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周故事

男朋友 0 72

庄周故事,第1张

庄周故事
导读:1知鱼之乐。庄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交谈。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跃出说:“鲦鱼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

1知鱼之乐。

庄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交谈。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跃出说:“鲦鱼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我站的位置比鱼高)

2庄周梦蝶。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我是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庄子辞聘。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拖着尾巴呢?”

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泥水里。”

4惠子相梁。

惠施在梁国作了宰相,庄子想去见见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报告惠子,道:“庄子来,是想取代您的相位哩。”惠子很慌恐,想阻止庄子,派人在国都中搜了三日三夜。

哪料庄子从容而来拜见他道:“南方有只鸟,其名为鹓鶵(一种类似与凤凰的鸟),您可听说过?这鹓雏展翅而起。从南海飞向北海,不是梧桐不休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这时,有只猫头鹰刚抓到一只腐鼠,恰好鹓雏从头顶飞过。猫头鹰急忙护住腐鼠,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国来吓我吗?”

5鼓盆而歌

庄周的妻子死了,惠施来吊丧。只看见庄周坐在棺材上,蓬着头,光着脚,正在敲一只瓦盆,一边敲,一边高声唱歌。

惠施骂他说:“妻子与你共同生活,养育子女,操持家务,现在她死了,你不哭也还罢了,还敲盆唱歌,这也太不像话了!”

庄周放下瓦盆:“她刚死的时候,我何尝没有感到悲痛呢?然而深思一下,人世间本来没有她,没有她的生命,没有她的形体,甚至也没有她的气息。混沌之中偶然生出她这么一个人。

现在生命变化,她死了,这只不过是回到大自然的混沌中罢了。这跟春夏秋冬的自然循环是一样的。我知道妻子回归自然,安寝于天地之间,不禁停止哭泣,为她敲盆子,为她唱歌。”

转眼又过了几年,到了庄周的大限日子。庄周的弟子侍立床前,哭着说:“伟大的造化啊!她将要把您变成什么呢?将送您到何方的地狱去呢?你教我们学问,使我们受益匪浅,现在你要去世了,我们该拿什么给你陪葬呢?”

庄周说:“我不需陪葬,你们就这样丢我到野外好了。我以天地作棺椁,以日月为连壁,以星辰为珠宝,以万物作陪葬。我的葬具不是很完备吗?”

弟子说:“这怎么行?没有棺椁,乌鸦、老鹰会啄食先生的身体啊!”庄周笑着说:“在地上被乌鸦、老鹰吃掉,在地下被蝼蚁、老鼠吃掉,二者有什么两样?夺乌鸦、老鹰的食物给蝼蚁、老鼠,何必这样偏心呢?”

庄周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正文第五章

几天后晓莲在图书馆上晚自习的时候遇见了周森良。

“巧啊,总能在图书馆遇见你。”他似乎忘记了那天的事情。

也是,他怎么会去惦记跟尹淼淼无关的事情呢。

“因为我爱学习嘛。”对方没有提,晓莲自然也不会去说,只能佯装轻松。

“好不容易到大学了,没有想过轻松一下吗?还学习。”周森良嘀咕道。

“平时又没有事干,不学习还能干嘛?”晓莲反问。

“当然有很多事可以做啊,比如说,找个男朋友怎么样?”周森良靠了过来。

找个。。男朋友?

被自己暗恋的男生这样提议的女生,世界上估计没有几个吧。

多荣幸,她庄晓莲成功的占有了一个名额。

“说什么呢?”晓莲暗了暗眼神,却让周森良误以为她是害羞。

“那天那个男生怎么样?”

“哪天哪个啊?”晓莲懵懂。

“就那天,代我去拿英语书的那个。他是我们班的,叫张伟,人不错的。”周森良一副媒婆样推销着。

晓莲却没听到以后的内容,在周森良说道“英语书”的时候她就已经电闪雷鸣之间明白了这……

需要别的再问

庄周之妻田秀助夫学道,苦守南华十年,常常顾影自怜,夜梦蝴蝶。后庄周终成道林圣贤,楚国王孙造访南华,诚请庄周赴楚任相,被田秀拒绝,却引起庄周猜忌。

庄周又在宣道途中,偶遇小寡妇煽坟。经询问,方知其夫临终遗言:“须待坟干方再可嫁”,于是庄周据此推理,荒唐试妻。试妻过程中,他既疑又爱,既爱又疑,身不由己,时露破绽。那么这场荒诞游戏,终究如何结局,又验证了什么呢?

扩展资料

相关史料证明,最迟在晚明,庄周梦蝶已经被小说家与佛教转型为庄周试妻。(上海市图书馆馆藏的19世纪晚期的佛教宝卷,显示梦蝶故事在晚明已经转型为庄周试妻的故事。)

千古传奇今日翻案,新编的《试妻大劈棺》探讨封建社会女子无夫便难以继日、寡妇急于再嫁的心理,质疑封建婚姻中,男子的绝对威权与自私,验证千古婚姻之核心价值。

庄子是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可是,他的妻子田氏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却不大光彩。事情的起因在于庄子和妻子的一次闲聊。

庄子说,妇人水性,丈夫死了之后是必定要急着改嫁的;田氏却说未必,自己就是能守节的人。只因为庄周还活着,两人也分不出谁对谁错。不想过了不久,庄周果然病重,一命呜呼。田氏哭哭啼啼地守着孝。

到了第七天上,忽然来了个少年秀士,自称是楚国王孙,说是往昔曾与庄周有约,欲拜在门下,今特地登门求教。见庄子已死,楚王孙不胜惋惜,提出在庄子家暂住百日,一来为老师守孝,二来得观者师遗著。田氏见楚王孙一表人才,产生了爱慕之情,一来二去,与他仓促成婚。

合否之时,楚王孙忽然心疼难忍,说是必得要活人脑髓和着热酒吞下方可治愈。平日里犯病、总是楚王选一死囚来取脑髓。眼下无人可取,看看就要死去。田氏救王孙心切,听说不出七七四十九天的死人脑髓也可以用,于是拿着斧头想劈开棺材,取庄周的脑髓为楚王孙治病。这时,庄周突然复生,田氏羞愧难当,自尽而死。

这个故事,由于传统剧目《大劈棺》(又叫《蝴蝶梦》)的演出而广为流传。京剧、微剧、汉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剧种都有这个剧目。

王者荣耀庄周背景故事如下:

“蝴蝶是我,抑或我就是蝴蝶”

“是我在梦中邂逅了这个世界,抑或世界原本就是我的梦”

“在梦里,我曾经化身大鹏,飞往九万里的高空。从那里,可以看到世界浮沉于星海之上,渺小如同沙砾。它们诞生,发出夺目的光彩,转瞬之间又消失掉。“

“还做过一个漫长的梦,那是很久很久以前,遥远的时代,满眼令人惊异的景象:高耸入云的建筑栉比鳞次。不用马拉的车子飞速穿梭,长翼的铁鸟轰鸣着从头顶掠过。”

“从有记忆起,我所梦见的一切,最终都能从无中生出有,化为现实。这或许是很了不起的能力,但旁人都以异类的眼光看着我。我空想出了庞大的异界,却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安放它。”

“曾经也有国君因为这能力而聘请我,但我并不愿成为供奉在祭坛的牛,披着锦绣被送到供桌上。”

“幸好,在名叫稷下的地方,我终于能无拘无束继续做自己的梦。

“啊,你问我活在梦里是否感到快乐”

“人生有涯,而梦,无边无际。”

庄周的原型为庄子。

庄子,姓庄, 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庄周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庄子最早提出“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庄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阴阳”;庄子“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与老子齐名,被称为老庄。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庄周睡了,庄周醒了》

孟繁勇,先锋小说作家,极限创作践行者。他的每一次创作,都直接颠覆人们对文学的认识极限,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庄周睡了,庄周醒了》同样的文字,顺序不变,呈现完全不同的两本书

一本书变成了两本书,由此成为世界上迄今为止最酷的小说,是超乎想象力的“天书”。

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向这个世界存在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人们揭示出从不为人所知的时间秘密的真相!你甚至会怀疑作者是外星人,来地球就是为了给地球人带来这本震撼的小说。从内容到结构,这本小说都会让你彻底惊呆!

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酷到无极限的小说:同样文字,顺序不变,出现两本书。

这样独特创新的故事结构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对于时间的独特理解与运用,读者也将得到前所未有的阅读快感,进行一场有趣的冒险与爱情之旅,发现隐藏在时间中的秘密和神奇。

这本书有看点,所以你哥哥推荐给你的。

哇,你哥哥好好哦,还送你这么具有先锋性的小说呢!

《庄周睡了,庄周醒了》这本书是一本很棒的书呀,我觉得你哥哥会送你这本书当做礼物,是希望你能具有更加开阔的眼界、思想来看待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了解人性、信仰对于人生的意义。因这本书讲述的关于人们在人生遇到迷茫、困惑、转折时候所做出的改变,对这个世界、人生的重新认识和了解。

你哥哥能送你这本书,说明对你非常在意,希望你能够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和更加广阔的世界。

1 《庄子》的文言文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周庄入梦,梦见自己化作一只斑斓蝴蝶,翩翩起舞于花丛之间,醒,犹思量,却不知究竟是周庄梦蝶,还是蝶梦周庄。

于是乎,庄老夫子摒弃俗念,身寄天地,逍遥游于世间,超然的站在天道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哲思人生,成为道家开山立派的祖师,俨然对抗孔孟的“仁义”儒家之道。 涸辙之鲋语出《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 庄子 文言文 翻译

庄子 全文译注

"老庄"的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成为古代主流儒家思想的重要补充老子传世一部《道德经》,庄子传世之作即名《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哲学家,庄氏,名周,(一说子沐)。汉族,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县)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

《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内篇最集中表现庄子哲学的是《齐物论》、《逍遥游》、《大宗师》等。

3 ·求庄子古文及翻译

原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1)。

惠子曰:“与人居(2),长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4)!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5)。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6),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7),自以为不通乎命(8),故止也。”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

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

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1),若蝇翼,使匠石斲之(2)。

匠石运斤成风(3),听而斲之(4),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5)。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

'自夫子之死也(7),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

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

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

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原文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1),?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2),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3)。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4),目大不??”蹇裳躩步(5),执弹而留之(6)。

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蜋执翳而搏之(7),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8),见利而忘其真(9)。庄周怵然曰(10):“噫!物固相累(11),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12)。

庄周反入,三月不庭(13),蔺且从而问之(14):“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15)?”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16)'。

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吾为戮(17),吾所以不庭也。” 译文 庄子在雕陵栗树林里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怪鹊从南方飞来,翅膀宽达七尺,眼睛大若一寸,碰着庄子的额头而停歇在果树林里。

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视力却不敏锐?”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着弹弓静静地等待着时机。这时突然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

庄子惊恐而警惕地说:“啊,世上的物类原本就是这样相互牵累、相互争夺的,两种物类之间也总是以利相召引!”庄子于是扔掉弹弓转身快步而去,看守栗园的人大惑不解地在后面追着责问。 庄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

弟子蔺且跟随一旁问道:“先生为什么这几天来一直很不高兴呢?”庄子说:“我留意外物的形体却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观赏于混浊的流水却迷惑于清澈的水潭。而且我从老聃老师那里听说:‘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遵从那里的习惯与禁忌。

’如今我来到雕陵栗园便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奇异的怪鹊碰上了我的额头,游玩于果林时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园的人不理解我又进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惠子相梁 [原文]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译文]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

4 ·求庄子古文及翻译

原文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1)。惠子曰:“与人居(2),长子老身(3),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4)!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5)。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6),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7),自以为不通乎命(8),故止也。”

译文

庄子的妻子死了,惠子前往表示吊唁,庄子却正在分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一边敲打着瓦缶一边唱歌。惠子说:“你跟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生儿育女直至衰老而死,人死了不伤心哭泣也就算了,又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对哩。这个人她初死之时,我怎么能不感慨伤心呢!然而仔细考察她开始原本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不曾具有形体,不只是不曾具有形体而且原本就不曾形成元气。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变化又回到死亡,这就跟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自认为这是不能通晓于天命,所以也就停止了哭泣。”

原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1),若蝇翼,使匠石斲之(2)。匠石运斤成风(3),听而斲之(4),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5)。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斲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6)。'自夫子之死也(7),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译文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过头来对跟随的人说:“郢地有个人让白垩泥涂抹了他自己的鼻尖,像蚊蝇的翅膀那样大小,让匠石用斧子砍削掉这一小白点。匠石挥动斧子呼呼作响,漫不经心地砍削白点,鼻尖上的白泥完全除去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受伤,郢地的人站在那里也若无其事不失常态。宋元君知道了这件事,召见匠石说:‘你为我也这么试试’。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可以搭配的伙伴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原文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1),

5 《庄子》的文言文

“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周庄入梦,梦见自己化作一只斑斓蝴蝶,翩翩起舞于花丛之间,醒,犹思量,却不知究竟是周庄梦蝶,还是蝶梦周庄。于是乎,庄老夫子摒弃俗念,身寄天地,逍遥游于世间,超然的站在天道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哲思人生,成为道家开山立派的祖师,俨然对抗孔孟的“仁义”儒家之道。

涸辙之鲋

语出《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6 出自《庄子》的十个文言词语

找到的这些不知道是不是,符不符合lz要求寿陵失步 吮痈舐痔 送往迎来 隋侯之诛 随者唱喁 隋珠弹雀 太仓稊米 探囊肤箧 螳臂当车 傥来之物 跳梁小丑 吐故纳新 推舟于陆 吞舟之鱼 妄言妄听 望洋兴叹 畏影而走 蚊力负山 瓮里醯鸡 无病自灸 播糠眯目 夏虫朝菌 相呴相濡 以水救水 相视莫逆 效颦学步 寿陵失步 吮痈舐痔 送往迎来 隋侯之诛 随者唱喁 隋珠弹雀 太仓稊米 探囊肤箧螳臂当车 傥来之物 跳梁小丑 吐故纳新 推舟于陆 吞舟之鱼 妄言妄听 望洋兴叹畏影而走 蚊力负山 瓮里醯鸡 无病自灸 播糠眯目 夏虫朝菌 相呴相濡 以水救水相视莫逆 效颦学步 心若死灰 心在魏阙 欣然自喜 薪尽火传 能经鸟申 虚往实归虚与委蛇 学步邯郸 延颈举踵 僵鼠过河 摇唇鼓舌 窈窈冥冥 曳属涂中 一日千里一饮一啄 贻笑大方 以火救火 齿如齐贝 绰约多姿 白驹过隙 大辩不言 大惑不解大有径庭 呆若木鸡 动中窥要 甘井先竭 槁项黄馘 姑射神人 鼓盆之戚 画地而趋疾风甚雨 监市履希 数米而饮 书读五年 使蚊负山 绳墨之言 少私寡欲 如蚁附膻捧腹西子 莫逆之交 六通四辟 劳而无功 款启寡闻 枯形灰心 空谷足音 目大不睹决痈溃疽 望未莫及 无始无终 息黥补劓 须眉交白 学富五车 亦步亦趋 辙鲋之急自崖而反 大梦初醒 以强凌弱 洋洋大观 栩栩如生 屠龙之技 儒沫涸辙 喜怒无常以珠弹雀 饮河满腹 郢匠挥斥 游刃有余 越俎代庖 运斤成风 昭然若揭 朝三暮四支离破碎 知而不言 执而不化 至矣尽矣 踵决时见 庄周梦蝶 捉襟见肘 足音跫然安常处顺 安之若命 百舍重研 碧血丹心 苞苴竿牍 奔逸绝尘 变化无常 冰解冻释不近人情 不死不生 不主故常 材大难用 苌弘化碧 超轶绝尘 尘垢秕糠 沉鱼落雁瞠乎其后 虫臂鼠肝 踌躇满志 椿萱并茂 辞不获命 存而不论 大本大宗 大而无当大方之家 盗亦有道 道在屎溺 得意忘言 得鱼忘筌 车施效颦 斗升之水 独往独来欧鹤续凫 二缶钟惑 发硎新试 方外之人 非愚则诬 废然而反 扶摇直上 俯仰由人负石赴河 妇姑勃溪 附赘县疣 肝胆楚越 膏火自煎 槁木死灰 绠短汲深 姑妄听之始妄言之 官正神行 鬼斧神工 害群之马 蒿目时艰 涸辙之鲋 鹤长凫短 厚貌深情呼牛呼马 华封三祝 祸福相生 鸡伏鹄卵 见笑大方 剑头一呋 匠石运斤 失之交臂绝圣弃智 坎井之蛙 咳睡成珠 枯木死灰 枯鱼涸辙 枯鱼之肆 累瓦结绳 以管窥天鲁莽灭裂 满坑满谷 茫然目失 每下愈况 梦里蝴蝶 谬悠之说 木鸡养到 木形灰心目击道存 目无全牛 栉风沐雨 纳履踵决 内圣外王 能者多劳 庖丁解牛 鹏程万里批郤导窾 骈拇技指 其应若响 强聒不舍 窃钩窃国 求马唐肆 目诵五车 桑枢瓮牖色若死灰 善刀而藏 善始善终 上漏下湿 尸居龙见 视而不见 视死如生 视为畏途。

不知何时起,我们总顾匆匆赶路,很少抬头看看云卷云舒,汽笛马达喧闹,已经许久未闻虫鸣鸟叫。

贫困时,少不了磕磕碰碰的柴米油盐;富贵了,又免不了乱人心志的人情往来。

其实,我们并不贪心。一切努力只为幸福,心中渴望无非坦然平静罢了!

有幸看到《朗读者》中的鲜花山谷,读懂了周小林殷洁的“醒来觉得,甚是爱你”。一股清泉汇聚心海,久久不散……

遥想着,那个身逢乱世却乐得逍遥的世外庄周。

睡梦中,一只蝴蝶翩翩飞来,帮我轻轻拂去心中尘埃。

01

平凡的世界里,很多人奋斗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王健林和马云;多数人追求的成功,是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目标追求本无对错,无非是个选择。

即便逍遥如庄子,面对人生抉择,也曾迷茫失落过。

他苦读圣贤书,却看不惯人间苦。

15岁的庄子,在宋国蒙县的私塾里读书。

章先生讲圣人之道,“忠信仁义,孝悌贞廉”,开口孔丘墨翟,闭口尧舜文武。

他看到的却尽是人间疾苦。战火燎原、土地荒芜,饿殍遍野、百姓麻木,何等苦不堪言。

圣人却还教导百姓尊规守制、仁爱礼数。庄子迷茫了,他学得这些真的对吗?

他自孑然一身,也见过炫富土豪。

宋国重臣曹商来到蒙县,特意来看这位出身没落贵族、而今贫困潦倒的知识分子。

他引庄子到村口,看他从秦王那得来的百辆马车,言辞讥讽,得意忘形。

庄子讽刺道:“听闻秦王患了痤疮,治好一个赏一车,口舔一次赏五车,不知你是治的还是舔的?”

虽然贫穷,但我有我的尊严和骄傲。

他盼慈悲救济,却遭受官员欺辱。

生逢乱世,庄子虽然饱读诗书,却只能靠采葛草织草鞋维持温饱。

可惜天公不作美,接连十几天的雨,实在揭不开锅了,只能厚着脸皮去找监河侯借粮。

谁知监河侯说竟许空头支票,“等到秋天得了俸禄,别说粮食,再送你三百金。”

庄子十分愤怒,你用远水解近渴,我便送你“涸辙之鲋”的寓言,恶心恶心你。

年轻的庄子是失意的,读书本是为了入世为官,可看到官员贪腐、鱼肉百姓,又怎能与他们同流合污?

如此经历,让庄子下定决心不入仕途。

02

累了倦了受伤了,总是希望出去走走,换个环境散散心。

这一年,庄子23岁。听闻楚国风景宜人,就此踏上了出游之路。

他走到了楚越边境,这里也被世人称为南蛮之地。章先生曾说,“此地民智不开,废止礼仪,不尊教化”。

然而,他看到的确是另一种场景。

这里的百姓捕鱼、打猎、织布、耕种,生活自给自足,田夫野老、织妇村姑即事而歌、即兴而舞,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庄子恍惚了,这才是他向往的生活啊!

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柏拉图梦中的乌托邦……

庄子感觉自己像搁浅的鱼儿进入江河,好不肆意快活。

何不就此留下,逍遥自在的生活?他这样劝自己。

可是,年轻的他终究只是匆匆过客。

想到那些战火纷争里的百姓,那些流离失所的孤寡……

庄子找到了新的人生目标。

他要向天下宣扬南蛮的生活方式,让天下的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抱着这种信念,庄子走向了列国。

03

庄子万万没想到,本想宣扬民生之道的他,却成了列国国王的“心理医生”。

列国宣讲的第一站,他来到魏都大梁城。因为这里有他的好朋友——丞相惠施。

谁知,刚刚进城却看到了相府通缉令。惠施要抓他,是怕庄子大才夺了他的相位。

惠施杞人忧天,无地自容,于是推荐庄子见魏王。

病例一:相狗相马相魏王

魏王迷惑,权利地位都得到,金钱美女从不缺,我为什么不快乐?

凭好恶之情,纵情声色,必然损害身体;禁止欲望,耳目得不到满足,也会得病。

唯有培养天然本性,消除邪恶欲望,一切顺其自然,方能真正快乐。

如此养生之道,魏王大喜。可对南蛮生活,魏王并不理解。庄子只好无奈离去。

病例二:丢弃皮毛除烦恼

庄子第二站,来到了鲁国。

鲁王说,为国倾心竭力,国事亲力亲为,为何越来越烦躁?

庄子建议鲁王丢弃王位,去那南蛮之地,享受清净快乐。

鲁王慌了,这样可不行,GDP会掉,虎狼之国会笑,本王也会死掉……

就这样,庄子又走了。

病例三:三等剑术知多少

赵王喜好剑术,吸引天下剑士纷纷来朝,每天彼此争斗,死伤无数。

庄子来到赵国,劝赵王取消剑士比武。

赵王惭愧,坐拥天子之剑却喜好庶人之剑,于是沉思闭关去了。

左等右盼,赵王仍不接见,庄子心寒了。

天地之大,无人懂我。还是回家吧……

04

再次回到家乡蒙邑,庄子感慨万千。

虽然回来了,他还是看不惯这战火连天、民不聊生的中原之地。

他为宣扬楚越蛮夷之地的淳朴民生游走列国,却屡屡吃闭门羹。

如果当了官,是否可以推行淳朴民风?庄子这样问过自己。

可他不愿做官,楚威王曾许他千金为相,却被他“喻牛辞相”,因为不想做那辛苦耕种,最后逃不了宰杀命运的黄牛。

然而,庄子最终还是当了官。

三十多岁的他娶了妻子颜玉,再也不是那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狗了。

娶了妻有了家,责任也就随之而来了。

作为读书人,不懂耕种,赚钱养家的唯一方式就是入仕为官,赚取俸禄。

庄子的心情是纠结的,可是人活着就得吃饭。面对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庄子向现实低了头。

朋友惠施在宋国蒙邑给他谋了个轻松差事——漆园吏。

他没有官架子,每天与大家加工漆料,制作漆具,倒也乐在其中。

05

漆园吏的生活十分平静,很多人慕名而来,庄子也收了不少徒弟。

然而,生活总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一年,宋国迎立新君,奢侈无度,开始向全国老百姓增加赋税。漆园作为宋国重要的财政收入,自然也难以幸免。

面对宫廷布置下来的任务,庄子心情沉重。虽然身为官吏,又怎能帮昏庸残暴的君王鱼肉百姓!

于是,庄子愤然辞官,带着妻子和弟子,就此归隐山林。

辞官后,庄子开始了真正悠然自在的生活。

盛夏时节,庄子带着弟子游山玩水。

看到一颗粗壮大树,却不见伐木者砍伐,伐木者说,“这棵树除了粗壮以外毫无用处”。

傍晚在朋友家寄宿,朋友杀鹅招待,吩咐家童,“把那只不会打鸣的鹅杀掉,打鸣的看家用。”

遇到这两件事,弟子迷惑了,“大树无材方得生长,家鹅不材却被杀生”。

或许,这便是庄子的处世哲学。

世事有聚就有散,万事有利必有弊,刚直定会受挫,尊贵便会遭人非议。

庄子选择了乱世之中的一条夹缝,这就是游世思想的初衷。

老子讲“无为”实则“无不为”,庄子却是坚持“无用”。

真正做到了远弃红尘,乐得逍遥!

06

老子清净,庄子逍遥,先清净而后逍遥也。

归隐的日子,庄子深入感悟着南蛮之地生活的淳朴,结合游走各国的经历,开始著书立作。

《庄子》一书“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水平。

然而,至今为止对于它的解读也是众说纷纭。

庄子对待生死的态度,与老子相同。

他晚年丧妻,却鼓盆而歌。

惠施前来吊唁,看他竟无愁容,还敲盆唱歌,真想揍他一顿。

“颜玉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欢送,倒嗷嗷哭送,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

他即将死去,愿天地为葬。

“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间为连璧,星辰为珍珠,万物是可以作为我的陪葬”。

学生担心,乌鸦老鹰的吃了他的遗体。

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吃,在下面被蚂蚁吃,夺乌鸦老鹰的吃食交给蚂蚁,多么偏心啊。”

如此看破生死,感悟生命轮回。还有什么事能够烦乱其心。

庄子的一生,或许只能在零星片语的史料和寓言中拼凑而成。

庄子是普通的。 年少追梦,也曾连连受挫;不愿为官,也会违背本心;被人欺辱,也会寓言反驳。

庄子是不凡的。 悟天道,反对周礼圣贤;居乱世,寻得一方净土;出红尘,乐得自在逍遥。

我也曾想,带着家人回到家乡过简单的生活,然而终究还是放不下现有的生活。所以,我不懂庄周。

只是想透过他的生平往事,学学那份顺其自然、逍遥自在的心境。

问君何处惹尘埃,庄周化蝶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