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奶奶

老人 0 50

嘟嘟奶奶,第1张

嘟嘟奶奶
导读:“妮妮妈妈,兴宁中学在哪儿呀?这个学校怎么样?”当我下班回家,左手拎菜右手拿包急急忙忙打开防盗门的时候,嘟嘟奶奶在身后叫住我。“兴宁中学很好呢!是宁波初中部的名校,在鄞州区学府路1号,离我们这有点远,怎么啦?嘟嘟要考兴宁中学?” “考上了,

“妮妮妈妈,兴宁中学在哪儿呀?这个学校怎么样?”当我下班回家,左手拎菜右手拿包急急忙忙打开防盗门的时候,嘟嘟奶奶在身后叫住我。

“兴宁中学很好呢!是宁波初中部的名校,在鄞州区学府路1号,离我们这有点远,怎么啦?嘟嘟要考兴宁中学?”

“考上了,成绩出来了,24个考生参加考试,5个录取,嘟嘟录取了兴宁,她分数排第一,但是没报宁外呢,有点可惜。”

“祝贺嘟嘟!也祝贺嘟嘟奶奶,嘟嘟取得好成绩,奶奶功不可没呀!嘟嘟要住校了吧,奶奶很舍不得吧!”

“没有舍不得,听嘟嘟爸爸说要到那边租房子,照顾嘟嘟。”

听她介绍自己孙女的兴备之情,我不住地点头,也为她高兴,毕竟远亲不如近邻。嘟嘟是我家三楼的小邻居。今年12周岁,参加了提前批的小升初,名额锁定兴宁中学。

嘟嘟奶奶是从海盐农村来的。嘟嘟的爸爸大学毕业后在宁波安居落户。有了嘟嘟后,奶奶过来照顾孙女儿,在这个小区一住十几年。每当嘟嘟在楼下玩耍的时候,一定会看到“跟屁虫”奶奶。我每天送女儿上学的时候会遇到她送嘟嘟上学,上班时又常看到她买菜回家。下班的时候遇到她,她一般是吃好了晚饭带着孙女出门散步。

嘟嘟奶奶保留了农村人的任劳任怨、勤劳朴实。她常坐在楼道角落里织羊绒衫(给全家)、做手工布鞋。还给上班的媳妇准备好午饭便当。她把小区里长满杂草的花圃进行了开垦,一年四季种上各种时令小蔬菜。每年的五月我都能见到长势喜人的一条条嫩黄瓜。有时我就站在黄瓜架前看黄瓜,也听嘟嘟奶奶讲她的种瓜经:弄个痰盂,每天让嘟嘟早上小便后,发酵到下午,然后再浇菜。有机黄瓜长出来的第一条,一定给嘟嘟妈妈尝尝鲜。外面买不到这么新鲜口味。黄瓜很畅销,媳妇几乎每天一条新鲜黄瓜。嘟嘟奶奶很得意地讲,她讲话很大声,平常老远见人会微笑打招呼。她每次看到我,都要跟我讲几句闲话。偶尔还会长段地讲讲她的家事。

她说她两个儿子都很争气,全是名牌大学毕业。大儿子去了北京,大孙女出世后,老头子去了北京照顾大孙女。她在宁波照顾小孙女。大孙女多大岁数她们老俩口就分居多少年。两位老人两地各自照顾一个孙女。大儿媳现在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不过,教授书读多了有点傻,还不如我这个文盲”。嘟嘟奶奶如是说:“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有爱心,撑起温情人伦关系的不一定是有知识的人”。她暑假带嘟嘟去北京看老头子,大媳妇很不开心,要爷爷奶奶对调照顾孙女。因为相比较下,奶奶情商更高,比爷爷更会照顾孩子、洗晒、做家务各种细节也更妥帖些。嘟嘟受到的照应明显更占优势。嘟嘟奶奶说她返回宁波前拉着媳妇的手好好地开导了大媳妇:“家里因为她,有了书香。但是读了书的人更应该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人做事不应该太计较。老头子也不容易呢;被人服侍一辈子,有了孙女,这么大年纪还老年漂。南方人到北方生活,多少不适应?大大小小家务买菜做饭洗碗打扫收拾送受孩子,事情小责任很重大呢。怎么能挑三捡四呢?老头子知道了会很伤心的”。嘟嘟奶奶说起来一脸的真诚与笃定。她说大媳妇对她很服气。

我有次跟嘟嘟奶奶提及:中国的婆媳头系是世纪难题,不容易相处好。她说,“很对。共天下容易,共屋檐难。但是我自有方法,我就是一门心思要搞好婆媳关系,关系难处,我却处好了,才是真本事。媳妇也是来自外地,家和万事兴,我们没有本地人具有的优势,更应该搞好家庭关系”。

“老年漂”的嘟嘟奶奶常常说她是文盲,但是我却觉得她对待生活有大智慧。嘟嘟奶奶有次很郑重地叫我帮一个忙。说小区清洁工的小孩子,小学读好,初中不要读了,让我劝劝。我暗暗吃了一惊。因为我跟小区清洁工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根本不了解情况,没法劝。嘟嘟奶奶说着海盐牌普通话,让我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末。清洁工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初中没读完,打工去了。现在小儿子也不想读书了,就觉得上学没意思。嘟嘟奶奶一定让我帮忙做做清洁工思想工作。我围观了嘟嘟奶奶做清洁工一家思想工作的现场:“真是罪过,噶小小人不去读书,没用场!现在是学习型社会,没文化不行,无论如何让小人去读书!我儿子高考第一次没考上也想出来打工,我坚决反对。不能只想着眼前,要眼光长远,没有文化基础很难适应社会发展。有文化学什么都很容易。”清洁工的孩子后来依然没去上学。但我知道嘟嘟奶奶是真正热爱小区的主人。

嘟嘟奶奶的言行让我重新审视现在某些人挂在嘴边的“拚爹拚妈”。我虽然一直觉得个人努力个人奋斗很重要。有了个人努力再“拚爸拚妈”当然锦上添花。但这样的奶奶言传身教告诉我其实是在拚世代积累。一个家庭有这样的老人,还有什么畏惧?我知道,每个城市都有无数个这样的老人。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是背井离乡的一代。我们的长辈们,一点也不考虑个人的舒适安逸荣辱得失,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孩子及孩子的孩子,她们是中国式最好的妈妈、婆婆、奶奶。

21日9时,杭州一班主任从孩子母亲口中得知,当天早上是孩子奶奶负责送孩子上学,可孩子最后没到学校,妈妈也不知道孩子去哪了。

老师立马报了警,孩子电话手表的位置显示的是火车站,孩子妈妈多次拨打奶奶电话,奶奶始终不接,最后直接关机。

后来警察通过调查发现,奶奶买了当天下午去江西九江的火车票,也就是奶奶的老家。

原来奶奶听儿媳妇辅导作业的时候那么骂孩子,确实很生气,当天原本是打算带着孙子回老家的,没想到被找到了。

辅导孩子做作业是世纪难题,哪怕是多讲理的父母,在那个时候都很难保持理智。

有句话说得好“不辅导作业的时候,父慈子孝;辅导作业的时候,鸡飞狗跳。”

关于辅导作业的段子很多,很能引起共鸣,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孩子写作业出现问题是常态,而家长用发脾气的方式解决确实不妥,这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有宝妈说:孩子怎么教都不会,我能不着急吗?

面对父母这样的痛苦,我只能说,孩子正因为不会,所以才学。

家长觉得简单的东西,孩子不一定觉得简单,如果你连这一点都不明白,那或许你真的该检讨检讨了。

奶奶之所以因为这件事就离家出走,应该不仅仅只是这件事,婆媳之间应该还有别的矛盾和分歧在,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

就像新闻里妈妈自己说的,以后要改善和婆婆的沟通方式,避免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自古婆媳的关系就比较特别,处理好这个敏感的关系需要双方都具备一定的智慧,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奶奶看不下去非常能够理解,因为妈妈的方法确实存在问题。

但靠离家出走解决不了问题,对于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不好的示范。

建议奶奶跟儿媳好好沟通,只要是为了孩子好,双方目标一致,凡事都是可以坐下来谈的。

希望以上回答能帮到你。

首先,父母辅导孩子作业,确实有的时候气得七窍生烟,但是,骂孩子,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所以,父母在辅导作业时骂小孩,是非常不对的。

关于给孩子辅导作业,现实中,网络中,看过各种抱怨,有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生气,进医院抢救的,有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看破红尘,出家的,还有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拿了教师资格证的,红尘万千,千姿百态,因为给孩子辅导作业,真是引发了无数个悲喜故事。

说一个我小时候的事吧。有一次,我记得是我上小学五年级,很晚了,我还在写作业,有一道数学题不会,我爸爸就生气的问我,哪道题不会啊,拿过来给我看看。然后我把题递过去,我爸爸边看题,跟里边念叨着:“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等会儿,我看看。”我等了好一会儿,我爸爸却说:“唉,这题我也不会。”

后来作业没做完,第二天回学校问的同学。

所以,有不会的题没什么大不了,关键是找出原因,或者是回学校问同学,问老师。

孩子作业辅导不好也没事,有余钱的话可以找专业的机构或是老师来帮忙,没有多余的钱来请人,可以让孩子回学校问老师,同学,慢慢来,不用大动肝火,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其次,奶奶带孩子离家出走,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对孩子成长非常不利的。

孩子会以为什么事都有奶奶撑腰,对与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他怎么样,都有奶奶帮着他,都有奶奶溺爱他,让孩子失去了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

如果奶奶认为父母的作法不可取,完全可以私下和孩子的父母沟通,让父母找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奶奶带孩子离家出走,无非是想要挟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温柔些,不要骂孩子,但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学到不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那就是,遇事就逃避,甚至学奶奶的做法,下次再因为写作业挨骂,大不了离家出走吧。

这是非常危险的,大人给孩子作出了离家出走的榜样,孩子有样学样,真的出了事,家长会追悔莫及。

最后,父母要正确处理好给孩子辅导作业的问题,不能骂孩子;和奶奶沟通好,隔辈 育儿 ,本来就问题重重,如果不沟通好,各行其事,会为以后孩子成长埋下隐患 。

家长辅导作业,要有耐心,提前做功课,想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根本,孩子有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业能独立完成,家长就会省很多的心。

即使孩子在写作业过程中有很多让家长看不惯的地方,家长也要有耐心,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改正,而不是大骂出口,从亲子矛盾上升为家庭矛盾,这对孩子,对家庭都不利。

好好和孩子奶奶沟通,不能动不动就带孩子离家出走,爱孩子,也要有方法,有度,不然就不是爱,而是害了。

看到杭州这个家庭,因为孩子写作业一事,就搞出这么大动静,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庭里也会有类似的情景,只不过老人们没有带着孙辈离家出走罢了。

家长辅导孩子作业,因为不得法,孩子不配合,很容易让家长起火,这说明家长根本不具备辅导孩子学习的能力。在能力不济的情况下,明知不可为,而非要为之。这已经成了现在很多家长都面临的常态。极少有家长会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让自己成为会教育孩子,会辅导孩子学习的优秀家长。很多孩子之所以出现厌学现象,其实就是经常被父母在学习中打骂造成的结果,而这些家长却全然不知。

对于杭州这位奶奶来说,看到孙子写个作业还要被妈妈(爸爸)妈,自然是心里非常不痛快,可是老人又不会辅导孙子写作业,无奈之下领着孙子离家出走了。这一走,背后可有复杂的 情感 呢。一是想让儿子或儿媳看看,你们再敢对我孙子不好,我就带孙子走,看你们急不急,改不改?二是老人不会教 育儿 女,要正确教育孩子,说明老人在家里没有威信,更没有地位。三是老人有溺爱孙子的一面,见不得孙子受委屈。

就拿杭州这个家庭来说,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你骂孩子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暴露出你不懂家庭教育,不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合理教育和引导。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合理教和示范,自然教不会孩子,还要责怪孩子有道理吗?其实这就是父母亲教育缺失的表现。同时再看老人竟然带着孙子离家出走,这又暴露出隔代教育问题,孩子还小不敢单独离家,老人倒好,教孩子怎样逃避解决问题了,以后孩子如果不服管教,自己单独离家怎么办?所以说,孩子没有良好的成长环境,很难教育好。

结束语 :孩子家庭教育不是小事,需要家长加强学习,在懂的前提下,你才能培养孩子独立做事和学习的能力。就如写课外作业,就需要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学会建立学习目标管理意识,还得学会有步骤答题过程,家长先教会孩子,再鼓励孩子自觉去做。这样才能让孩子减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现象。对于家里的老人来说,你应该平时和儿女们多沟通交流,谈谈自己的想法,以及年轻时教育孩子的经验性做法,很容易把亲情关系融洽的很好。

大家好,我是冻龄阿猪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看到这个事件,阿猪妈相信很多父母对于辅导孩子作业都会有很多共鸣,比如我朋友,前几天因为辅导孩子作业的事情,夫妻俩掐起来了,孩子反而还在一边拉架,真是说起都是一把泪啊!不过就这个事件,阿猪妈想说说自己的想法。

有些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怎么教都教不会,气急败坏,就容易产生打骂孩子的想法,殊不知这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的甚至导致孩子出现厌学的情绪。阿猪妈认为,辅导孩子时,应该尽量耐心地引导,假如孩子怎么教都不懂,先深呼吸几分钟,出去透透气,平息内心的不快,然后再接着辅导。或者先撇开作业,跟孩子互动几分钟,聊些其他的事情,等双方都比较平静了,还接着来辅导。

虽然说父母骂孩子是不对的,但杭州奶奶的做法也欠妥。若是长辈经常在父母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护着孩子,会让孩子有种找到庇护所的心理,觉得反正你怎么打我骂我没有关系,有人会保护我,让孩子产生有恃无恐的心理,以后就更难教育了。

所以阿猪妈觉得,在父母教育孩子时,长辈尽量别插手,若是觉得父母教育的方法欠妥,可以事后私下沟通,但别当着孩子的面护着。

总之,孩子的成长无小事,我们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多多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家里的长辈也应该尽量配合。

对于这个问题,因为家长辅导作业骂孩子,奶奶就带孩子离家出走,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这位奶奶的做法都显然是不明智的,同时也可以看出老一辈对于孩子的溺爱程度,已经非常严重了。 家长辅导孩子功课,有时候气急了打骂孩子,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老人的过分溺爱,会使她看不下去,从而做出偏激行为。

不管是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还是因为一时冲动,至少这个奶奶都从未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一个老人一个孩子,离家出走能干什么?这样的两个弱势群体,根本不能长时间在 社会 上游走。而且,更严重的是,仅仅是因为骂了孩子几句,奶奶就带着孙子离家出走,下一次如果家长打了孩子一顿,老人会不会做出更为偏激的行为呢?

现在很多家庭,因为宝妈需要工作,于是就把孩子给了公公婆婆带。 公公婆婆对于孙子的喜爱程度,甚至一定行为上超越了父母,但这样的喜爱,实为溺爱。用一句话概况就是,看不得别人对自己孙子的一丁点不好,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媳妇。

但又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却让很多孩子,跟爷爷奶奶的关系,甚至要好于爸爸妈妈,这就是传说中的隔代亲了。尽管知道老人这样做,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爱孩子, 但爱和溺爱是不同的,事实上,妈妈对于孩子的爱,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就算是爷爷奶奶也不行。

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最好是宝妈和婆婆之间要沟通好,对孩子好当然不反对,但是宝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绝对不能出面干涉。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毕竟老一辈的思想,已经跟不上 社会 的潮流和节奏,过分的溺爱,看似是保护孩子,实则是毁了孩子。

爷爷奶奶会因为过分的溺爱孩子,而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加以指正,甚至常常还会在父母亲教育孩子的时候加以干涉,从而给父母亲造成一定的困扰。

孩子不管不行,但是父母们又不能跟孩子的爷爷奶奶激烈对抗,这就造成了父母们左右为难的局面,不知该如何是好。

所以在管理孩子的问题上,作为父母们,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自己身边,尽量不让爷爷奶奶带孩子。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爷爷奶奶疼爱孩子,生怕孩子受一点点的苦,因此老人们在照顾孩子生活饮食上没有一点问题。

但是爷爷奶奶那一辈人,基本上都没怎么接受过教育,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在孩子的作业辅导上是无能为力的。

而现在的教育,又特别的强调家长们的参与,在这一点上,长辈们的能力水平首先就是不达标的。

有的孩子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被父母们批评。听到孩子哭声的长辈们,立刻就会出现在父母的面前,不分清红皂白的把父母们训斥一顿,顺便把孩子带走。

走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留下一句话:孩子没完成作业就没完成呗,下次补上不就行了,至于批评孩子吗?

正是由于长辈们的这种袒护,让家长在孩子面前失去了威严,从而使孩子变得无法无天。

最后:题中这位奶奶的做法有些偏激了,老人们容易溺爱孩子,这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常常手足无措,但是我们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并做好和老人们的沟通工作,我相信:老人们是会明白的。

辅导作业骂孩子这是极端错误的,因为孩子不懂才让你辅导的,而你却骂孩子你真笨连这都不懂,试问你懂吗?你会讲吗?你讲懂了吗,不了以为或者觉得你理解,你讲清楚了就骂孩子,其实是因为你不懂,一个不懂的人辅导一个不懂的人,两方都生气,被辅导者更不懂,你相信吗?

这个事情,孩子妈妈和奶奶处理的都不妥。可以这样:

1、每个家庭里,孩子教育的观念、方向、方法,要有一个说了算的人。

事先,找个时间开家庭会议,心平气和申明自己关于孩子的教养观念,并且温柔而坚定的告诉双方老人:我的孩子,以我教育为主,有意见可以私下提,但不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与我起冲突。

2、告诉老人,如果我教育孩子时,任何人不许插嘴。 如果我说了不给孩子买的东西,没有经过我同意,任何人不能给孩子买;

必须保证自己的权威性、统一性,不能你这边管,那边哄,这样孩子就要有靠山的意识,更加不好教育。

3、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有耐心,不可打骂,不能伤害孩子尊和人格。 辅导作业时候,不用陪作业写作业,随时看着,孩子累,自己也容易起火。

可以让孩子自己先把会的写完,不会的单独辅导就行;

给孩子定时定量,要说话算数,孩子写完不能随意增加任务,那样就是故意逼着孩子作业磨蹭、拖拉(孩子会想:反正写完这个,还有那个;写完那个,说不定又布置别的;既然永远写不完,那就慢慢磨蹭呗,我不信你还不让我吃饭睡觉了)。

4、如果准备严厉批评孩子时候,要支开老人,或者单独找个场所训斥孩子。 以引导和教导为主,不要动手(不是坚决不能动手,而是不能轻易动手,三天一打,两天一骂,就形成了严重的家暴了,会对孩子的心理 健康 和身心发展形成不好的影响;另外,经常打,吧孩子打皮了,也就更加无所谓了。相信从来没有和孩子动手的父母也不会很多,但不能经常动手。如,我加两个孩子,老大儿子,18岁,大一,老二女儿,9岁,三年级,我动手打两个孩子,两人加起来不到三四次)

5、这个案例中的老人也要反省,可以疼爱孩子,但不能溺爱。 隔代亲,能理解,但孩子毕竟是父母生的,人家父母有权利教训、教育、教导自己的孩子,作为一个隔代老人,不应该喧宾夺主。

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好,这应该没有什么异议。一个孩子将来要走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上进心、有事业心、人格健全、身体 健康 的人,就必须从小对他(她)进行良好的教育、教导,这一点应该支持孩子父母。

6、有条件的尽量不要和老人住在一起。 尽量不要干预太多彼此的生活,也避免由于管教孩子而造成家庭矛盾升级,那样就更不好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所帮助!

你说的这个问题是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其实我个人观点是比较赞成你接到成都去的。接到自己的身边,更适合照顾。也更适合它的生长。留守在奶奶身边时间久了,跟奶奶的关系确实处的是挺好的。但是对于孩子的心理发育来说,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接到你那边对她的学习成绩肯定是会有影响的。先别说课程的安排与学习的进度,以及教材的版本的问题。就单单这个陌生的环境来说,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考验。但是你并不能因为这个事而把它放在老家。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一系列的过程,并不只是单单学习这一方面,还有心理健康的问题。其实有时候心理的健康更高于学习成绩。长期跟父母分居的孩子,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点问题。不利于孩子性格的树立以及三观的培养。所以建议您不要纠结这个事儿,还是把孩子尽快的接过去吧。

1、今天早晨,阳光洒在路上,送女儿上学,开启新的一天。愿你在学校里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2、送女儿上学,看着她走进校门,心里充满期待和祝福。愿你在学校里展现自己的才华,成为更好的自己!

3、每个早晨,送女儿上学,是我最珍贵的时刻。愿你在学校里结交朋友,快乐成长,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