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道的七律诗句

男朋友 0 96

关于古道的七律诗句,第1张

关于古道的七律诗
导读:1关于古道的诗词 如下,望采纳: 《古道》宋翁卷 古道今不见,今交非古情。 交情亦何难,难逢双目明。 青松生青山,真节莫与并。 植之廛郭旁,流俗多所轻。 远道岂易行,出门悔吝生。 君看天上云,何心更营营。 勿言贫未安,

1关于古道的诗词

如下,望采纳:

《古道》宋翁卷

古道今不见,今交非古情。

交情亦何难,难逢双目明。

青松生青山,真节莫与并。

植之廛郭旁,流俗多所轻。

远道岂易行,出门悔吝生。

君看天上云,何心更营营。

勿言贫未安,安贫存令名。

《古道》宋 作者:陈杰

杀鸡季伟蔬留客,列鼎孙弘外一肴。

古道无存几夫子,今人何限不全交。

《秋日》唐王昌龄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少年游》宋 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古意》唐常建

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

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

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关于“古道”的诗词有哪些

1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宋代:柳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2 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宋代:完颜璹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3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 忆秦娥·箫声咽

唐代: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5 少年游·草

宋代:高观国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3关于古道的诗词

如下,望采纳:《古道》宋翁卷古道今不见,今交非古情。

交情亦何难,难逢双目明。青松生青山,真节莫与并。

植之廛郭旁,流俗多所轻。远道岂易行,出门悔吝生。

君看天上云,何心更营营。勿言贫未安,安贫存令名。

《古道》宋 作者:陈杰杀鸡季伟蔬留客,列鼎孙弘外一肴。古道无存几夫子,今人何限不全交。

《秋日》唐王昌龄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少年游》宋 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古意》唐常建牧马古道傍,道傍多古墓。萧条愁杀人,蝉鸣白杨树。

回头望京邑,合沓生尘雾。富贵安可常,归来保贞素。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求有关古道,夕阳,青山,暮霭的忧伤,的诗句

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夕阳山外山

4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远归。

5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

阮籍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6送郑仆射出节山南

孟郊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5含有烟霭的诗句和古道的诗句

唐 王勃 《慈竹赋》:“崇柯振而烟霭生,繁叶动而风飈起。”

金 元好问 《五松平》诗:“苍崖入地底,烟霭青漫漫。” 清 顾炎武 《友人来坐中口占二绝》之二:“昨过河东望首阳 ,空山烟霭尚苍苍。”

唐 杜甫 《万丈潭》诗:“跼步凌垠堮,侧身下烟霭。”金 张斛 《高寺》诗:“明朝下烟霭,回首阻清川。”

唐 长孙佐辅 《幽思》诗:“金炉烟霭微,银釭残影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远方沁古道 ,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凄凄满别情。

唐·李白《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宋 文天祥 《正气歌》:“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唐 杜甫 《田舍》诗:“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明 高濂 《玉簪记·追别》:“夕阳古道催行晚,听江声泪染心寒。”

清 方文 《留别吴锦雯》诗:“古道江云厚,愁心浦月迟。”。

6求有关古道,夕阳,青山,暮霭的忧伤,的诗句越多越好

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夕阳山外山 4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远归 5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 阮籍 登高临四野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岂复叹咨嗟 6送郑仆射出节山南 孟郊 国老出为将,红旗入青山 再招门下生,结束馀病孱 自笑骑马丑,强从驱驰间 顾顾磨天路,袅袅镜下颜 文魄既飞越,宦情唯等闲 羡他白面少,多是清朝班 惜命非所报,慎行诚独艰 悠悠去住心,两说何能删。

7含有“古道”两个字的诗句有哪些

1、咸阳别李处士

古道自迢迢,咸阳离别桥。越人闻水处,秦树带霜朝。

驻马言难尽,分程望易遥。秋前未相见,此意转萧条。

2、少年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栖。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去年时。

3、送陈商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4、沧浪峡(唐 储光羲)

沧浪临古道,道上若成尘。自有沧浪峡,谁为无事人。

5、酬姚合(唐 贾岛)

黍穗豆苗侵古道,晴原午后早秋时。

故人相忆僧来说,杨柳无风蝉满枝。

6、送陈商(唐 贾岛)

古道长荆棘,新岐路交横。君于荒榛中,寻得古辙行。

足踏圣人路,貌端禅士形。我曾接夜谈,似听讲一经。

联翩曾数举,昨登高第名。釜底绝烟火,晓行皇帝京。

上客远府游,主人须目明。青云别青山,何日复可升。

7、华山南庙(唐李益)

阴山临古道,古庙闭山碧。

落日春草中,搴芳荐瑶席。

明灵达精意,仿佛如不隔。

岩雨神降时,回飙入松柏。

常闻坑儒后,此地返秦璧。

自古害忠良,神其辅宗祏。

1 有关于乘船的诗句

有关于乘船的诗句 1 与船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4·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5·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8·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9·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 船头独立望长空,日艳波光逼人眼。

11· 夜来江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

船是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在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最早的船——独木舟(把一根圆木中间挖空)。然后,出现了有桨和帆的船。后来又出现了用蒸汽或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的船。今天人们用太阳能和喷气式发动机作为船的动力,航行的速度令人吃惊,最高时速已经可以达到500千米以上了。

世界上最有名的船,大概要算是泰坦尼克号了,一艘华丽、高雅、精美绝伦的游轮,却在初航就沉没了。什么东西最让人留恋?不就是在最美的时刻消亡的东西吗!

当然,泰坦尼克号这艘最有名的船之所以名闻世界,还有归功于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灾难爱情大片《泰坦尼克号》。一段永垂不朽的爱情,更让人们对这艘游轮记忆深刻。

2 与船有关的诗句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张继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 春夜喜雨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书愤 陆游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七律二首(之一) 陈寅恪

横海楼船破浪秋,南风一夕抵瓜洲。

石城故垒英雄尽,铁锁长江日夜流。

惜别渔舟迷去住,封侯闺梦负绸缪。

八篇和杜哀吟在,此恨绵绵死未休。

有关船的诗句(一)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宿建德江》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王之涣《宴词》

山瞑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 王昌龄《听流水调子》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有关船的诗句(二)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孟浩然《早寒有怀》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孟浩然 《送杜十四之江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有关船的诗句(三)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唐温如 《题龙阳县青草湖》

扩展阅读:关于船的诗句名言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李白《赠汪伦》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4《行路难》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 关于"小船"的诗句有哪些

1 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船夜援琴》唐 白居易

释义:此刻身心澄净,除了舟中的琴,没有任何事情的骚扰,且独坐,淡然一曲吧!

2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船子和尚偈》唐 德诚

释义:夜里的诱饵太冰冷鱼都不吃,回去的小船只能载着空的明月回去。

3 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初上船留寄》唐 杜牧

释义:沙雁和小船同一个方向去,只听田鸦绕着岸边啼叫。

4 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放船》唐 杜甫

释义:愁苦的骑马,像是坐船游玩。

5 扁舟时属暝,月上有馀辉。——《秋夜船行》唐 严维

释义:小舟在水面上可以见到,还能看到月亮的余辉。

6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钓船归》宋 贺铸

释义:夕阳西下,湖面晚霞遥送我的渔船回家,水中鳜鱼正肥落花人独立之感。

7 堤树胧明孤月上,暗淡移船影。 ——《雨中花/夜行船》宋 毛滂

释义:树提上有朦胧孤独的月亮,隐隐可以看见小船的影子。

8 大艑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 ——《夜闻商人船中筝》唐 刘禹锡

释义:大船的船帆一百尺的高,声音有柱子那么十三弦长。

9 船头独立望长空,日艳波光逼人眼。 ——《船头》唐 韩偓

释义:船头独立的对着长空,太阳的波光逼着人眼睛都睁不开。

10 夜来江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 ——《宿蓬船》唐 韦庄

释义:夜里下起江雨来一蓬船,卧在船里听这下雨的声音都不舍得入眠。

4 有关船的诗句

1《船夜援琴》唐 白居易

鸟栖鱼不动,月照夜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2《船子和尚偈》唐 德诚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3《初上船留寄》唐 杜牧

烟水本好尚,亲交何惨凄。况为珠履客,即泊锦帆堤。

沙雁同船去,田鸦绕岸啼。此时还有味,必卧日从西。

4《放船》唐 杜甫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

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5《秋夜船行》唐 严维

扁舟时属暝,月上有馀辉。海燕秋还去,渔人夜不归。

中流何寂寂,孤棹也依依。一点前村火,谁家未掩扉。

6《劝金船》宋 张先

流泉宛转双开窦。带染轻纱皱。何人暗得金船酒。

拥罗绮前后。绿定见花影,并照与、艳妆争秀。

行尽曲名,休更再歌杨柳。光生飞动摇琼甃。

隔障笙箫奏。须知短景欢无足,又还过清昼。

翰阁迟归来,传骑恨、留住难久。异日凤凰池上,为谁思旧。

7《钓船归》宋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8《雨中花/夜行船》宋 毛滂

寒浸东倾不定。更奈橹声催紧。

堤树胧明孤月上,暗淡移船影。

旧事十年愁未醒。渐老可禁离恨。

今夜谁知风露里,目断云空尽。

9《夜闻商人船中筝》唐 刘禹锡

大艑高帆一百尺,新声促柱十三弦。

扬州市里商人女,来占江西明月天。

10《船头》唐 韩偓

两岸绿芜齐似翦,掩映云山相向晚。

船头独立望长空,日艳波光逼人眼。

11《夜船》唐 韩偓

野云低迷烟苍苍,平波挥目如凝霜。月明船上帘幕卷,

露重岸头花木香。村远夜深无火烛,江寒坐久换衣裳。

诚知不觉天将曙,几簇青山雁一行。

12《宿蓬船》唐 韦庄

夜来江雨宿蓬船,卧听淋铃不忍眠。

却忆紫微情调逸,阻风中酒过年年。

13《志峡船具诗·戙》唐 王周

箭飞峡中水,锯立峡中石。峡与水为隘,水与石相击。

濆为生险艰,声发甚霹雳。三老航一叶,百丈空千尺。

苍黄徒尔为,倏忽何可测。篙之小难制,戙之独有力。

猗嗟戙之为,彬彬坚且直。有如用武人,森森矗戈戟。

有如敢言士,落落吐胸臆。拯危居坦夷,济险免兢惕。

志彼哲匠心,俾其来者识。

14《春晚泊船江村》唐 崔橹

芳草青青古渡头,渔家住处暂维舟。残花半树悄无语,

细雨满天风似愁。家信不来春又晚,客程难尽水空流。

自怜爱失心期约,看取花时更远游。

15《移船》宋 陆游

沙际舟衔尾,相依作四邻。暮年多感慨,分路亦酸辛。

折竹占行日,吹箫赛水神。无劳问亭驿,久客自知津。

5 与船有关的古诗

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朝代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二、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 朝代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三、舟过安仁

作者杨万里 朝代宋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四、采莲曲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

菱叶在水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打招呼又怕人笑话,便低头羞涩微笑 ,一不留神,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五、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作者纪昀 朝代清

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坐,翠色随人欲上船。

译文

好似春天的云彩那样浓厚,又好似薄烟轻淡,绿树的长短影子映在江面上。

夕阳斜下,不禁推开船篷坐下,富春江山水一片翠色似乎涌上了船头。

6 形容船只的诗句有哪些

1、《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2、《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3、《湖上》

宋代: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译文: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4、《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5、《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7 和船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水落草摇洲渚昏,泊船深闭雨中门。——王安石《舟过长芦寺》 释义:经过长芦寺,当时天空下着大雨,雨水打在河边的芦苇上,芦苇在风雨中飘摇不定;河中的小岛在风雨中也显得昏暗不明。

2、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 释义: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3、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李频《湘口送友人》 释义:严冬快要过去了,大雁冲起云梦泽的积雪,准备往北飞去了。在这样的日子里,友人来到洞庭湖边登上了北去的航船。

4、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释义:这次回日本,谁与您共到呢?但愿明月陪伴您,一帆风顺地回到您的家!

5、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 释义:湖光秋色中,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她任船随波逐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6、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释义:京口和瓜洲不过是长江一江之隔,几重山远处也就到了京城汴梁。

7、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饮中八仙歌》 释义:贺知章酒后骑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坠入井中,竟在井底睡着了。

8、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释义: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9、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郑谷《淮上渔者》 释义: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个地方,家就安在哪里。

10、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杨朴《莎衣》 释义:蓑衣绿蓝相间胜过锦衣,(穿上它)正好靠在船边吟诗、钓鱼。

11、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搁岸斜。——戴复古《江村晚眺》 释义:江边上空的夕阳笼罩江边沙滩。潮水退了,渔船倾斜着靠在岸边。

8 带船字的古诗词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唐张继

2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唐白居易

3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浪淘沙》唐白居易

4曲池波晚冰还合,芳草迎船绿未成--《抛球乐》唐冯延巳

5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漫成一首》唐杜甫

6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利州南渡》唐温庭筠

7堤上游人逐昼船拍堤春水四垂天--《浣溪沙》宋欧阳修

8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横塘》宋范成大

9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清平乐》宋晏几道

10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湖上寓居杂咏》宋姜夔

9 与“舟船”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宋代《舟过安仁》

译: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2、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李珣·唐代《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

译:何必要猿啼声声传向孤舟,远行的旅客自有许多忧愁。

3、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何景明·明代《竹枝词》

译:孤舟过峡,眼见秋草荒芜,寒月当空,冷烟萦绕,峡深流急,令人胆寒心悸。

4、一幅云蓝一叶舟,隔江山色镜中收。——薛时雨·清代《浣溪沙·舟泊东流》

译: 在蓝天白云和绿水碧波之间,一叶小舟悠然而来,远山倒映在水中。

5、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方泽·宋代《武昌阻风》

译:江上吹起春风将客船留在了武昌,向东奔流。

6、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佚名·先秦《二子乘舟》

译: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恋意难除。

7、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佚名·先秦《鄘风·柏舟》

译: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8、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唐代《小寒食舟中作》

译:春来水涨,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荡起伏犹如坐在天上云间

9、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佚名·隋代《挽舟者歌》

译:我今日为皇帝龙舟拉纤,被困在这千里长的隋堤。

10、眼痛灭灯犹闇坐,逆风吹浪打船声。——白居易·唐代《舟中读元九诗》

译:看诗看到眼睛痛,熄灭了灯还在黑暗中坐着,逆风吹着浪花拍打着小船。

1 关于登山望远的诗句

关于登山望远的诗句 1 有关“登高望远”的诗句,急,麻烦哪位高手说一下

孟浩然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

李白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崔涂 送友人 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申欢 兜玄国怀归诗 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李贺 句 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张谔 九日宴 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崔国辅 九日 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缙 九日作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李嘉佑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皇甫冉 登山歌 青山前,青山后,登高望两处,两处今何有。烟景满川原,离人堪白首。

王之涣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秦系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戴叔伦 湘川野望 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

朱放 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武元衡 登阖闾古城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武元衡 塞上春怀 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

郑絪 九日登高怀邵二 簪茱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羊士谔 寄裴校书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

欧阳詹 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 簪萸泛菊俯平阡,饮过三杯却惘然。十岁此辰同醉友,登高各处已三年。

白居易 九日寄行简 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

白居易 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 三日欢游辞曲水,二年愁卧在长沙。每登高处长相忆,何况兹楼属庾家。

司空图 重阳阻雨 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犹胜登高闲望断,孤烟残照马嘶回。

司空图 九月八日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司空图 白菊三首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益算更希沾上药,今朝第七十重阳。

孙逖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

高适 宋中十首 登高临旧国,怀古对穷秋。落日鸿雁度,寒城砧杵愁。昔贤不复有,行矣莫淹留。

张琰 春词二首 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

杜甫《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筳歌席莫辞频。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你看是不是?

2 登高望远的励志诗句有哪些

关于登高望远的励志诗句1、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

--句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3、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张说4、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十日即事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登高迎送远,春恨并依依。不得沧洲信,空看白鹤归。

--送友人7、风软景和煦,异香馥林塘。登高一长望,信美非吾乡。

--兜玄国怀归诗8、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朱放9、东风河外五城喧,南客征袍满泪痕。愁至独登高处望,蔼然云树重伤魂。

--塞上春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

出自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作者:毛泽东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秋高气爽的季节,适合登高望远,以下是关于登高望远的的诗句大全,有些非常励志,值得收藏:1、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2、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

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司空图《九月八日》3、怀王独与佞人谋,闻道忠臣入乱流。

今日登高望不见,楚云湘水各悠悠。——戴叔伦《湘川野望》4、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

主人登高去,鸡犬空在家。——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5、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时未收长安)》6、岩磴列云旗,吾君访道时。

乾行万物睹,日驭六龙迟。望远回天顾,登高动睿词。

愿因山作寿,长保会昌期。——孙逖《奉和登会昌山应制》。

3 与“登高望远”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燕歌行》

年代: 明 作者: 刘基

霜飞动地燕草凋,沙飞石走天萧条。

江河倒影陵谷摇,白日惨淡昼为宵。

美人迢迢隔云霄,青冥无梯海无桥。

鱼枯雁死星芒消,沉沉思君不自憀。

愁如惊风鼓春潮,岁云暮矣山寂寥,梧桐叶落空干条。

昆仑层城阻且辽,苍梧九疑烟雾遥。

琼田瑶草芟芃荛,江蓠泽兰成艾萧。

登高望远肝肺焦,安得羽翼抟长飚?

2《次陆放翁韵》

年代: 宋 作者: 苏泂

登高望远不可无,不可一日不读书。

予方自委下湿地,君乃独占高明居。

杨云傥许客载酒,杜陵安得钱买驴。

徐行过君就书读,颇幸借屋今连闾。

3《登石阁吟》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一般情意恶难羁,长怕登高望远时。

今日凭栏异常日,几回将下又迟迟。

4《代书寄北海赵充道太博》

年代: 宋 作者: 邵雍

自从终鲜罢吟哦,聊为临风一浩歌。

别易会难情不已,登高望远兴如何。

百年可惜无时再,千里相思事更多。

今日樽罍真北海,况君雅重风不过。

5《登阖闾古城》

年代: 唐 作者: 武元衡

登高望远自伤情,柳发花开映古城。全盛已随流水去,黄鹂空啭旧春声。

踏青七律诗词如下: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译文: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

2、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王禹俏《清明》

译文: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淡漠。

3、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宋之问《途中寒食》

译文: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

4、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5、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译文: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6、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译文: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译文: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

8、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译文: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9、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译文: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1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译文:燕子飞来时正赶上社祭的日子,美丽的梨花在清明节后飘落。

您好,这首诗并不能称为七律,称为七言古诗更合适,因为这首诗在格式上并不能符合律诗对格律的要求。我们先来明格律,之后再对这首诗做简单评论。

要写律诗首先要了解律诗是什么,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在格律方面有着较严格的规定,那么什么是格律?律诗的格律又有哪些规定?下面我们一一来看,格律就是指一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在格式、音律等方面所应遵守的准则,包括简单的说包括押韵、平仄和对仗等。那么律诗呢?律诗发源于南北朝时期齐,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成熟于中晚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七言句,称为五律、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超过8句的则称排律。律诗每2句成一联,共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颔联和颈联的上下句要求对仗。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仗。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广义律诗允许失粘,狭义律诗不允许失粘,有“仄起”与“平起”两式。广义律诗的包容度很大,它允许拗格存在,允许三平调、三仄尾,如崔颢《黄鹤楼》、王勃《滕王阁》等。现在提到律诗通常指狭义的 律诗,也就是格律要求很严格的那种。律诗之所以叫律诗,就因其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出了格就称不得律诗了。

下面简单的从韵、律句、粘对、对仗、拗句和拗救等方面对律诗格律做一些介绍。

1、韵,简单点说就是同一韵部的字,多是同韵母的字,不同时期的韵有所不同,律诗最常用的是平水韵,由于平水韵是古韵,用起来可能会有一些困难,今人也可使用中华新韵代替平水韵,只要明读音就可以较灵活的押韵了,不用查阅韵书。律诗要求偶数句押韵,一般要求用平声韵,仄声极为少见,首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2、关于律句,有两个种概念,一是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二是符合格律要求的诗句也称为律句,与之相对应的有拗句,后者之后再提。汉语分为四声,但诗中之分平仄,平仄两两组合,抑扬顿挫形成律句,就七律来说,律句共有四种,如下:

①仄仄平平仄仄平

②平平仄仄平平仄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格式依照一定的原则交错组合形成律诗最基本的四种格式,即平起、平起入韵、仄起和仄起入韵,平起仄起是就首句第二个字的平仄而言,入韵不入韵要看首句尾字是否参与押韵。

3、粘对、也就是前面说的四种句士组合的规则。粘就是每一联的后一句与下一联的前一句开头的平仄相同,如,上一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下一联的上句要跟上一联的下句相粘,也必须以平声开头,有要求仄声收尾,就成了“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粘是指两联之间,而对是指一联之内,一联中的上下两句的平仄刚好相反称为对,用在首联时因为押韵要求可能不会完全相反,二是第一个音节(前两字)相反,如一联中上一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如果首句入韵,上一句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下一句则为“平平仄仄仄平平”,上一句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后一句则为“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律诗的声律就不单调了,避免了两个音调的句子连续出现的情况,且使平仄格式记忆也方便许多。

4、对仗,对仗可以理解为对对子,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首尾两联不作要求,最多不要超过三联对仗,您朋友的这首颈联就没有用对仗,这是个很明显的错误,平仄不对外行人可能会察觉不出来,但对仗没有用,对律诗稍有了解的就能够一眼看出来,关于对仗也有很多东西,篇幅有限,就不多说了。

5、拗句和拗救,律诗规定了平仄格式,符合格式要求的句子就是律句,不符合平仄要求的就是拗句了,有了拗句不能不管,要补救,就有了拗救,对拗句的补救就是拗救经过拗救的句子就可以认为合律了。拗救可以分为出句自救、对句相救和出句对句同时使用的情况。

①出句自救,在(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式中,因为是仄声字在句末,所以这句诗肯定是出句。这种格式又可变成“平平仄平仄”,即第三字位置该用“平”而用了“仄”,于是在第四字位置补回一个平声字,叫做“三拗四救”(如果是七律就是“五拗六救”了,但七律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三拗五救”)式。

②对句相救,如,“仄仄平平仄”(七律则为平平仄仄平平仄)这种句式,又可写变成“仄仄仄平仄”(这是因为五律第三字、七律第五字可平可仄),不过这样一来,对句就必须变成“平平平仄平”(七律则为仄仄平平平仄平)”,在对句增加一个平声字来弥补出句中缺少的平声字,即第三个字必须变成平声字。所以叫“对句救出句式的孤平拗救”。

③两救皆用,如果“平平仄仄平”用于对句,那么,它的出句就是“仄仄平平仄”,这种格式又可以变成“仄仄仄平仄”甚至“仄仄仄仄仄”,这时,就要把对句的第三个字位置变成平声字以相补救,这属于对句救出句。但如果这个出句又是个“孤平拗救”式,则构成这第三个平声字既救出句的第三或者第四字,又救本句的第一字,这就是两救了。关于拗救的知识如果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一下,写律诗和绝句对拗救一定要有认识。

格律暂且说这么多吧。简单说一下首诗

《广州越秀山赏桂花》

南越秀山奇峰峦,碧湖绿水映斑谰。

(首联点明地点,但词句锤炼不够,第一句易产生误解,按照一般的读法会理解为“南越”的“秀山”,“山”和“峦”在同一韵部,造成音韵不协调;第二句,如果“碧湖”不是一个湖的名字的话“碧湖”就和“绿水”发生了重复。)

繁花千树独成林,金粟万萼翠叶伴。

(颔联是这首诗内容上写得较好的一处,写出了花的特点,不足之处是格律太不严谨,“伴”字为仄声,用作韵脚是个很明显的一个错误。)

五羊仙翁临楚庭,芬馥波郁醉忘返。

(颈联内容很丰富,五羊、楚庭用得不错,对句比较无力,内容尚可,词句上比较拖沓,没有运用对仗是个硬伤。)

木犀馨香不染尘,蟾宫桂子落凡间。

(尾联收尾不够精炼,缺少震慑力,使得整首诗比较平淡,该出现在尾联的精彩反被颔联抢去了,缺少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您的朋友比较有诗才,如果想把古体、近体诗写好还应该多对格律做一些了解,虽说今人写诗可以不必完全严格的按照格律来,但学一学格律对以后的创作会有很多好处,至少在声韵上会有所不同,会使诗的可读性更好,朗朗上口,即便是古体诗也不是完全不顾及格律,格律如果不到位会使诗会变得拗口,所以为了把诗写得更好,还是学一学格律更好。一是学格律,二是学章法,两者缺一不可,格律是体,是肉,章法和神采是骨头,是精神,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个都写不出好的律诗。

最后,谢谢你能够看我在这儿啰嗦,祝您健康快乐,你的朋友在诗词上不断进步!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屡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