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的思想也都在变化,对于孩子的接送问题,也都有了不同的见解。现在处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几乎家家都接送孩子,但是现在生活节奏也很快,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有时间。谁来接送孩子,就成了这家人应该考虑的事情,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孩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人们的思想也都在变化,对于孩子的接送问题,也都有了不同的见解。
现在处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几乎家家都接送孩子,但是现在生活节奏也很快,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有时间。
谁来接送孩子,就成了这家人应该考虑的事情,也成了人们讨论的话题。
孩子上下学谁来接送,也能发现一些问题
❀ 爸爸妈妈亲自接送
如果孩子是爸妈接送,幼儿园门口,最多的应该是妈妈的身影。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数还是妈妈在孩子的教育中出席更多。
家里对宝宝很重视,所以父亲或者母亲亲自送。如果是上幼儿园的宝宝,家长可能还会问问老师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一直以来,妈妈的存在就是所有孩子心中的“神”,而爸爸的作用就是,孩子回来问一句:“爸,我妈呢?”
听着蛮搞笑的,却体现出了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爸爸的的陪伴在孩子的童年也是不可缺失的。
因为爸爸身上有一些妈妈没有的勇敢和坚韧,有爸爸陪伴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更勇敢,更自信。
❀ 长辈接送
孩子父母忙于工作,家里的老人住的又近,接送孩子就成了老人的任务。学校或者幼儿园门口最多的家长就是爷爷奶奶了吧。
不止接送,有些老人还在白天帮忙看着娃,帮孩子的父母减轻负担。
经常在爷爷奶奶陪伴下长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亲情可能有点缺失,爸爸妈妈可以在晚上跟宝宝培养感情。
❀ 保姆接送
现在好多人经济条件好了,孩子妈妈坐月子的时候请月嫂、上班之后请阿姨照顾孩子,收拾家务做做饭什么的。
这能体现这家人生活条件比较好,父母可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所以请阿姨。
阿姨照顾孩子的经验比较丰富,平时在饮食上也有更多的时间给孩子做营养餐,在保证孩子平时有人管的状态下,饮食健康也能顾及到。
父母肯定都是希望一家人和和美美,也都想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无奈实在是生活所迫。
忙于工作,不能经常接送孩子的爸爸妈妈,应该注意这几点
1)多和孩子交流,询问孩子白天发生的事
如果宝宝白天上学,爸爸妈妈能和孩子的相处时间很短,只有晚上的饭后时间和周末。
爸爸妈妈可以在吃完晚饭之后,陪宝宝玩的时间里,问问孩子白天都发生了什么呀,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
孩子的倾诉欲总是很强的,只要爸爸妈妈在平时不过于严厉的管教,他们都很愿意和爸妈分享自己的事情。
2)学校活动及时参加
学校平时会组织一些运动会、家长会等等活动,这种情况下,建议家长亲自参加。
毕竟这是能拉近亲子关系的好时机,当活动的时候老年人不宜做太剧烈的运动,而请的阿姨身份又不够亲近。
小朋友们在结束之后,如果互相问起,说自己爸爸妈妈不能来的宝宝会有一些失落的。
3)经常和老师沟通
从宝宝嘴里问出的事情可能不是很全面,发现宝宝又不对劲,及时跟老师沟通,能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
孩子的心理发生变化也能及时了解,跟老师的沟通还是家长需要多注意的事情。
其实谁放学接送,只要对孩子好就好,能够安全的把宝宝送到家,才是最重要的。剩下的教育问题,就交给家长来做吧。
父亲,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简单的两个字眼。这不仅是一种称谓,一种身份的象征,更是一种责任,一份寄托,一个强有力的靠山。
我的父亲不是沉默寡言的,他的爱是直白的,总是对我呵护备至。事无巨细的关心我。总是把我捧在手心,虽然我是女儿,可我的爸爸却总是把我当男孩子一样教育,他教导我要像男孩一样坚持,有责任心,要巾帼不让须眉。
很小的时候,爸爸接送我上幼稚园,年幼的我总是不情愿上的,在去之前都会哭闹一阵子,因为很怕生而且没有安全感。爸爸不会斥责我,总是用温暖的大手牵着年幼的我,告诉我:”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这样才能保护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爸爸妈妈喜欢勇敢的孩子。“就这样,我哭闹的次数越来越少,在幼儿园和小伙伴们处的也很好。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爸爸来接我放学回家,爸爸总是会买好吃的在门口等着我,我看见爸爸就心安了,就像看见阳光一样,爸爸就是我的太阳!照耀我成长的道路!
上了小学的我,渐渐懂事了,不用爸爸接送了,每天自己和同学去上学,可是我知道每天早上爸爸把我送出门后,都会在窗口看我渐渐走远的身影。我反过身时,都能看见爸爸温暖的眼神,那目光就像皎洁的月光,透彻柔和,像黑夜中的萤火虫,身躯瘦弱却散发着巨大的能量。到了放学的时间,爸爸也是用同样的姿态在窗口等着我,每次想到爸爸的眼神,我就加快回家的步伐,爸爸对我的期待是我最大的动力。
从小我的身体就不是很好,经常上医院,打针倒不是很怕,最怕的是吃药,我受不了那种苦味和怪味。爸爸为了让我的身体快点好,就把药磨成粉再加糖泡水给我喝。爸爸的良苦用心每当我想起来都很感动!
初高中我的成绩都很不错,没怎么让爸爸操心,这是最令我自豪的。高三的时候,课程很紧张,爸爸又开始每天接送我上学,晚上我要做功课到很晚,爸爸都会陪着我,有时煮饺子给我当夜宵,有时泡牛奶给我喝,帮我准备饼干。冬天,在房间里开暖气,夏天,开冷气。对我嘘寒问暖的,而且不时地鼓励我,给我加油!
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是高考的那天,爸爸在外面等我考完,我走出考场的那一刻看见爸爸向里面张望的略显焦虑的神情,我想他比我还紧张。内心突然的一股心酸涌上来,这么久了,爸爸对我爱一如既往,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永远比我还紧张。考完后,全家聚餐,那天正好是端午节,我看着爸爸日渐苍老的脸孔和悄然爬上脑袋的白发,我告诉我自己,我要加油!我要很勇敢!让爸爸不失望!
高考完后,和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增多,每天和爸爸一起晨练,一起做家务,晚上,一起看电视,谈心的时间也变多了起来。知道爸爸把他的爱都付诸在我身上,他说他不为别的,只是希望我可以快快乐乐的,没有很高的要求,不需要我赚大钱,只要我幸福就好。
考上大学后,爸爸还是会“宝宝,宝宝”地叫我,在爸爸的眼里,我永远是那个依赖着他的小女孩,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每次到了要回家的时间,爸爸都会很兴奋,给我买上我最爱吃的菜,电话追着问我到家的时间,我想电话连接的不仅仅是几句话语,更是两颗充满爱的心。回到家,和爸爸拥抱的时候还是会哭,我想我永远会是那个爱哭的孩子。爸爸的臂弯是最温暖的港湾。保护我不受风浪的袭击,即使受伤,还是能够很好的痊愈。
我越来越成熟,爸爸却越来越老了。但爸爸在我心中永远年轻,还是那个天天接送我上幼稚园的那个爸爸。因为现在和爸爸在一起时候,还是会紧握爸爸的手,那温暖依旧未变。
父爱如太阳,光芒照耀我们的每一个角落。
说下自己的情况
我家宝宝4岁目前上小班,9月份份升中班,读的是私立幼儿园。因为没人帮带孩子,完全靠自己一个人,所以从宝宝2周岁开始锻炼他,让他具备上幼儿园的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
2岁4个月时幼儿园报名,2岁八个月上的幼儿园,我们家宝宝一直是他们班最小的一个小朋友,适应的还不错,刚开始上学老师会让家长在宝宝书包放一条备用裤子,我家宝宝从来没用过。
正常接送孩子的时间是8点送,4点半接,老师5:30下班的。去年刚开始上学开始观察他们幼儿园孩子接送情况,当时他们班接送都比较准时,晚2分钟基本就会剩我家娃一个。刚开始孩子太小,其他小朋友都接走了如果只剩他自己,孩子难免心理承受不了,所以当时选择的是做兼职,一天上半天班8:30-12:00 兼职是周末也上班的,周六就带着宝宝去,周天他休班带着他。
现在上一年学了,情绪比较稳定了,遍找了份双休的工作,早八晚五,送孩子上学是不矛盾的,孩子4:30放学 ,我们家娃就在幼儿园待到5:15我下班回来接,也辛苦老师了。一天宝爸问宝宝:“其他小朋友都被接回家了,你会不会不开心?”我家宝说:“不会啊,没有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的,我没有不开心”
目前就是这个现状,时间安排的很紧,累但充实。
说说我家的情况吧!我家老大上幼儿园时我在离家远的地方上班,早上还没等孩子起床我都上班走了。不和老人住一起,老人也不能给接送,送孩子的任务就落到了我老公身上。好在幼儿园就在他单位旁边,上班时候就顺便给捎走了。幼儿园放学早,他基本上都是接到单位,好歹单位领导能理解,所以我家大女儿幼儿园几年的接送任务都是我老公的。
老二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工作离家近了。但早上还是他上班的时候就顺便给送上学了。我工作轻松、自由些,下午接的任务就落到了我身上,我家两个孩子幼儿园的接送就是这样的。
像我们这种情况还算好的吧,工作时间没有要求那么严格,但大部分家庭是没有这种条件接送的。如果爷爷奶奶再不能帮忙的话,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大难题啊!
不过现在好多幼儿园都上延时课的,家长另外交钱孩子可以在幼儿园多呆一个小时,我们镇上的几个幼儿园都是如此,这样家长下班后再接时间也差不多的。再不行就交给外面的托管机构,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结,就不用赶时间了,当然花费也要高些。
坐标广州。
我跟我老公两个人都是上班族,家里老人没有帮忙带。
幼儿园 家 公司,距离不远。我早上8点30分上班,一般7点15分起床,洗漱换衣服,宝宝的衣服水杯汗巾什么的都是前一晚准备好了。早餐不在家里吃。一般7点45分可以出门。送到幼儿园大概是8点钟。然后我再去上班刚刚好。
下午,我是4点半下班的。赶过去幼儿园4点50分。一般我宝宝都是属于比较晚被接走的。不过她好像也习惯,因为班里有个小朋友也是比较晚被接走的,她们两个就会在一起玩。有一次宝宝还跟我说:妈妈,你明天晚一点来接我吧。阳阳她妈妈很晚才来接她,我要陪她一起玩。哈哈,老母亲很欣慰。
幼儿园也有可以晚托的,一般可以拖到6点。但是事实上,很多人都要6点才下班,所以没啥用。
幼儿园接送确实是个难题。没有老人帮忙接送,确实比较难。我是刚刚遇上了这个公司,老板给我特殊考勤的。
感恩。
坐标:河北 背景:夫妻俩都是工薪族,两个孩子相差一岁半,一个小学二年级,一个幼儿园学前班。一切靠自己,老人都在千里之外的老家。
我来说一下我是如何解决孩子接送的问题吧:
我家两个孩子,两个男孩,兄弟俩相差一岁半。现在,老大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老二是幼儿园学前班的学生,明年9月也将成为一名小学生。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靠着工资度日的。我们一个地方的,北漂族,父母和兄弟姐妹们全都在千里之外的老家。这边,就我们自己。凡事靠自己,一切也只能靠自己吧!
三年前,我和孩子爸爸都在办公室坐班。早上,我是八点上班,孩子爸爸是八点半上班。因此,送孩子的任务,就交给孩子爸爸了。我只负责接孩子。
即使这一项,也是够让我忙乎的。因为,我们是五点半下班,而那时候孩子都是在幼儿园,四点半就放学了。怎办呢?我只能是“开溜”了!
每天下午四点十分左右,我就开始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溜去幼儿园接孩子。接上孩子之后,再打车带着孩子回单位继续上班。等到点下班了,带着孩子去食堂吃饭,吃完母子手牵手,慢慢步行回家。
但是,这段生活持续没多久,我便受不了了。一是冬天了,孩子遭罪;二是我也实在不好意思再总是“开溜”去接孩子,并且还每天把孩子带去办公室,影响也不太好。
再三考虑之后,我向领导申请在家办公。当时我是这么考虑的:如果领导不同意,我只能是辞职了。毕竟,孩子更重要。没想到,领导满口答应了。真的,我到现在都特庆幸遇上好领导了,能够如此照顾我,考虑到我的实际情况。
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我便开始了在家办公的生活,一直到现在。
之前,两个孩子都是在幼儿园,接送相对来说,还算是方便点,一块送去,一块接回来了。
可是,老大上小学了,老二还在幼儿园,接送就特别麻烦了。尤其是现在,老大老二下午放学的时间点相冲突。实话说,每天下午四点半,我这个当妈的就特别焦虑了。
每天早上六点,我起床给两个孩子做早餐。
六点半,孩子们起床洗刷、吃饭,我则给他俩检查书包,准备要带去学校的水,口罩之类的。
七点十分,孩子爸爸先送老大去做班车。我则开始陪着老二晨读。
七点三十分,孩子爸爸送老二幼儿园,送完他自己去单位上班。家里便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赶紧收拾餐桌,洗碗、拖地,洗衣服,提前把午餐要炒的菜洗好、切好。
八点半到十点五十分,我办公上班的时间。
十点五十分到一点十分,我接老大、给老大做午餐,陪他午睡的时间。
一点二十分,我送老大坐班车去学校。
一点半到四点十分,我下午上班的时间。
每天一到下午四点多,两个孩子都要放学的时候,我就开始纠结,如何接他俩呢?老大四点十分放学,坐班车到小区,四点三十几分。而老二是固定的四点三十分放学。
最初,我是先把老大接了送回家,然后再去接老二。但是,这么做了两次,我就心疼老二了。每次等我赶去幼儿园接老二的时候,教室里就只剩下他或者是还有另外一个小朋友了。第二次,老二眼巴巴的看着我:“妈妈,明天你能早点来接我吗?能先接我吗?”
实话说,当时我差点就哭了。孩子就只有这么一点小心愿,只是想要妈妈早点接他,我却很纠结的无法办到。
后来,我开始想办法托邻居帮忙接一下老大,我先去幼儿园把老二接出来,然后再去邻居那里接老大。
但是,每周一和周四,老大晚上六点有舞蹈课,我则只能是先匆匆忙忙接了老大,带老大回家换衣服,然后再带上老大一块去接老二。
真的,这三年多的经历,我总结出一个有关接送孩子最好的经验:
1、让孩子爸爸也必须全程参与进来,毕竟养育孩子,是夫妻俩的事情,不是单纯靠一个热就能搞定的。
2、平时和邻居把关系搞好,遇上自己无法去接的时候,提前和邻居说好,分别告诉邻居和孩子,以及班车老师,放学之后,谁接他。这样,自己放心,孩子也能理解。
3、遇上实在有事,接晚了的时候,必须要好好和孩子解释,告诉孩子自己是如何想的,自己干嘛去了,为什么会接他晚了,争取孩子的原谅。
孩子父母都有工作,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接送。
经济条件好的可以雇人。
我们家是早上我自己送(上班顺路),下午爷爷奶奶接,接到爷爷奶奶家,我和老公下班也回婆家吃饭,吃完饭带孩子回自己家睡觉。
我家一个孩子,从出生就是我一个人在家全职带。。以为上了幼儿园可以去工作。可是幼儿园放学太早了,没有一个工作能让我下午五点就下班!孩子幼儿园还有各种活动要家长参加,孩子偶尔生病还需要人照顾,疫情期间就不用说了,孩子连幼儿园都去不了,我又回到了一天连轴带孩子的时候!
对于夫妻二人都要上班的家庭来说,家里有老人们帮忙接送最好了,省事又安心。
没有老人帮忙也不用担心,现在大部分幼儿园都有课后延点班,给孩子在学校多报几个兴趣班,孩子大都会喜欢,一般可以延迟六点再去接孩子。
要是实在没有老人帮忙,学校又没有延点班,可以考虑附近有没有托管班。最好是熟人介绍的,有孩子在那呆过,口碑比较好的,这样比较放心。
我说下我的情况,供大家参考:
我大女儿小的时候,没人帮我看孩子,因为我没有婆婆,婆婆在我结婚前去世了。我妈得帮我哥家看孩子,我哥哥家两个孩子,比我女儿大个三四岁。
女儿刚出生那年,我妈妈带着我侄女,在我家帮我看孩子,孩子一周岁后,带回老家,后来实在是忍受不了跟孩子分开,就跟我们邻居商量,我每天上班把孩子放邻居家,下班再把孩子接回来,每个月付邻居700元工资。
待孩子3周岁,能上幼儿园了,我们就把她送幼儿园,一开始我想的挺好,我上班把孩子送幼儿园,下班把她接回来,后来发现根本行不通,幼儿园5点放学,为了接她,我经常不到下班点就请假早走,就这样,孩子还哭,幼儿园的孩子们都希望家长第一个来接自己,孩子一出门就会喊:妈妈第一个来的,第一个来的。
偶尔晚接一两次,孩子失望的小眼神,太让人心碎了
。
后来我实在是吃不消了,就又找了一个邻居帮我接孩子,每月300元,把孩子先接回她家,我下班再接回自己家。
我终于不在为接孩子发愁了,一直到我孩子上小学,都是我们热心的邻居帮忙的。
我必须着重说一下我的好邻居,我们当时买的房,是石家庄某单位宿舍,都是一个单位的同事,但我不是,我是后来买的人家的房子,所以邻居们对我们也特别好,大家像一个大家庭,邻里之间,互相帮忙的事情多了去了。
我记得我们搬走时,邻居们自发的张罗给我们送行,他们有很多不舍,还有好多想随礼,祝贺我们搬新房,但我们没有收,因为好邻居平时对我们的帮助就太多太多。实在不想再让他们破费。
现在搬走快10年了,还是很怀念那段热闹的日子!
我们上的是小区配套幼儿园,早上7:40开门,下午4:30放学。
因为我们公司是8:00打卡上班,虽然离幼儿园走路要二十多钟路程,但是我几乎没有迟到过。我一般是早上7:30之前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交给门卫大爷,我们小区很多家长是7:00出就得出门上班,在幼儿园门口有一个退了休的奶奶,每天早上六点半就开始在幼儿园门口等这些早上要赶着上班的孩子,一人一天十元,大大的方便了急着上班的家长,有时家长晚回,也会委托这个奶奶帮忙接回她家去,二十元起步,超过一个小时加十元,非常方便晚归的家长。
幼儿园虽然是4:30放学,但是学校也有兴趣班,一个学期下来三千多,可以晚来一个半小时放学,很多家长会选择这种方式,如果要在学校吃饭,再加三十元餐费,可以七点前来接。
很多年轻的父母既要上班又不想麻烦家里的老人,可以选择早上托给幼儿园早托的老人,但是一定要选择认真负责小区里有房产的老人,放学就选择七点去接,刚开始的那两三年可能比较艰难,但是很快就会过去,只要孩子上了小学后,就会越来越好,孩子也会越来越独立,妈妈们也不用放弃自己的事业。在深圳特别多这样的家庭都是这样熬过来的。以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现在是:闯事业的家庭,孩子早当家。
当然这个时候有老人帮忙就更好,如果没有的话也不用太纠结,总是办法比问题多。
老公接送中午不回家 我要带老二没时间 不找点事情给他做做感觉对不起自己
山东一男子砸墙送娃上学,这是怎么回事?你家长也做过这样的事情吗?你怎么看说实话,我总感觉这位父亲的做法有些偏激。让他们去学校,是为了让他们明白,去学校是多么的重要。不过,在这个期间,儿童也可以学习一些较为粗鲁的举止。每一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子女学习得更好。因此,不管是什么原因,父母们都会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子女形成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爸爸把孩子们都送到了学校,首先,一个来自山东临沂的李**在网上上传了一个录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男人拿着一把锤子,把墙壁上的窟窿给打穿了。按照林**的说法,撞到墙上的男人就是她的丈夫。最重要的是,那天晚上没有电,她无法打开家门。所以他的丈夫为了让自己的闺女按时去学校,不惜撞了一堵墙壁。
父亲的做法有些偏激,其次,在我看来,这位爸爸的所作所为有些偏激了。由于更重要的是让儿童认识到学校的重要性,而选择用更粗暴的方法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学习到一些关于暴力的东西。不过这仅仅是我的一个观点,网上有不少网民觉得这个孩子的做法更加的对。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
为安装滑动板做好预备,在这件事发生后,很多人都对破墙的处理感到疑惑。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却说,破了一个破洞,可以用来打开。我也认为这个办法挺好的,能给我们家的墙壁带来一些改变。即使孩子的功课有一些落下了,但是在后续也是可以再补上来的。但是墙一旦给砸破了,修复起来不仅会消耗时间,也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通过此次事件家长们也要多加注意,在以后装修的时候,还是要经过多方面考虑的。你怎么看呢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普天之下的父母都一样,对于子女总是放心不下,父母为子女事事操劳,处处操心,并不代表大学生不独立,而是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我认为父母送刚上大学的孩子上学并不能说明孩子不独立。对很多家庭来说,上大学是孩子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独自生活,陌生的乘车线路、陌生的城市,父母当然放心不下,想陪同孩子一起到学校报道,看一看孩子未来四年生活的地方。只有亲眼看见了孩子的大学校园,父母的心中才会踏实一些。而且,上了大学之后,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大部分学生每年只有寒暑假才回一趟家,和父母聚少离多,现在能多和父母待一会儿当然要珍惜,父母和孩子一起到大学报道,这也算一家人的旅行了。因此,父母送孩子去大学只是情感的表达,并不代表孩子不独立。
找到儿子学校时,离报到的日子尚有两天,校园整洁而干净,大的有点找不到自己的感觉,三个人默默的在学校走着,找到儿子的宿舍,舍管阿姨热情的给了宿舍钥匙,推开宿舍门,六张上床下桌静静的在哪里,一个大大的衣橱使得每个人都有一个私密空间,房间打扫的一尘不染,一缕阳光斜斜的照进来,满满的是张开怀抱迎接热闹的样子,比我从网上看到的大学生乱乱的宿舍强太多了,想到将来儿子要在这里生活四年,替他感到高兴。自己开始收拾床铺衣橱,满满行李箱的东西被儿子一件件拿出来,我们两个人亦喜亦悲的看着忙碌的儿子,老公突然说了句:怎么有种分家的感觉?到了正式报到的日子,校园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箱的家长和孩子,儿子一直坚持不让我们插手,我跟老公两手空空的跟着儿子,内心压抑着想给儿子做点什么的冲动,看着儿子报到、儿子不在身边,原来计划好的旅游路线都成了泡影,固执的等在宾馆,想着孩子还没开学,也许没那么多事,会出来见我们一面,可是每到傍晚,孩子8点多来电话说才忙完的时候,深深的失望伴着泪水一起袭来。
孩子长再大也是父母心里的宝,就算孩子很独立,在父母心里都不够独立。由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父母比较娇惯,孩子进入大学了,父母依然不放心,担心孩子一个人来校拿行李会累着,担心孩子进入学校后,生活自理能力不够强!但是上大学了那就不一样了,先不说大学是距离自己的家比较远的地方,这孩子一出门,就是几个月看不到。毕竟一早就起来做饭然后收拾家洗衣服再买菜做饭的日子已经过了十多年了,这突然家里没有了孩子,碗筷都少放了一套,心理上的缺失感肯定是有的。孩子上了大学了,父母成天就想着这学校的生活环境怎么样啊,生活方便不啊?吃住上孩子会不会习惯啊?在这种思维的方式下,家长肯定是要送孩子去一下学校的。有人说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爱可能都已经超过了自己,所以,考上大学,不仅仅是学生自己的幸事,对于整个家庭都是开心的事情。所以做为家长,可能比学生还好奇大学的环境,这是其一自己想去大学看看环境如何,比自己的孩子还要期待。其次,那就是对孩子的爱的表现,很多父母不知道该怎么爱孩子,所以,别看学生都长这么大了,可能自己的家长还不会爱自己,那么只能通过一件件的事情去表达,那么送自己的孩子来上学自然是其中的一个好的方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孩子考上大学不仅是父母的心愿达成,更是子女离开父母独自成人的标志,所以家长送孩子去上学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第一,孩子去上大学大多是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城市,孩子开学需要携带的东西较多,父母不放心孩子独自前往,所以一般都会陪同,一起拿行李,替孩子收拾好,才可以放心。第二,很多父母是没有上过大学的,想要沾沾子女的光,去感受一下大学的气氛和环境。对于父母和家人来说也相当于是旅游一番。第三,情感的舍不得。上大学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是孩子第一次离开,情感方面会有很多不舍,所以想要送别。
爸爸送我去上学范文:
我的爸爸个子不高,留着很短的头发,瘦瘦的身子,他是我们家的顶梁柱,给我们无限的依靠,陪着我们走过春、夏、秋、冬。
记得有一次,我的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我的心里像铅块,沉甸甸的,满面愁绪像含着满嘴的黄连。回到家里爸爸见了连忙问:“怎么啦”我沙哑地告诉了他原因。
爸爸微笑地对我说:“没关系的,我们一起分析,下次努力就好了。”经过爸爸耐心地讲解,我终于明白了问题出在哪儿了。我兴奋不已地抱着爸爸说:“爸爸,谢谢你!”这时爸爸脸上又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东方渐白时,我还在甜蜜的睡梦中,爸爸就给我们准备好早餐,看着他在忙里忙外的身影。无论在生活或者学习上,爸爸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他就是我们冬天里的太阳,夏天里的空调,我爱我的爸爸。我要好好读书,将来好好孝顺他们!
如何写出优秀作文:
一、审题
命题作文要确定文章的内容范围,有的题目,对写作内容做出规定。所以,审题时,要确定题目规定的内容范围:记人的,要记什么人;叙事的,要叙什么事;写景的,要写什么景;状物的,要状什么物,等等。
二、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明确文章所要反映的中心思想。文章立意,应该有提炼生活的基础,要努力把生活中某些根本性的东西反映出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新颖、深刻。
三、拟题
拟定文章题目,是写作文之前首先要确定好的事,就像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要先“拿定主意”一样。文章题目能反映出写作的出发点和动机。
通过文章题目,读者可以基本认清文章要表达的主题和主要内容。文章的拟题,要高度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既要准确,又要力求生动,这样才能引人注意,激起读者的兴趣。
孩子上了小学,不可避免就会涉及到送娃上学的问题。大部分家庭都是老人送娃,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成了送娃上学的主力军。但一些没有老人帮忙的家庭,则以妈妈送娃上学为主。爸爸送娃上学就较为罕见,也不够“专业”,往往走的是“佛系”路线。
妞妞上了小学后,一直是妈妈送她上学,风雨无阻。但周一要开年会,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到公司布置会场。妈妈无奈之下,只好让爸爸送女儿上学。
清早,天还蒙蒙亮,妈妈就起床了。她为女儿和老公准备了早餐,并将女儿的书包等一应物品放在沙发显眼的位置,自己就匆匆出门了。
结果,到了中午,妈妈却接到老师的电话,“你们家长太粗心了,竟然不给孩子带餐具!”原来,女儿忘了带餐具包,到午餐时间才发现,老师只好临时帮她找了一个餐盘和一双筷子。
晚上回到家里,妞妞向妈妈哭诉,爸爸叫她起床晚了,结果早餐也没吃,就匆匆去学校了,还忘记了带水杯和餐具包,她都一天没喝水了。妈妈好不容易才安抚好女儿,觉得还是自己送娃上学才比较放心。
其实,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中,送娃上学的主体基本上都是老人和妈妈,爸爸很少现身孩子的学校。
但正是爸爸平时送娃较少,一旦遇到特殊情况,需要爸爸接送娃上学时,爸爸可能就会出现手忙脚乱、丢三落四的现象,甚至还会表现得比较“佛系”,让孩子也特别不适应。
1、出门前的准备
从叫孩子起床,到孩子洗脸、刷牙等,再到坐到饭桌前吃早饭,妈妈就是孩子的定时闹钟,会不时催促孩子,让孩子知道时间的紧迫性。
爸爸就比较佛系,可能会默默关注着时间,看着孩子忙碌。等到出门的时间到了,爸爸不管孩子是否准备好,就会叫上孩子,准备出门。
2、漏带东西的频率
妈妈送娃成了习惯,在出门前就会让孩子提前准备好一应物品,比如让孩子检查书包中的课本、文具等是否带全,再拿上餐具包,带好红领巾,准备出门。
爸爸往往会由着孩子墨迹,等到时间来不及时,再匆匆赶往学校,漏带东西的频率就比较高。比如,到了学校门口,爸爸和孩子才发现,两人都没带餐具包,孩子没带红领巾等等。
3、送娃的谨慎态度
妈妈送娃,当然会一路陪伴,将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并且会亲眼看着孩子走进学校的大门,妈妈才会放心离开。爸爸可能将孩子送到半路,遇到孩子的同学,就会果断让孩子和同学一起走,自己则半路折返。
有时,爸爸刚将孩子送到小区门口,可能孩子随口说了一句,“我可以自己去学校”,爸爸就马上转身回家,毫不担心孩子独自到学校的能力。
4、途中的交流
在送娃上学的途中,妈妈会开启“慈母”模式,一路絮絮叨叨,与孩子谈论学习、讲一讲生活中的道理,或者说一些开心的事情,上学的路上充满了温情和笑语。
但爸爸送娃上学的路上,几乎没有语言交流。在孩子的眼中,爸爸可能是“语言贵如油”,连说话都吝于开口。
5、孩子的状态
妈妈送娃上学时,为了让孩子一天精神饱满,一般以鼓励的话居多,或者多与孩子聊一聊开心的事情,让孩子处于较好的精神状态,热情饱满。
但孩子与爸爸在一起,缺乏语言沟通和交流,孩子的心情往往处于平静无波的状态,情绪并没有被带动起来。
6、在学校门口
妈妈将孩子送到学校门口,即使看到孩子进了校门,可能还会再等一等,顺便与身边的家长聊几句。
爸爸将孩子送到学校门口,马上就会转身离开,根本不会和其他家长交谈。爸爸几乎两耳不闻“送娃”之外的事,对学校、家长以及孩子的班级,都知之甚少。
家有小小读书郎,送娃上学就堪比一项艰巨的“政治”任务。家长应当做到风雨无阻,每天准时将孩子送到学校读书。不管是老人送娃,还是爸爸妈妈送娃,都要确保“送娃”任务的完成。
爸爸送娃上学的表现看似“佛系”,其实粗中有细,会有不同的考量,对孩子反而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但对爸爸来说,送娃上学是难得的亲子机会,与孩子多沟通和交流,可以有效增进亲子感情。













求最好笑的笑话 最好发多点,一定要最好笑的,不好笑的请勿回答!!谢谢!!.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