保护他的兴趣也好,也没有必要一定让他去上,所以在这方面最需要注意的还是孩子的兴趣,以及她自身的想法。

二、兴趣班也是能够开发孩子思维的

兴趣班对于孩子的思维开发也是有一定的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是他喜欢的,所以他自己是会努力去做,那么,在兴趣班学习的时候也是非常不一样的一种体验。每一种兴趣都是能够锻炼到孩子不同的能力的,就比如书法,不仅能够让孩子字写的好看,也能够锻炼他在处事当中沉着冷静的性格。所以如果说孩子是有这方面兴趣的话,那么可以让他去上的。

三、兴趣班不是非上不可

但我们要明确一点的是,兴趣班不是非上不可。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想法以及选择适合孩子的兴趣班。如果盲目的给他安排去学习的话,他可能并不会接受,甚至可能会反抗。我们要明白,兴趣班并不是大势所趋,而是针对每一个孩子不同的兴趣以及家庭情况,再去选择是否让他去兴趣班。

  1、送孩子上兴趣班有助于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这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有的小孩可能从出生就对音乐方面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小孩则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如果家长不好好的去维护孩子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淡。因此如果家长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没有正确的引导、赞赏、肯定和相应的回应等,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兴趣一落千丈。

  2、通过对孩子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了,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开发孩子的智力:比如上绘画班,孩子可以通过绘画来懂得颜色的搭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还可以锻炼孩子手、眼、脑相协调的能力;比如学习舞蹈,可以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可以锻炼孩子身体相协调的能力。学舞蹈的孩子和不学舞蹈的孩子,站在一起从气场和形体上就能一眼看出差别。

  3、上兴趣班有助于锻炼孩子的意志,让孩子学会坚持:送孩子上兴趣班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而是通过学习艺术让孩子懂得坚持。任何一件事,做起来不难,难就难在坚持二字。当孩子想要放弃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跟孩子沟通是真的想放弃了还是你给她的压力太大还是孩子的某一个需求和想法没有得到家长的共鸣和孩子一起面对,多给孩子鼓励,陪伴克服放弃的心理。如果孩子想放弃就放弃,一旦养成这种习惯,将来孩子在求学或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同样会选择泛起和逃避,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4、上兴趣班有助于兴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和拓展思维:孩子参加兴趣班的过程,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团队意识。人是群居动物,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一个独居。比如舞蹈、合唱、乒乓球和篮球等。没有一个人可以完成一个团队的事情,这也就是说有的事一个人不可以,一群人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