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不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规定,孤儿应当享受与独生子女相同的升学照顾待遇。具体表现为: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孤儿可以享受与独生子女相同的入学优惠政策,如减免学杂费、优先录取等待
不可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的规定,孤儿应当享受与独生子女相同的升学照顾待遇。具体表现为:
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孤儿可以享受与独生子女相同的入学优惠政策,如减免学杂费、优先录取等待遇。
在高中、中职阶段,孤儿可以享受与独生子女相同的招生入学政策,如加分政策等待遇。
此外,各地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针对孤儿的特殊教育扶助政策,如提供资金援助、提供心铅圆理辅让激橡导等。
需要注意的是,享受上述待遇需要孤儿的监护人或有关部门出示孤儿证明等相关材料,并按照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进行申请和审核。如果您所认识的孤儿需要相关帮助,可以咨询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或专业律师等,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和帮助。
今日,四川公布了2022高考享受录取照顾考生及特殊类型招生考生的申报与公示办法,哪些考生可享受政策?
1少数民族考生和民族地区汉族考生
2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省级公费师范生、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和三州民族地区本土生源招录培养计划招生实施范围县考生
3经申报可以享受录取照顾的考生
如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和立功受奖的退役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归侨子女、华侨子女等等。
4特殊类型招生考生
通知全文如下:
所有拟享受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照顾政策(以《四川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施规定》为准)的考生均须就其对应的照顾项目进行申报并按规定进行公示。拟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未申报者视为自愿放弃,责任由考生自负。针对不同的照顾对象,公示的具体规定和办法如下:
一、少数民族考生和民族地区汉族考生
报名结束后,三州十七县两区的所有考生和其他地方的少数民族考生都要在报名确认时就享受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照顾进行申报,市、县两级招考机构和中学要赓即进行申报公示,中学要公示到班级。申报公示无异议,报名数据汇总后,省教育考试院在门户网站上对这部分考生进行资格公示。
市、县两级招考机构和中学有门户网站的在网站公示,未建立门户网站的以媒体刊登或张榜等方式公示(下同)。
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号、毕业学校和班级、户籍所在县(市、区)、民族。
二、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省级公费师范生、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和三州民族地区本土生源招录培养计划招生实施范围县考生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实施范围县的考生,如拟报考相应类别专项计划,均须由本人进行申报。其申报程序如下:
(一)普通高考网上报名时,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实施范围县的考生,登录普通高考网上报名系统后,按照提示,选择是否申报专项计划。
(二)选择申报专项计划的考生根据拟报考的相应专项计划类别,按本市(州)要求在网上填报《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国家专项计划考生报考资格申报表》(以下简称《国家专项申报表》,见附件2)或《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考生报考资格申报表》(以下简称《地方专项申报表》,见附件3)。申请兼报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的,须同时填报《国家专项申报表》和《地方专项申报表》。申报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还须按教育部2022年专项计划招生工作文件规定的时间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填写并提交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
实施范围县的艺术类、体育类考生是否申报以及申报办法,由县(市、区)招考机构周知考生。
考生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高考报名确认前,在规定时间未进行申报的,视为自动放弃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三)考生在网上完成申报后,按本市(州)规定的时间确认并打印《国家专项申报表》或《地方专项申报表》,由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签字确认后,持相关印证材料,原则上于高考报名确认时交本人高考报名点。
考生申报后,县(市、区)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按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报考条件对申报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审查。
省级公费师范生、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和三州民族地区本土生源招录培养计划招生实施范围县可以参照专项计划报考条件资格审查办法,按相应规定的报考条件对本县考生进行审查。经省级相关部门批准在异地就读富民安康班、志远班、希望班等且未回户籍所在县(市、区)参加高考报名的考生,拟报考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和三州民族地区本土生源招录培养计划,均须由本人在2022年3月4日前自行向户籍所在县(市、区)招考机构申报。
以上各类别报考资格审查合格后,市、县两级招考机构和中学要赓即按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省级公费师范生、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和三州民族地区本土生源招录培养计划分别进行报考资格合格名单公示,中学要公示到班级。公示无异议,市(州)招考机构分类汇总本地合格考生名单后上报省教育考试院。
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号、毕业学校(即学籍所在学校)和班级、本人户籍及连续年限、户籍地城乡分类属性(城镇或农村)、民族。
三、经申报可以享受录取照顾的考生
对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和立功受奖的退役军人,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获得共青团中央“5A级青年志愿者”称号的考生,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现役军人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及其他现役军人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烈士、因公牺牲消防救援人员、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消防救援人员、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英雄模范(含转制前获得的相应奖励)、在职消防救援人员的子女和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退出的(不含辞职、辞退)消防员,残疾人民警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烈士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在自行向规定部门主动申报的同时,还应向高考报名点主动申报,由报名点进行申报公示。各相关部门审核无误报省教育考试院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在门户网站上对合格考生名单进行资格公示,同时将合格考生名单逐级下发至县级招考机构和中学,各级各单位分别对本地或本校合格考生名单进行资格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号、毕业学校和班级、享受照顾项目。
四、特殊类型招生考生
(一)保送生
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备保送生资格的五类考生,由本人向有关部门、所在中学申请,并经有关部门、中学审核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两周。
公示内容包括保送生的姓名、所在班级、获奖项目等关键信息。
(二)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
高校将入选考生的名单及时书面通知考生所在中学,并将入选考生名单、相应录取要求及****报省教育考试院。考生所在中学、相关高校、省教育考试院分别在确定或收到入选考生名单后赓即在中学、相关高校网站以及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公示。
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考生号、毕业学校和班级、享受照顾项目、入选高校。
五、公示时间
省教育考试院和高校公示的信息保留至当年年底。市、县招考机构和中学公示的考生有关信息,上报前至少公示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当年8月底。
六、其他
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招考机构,有关高校、中学要在公开公示有关信息的同时,提供举报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受理举报的单位和通讯地址,并按照国家有关信访规定及时调查处理有关举报。
海南
1全国性加分项目及分值如下:
(一)烈士子女,加20分。
(二)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及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及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三)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四)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加3分。
(五)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加3分。
(六)2021年至2023年,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且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或少数民族聚居地所在市县的高中阶段学校修满规定的年限并毕业,同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或少数民族聚居地所在市县报考的少数民族考生,加15分;2024年至2026年,本加分项目分值由15分调减为10分。2027年起,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口在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且在以上市县的高中阶段学校修满规定的年限并毕业,同时在以上市县报考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2地方性加分项目及分值如下:
(一)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本人高中阶段在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就读并毕业的少数民族考生,加5分。
(二)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户口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满五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现役军人及其子女满三年),本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或少数民族聚居地所在市县的高中阶段学校修满规定的年限且在这些地区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同时在这些地区的市县报考的汉族考生,加3分。
(三)驻三沙部队半年以上且到高考报名时仍在三沙部队工作的官兵子女,加6分。
一、2022年高考加分政策最新改革方案
四川四川公布2022高考享受录取照顾考生及特殊类型招生考生的申报与公示办法,哪些考生可享受政策?1少数民族考生和民族地区汉族考生2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省级公费师范生、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乡村振兴计划和三州民族地区本土生源招录培养计划招生实施范围县考生3经申报可以享受录取照顾的考生如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和立功受奖的退役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子女、归侨子查看更多
二、2022年高考加分项有哪些 2022年高考加分项目
对于绝大部分家庭和孩子而言,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最简便的一条道路,在教育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已经提前把社会竞争放到了教育之中。高考的加分项被质疑高考的加分项有很多,而且一直都有存在,甚至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认为高考的加分项,也打破了高考的公平性,比如说少数民族加分、烈士子女加分、国家竞赛获奖加分等等,这些都是5~20分不等,要知道高考就如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都很重要,更不要说这么多分了查看更多
三、高考贫困生加分政策是什么 贫困户高考可以加分吗
贫困户高考可以加分吗
1、贫困户高考不可以加分,目前国家也已经取消体育、艺术生等特长生加分项目。
2、依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1、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确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项目,应合理设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地方性高考加分项目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并报教育部备案,查看更多
四、高考农村户口可以加分吗 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高考分数有何区别
农村户口新政策高考加分农村户口是没有优惠政策的。高考政策加分项目有:烈士子女(加10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高考分数有何区别户口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对高考没有影响,全省的录取分数都是一样的。计划经济时代划分为农业户口、非农户查看更多
五、高考投档成绩算不算政策加分
高考投档成绩算不算政策加分包括。享受优惠加分的考生,各录取批次投档时均考虑在文化总分的基础上加分。省教育考试院按照加分后的总成绩投档,院校录取时是否照顾,按各院校的招生章程执行。http://wwwCreDitSaiLingCom由于部分院校不承认或部分承认优惠加分政策,因此,享有优惠加分政策的考生,有可能因实际文化分数较低而被院校退档。请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务必认真阅读有关院校招生章程或向院校查看更多
六、2021年高考少数民族为什么可以加分
一、2021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在教育部本次发布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表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如果考生符合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华侨子查看更多
七、2021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所有大学都认可吗
一、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所有大学都认可吗当然是承认的,大学在录取的时候也是以你的成绩和加分为最终成绩来录取的。只是有些学校对于加分多少有限制。比如北京高校最多只承认10到20分,还有加分后应该不能越级填报志愿,就是说如果考的本三的分加分后上了本二线,但也只能报考本三学校。考生分为三类,由省招生委员会决定。在高校分数线以下可以适当降低。学校将审查并决定是否入学。三类考生是:边疆、山区、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查看更多
八、2021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是直接加在总分吗
在过去的高考中,很多人都在高考有了总结: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在高考中,一分对你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但有一些考生还没参加高考,他们的高考总成绩就已经确定会增加5~20分。没错,这部分的学生就是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政策”。很多人因为高考加分而捡漏到了好大学,如果没有高考加分,自己的成绩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就靠着加分,才过了录取分数线。参加过高考的人都很了解高考加分政策,而且很多人也查看更多
九、2021年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最新政策
一、2021少数民族高考加多少分在教育部本次发布的《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表示“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在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如果考生符合烈士子女;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归侨、华侨子查看更多
十、2021年高考加分政策的利与弊
一、2021高考加分政策4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1)烈士子女;(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查看更多
(四)农村人口独生子女,加3分。
2023年起,符合第五条第
(一)项或第
(二)项条件的考生不享受加分;2024年起,符合第五条第
(三)项条件的考生不享受加分,可享受报考边防子女预科班等其它优待政策;201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考生不享受第五条第
(四)项加分。
少数民族聚居地,含以下2种:
少数民族聚居市县为:三亚市、东方市、五指山市、乐东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白沙黎族自治县。
少数民族聚居镇为:儋州市兰洋镇、南丰镇、雅星镇,万宁市长丰镇、礼纪镇、南桥镇、三更罗镇、北大镇,琼海市会山镇和屯昌县南坤镇。
关于高考子女可以加分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1、父母是烈士:这样的高考孩子可以加20分
2、父母是荣获二等功及以上的:可以加20分
3、父母是少数民族的,自己也是少数民族考生的:可以加20分
4、父母是华侨的:可以加10分
5、还有父母因为新冠疫情做出贡献的,也是可以加分的。但是具体加多少分,就不清楚了。
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大家都很重视,多考一分可能能上的学校就不一样,所以对于这些加分政策,一定要把握好。
日前,某小学不准家长骑三轮车接送学生,否则就要进行处罚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也引起了相关的讨论。个人认为。,学校的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但无权管家长骑什么车、因为家长骑三轮车接孩子就予以停课的做法不合规也不合理,以及学校无权扣家长的车这三方面原因如下;
1学校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但是无权管家长骑什么车。
学校的工作是教书育人,因此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有权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管理。学校的职责仅限于此,不再拥有其他方面的权力,尤其没有对家长骑什么车进行管理的权力,,,,家长接送孩子所使用的车只要符合交规就没有任何问题,学校无权管理。
2因为家长骑三轮车接孩子就予以停课的做法既不合规也不合理。
对于学校来说,对学生负有管理的职责,当学生有违规违纪的行为时,学校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学校对于学生管理必须依规行事,因为家长骑三轮车就对孩子进行停课处理,这样的做法不但不合规,也是不合理的。因此学校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3学校无权对家长进行管理,更无权扣家长的车。
除了上述两方面问题之外,学校对于家长以及家长所骑的车同样没有管理的职责,更没有权利扣家长的车。这样的行为不但是错误的,甚至已经涉及到违规的问题了,所以这所学校因为家长骑三轮车就对孩子进行停课处理,并扣家长的车的做法是错误的,应予以改正。
持残疾人证书,高考没有加分政策。
持残疾人证书,可以参加高考单招,普通高考中,国家可以为视力残疾考生提供现行盲文试卷、大字号试卷或普通试卷,为听力残疾考生免除外语听力考试,适当延长考试时间等,但残疾人没有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项目主要有: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考生、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等。
残疾证高考有下面的优惠政策:
为听力残疾考生免除外语听力考试。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盲文作图工具、橡胶垫、无存储功能的盲文打字机、无存储功能的电子助视器、盲杖、台灯、光学放大镜等辅助器具或设备。允许听力残疾考生携带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助听辅听设备。允许行动不便的残疾考生使用轮椅、助行器等,有特殊需要的残疾考生可以自带特殊桌椅参加考试。适当延长考试时间:使用盲文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的考试时间,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50%;使用大字号试卷或普通试卷的视力残疾考生、因脑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上肢无法正常书写或无上肢考生等书写特别困难考生的考试时间,在该科目规定考试总时长的基础上延长30%。优先进入考点、考场。设立环境整洁安静、采光适宜、便于出入的单独标准化考场,配设单独的外语听力播放设备。考点、考场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如引导辅助人员、手语翻译人员等)予以协助。考点、考场设置文字指示标识、交流板等。考点提供能够完成考试所需、数量充足的盲文纸和普通白纸。其他必要且能够提供的合理便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十条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第二十条 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和行业组织以及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发展并保障公民接受职业学校教育或者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根据同步发布的《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退役军人、烈士子女等人员享加分、优先录取等优待。
第46条明确,烈士子女、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享受加分优待。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只取其中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加分值不得超过10分。
第49条明确,平时荣获二等功或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参加全国统考录取并达到有关高校投档要求的,应予以优先录取。
关于二等功小孩高考可以加分如下:
在中国的高考制度中,根据不同的政策和规定,一些学生可能会因为特殊情况或个人成就而获得加分的机会。关于二等功对小孩高考是否可以加分的问题,需要具体查阅当地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和规定。
一般来说,二等功是指军人及其子女因其父母在军队中表现出色而获得的荣誉称号。根据不同地区的高考政策,有些地方可能会将二等功作为一项加分政策的依据,给予相应的加分优惠。
这种加分政策的具体情况可能会因地区而异,包括加分的幅度、适用对象以及加分方式等方面的规定。
相关信息: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有二等功加分政策,也并不意味着所有获得二等功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加分优惠。具体的加分政策可能会限制适用对象的范围,例如可能仅针对二等功获得者的子女,或者限定在特定的学科或专业上。
此外,加分政策通常会受到高考录取规则的制约,因此加分并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的一个加权考量。
此外,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各地的加分政策也可能发生调整。因此,建议您查阅当地的教育部门或相关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政策和规定,以了解具体的加分政策和操作细则。
总之,对于二等功对小孩高考是否可以加分的问题,具体的答案取决于当地的高考政策和规定。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加分政策,因此建议您查询相关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政策,以获取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