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1、交代文章内容并且一语双关,即指父亲给幼时的作者做的灯,又指作者送到父亲墓前的灯。2、点明文章主旨,父亲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女儿小小的愿望,灯表达的是浓浓父爱,父亲的慈爱照亮了女儿的心;后来作者给父亲买灯、送灯祭奠父亲,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深深的
1、交代文章内容并且一语双关,即指父亲给幼时的作者做的灯,又指作者送到父亲墓前的灯。
2、点明文章主旨,父亲总是想方设法满足女儿小小的愿望,灯表达的是浓浓父爱,父亲的慈爱照亮了女儿的心;后来作者给父亲买灯、送灯祭奠父亲,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3、“灯”交代行文线索,文章写作者幼时父亲做灯、提灯过年、后作者送灯祭奠父亲,全文以“灯”为线索,把细碎的小事,两代人的情连缀在一起,使文章成为一个整体,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对父亲深深地怀念。
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滚热的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赶紧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灯的底座是圆形的,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要大上一圈,沿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将铁丝从一只眼穿过去,然后沿着底座的直径爬行,再扎入另一个眼中,铁丝在手的牵引下像眼镜蛇一样摇摆着身子朝上伸展,两个端头一旦汇合扭结在一起,灯座便大功告成了。那时候从底座中心再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钉子上。待到夜幕降临时,轻轻捧起灯罩,“嚓”地点燃蜡烛,敛声屏气地落下灯罩,你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
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他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不是把瓶子全炸碎了,就是瓶子安然无恙地保持原状,再不就是炸成功了,一看却是一只猪肉罐头瓶子,怎么擦都浑浊,只好弃了。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怀揣着一盒火柴提着灯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看着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灯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盏灯。那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是亮丽之极。将死的光芒总是灿烂夺目的。
过年要让家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院子中的灯有高有低。高高在上的灯是红灯,它被挂在灯笼杆的顶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灯是冰灯,冰灯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冰灯能照亮它周围的一些景色,所以除夕夜藏猫猫要离冰灯远远的。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而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年一过去后,新衣服就脱下来了,灯也收了,院子里黑漆漆的,那时候我就会望着窗外的雪花发怔,心想:原来一年之中只有几天好日子啊。人为了那几天充满光明的好日子,就要整整辛苦一年。唉。
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了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啊?
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接受灯的那和福气了。
一进腊月,家里就忙年了。姐姐会来信叙说年忙到什么地步了,比如说被子拆洗完了,年干粮也蒸完了,各种吃食采买得差不多了,然后催我早点回家过节。所以,不管我身在西安、北京还是哈尔滨,总是千里迢迢地冒着严寒朝家奔,当然今年也不例外。
腊月廿六我赶回家中,母亲知道这个日子我会回去的。因为腊月廿七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
我们就去看父亲了。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捎)了些钱,已经成家立业的弟弟就叩头对父亲说:
“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过年去儿子家吧,我家住在——”
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他记不住。我又补充说:“离综合商场很近。”父亲生前喜欢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
父亲的房子上落着雪,周围都是雪,还有树,有时从树林深处传来鸟鸣。太阳极端明亮。
我们一边召唤着父亲回家过年一边离开墓地。因为母亲住在姐姐家,所以我们都到姐姐家来了。我们都喜欢姐姐家的孩子小虎,他刚过周岁,已经会走路了,非常漂亮。
一进门母亲就抱着小虎从里屋出来了。我点着小虎的脑门说:“把你姥爷领回来过年了。”
小虎乐了,他一乐大家也乐了。
当夜小虎哭个不休。该到睡觉的时辰了,他就是不睡。母亲关了灯,千般万般地哄,他却仍然嘹亮地哭着。直到天亮时,他才稍稍老实起来。
姐夫说:“可能咱爸跟到这儿来了,夜里稀罕小虎了。”
说得跟真事似的,我们都信了。
父亲没有看过他的外孙,而他生前又是极端喜欢孩子的。我们从墓地回来,纷纷到了姐姐家,他怎么会路过女儿的家门而不入呢?而他一进门就看见了小虎,当然更舍不得离开了。
母亲决定把父亲送到弟弟家去。
早饭后,母亲穿戴好后推起自行车,对父亲说:“孩子也稀罕过了,跟我到儿子家去过年吧。”
母亲哄孩子一般地说:“慢慢跟着走,街上热闹,可别东看西看的,把你丢了,我可就不管了。”
我心想:这回母亲要把父亲丢了,一定是丢到街上的酒馆了。
母亲把父亲送走的当夜小虎果然睡了个安稳觉。第二天早晨起来他把屋子挨个走了一遍,咕噜着一双黑莹莹的眼睛东看西看的,仿佛在找什么,小虎是不是在想:姥爷到哪儿去了?
初三过后,父亲要被送回去了。我愿意请他回来,而永远不希望送他回去。天那么冷,他又有风湿病,一个人朝回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正月十五到了。这天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了。那时窗外还没有挂灯,天似亮非亮,似冥非冥,父亲便送我一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
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
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在回忆儿时的年味前,先说说我的家乡:就是三国时大名顶顶火烧赤壁的「武赤壁」。
其实在1998年前,赤壁市原叫蒲圻市,赤壁古战场遗址在蒲圻市的赤壁镇上。后来为了名气什么的就改名了。
楚国故土,长江边上,湖北九头鸟,这些对我们的称呼,似乎从来跟我没有什么关系。甚至结婚后特别不喜欢娘家送礼给红包很重的习俗,父亲大人总是说我不懂人情世故。在广州过年红包里面5块10块,50元的都很少……直到2012年9月从拉萨机场走出来时,保安都要检查身份证,一看我身份证上写着“赤壁市”那个保安惊叹起来,问“是火烧赤壁的那个赤壁吗?”我笑说是的。他一脸羡慕的感叹:“好牛逼哦!”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觉得出生在赤壁竟然是一件这么值得傲娇的事情!
为此,前几天我特意在家人群里采访了一下大家最怀念儿时过年的什么?
大姐说有新衣服穿、玩草把灯、收红包有钱花。
二姐说,有很多很多好吃的,平时吃不到的零食过年可以随便吃。
爸爸说,能给我们姐弟四人置办新衣服,修好电视机,自由的放鞭炮,一家人开开心心孩子们不吵不闹就是好年了。
而在我的记忆中就是:熏腊肉腊鱼、大扫除、打糍粑、帮爸爸裁红纸写对联,村子里的人都来请爸爸写(谁让他是村小多年的校长啊),看谁年饭吃的早,就先放鞭炮。俗话说,「年饭吃得早,田里不长草」村子里只要一家放了鞭炮,就接二连三的挨家放了。
我们家在赤壁市新店镇,这里有一条明清时期的石板街(下图),小时候可热闹了,石板街两边都是各种卖东西的铺子,过年过节人潮挤挤。中间的石板已经被人来人往往磨得光滑,两边的老式木房子基本拆得差不多,都新起了水泥房子。如今也渐渐人少、店铺冷清。
以前过年家家户户大年三十中午吃年饭要放鞭炮,晚上守岁0:00也要放「接春」。早年镇上还有一个鞭炮厂,听说妈妈年轻时候也在里面上过班。如今也是早已荒废多年。
如今过年,就是吃吃喝喝,打牌,玩手机。因为环保鞭炮也不放了。
我最怀念的是父亲有两本做对联的书,他会先看看,用钢笔做对联,再教我们几个孩子裁红纸,从小爱看书的我总是很好奇围着看今年父亲大人要写些什么呢?总是喜欢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写?小时候估计我是最让他头疼,一天到晚问个不停的孩子吧。那时候觉得父亲是很厉害的大人,什么都知道。如果碰上父亲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我就会很生气的说,“哼,骗人。我知道你就是不想告诉我,你口袋里的报纸上不是都写着吗?大人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吗?”
有时候跟父亲聊起小时候我记得的回忆,他会很惊讶原来我有说过什么话吗?同样的事件每个人的记忆板块都不一样呢。
记得小学那会离过年还一个月,我每天都会追着爸爸问,「今年过年下不下雪?」这是我小时候过年最关心的问题了。每年都期待今年过年下雪吧。下雪吧。求老天爷了,过年下雪吧。偶尔有一二年能实现,但大部分的过年都是晴空万里。长大后,过年来回买票都难,不是雪灾就是春运灾。
大年三十中午吃过年饭后,爸爸就会带着我们兄妹几个,把大家庭里所有亲人们的祖先长辈一个不落下的去「送灯、祭拜,放鞭炮」,不时对着坟墓痨嗑,就是说一些至亲的近况,保佑大家平安健康学习进步什么的。爸爸有五兄弟,只有我们家是住在村子里的,基本一家子人年年都是父亲代劳送灯。如今大部分住在赤壁市的都有了小车,也就一小家一小家的自己开车下乡来送灯了。然后就匆匆赶回去。
到了第二天再开始拜年,初一一般不出行。初二去外婆家(现在最想念外婆家的火炉,基本就是24小时不熄火睡前埋进灰里,早起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生火,大家围坐一圈,边添材火边烤红薯聊天,不时也用火箭烤糍粑和小鱼吃,有时候也会在火炉上挂着的腊肉割一块下来烤着吃)。村子里会亮三天的灯。不准倒垃圾,不准骂人说死啊什么不吉利的话。当时我还反驳不是每个人都会死的吗!妈妈气得不知道要怎么跟我说话,总之不准说。果然我是个让父母头疼的孩子啊。
小时候过年村子里的孩子们重头戏「玩草把龙灯」
先请教村子里的老人们,通常是大姐带头扎草把龙灯,敲锣打鼓边走边唱串几个村子挨家挨户去敲门,一般人家都会开门,还会放一小段鞭炮迎接,在草把灯上插几支香为我们夜里点亮。再给我们一些拜年吃的食物或几毛几块钱。家里有孩子的会让孩子摸摸龙头的胡须。以示新年好运头。
前面有一个吊珠的,就是带头人,一般就让村长或者校长家的儿子在前面带头,村子里的人家一般都会看着大人的面子多给一些东西。有人抬有人敲鼓,有人专门负责收东西。基本是玩到半夜,大部分都睡了就找一家亮堂的堂屋,分发东西给大家。钱基本就是大孩子们得了,我们小的就是分一些吃的。大人们也从来不干扰和管我们。印象中似乎一切都是大姐安排,真正的霸王龙女,她说了算,不服来年就不让你参加了~!
牵着龙灯一家家的跑,一家家的唱,在堂屋(客厅)绕三圈。真是欢乐无比的童年时光啊。真想再回去扎一次草把龙灯,让如今只会玩手机IPAD的小朋友体会体会这样的乐趣。
通宵达旦的玩乐,也从来不知疲惫。渐渐长大了,上初中了就没有再玩,我们这一批孩子算村子里最后长大的人。如今的孩子都在城镇或者大城市里生活上学了,村子里也只有几户人家,都是父辈的呆着。
中学开始,吃完年夜饭,看春节晚会,挡住门不让别的大人把爸妈叫走去打牌,硬生生的让父母陪着我们打牌。就记得弟弟最小,有很多压岁钱(一般人家来拜年兄弟姐妹多的,压岁钱都是只给最小的,或者男孩)一家人打麻将,如果是他输了就非不肯散场,一定要打到他赢为止,不让我们去睡觉,不然就要哭鼻子,有时候我们说把钱还给他还不行。只好说,你再这样来年不跟你打了。不准哭鼻子,结果来年还是如此~!哈哈哈哈。现在一般都是守到零点,放完鞭炮就去睡觉了。不睡的也是躺在床上玩手机。
之前想得太美好,嫁了个外国人,不用每年过年争吵在男家还是女家过年了。一年可以过两个年,元旦去他家过新年。春节回娘家过年,如今如意算盘算是没打上,有好几年没有回去过春节了,都快忘记了如今老家春节是怎么过的了。哎,都怪第一次跟我回去过春节,就被家里的伯伯堂哥们把先生灌白酒给喝醉了,吓得他再也不敢跟我回去过年。一到春节就想到处去旅行躲开。
今年也是没有指望了,跟大姐约好,来年回赤壁一起过个小时候的年吧,扎草把灯。也在群里表达了希望爸爸能够重拾自己写对联的习惯。
1买新衣服穿,2有很多很多吃的,这两个到是物质世界最最最容易实现的吧。
期待来年全家都可以团聚一起过个热闹年,过个小时候期盼的年。拍张全家福。
提前祝福大家红红火火过个好年,阖家欢聚,平安喜乐。
#羽西X 红蕴新生#
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今天是猴年的大年初三,也是我的小表姐“满灯”的日子。小表姐是小姑姑的女儿,今年刚满12岁。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小孩不满12岁以前,舅舅每年春节都要给他(她)买一个大红灯笼,也叫舅舅给外甥“送灯”。表姐今年刚满12岁,也是爸爸最后一年给她“送灯”。
正月初三一大早,我们全家吃过早饭,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就带着我们给小表姐买的护眼灯、新衣服、新书包和好多礼品,来到了小姑家。小姑为了庆祝小表姐“满灯”,还请来了许多亲戚来家里吃饭。小姑家今天的人可真多。客厅的沙发上、小凳上,到处坐满了客人。大人们都坐在一起聊天、拉家常、看电视,简直就没有我们小孩插脚的地方。
这时,只听小表姐喊了一声:“走,李斌,我们下楼玩去吧!”“嗷”的一声,我和小表哥、小堂弟就随着小表姐来到了楼下。姑姑家的楼下,就像幼儿园的活动场一样,能玩的东西可多了。我们滑滑梯、翻单杠、荡秋千、放鞭炮,玩得可开心了!玩累了,我们又回到姑姑家,玩跳棋、打扑克。接着,我们又在小表姐的房间里,玩起了“瞎子捉人”的游戏。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先由一个人当“瞎子”,用红领巾把他的眼睛蒙上,其它几个人全都在房间里藏起来,让“瞎子”去捉。捉到其中一个人,“瞎子”胜,接着就让这个被捉到的人再来当“瞎子”;捉不到,就让这个“瞎子”继续捉。
我们经过“剪刀、石头、布”的表决,最后决定由小表哥来当“瞎子”。我和小表姐用红领巾把小表哥的眼睛给蒙上,把他推到门外,我们几个人都在房间里藏了起来。我藏在写字台下面,小堂弟钻到了床底下,小表姐藏在窗帘后面。藏好了,我喊“一、二、三”,小表哥就推门进来了。
只见小表哥伸着双手,东摸摸,西摸摸,摸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摸到,倒是一不小心,把头碰到了墙上。这时,藏在床下的小堂弟,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听见笑声,小表哥急忙蹲下身,朝床下扑去,一把抓住了小堂弟。
小表哥胜利了,小堂弟又来当“瞎子”。小堂弟可狡猾了。他刚才看见小表姐藏在窗帘后面,这次他一进门,就照直向窗帘后面抓去,没有一分钟的功夫,小表姐就成了他的俘虏。同样,小表姐也很快在写字台下抓住了我。
轮到我抓他们了。我想,这小小的房间,能藏的就那么几个地方,抓你们还不是手到擒拿。我一进房间,先摸摸床底下,没有;再摸摸写字台下面,还是没有。我想,肯定是都藏在窗帘后面去了。我一个饿狼扑食的动作,朝窗帘后面扑去,谁知又扑了个空。哈哈,我知道了,他们都总结了前两次的教训,肯定是都藏到大衣柜里面去了。于是,我慢慢的接近大衣柜,用手摸到了吊在大衣柜门上的钥匙,我把钥匙顺手一拧,柜门锁上了。
“哈哈,投降吧!要不,你们今天就别想吃饭了!你们就等着在大衣柜里过夜吧!”我的话音刚落,大衣柜里就传出小堂弟的叫声:“哥哥,快开门,我们投降啦!”
这时,姑姑叫我们吃饭。我打开大衣柜,小表哥、小表姐、小堂弟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乖乖的当了我的俘虏。哈哈,他们每次只能抓一个人,可我一次捉了仨。你猜,这顿饭,我吃的有多开心!
春节到,人欢笑,家家户户放鞭炮,不变祝福都送到;春节是中国民族独有的节日,在春节也会有很多的习俗,一些高中生也会选择用作文的形式写出来。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我的春节的作文大全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
高一我的春节的作文大全1
正当雪飘如絮,雪厚霜浓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春节是喜气洋洋的,令人欢喜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一家子热热闹闹的这情景多令人神往啊!这个春节,我们一家到当地过年的习俗。
大年三十的早晨六点整,外面还是漆黑一片,可以隐隐约约听到一两声鞭炮声,屋檐下的冰柱在灯光的照射下,发出金色的光芒。睡眼朦胧的我被叫起,我喃喃地迷惑不解地问妈妈:“今天我们有什么重要的活动需要这么早起”“抢年呀!”妈妈神秘地说,“抢年”是张家界过年的风俗,谁起的早,谁就能在一年中得到好运。我不禁联想到一句谚语:早起的鸟儿多得食。原来“抢年”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啊!我赶紧吃完早饭,便与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哇!好热闹啊!只听见从府城旁传来一阵锣鼓声。我赶紧凑上前去。府城正中央在表演花灯,左边有几个老人在打腰鼓,右边则在舞狮子灯。表演花灯的人有的戴着红帽子,有的系着红丝带,他们正绘声绘色地唱着张家界的风土人情。他们身上艳丽的衣服在远处皑皑白雪的天门山的照映下更加鲜艳。“咚咚锵锵……。”舞狮子的开始大显身手了!他们二人合扮一头狮子,一个人执头,一个人扮尾。
主要是靠狮子头指挥。狮子是金**的,让人们觉得无比清爽。斗狮子的人手中拿着一个斗大的绣球,不停地做着各种各样的功夫动作。狮子一会作出“金狮吐节”,“狮子滚绣球”的复杂动作,一会摆出“白鹤亮翅”,“犀牛望月”的造型。“好!“人们大喊。因为艺人们把一头凶猛的狮子变得如此祥和,活泼,可爱,灵活,敏捷,所以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阵阵喝彩。晚上,夜幕降临,星星调皮地眨着眼睛。这个时候是过年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品尝到美味无穷的年夜饭。餐桌上摆着许多美味佳肴。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一家人吃着可口的饭菜,我不禁想到了长辈们的年夜饭。爷爷曾经说过,他们的过年时有馒头吃就不错了。
想到这,我觉得我们的生活过得真好,应该要好好珍惜它才对啊。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悄悄地进入了梦乡。这个不同寻常的新年在我梦中再次浮现。
高一我的春节的作文大全2
天空中飘下的雪,一点一点的盖住了屋顶,绿树。下雪啦,过年了,我在心里惊呼。
随着年味越来越重,我和母亲也回到家乡。那时暮色已悄悄来临,但远远的,还是看见那个熟悉的,单薄的身影,瞧见我们的车灯,拼命挥手。那便是我的姥姥。一-坐在沙发上,姥姥端来一盆热水,为我们接洗风尘。热水的温度从脚尖传至心窝。
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伸个懒腰。看见一条宽敞的公路蜿蜒地绕着竹林子,阳光透过叶子星星点点的洒落在这条路上。我想起小时候,曾经满身泥土在这条路上跑来跑去,尘土飞扬。嘴角勾起一丝笑意。这条路终于修到这里了呢。我顺着公路慢慢往上走,却发现竹林稀疏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捉迷藏了,心中一阵郁闷。回头一望,一座烟蓬映入眼帘。它从山林中拔地而起,既有气势,又显得憨厚。想当初这里还是一个小土坡呢。我一时兴起爬上梯子坐着,看着久别的家乡。
在我们那里,有做糖片子的风俗,早在过年之前,就准备好了。那天,我正在看电视,却被抓去做糖片子。本是不愿意的,但看见一锅闪闪发亮的液体糖,我就悄悄地走过去,迅速用手蘸了一点,放入嘴中。恩,真甜。顿时对做糖来了兴趣。大人们熬完糖之后,端出一盆白花花的东西,一粒一粒,圆滚滚的,但是很小。这不是昨天炒的吗我想到昨天帮忙炒的像芝麻一样的。知道自己也出过一份力,才动手做起糖片子。“哗!”一盆“小芝麻”倒入糖中,用力和,知道两者成为一体。然后把它们放入小盆中挤压,再切成片。我吃了一个,发现极塞牙,母亲笑了:“要等它们冷掉。”
一起准备就绪,春节在鞭炮声中悄然来到。一大早我和姥爷就开始贴对联。可是没有见到胶,只好找邻里接了,隔壁张爷爷是一个和善的人,不仅爽快借给了我们,而且念及姥爷腰不好,帮我们贴。可最后姥爷还是亲自在我房门贴了“四季平安”。这是姥爷每年要做的。这是个字把温暖传至心窝。
“啪啪啪!”鞭炮响了。我捂着耳朵,跑进屋子:“过年了,过年了。”
高一我的春节的作文大全3
今天是-年的大年初三,也是我的小表姐“满灯”的日子。小表姐是小姑姑的女儿,今年刚满12岁。按照我们这里的习俗,小孩不满12岁以前,舅舅每年春节都要给他(她)买一个大红灯笼,也叫舅舅给外甥“送灯”。表姐今年刚满12岁,也是爸爸最后一年给她“送灯”。
正月初三一大早,我们全家吃过早饭,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就带着我们给小表姐买的护眼灯、新衣服、新书包和好多礼品,来到了小姑家。小姑为了庆祝小表姐“满灯”,还请来了许多亲戚来家里吃饭。小姑家今天的人可真多。客厅的沙发上、小凳上,到处坐满了客人。大人们都坐在一起聊天、拉家常、看电视,简直就没有我们小孩插脚的地方。
这时,只听小表姐喊了一声:“走,李斌,我们下楼玩去吧!”“嗷”的一声,我和小表哥、小堂弟就随着小表姐来到了楼下。姑姑家的楼下,就像幼儿园的活动场一样,能玩的东西可多了。我们滑滑梯、翻单杠、荡秋千、放鞭炮,玩得可开心了!玩累了,我们又回到姑姑家,玩跳棋、打扑克。接着,我们又在小表姐的房间里,玩起了“瞎子捉人”的游戏。
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先由一个人当“瞎子”,用红领巾把他的眼睛蒙上,其它几个人全都在房间里藏起来,让“瞎子”去捉。捉到其中一个人,“瞎子”胜,接着就让这个被捉到的人再来当“瞎子”;捉不到,就让这个“瞎子”继续捉。
我们经过“剪刀、石头、布”的表决,最后决定由小表哥来当“瞎子”。我和小表姐用红领巾把小表哥的眼睛给蒙上,把他推到门外,我们几个人都在房间里藏了起来。我藏在写字台下面,小堂弟钻到了床底下,小表姐藏在窗帘后面。藏好了,我喊“一、二、三”,小表哥就推门进来了。
只见小表哥伸着双手,东摸摸,西摸摸,摸了半天,一个人也没摸到,倒是一不小心,把头碰到了墙上。这时,藏在床下的小堂弟,忍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听见笑声,小表哥急忙蹲下身,朝床下扑去,一把抓住了小堂弟。
小表哥胜利了,小堂弟又来当“瞎子”。小堂弟可狡猾了。他刚才看见小表姐藏在窗帘后面,这次他一进门,就照直向窗帘后面抓去,没有一分钟的功夫,小表姐就成了他的俘虏。同样,小表姐也很快在写字台下抓住了我。
轮到我抓他们了。我想,这小小的房间,能藏的就那么几个地方,抓你们还不是手到擒拿。我一进房间,先摸摸床底下,没有;再摸摸写字台下面,还是没有。我想,肯定是都藏在窗帘后面去了。我一个饿狼扑食的动作,朝窗帘后面扑去,谁知又扑了个空。哈哈,我知道了,他们都总结了前两次的教训,肯定是都藏到大衣柜里面去了。于是,我慢慢的接近大衣柜,用手摸到了吊在大衣柜门上的钥匙,我把钥匙顺手一拧,柜门锁上了。
“哈哈,投降吧!要不,你们今天就别想吃饭了!你们就等着在大衣柜里过夜吧!”我的话音刚落,大衣柜里就传出小堂弟的叫声:“哥哥,快开门,我们投降啦!”
这时,姑姑叫我们吃饭。我打开大衣柜,小表哥、小表姐、小堂弟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走了出来,乖乖的当了我的俘虏。哈哈,他们每次只能抓一个人,可我一次捉了仨。你猜,这顿饭,我吃的有多开心!
高一我的春节的作文大全4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盼望的日子,俗话说得好:“大人望种田啊,小孩望过年啊。”过年最主要的是能吃饺子、放鞭炮、还有更实惠的就是可以得到压岁钱了。
今年过年我就学习包饺子了,我跟着妈妈到了姑妈家。妈妈首先走进厨房兴致勃勃的帮姑妈包饺子,我闲着没事干也来到厨房学着包起了饺子。我看见妈妈把包面皮摊开放上瘦肉料然后卷起皮子,做成了一个弯弯的大饺子,我也学着她的样子做了起来,可是我包了一个歪歪扭扭的饺子。妈妈悄悄的在我的饺子里放了一枚硬币,我也乘着妈妈不注意也在她的饺子里放了硬币。不一会我们就在说说笑笑中将饺子包完了。过了一会我听见姑妈叫着:“吃饺子了”。我的姐姐妹妹们都等不及的跑过来。妈妈笑着说:“今天我要尝尝我儿子的饺子”。我也高声叫起来:“我也要尝尝我自己的饺子”。妈妈“笑里藏刀”地笑起来了。我也咪咪地笑着。妈妈一口咬下去,我两眼看着妈妈也一口咬下去,“哎呀”。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我的饺子里怎么也有硬币啊”这时可把大家都给乐坏了。
到了晚上,姑妈说:“给压岁钱了哦”我一听,第一个冲了上去。姑妈给每个人都发了一个红包,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个纸条。我看了一看,条子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哎!”还是二爹豪爽地给了我们一个大红包,我打开看了看,“啊!一千元!”可把我乐坏了。我一蹦三尺高。妹妹们最淘气了,她们三个可在我家里是出了名的“淘气三剑客”啊!她们对我说:“哥哥我们也送给你一个红包”,我想今天她们给我送红包,可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啊!这里面肯定有鬼,于是我想了想就把红包对着她们一打开,突然一只只虫子向她们面前跳过去。她们吓得落荒而逃了,我在后边哈哈大笑。
你们看,这个春节够有趣味的吧!放鞭炮、猜谜语等等活动都是在我们家里开展的,房间里一直充满着欢声笑语。
高一我的春节的作文大全5
我最盼望的日子——春节终于来到了,因为在这喜庆的节日里,我们小孩子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花,有小伙伴玩,最让我感到快乐的还是给乡亲们拜年了。
大年初一的三四点钟,我就迫不及待地催爸爸起来了。(我们这里的风俗是新年第一天有家里的男主人放开门鞭和烧团圆饭)好不容易等到喝完团圆茶后,我就找了几个方便袋迫不及待地准备出发了。妈妈开玩笑地说:“家里买了这么多好吃的,还不够你这只馋猫吃的!”唉!老妈,你怎会懂得儿子的心思呢,我这不是给乡亲们拜年,为他们送上新春祝福吗!我一溜烟跑到了村子的西头,与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小伙伴汇合,便开始给乡亲们拜年了。
我首先来到了李叔叔家,李叔叔是个农民,靠种植大棚蔬菜走上了财富之路。我恭祝他:“新春万事顺!蔬菜长得旺,价格一路长!”乐得李叔叔连忙塞红包,盛情难却,只好收了。我又来到了瓦工张叔叔家,他们一家正在喝茶,我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钱财如砖砌墙,越摞越高!”王阿姨听了合不拢嘴,给了我满满一捧糖果。接着我又来到了杨奶奶家,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万寿无疆!越活越精神!”她一高兴竟然笑掉了假牙,我也跟着乐开了怀。就这样,我挨家挨户给乡亲们送上了新春的祝福。我的口袋里塞满了红包,带来的方便袋也都装的满满的。
拜年结束后,我和小伙伴们汇合,一起来到了徐爷爷家,徐爷爷是个老革命战士,他的四个哥哥都在抗日战争中光荣牺牲了,他也因为战争而失去了一条腿,没能成家,今年九十几岁的徐爷爷,孤苦伶仃地瘫坐在床上,我和小伙伴们给他拜完年后,将自己红包里的钱都给了他,一共有两千多元。我们还将袋子里的花生瓜子糖果分了类,放在徐爷爷的床上。徐爷爷感动得热泪盈眶,不住地感谢我们。其实我们才应该感谢徐爷爷这样的老革命战士,没有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今天如此安定幸福的生活。
寒假结束了,庆祝春节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我觉得拜年是我在春节中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