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三十来岁了,不工作,啃老?

爸爸 0 33

儿子三十来岁了,不工作,啃老?,第1张

儿子三十来岁了,不工作,啃老?
导读:那是你们的从小对他的教育问题了。而且你们现在即便他一直啃老也没有真下狠心责备他,给他的责备仅仅只是口头的,对他而言顶多有点烦,最多能让他有丁点负罪感,然后他就继续这样下去了。你如果真想要他自食其力就必须狠下心来,断了给他的供给,把他赶出门去

那是你们的从小对他的教育问题了。而且你们现在即便他一直啃老也没有真下狠心责备他,给他的责备仅仅只是口头的,对他而言顶多有点烦,最多能让他有丁点负罪感,然后他就继续这样下去了。你如果真想要他自食其力就必须狠下心来,断了给他的供给,把他赶出门去。让他哪怕是送外卖送快递或者搬砖扫大街也好,必须自食其力。不然他一辈子都是你们养的巨婴。

自从我毕业后,我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过得不好就回来,我都养了你二十多年了,以后也养得起。我知道她是想让我知道不管我经历什么事情,受到什么挫折,我都有他们做后盾。

当加班到凌晨,回家的路上空无一人,我会想如果现在是回自己家,我妈肯定在我桌子上放好了水果,等我回去就可以吃了。我爸肯定会给我留个灯,不让我面对黑洞洞的房子。

如果可以回家啃老,那日子一定会很舒服吧。在家里住着,家务活肯定不会占太多精力,我妈就帮我干了。衣服也可以不用愁再不洗就没得穿了,我妈就给我洗了。吃饭不需要再点外卖了,我爸就做好了。没有房租水电吃饭的开销,一个月下来能省不少钱呢,日子还过的逍遥自在。

可是,我不能啊!

小时候我比较抠门,不舍得多花一分钱,连出去跟朋友一起吃饭,都要算计着兜里的钱花了多少还剩多少。记得有一次跟发小出去玩,大家都很渴,纷纷买水,只有我说我不渴。最后实在太渴了,厚着脸皮喝了别人的一口。因为那个时候总是被教育要节省,不要乱花钱,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你现在花钱不心疼,以后你自己赚钱你就知道心疼了。被说多了就觉得花父母的钱不心安,很有罪恶感。而现在,我自己赚钱了,我发现,我花自己的钱心安理得,不需要担心被骂乱花钱。回家啃老对我来说比杀了我还难受,因为我没脸也没手再跟家里要钱。

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攒下的钱不是让我们挥霍的。

毕业后的我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背井离乡去打拼,希望能够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

“想让自己爹妈买衣服的时候可以不用考虑价钱。”

“希望自己成功的速度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

这些网红励志句我认同,但不全认同。

我的初衷很简单,当我过的安稳了,我爸妈才会安稳下来。他们就像是陀螺,一辈子都在为我而转,他们不敢停下来。我不能让他们辛苦到老了,还在为我而转,为我辛苦工作赚钱,为我收拾家务,为我做饭,为我洗衣。

我之前的那一份工作,赚的不少,但是不太稳定,出差加班是常事。我爸妈虽然不放心,但也总是宽慰我让我不要急躁。那段时间我爸像疯了一样一个人做两份工作,白班夜班连着上,一天只睡4个小时。他们两个人虽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总是碰不上面。

我不理解,都这么大岁数了,为什么还这么拼命,我爸只是说了一句,干活习惯了,闲不下来。

那段时间其实心里特别难受,每次打电话回去,不管多晚,都是我妈一个人在家里,我想回去陪着她,她一个人在家里应该会很孤单吧。有一次出差的时候在宾馆里跟她视频,她说着说着不说话了,然后那边传来"哒哒哒"的声音,我问她你干嘛呢,她一边用手点着,一边说,点点你的眼睛,点点你的鼻子,点点你的嘴巴。我瞬间泪目,但又不敢流眼泪,勉强说了几句,就匆忙关了视频。

关了手机以后,我把自己蒙在被子里哭的歇斯底里,小时候她最喜欢抓住我,咬咬我的下巴,咬咬我的鼻子,长大以后她再想抓住我咬鼻子,我却会一脸不耐烦地推开她,现在她只能从手机屏幕上点点我的鼻子和下巴。

每当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一个人跑这么远来这里,你家里人放心吗?我都会笑着打着哈哈糊弄过去。但其实我很脆弱,听不得见不得一点跟父母和家里有关的事情,更说不得。我之前很不理解想家想到哭的那种人,觉得很矫情。可是现在我比他们更严重,一提就会红眼眶,甚至听首歌都能在大马路上哭出来,当独自一人的时候更是忍不住痛哭。但是,哭过之后,洗把脸,继续改手里的报告,争取能早早结束项目,早早回去,早早拿到钱。

后来,我换了一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并且跟张同学用我俩这一年赚的钱买了辆代步车。日子过得不再那么兵荒马乱,开始步入正轨。我爸才把那两份工作辞掉了,换了一份很轻松的工作,打算混到退休。他也不是闲不下来,闲下来就下楼去厮杀一盘他最爱的象棋,也不怕冷不怕饿,在那一坐就是一天,等我妈快下班了,就回家做饭。

现在再跟他们视频,我妈说两句就会把手机扔给我爸,她要看电视,不耐烦跟我讲电话,但是时不时会插一句嘴损一下我爸。然后我爸说了两句也不耐烦了,说要陪他老婆看电视,要关视频。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感觉我是捡来的,不过这一把狗粮我吃的心甘情愿。

前两天我妈跟我说她去买了一件皮草,我说,买吧,我赞助你,姐现在有钱。我妈在那头嘿嘿笑。

听我妈笑得开心,我突然觉得时光真好,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黄毛小丫头,变成了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能够保护爸妈的姑娘。让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有时间为自己考虑考虑。

咪蒙曾写过一篇文章叫《独生子女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父母只有我》,我看哭了。这个世界最舍不下的就是亲情,最容易被忽略的也是亲情。无论何时何地,家都是我们的避难所和最坚强的后盾,当我们被生活伤的遍体鳞伤的时候,也只有父母可以无条件收留我们,替我们疗伤,我想这个时候的啃老一定是最治愈的。

只不过,我最想的还是衣锦还乡,让他们有可以跟老朋友炫耀的资本。

亲爱的老爸老妈,我努力赚钱,你们只要努力健康就好了,现在换我养你们。

PS:果然,写文的时候心情总是很沉重的,几次想弃坑,但还是咬着牙,忍着痛写完了。写的不好,还请多多包涵。过年要回家了,开心吗?

靠自己劳动所得的,没有人会说一个靠自己努力去好好生活的人会丢人的,你可以先去过度一下,抱着一个体验生活中态度,感受一下不同的工作,如果感觉自己能适应,并且喜欢这份工作,那就可以做,但是我的建议是可以做做过度,但是不能以后靠这个过一辈子,趁着年轻可以多学习一些技能,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在以后生活的更好,送外卖只能让自己过度一下,还是要多想想以后的生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考虑长远发展!

靠自己双手找饭吃,总比那些啃老族,或是靠非法手段搞钱的要强。 不过不能把送外卖当成自己的主业,最好还是临时做一下,边做边物色新工作,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还是重新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是学一份手艺,自己开一个小店也不错。现在外卖已经进入成熟期,单价低从业人数多造成外卖很难送,已经和其它行业差不多了,很难挣到钱。不是那几年外卖行业野蛮生长,单价高补贴高,最初外卖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或者这个行业还没被大家认可,送外卖的人也少,所以相对收入还可以。

外卖员背后要付出多少辛苦,花费多少时间,了解一下,就知道为啥还有人不愿意干了。风里来雨里去的,真的靠体力又靠脑力的,与时间赛跑,与风雨挣扎。没有什么轻轻松松,都是负重前行。无法适应职场的人,去流水线或者送外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个人一辈子能把一件事做好、做一辈子,他同样伟大!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鼓励人们都去做精英,那是不现实的,社会需要分工,工作无贵贱,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职场上,不适应者那种心灵的煎熬,远比身体上的累要痛苦得多。

首先,大学生选择送外卖或下工厂工作并不是丢人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送外卖或下工厂工作是一种实际的解决方案,可以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取生活费用和积累社会经验,这是值得尊重和肯定的。

其次,回老家工作也不是丢人的行为。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行为。此外,家乡也是大学生成长的地方,回到家乡工作也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回归自己的根源,感受家乡的温暖和亲情。

最后,啃老也不是丢人的行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应该尽孝道,照顾父母。如果大学生在毕业后暂时没有找到工作,或者选择继续深造,选择在家里陪伴父母,为家庭做出贡献,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啃老只是一时的现状,不应该成为评价大学生的标准。

因此,我们不应该用丢人来评价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生活方式,应该理解和尊重大学生的选择,并给予他们应有的支持和鼓励。

非常同意。年轻人一定要有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浪费时间。应该尽快入行,积累工作经验。

干送外卖,几乎没有职业经验可积累,和一匹马拉车驼人差不多。浪费时间和精力。

干几年,年纪大了,再入行找工作就很难了,初级岗位不需要大叔大娘。一辈子就耽误了。

难道一辈子送外卖?

假如送外卖以外,努力读个学位的话,作为勤工俭学,才可以考虑。

另外,农村高中毕业的,可以送外卖,他们本来也没什么职业生涯,一辈子干体力劳动。

我赞同,现在一百多万大学生、七万硕士生再送外卖,甚至有些在校大学生都想快点毕业去送外卖赚钱,十年寒窗苦读究竟有何用?随着互联网的视频传播,现在送外卖反而变成了一份让人瞧不起的职业,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

我认为年轻人应该再最好的年龄多接触 社会 多学习才能成长,年轻人应该是有理想、努力奋斗去创业或者在自己最擅长的行业打拼才是最好的。

电商时代已经带偏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思想,颠覆了年轻人的价值观,年轻人都想当网红、当主播来实现暴富。人变得越来越懒散,都想躺着赚钱,这也是“躺平”一词为何会火爆全网的原因!

躺平也好,不躺平也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环境创造一个人,现在的时代就算想努力奋斗都没机会,实体店被电商打的“血流成河”创业等于“自寻死路”钱越来越难赚,靠打工还不如唱歌跳舞当主播赚钱谁还去努力?

但是这样的环境继续下去会毁了新一代年轻人,更让我们每个成年人都不知道从小该如何教育孩子,到底是培养特长当网红还是让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还是顺其发展?反正考大学也没用,将来也是为互联网打工送快递,如果都这么想我们国家该如何发展?我可以确定的说不堪一击!

中国只有发展制造业、高 科技 、培养人才才是最正确的,因为原材料才是最根本的!

以上属于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错,大错特错!

这是一种带有歧视性的观点。我认为年轻人送外卖可以走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一是外卖哥对网络餐饮业的重要性。

网络餐饮业是现代网络 科技 创新下形成的新型行业,虽然处在网络销售行业的未端,但也是终端。如果没有外卖,网络餐饮也就无法完成整个产业链的畅通和销售目标。现在,全国从事外卖快送行业的人员达到600多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非常重要、非常新型的服务群体,担负着全国餐饮消费,特别是城市餐饮消费的送达任务。如果没有外卖哥,我们就无法快捷的得到订单的食品,会造成工作、生活上的诸多不便。特别是在前年武汉发生新冠状病毒及以后的隔离、封闭抗疫战斗中,外卖及外卖哥起到了非常关键、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作用,为全国抗疫取得胜利功不可灭、战功赫赫!

二是外卖哥是网络餐饮业的主力军。

外卖哥在网络餐饮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事关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息息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说像“衣食父母”,人们已经或多或少的离不开外卖哥了!

外卖哥虽然被称作“高危行业”,但那充分说明了外卖哥的重要性和良好的服务性。如果没有要求限时、及时、完好的把物品送到客户手中,外卖哥也不会与时间赛跑,也不会拼命爬高楼。五月初,北京市某局副局长体验外卖哥生活,半天下来累得一屁股坐在路边不起的事,被网络报道后受到官方和 社会 大众的好评,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外卖哥的艰辛、无奈和光荣。常言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外卖哥是服务者、是劳动者,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

全国劳模、北京市海淀区快递小哥宋学文,杭州腿残网红外卖哥王建生、上海网红戴子等等,他们干一行爱一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是无数外卖哥的缩影,是榜样!

现在的外卖哥,不仅是低学历者,也有大学毕业生。不仅是从事专业外卖,还有兼职外卖,不仅有帅哥,还有美女。他们从事外卖行业除了服务 社会 、服务大众外,是用自己的智能、能力,劳动增加收入养活自己、养活父母子女。不向国家申请救济吃低保要岗位,不啃老不索取不懒惰,用自己的双手双腿创造财富,何贱有之何毁人生

行业没有高低之分,人没有贡贱之别。越是平凡,越是艰苦的行业越能磨炼人,越能修练人品。

外卖哥,在平凡的行业上走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年轻人能去送外卖是对年轻人最好的肯定。

多少啃老族窝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呀,一天到晚捧着个手机 游戏 ,要不网吧混着几天不回,这才是废掉年轻人的最有效方法。

各行各业都必须有合适的人去做,创业路或许很多,但成功者有限,不可能每个人都当老板。

不知道如何回答好?现在送外卖的都是年轻人,每个月收入大约是一万元左右,万般无奈,父母没钱没权,自己走向 社会 ,要吃饭要活着吧,送外卖也是评力气挣钱,也是一种职业,年轻人360行,行行出状元,评力气挣钱吃饭不丢人。

各行各业、各种工作都是生活体验和 社会 活动的锻练。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事艰苦的劳动锻练,之后他们照样成为 社会 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所以,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不仅是技能的成长,也需要人生阅历、吃苦耐劳、毅力意志的培养。靠自强自立生活不会废掉年轻人,只有好逸恶劳、懒堕、好高骛远、不劳而获才会废掉年青人。

只要送了外卖可以说这个人的前途基本没戏了!因为决择是个人基本生存能力的判断。或者说是无可奈何的痛苦选择、那个行业自已都无生存的机会。没有知识的麻本表现而已!消磨时间、消磨意志、消磨青春、消磨斗志。

非常同意,原因如下:1、不可能一辈子送外卖,而送外卖啥也学不到,只学会骑电单车闯红灯2、送外卖的人普遍懒散,不自律,并美之名曰“自由”。这样的性格注定一事无成。这样的公司会害了一代两代三代人,应该引起全 社会 重视。

这说法有点偏颇。送外卖是年轻人谋生的职业。有的是生活所迫,有的是人生的一次经历,历练。送外卖不易,有时间所限,交通拥堵所限,骑行期间风险大,所聘单位社保无保障等。有的会因时间晚了遭服务对象瞒怨,怪罪,还有退单等事例发生。外卖人员都要忍气吞声,这也是人生的很好历练,对年轻人成长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大学生在假期如有这样实习经历,是很难能可贵的,知道赚钱很难,会珍惜在校的学习机会,如果不好好学习,找不到工作,再去做外卖,那才是真的被毁掉了。

自从有了宝宝之后,经常忍不住感叹,感叹生活不容易,养娃不容易。

可是当放开视线,发现这个世界上,这片土地上有太多比我们更加不容易的人,对比之下,又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生活是一种状态,美好的地方在于,不管处在一种什么样的阶层,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都能满足于拥有的一切

所以说,不打破别人的美好,就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

2019年,一个眼睛笑成月牙状的几个月的小宝宝走红网络,这个小女孩的笑容太治愈了,当网友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更是被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小宝宝才只有几个月大,生活所迫,爸爸一边送外卖一边带孩子,小宝宝基本上是在爸爸的外卖车上慢慢长大的,爸爸送外卖的时候,小宝宝就在外卖箱子里等待着,不哭不闹。

这一天爸爸送完外卖回到外卖车旁边,小家伙看见爸爸送给爸爸一个大大的笑容,爸爸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刻,发到了网上,小宝宝的笑容从此走红了。

外卖员爸爸说:“ 我是千千万万外卖员之一,但是我的女儿不是,我的女儿是我的千千万万。

爸爸对女儿深情的告白更是感动了无数网友。

大多数父母是平凡的,他们拥有普通的家庭,干着别人都干的工作,甚至只是一介农夫,他们用双手搭建着美好的家庭,为孩子搭建了温馨的港湾。

父母是平凡的,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

为了孩子,很多父母都会变得坚强、坚韧起来,可以承受更多的苦难。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因为有太多这样美好的瞬间,父母对孩子无偿的爱,孩子对父母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好,因为尽管有太多的苦难,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苦难中看到让人感动的笑容,在苦难中看到相互依附的温暖

外卖员和他的小宝宝,是最普通的人,但是却感动了无数的网友,网友们为他们默默祈福,希望他们可以一直生活无忧,希望这个普通的爸爸不要因为被催单着急,希望他一直遵守交通规则,千万不要出现任何差错,伤害到了自己和宝宝。

这是人们对平凡普通又伟大的父亲的一种尊重,对可爱的宝宝的一种期许,实际上,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资格被人期许,他们甚至没有资格承担“父母”这两个字的意义。

之前看过一个让人感到无比愤怒的信息,男人结婚之后依然无所事事,每天沉迷 游戏 ,妻子一怒之下丢下孩子走了,男人把孩子丢给父母不管不问,父母因为抱怨了几句,这个所谓的爸爸就直接把孩子丢下楼,简直是天理不容。

一些不负责的年轻人,根本没有一颗敬畏生命的心,面对幼小的生命,他们甚至没有片刻的犹豫和自责,就直接把孩子抛弃了。

还有一些父母,对孩子不管不问,把孩子丢给老人,从来不过问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事情。

如果这个世界少一些这样的人,这个世界上将会少很多无辜可怜的孩子,那么这个世界也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孩子不应该是被父母当成一种负累,如果没有决心养育孩子长大,请不要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受苦。

对孩子来说,幸福真的很简单,父母的怀抱,父母的关怀,一顿饱饭,仅此而已。

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没有比较,没有羡慕,他们在乎的只有自己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玩具,自己的零食,这些玩具可以是一些简单的小石子,也可以是父母给精心准备的洋娃娃,这些零食,可以是吃饭剩下的锅巴。

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幸福地成长着,这就是简单的孩子,只要不被打扰,不被抛弃,所有的孩子都会快乐地长大,这就够了。

我们之前讨论过很多次,关于什么时候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合适,事实上,这对一些穷人来说,根本就是无计划的,因为没有资本计划,生活总是一成不变,现在是这样,十年后还是这样,而要孩子的合适时机,就是心态成熟的时候。

当我们做父母的不能给孩子提供比较好的物质条件的时候,要孩子最合适的时机就是“ 我相信我能把孩子养好、养大,我相信我能成为一个负责的爸爸、妈妈 ”的时候。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人情冷漠,但是世间总有温暖的地方存在。

曾经的“外卖宝宝”一家就曾给我们带来了温暖的瞬间。

“外卖宝宝”。

相信很多人都对“外卖宝宝”的故事很好奇,那么今天我们出来说说我们的“外卖宝宝”。

“外卖宝宝”名叫霏儿,她刚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就跟着爸爸在常州的街头开始送餐,“住”在外卖箱里。

霏儿的爸爸名叫李园园,他在2016年的时候只身到常州打工。在2017年的时候通过送外卖他认识了自己的妻子,两人结为夫妻后于2018年9月,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原本幸福的一家三口却在霏儿五个月大的时候被打破了,那时候的霏儿患上了小儿肺炎,一度发烧到405℃,住院数天却也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积蓄。

为了能照顾女儿,李园园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做外卖行业,因为这样既能照顾女儿,也能赚钱。就这样,“外卖宝宝”的事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了。

大家都被这个暖心的小宝贝给吸引了,因为她哪怕是在外卖箱也从来不哭不闹,乖的让人心疼。慢慢的霏儿长大了,外卖箱坐不下了,李园园还专门做了一个背娃神器。

虽然他们的生活过得并不富裕,但是他们从来不想社会关心他们的人们索要或者收取任何东西。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健康平安,这大概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虽然他们过得辛苦,不富裕,但是他们一家人的心在一起,为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每天也觉得过得很快乐和幸福。

这是很多所谓的有钱人体会不到的。

人生只有一次,弄清楚自己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才能为之而努力,不负此生。

大家似乎对国产剧的评价褒贬不一,“傻白甜遇霸道总裁”,“主角光环太重,一路升级打怪兽”等,似乎都是国产剧的标签。

可接地气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岂止能遇到这样的故事桥段呢?哪个成年人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一身压力,每天披星戴月的996的挣扎的活着?

国产剧上了一部硬剧,豆瓣评分85,评分如此之高,和它接地气的剧情密不可分。

郭京飞带着这部《我是余欢水》“丧气”上线了。从“啃老族”的苏明成终于沦落为“被出轨患癌”的余欢水!所以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史上最丧男主角,非他莫属

家庭地位为零,工作不尽人意,小舅子目无尊长,兄弟借钱不还。人世间的所有苦逼“丧事”都被余欢水一人独占。

这个叫余欢水的中年男人,道尽了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百态。

一连拍:开局被大车撞飞,从潜在的外卖“创始人”沦落成一事无成的中年人;

二连拍:妻子视他为空气,儿子不和他亲;送儿子上学,在电视遇邻居带狗不牵绳,遂告知被怼,你儿子怎么不牵绳?

三连拍:送完儿子上学,上班迟到。底薪全没,被风声水起的“徒弟”嘲笑;丈母娘家聚餐,被小舅子看不起;

四连拍:给老婆买车钱被兄弟借之迟迟不还;诠释“男版樊胜美”,被父亲追要生活费;

N连拍:被误诊为“胰腺癌”等……

以上N连拍,请问有哪个电视剧的男主角是此等境遇?正因为余欢水如此之惨,收视率急骤飙升,迅速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从“创始人”沦落为“中年人”,余欢水再惨不过的遭遇,无非离不开一个字“钱”。

余欢水从满腔抱负的事业男,一场突然其来的车祸改变了他的人生。都说人到中年,生活不易。被车祸改变人生的余欢水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

都说人生不如意之十之八九,各种倒霉的事情都被余欢水遇到了,这样的情节不仅没有被大家吐槽和批评,反正给大家带来一种前所未有,拍手叫好的良心剧。

好剧往往体现在细节上。从妻子要提出离婚, 父亲要“还钱”,兄弟借钱不还,误诊“胰腺癌”等,想哭却哭不出。没有嚎啕大哭,却是干嚎,没有一滴眼泪的干嚎。

剧中曾经有一句对自己记忆犹新。余欢水对他老婆曾说过,“我难受的时候,睡不着的时候,只有黑暗会同情我。走路的时候摔倒了,只有马路会同情我。我死了以后,只有坟墓会同情我,没有人会真的同情我。”

每个人都要步入中年,进入中年,我们都是“余欢水”。每一天都是小心翼翼,很多时候话到嘴边,却不敢开口。

曾经年轻气盛的我们,嫉恶如仇,任性妄为,通宵游戏,醉生梦死。世界唯我独大;

现在的我们,闹钟响前必醒,挤公交倒地铁,穿上职业装,强装成熟脸,生活亦是一地鸡毛。

记得朋友和我说过,她的一位女性同学,在大学期间是那种放荡不羁,说走就走的女汉子。在恋爱期间,女生智商往往为负数。由于遇人不淑,婚姻不顺,老公靠不上,一岁的孩子各种开销。生活所迫,不得已一人身兼两职,在工作的同时,还做着某团外卖骑手。在“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下,让她不得不屈服。

也让朋友难以置信,这曾经还是那个眼中只有诗和远方的她吗?

和很多中年人一样,她也面临着孩子尚小、父母年迈、房贷在还的现状。用她的话来说就是,这个家庭承受不起任何意外。

她居然说,理想和生活差距太大。尤其是步入中年,没有青年时的洒脱,只有压力重重,让她喘不过气。但又不得硬着头皮迎难而上。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不公平的事,但即使明知道不公平,我们都还要迎难而上。

以前的我们,过了零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两瓶雪花下肚就能勇闯天涯,常常会因为约不了我出门而生气。现在不到11点就上床睡觉,因为身体不是自己的,一旦出问题,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都会下降。

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显得单调枯燥,却也是很多人苦苦追求得不到的。

人生走到低谷,势必会触底反弹,物极必反

余欢水得知身患绝症,对任何事情也无所忌惮了。从最初的对待每件事情都小心翼翼,唯唯诺诺到现在的怼天怼地怼空气。

也许这叫涅槃重生?犹如开挂似的余欢水,阴差阳差的做了“见义勇为”路人甲。得知余欢水身患癌症,更是被电视台宣染成“不畏生死,见义勇为”的大英雄。

虽然是电视剧,但毕竟“电视来源于生活”。余欢水的所有遭遇,我想大家大部分都会自我询问,除了没有身患绝症,余欢水遇到的事都有吧

是否一定要在生活敲响警钟后,才能拥有正视问题和改变现状的勇气呢?

网上有人评论,现在的余欢水是为了给苏明成还债的。

电视剧《都挺好》苏大强的二儿子苏明成,是一个集懦弱,妈宝,啃老族为一体的角色,也是一副小人得利的模样。

郭京飞把苏明成诠释的很到位。你说他是个妈宝男,是个啃老族。但他也有令人动容的一面。

苏家三个子女中,只有他在努力扮演好一个儿子的角色,也只有他能忍受不停作妖的老父亲。

即使被哥哥妹妹数落,也要忍着性子回家做饭,哄着那个要死要活的父亲吃饭。这一切的行为,都是出于他对母亲的爱。

郭京飞从《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里的“美妆上师”,《都挺好》里自私自利的“啃老族”苏明成和现在热映的“最衰男主”余欢水,每个角色都被他演出了自己的味道,但又各不相同。

他既能把角色处理得非常合理,让荧幕里的人物真实可感,个性鲜明,代入感极强,又能给角色赋予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辨识度。这就是郭京飞的厉害之处。

结语

梁文道说过,每个年轻人都以为自己是能飞的,可是到了最后都还是在地上。

不管是苏明成,还是余欢水,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性格诠释着生活。就像有的人在地上建起了城堡,有的人却挖着洞苟且生活;有的人跪下就起不来了,而有的人却还一直向前走着,甚至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