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产带回内地,除了葡萄干和大馕,还有什么?

男朋友 0 113

新疆特产带回内地,除了葡萄干和大馕,还有什么?,第1张

新疆特产带回内地,除了葡萄干和大馕,还有什么?
导读: 新疆有那么多的特色美食可以带回内地送亲戚、送朋友,当然不能只带葡萄干和大馕,除此之外,有三大种东西也是非常值得带上一些的。 一、干果

新疆有那么多的特色美食可以带回内地送亲戚、送朋友,当然不能只带葡萄干和大馕,除此之外,有三大种东西也是非常值得带上一些的。

一、干果

葡萄干只是新疆特色干果中的一种,只带葡萄干的话,哪里能显示出新疆瓜果之乡这一美誉?在琳琅满目的特色干果之中,核桃、红枣和巴旦木,是最具代表特性的,选这三样配上葡萄干,那就非常的完美了。

二、牛肉干

除了是瓜果之乡,新疆这边牛羊肉也非常盛产,我们本地生产的香巴拉牛肉干,有很多种口味,孜然味和麻辣味的味道都很正宗,当然也非常能代表新疆味道。一定让你吃了这一包,还要想念下一包。

三、酸奶

新疆本地奶资源丰富,所以奶制品也非常多。去逛一趟超市,你就会发现各种纯牛奶,酸奶,奶啤简直是多到数不清。酸奶里面,有一种天润浓缩酸奶,是这两年突然流行的一个酸奶品种,刚开始上市的时候,一度出现脱销的情况,到商店里都根本买不到,它的味道非常正宗,也非常浓厚、爽口。

馕 馕 拼音:náng nǎng 繁体字:饢

部首:饣,部外笔画:22,总笔画:25 ; 繁体部首:食,部外笔画:22,总笔画:31

五笔86&98:QNGE 仓颉:NVJBV

笔顺编号:3551251245251251112213534 四角号码:2573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995

基本字义

--------------------------------------------------------------------------------

● 馕

(饢)

nángㄋㄤˊ

◎ 一种烤制的面饼,中国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

其它字义

--------------------------------------------------------------------------------

● 馕

(饢)

nǎngㄋㄤˇ

◎ 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

English

--------------------------------------------------------------------------------

◎ bread (persian naan)

nang

馕,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 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用馕坑(吐努尔)烤制,馕坑呈圆形,以土烧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烤馕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最主要的面食品。“可以一日无菜,但决不可以一日无馕。”足以证明馕在维吾尔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据说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者曾在古墓出土过古代的馕。

下面是烤馕的来历:

很久以前,在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牧民们寒来暑往,常年累月游牧在荒无人烟的塔里木河两岸。有时一出去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年半载,只好带着干粮上路。时常干涸的塔里木河不能为牧民提供充足的饮水,没过两天,身上的干粮硬像戈壁滩上的石头,又干又硬,咬一口门牙上直冒火星。

一天,太阳刚出来就像着了火,一丝风也没有。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沙尘,低低地浮在空中,吸食着人们身上的每一滴汗水,空气中弥漫着羊毛被烤焦的味道。这时,吃草的羊学会了挖坑,将头钻进土里,却依然咩咩地叫个不停。牧羊人吐尔洪被太阳烤得浑身冒油,实在受不了了,就扔下羊群,一口气跑回几十里以外的家中。

吐尔洪一头扎进水缸,出来一卟冷,头上的水立刻变成了水蒸气。他突然发现老婆放在盆里的一块面团,不顾一切地抓了过来,像戴毡帽一样严严实实扣在了头上。面团凉丝丝的,舒服极了。这时,他又想起了扔在外面的羊群。

太阳依然在燃烧,吐尔洪踏着龟裂土地上冒起的粉尘,朝羊群走去。走着走着,他闻到了股香味儿。他左看右瞧,不知其然。他一路小跑,香味儿却不离其后。不多时,脚下被一条红柳根拌了一下,还没等跌倒,头上的面团滑落在地,摔得粉碎。香味儿越来越浓,布满了前后左右。吐尔洪随手捡起一块儿碎饼,放进嘴里细细品味,外焦里嫩,香脆可口,非常好吃。

“咚嗒依嗒……咚嗒……”吐尔洪哼着鼓点,一边嚼一边脱下袷袢,把碎饼包起来,飞奔着跑回村里。一路上,他见人就送上一块碎,等人家说声“好吃好吃真好吃”后,再继续前行。不知听过了多少遍“好吃好吃真好吃”,吐尔洪确认这东西就是好吃。尝到香味儿的牧民兄弟得知来龙去脉,都纷纷效仿。这么好吃的东西新工艺总得有个名字吧?为了区别各种饼类,吐尔洪就把大伙召集到一起,集思广益。想来想去,还是他提议说:“就叫它‘馕’吧!” 天不是每天都晴的,在没有太阳的阴天,或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人们吃不到馕的时候,心里就特别难受。吐尔洪左思右想,想去了一个好主意。他在自家院里,挖了一个大坑,四壁用黄泥抹实,在中间烧起红柳根,等炭火通红时,把和好的面团贴到四壁上,不一会儿就馕香四溢了,“面香油脆出新炉”的烤馕味道比自然晒熟的更好了。

从此,新疆的维吾尔族人就离不开馕了。在一些场合里,馕还表达着特殊的含义。比如,掉在地上的馕渣子要顺手拾起来放到高处,让鸟儿去食;又比如,结婚时,新郎和新娘要吃醮着盐水的馕,象征着有福同享、白头偕老。

郑州暴雨导致当地人民群众受损严重,全国各地都派出了支援队伍前往救援。关于哈密百万爱心馕驰援河南,关于馕的吃法你知道多少?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有的省份派出了消防官兵去郑州支援一线工作,有的省份直接支援物资。哈密市紧急动员全市馕生产企业生产爱心馕,支援郑州抗洪救灾。哈密市已经将100万个爱心馕运送至河南。其次,馕可以直接吃,馕是新疆的特产,只要去了一趟新疆,肯定要品尝一下。馕可以包肉,配上羊肉直接吃。最后,馕也可以和羊肉爆炒,放入辣椒和孜然,馕的香味散发出来。当然,最普遍的吃法还是吃烤馕,只要是在新疆吃烧烤,肯定要配上一张馕。

一:哈密市紧急生产的爱心馕已经分批次运往郑州,同时还有哈密瓜以及其余物资。

有的省份派出了消防官兵去郑州支援一线工作,有的省份直接支援物资。哈密市紧急动员全市馕生产企业生产爱心馕,支援郑州抗洪救灾。哈密市已经将100万个爱心馕运送至河南。

二:新疆馕非常有名,贮存的时间长,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

馕可以直接吃,馕是新疆的特产,只要去了一趟新疆,肯定要品尝一下。馕可以包肉,配上羊肉直接吃。

三:烧烤配馕是最好吃的吃法,馕还可以泡奶茶吃,吃法多达十几种。

馕也可以和羊肉爆炒,放入辣椒和孜然,馕的香味散发出来。当然,最普遍的吃法还是吃烤馕,只要是在新疆吃烧烤,肯定要配上一张馕。

关于哈密百万爱心馕驰援河南,关于馕的吃法你知道多少?大家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

馕非常的好吃,尤其适合年轻人,他的口感特别的硬,吃起来特别的有劲儿,而且还有一种麦子的香味儿。

馕,外皮为金**,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多为发酵的面,但不放碱而放少许盐。馕大都呈圆形,最大的馕叫“艾曼克”馕,中间薄,边沿略厚,中央戳有许多花纹,直径足有40-50厘米。这种馕大的要1-2公斤面粉,被称为馕中之王。最小的馕和一般的茶杯口那么大,叫“托喀西” 馕,厚约1厘米多,是做工最精细的一种小馕,还有一种直径约10厘米,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洞的“格吉德”馕,这是所有馕中最厚的一种。馕的花样也很多,所用的原料也很丰富。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

馕含水分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主料:面粉350克、全麦粉50克。

 辅料:酵母粉3克。

 调料:食盐1小勺、五香粉1/3小勺、水250克、植物油20克。

 做法:

 1、除植物油以外所有材料倒入面包机中。

 2、选择和面程序开始搅打面团。

 3、取一小片面团撑开,拉出薄膜。

 4、将面团取出滚圆,放入大盆中,包上保鲜膜,送入烤箱或者发酵箱进行发酵。

 5、待面团发酵至两倍大时停止发酵。

 6、将面团取出排气,分割成三等份。盖上保鲜膜或者湿布中间发酵10-15分钟。

 7、9寸披萨烤盘刷薄油,掌心抹油,取一份面团按扁推平。

 8、在饼坯上打出均匀的花纹。

 10、饼坯表面刷一层薄油。

 11、烤箱预热、上下火220度、中层烤10分钟后、上火转为250度再烤3-4分钟即可。

馕náng一种烤制的面饼,中国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

馕nǎng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

笔画数:25;部首:饣;笔顺编号:3551251245251251112213534笔画顺序:撇折折横竖折横竖捺折竖折横竖折横横横竖竖横撇折撇捺

详解

馕_náng名用小麦面或玉米面烤制的圆饼〖pancakeofwheatorcornflour〗,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的主要食物之一他晚上送了一块馕给我另见nǎng馕_nǎng动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cramfoodintoone’smouth〗你这馕糠的夯货!——《西游记》又如:馕嗓;馕糠;馕糟另见náng

出处

[①][nǎng]“馕1”的繁体字

拼命往嘴里塞食物

参见“_糠”、“_糟”

[②][náng]“馕2”的繁体字

一种烤制成的面饼

维吾尔、哈萨克等族的主食之一

康熙字典中没有查到汉字说文解字中没有查到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