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婚礼要不要随礼?

同事 0 75

同事婚礼要不要随礼?,第1张

同事婚礼要不要随礼?
导读:这个必须要随礼。当然了,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包红包,没必要包那么太大的。进入职场的久了,身边的老板、同事免不了要办喜事。让大多数人最糟心的事情就来了,随礼,要不要随礼,随多少钱,都特别让人心烦。邀请人的身份高低、关系远近都影响着礼金的多少

这个必须要随礼。当然了,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水平包红包,没必要包那么太大的。进入职场的久了,身边的老板、同事免不了要办喜事。让大多数人最糟心的事情就来了,随礼,要不要随礼,随多少钱,都特别让人心烦。邀请人的身份高低、关系远近都影响着礼金的多少。

我的朋友小张在一家公司的销售部门工作。最近是临近年底了,老板的儿子就要结婚了。

在婚礼的前一个星期,老板专门跟员工开会强调了一件事:婚礼那天每个员工必须参加婚礼,有事需要提前请假。

他们一想,这不是想要人随礼吗,但是形势比人强,最后就确定了每个人随礼500块钱。

等到婚礼那天,同事们都想着得多吃点东西回回本。结果,等到了饭店,老板根本没有找人专门来收随礼。老板在台上宣布了:大家来了是给我捧场的,我让大家来参加婚礼,是要大家的祝福,可不是借办喜酒的机会来敛财。

等到月底的时候,员工一看工资,比往常多了500块钱,后来财务解释说:这是老板给你们的红包。

办个喜事收随礼,其实有时候就是借机敛财,对方随礼随的还不情不愿,去了婚礼哪管什么祝福不祝福,趁机多吃点捞回本才是王道。

在职场里面,碰见别人办喜事随礼真是麻烦的一件事,特别对于那些刚刚入司的新员工,自己的工资没多少呢,到手3000块钱,一个月来上3个结婚的,自己这个月就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而且办事随礼之风还是刹不住。有人曾经吐槽说:老家那边近几年发展慢了,经济不行了,现在人们不管碰见啥事都要办个喜事收随礼,这就是变着法的捞钱。

不过最近好像有些地方的做法改变了,比如顺德那边婚宴封红包,主人家都不看的直接把红包撕下一个角然后退还回去,这就相当于收了红包,主家这才叫有面子,收人红包以后会抬不起头的。

我们的老板他说过这么一段话。:1关系不到位,那就不要通知了,结婚后去单位发喜糖,办公室里面一人一包,这样不用请客不送礼,大家还挺高兴;2办酒席,不收礼,权当聚会了。

在中国,回礼的金额通常根据当地的风俗和习惯来决定。在一些地方,回礼的金额通常是婚礼收到的礼金的回礼部分,例如回礼金额为礼金金额的50%。而在其他地方,回礼的金额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你的情况下,由于你的同事来了三百人,如果你要回礼,可以考虑回礼一些小礼品或者回礼一些酒水,以表达你的谢意和祝福。具体的回礼的金额可以根据你的经济能力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来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选择回礼,最好先了解同事家的具体情况,以免回礼的礼品或金额不合适。同时,如果你不确定如何回礼,可以咨询当地的礼仪专家或者参考当地的风俗习惯。

不论是在农村吃酒席还是在城市里吃酒席,随礼通常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百客情,也就是普通的朋友同学邻居什么的,这种就随大流,一般看当地的情况,随100-300不等。另一种是关系比较好的朋友和比较亲近的亲戚,这种就会随礼比较重,少则几千,多则几万。

当然了,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把人情关系看得这么重要的社会大环境下,随礼通常都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家来参加酒席实际上就是一次情感的估值,往往怎么随礼,随多少礼,都是有着不小的讲究的,大有学问可以做。今天就为大家分析一下在农村吃酒席随礼都有哪些门道吧。

第一点:除非你很有钱或者很穷,又或者和摆酒的人家关系很特殊,不然一定要随大流。(千万不要鹤立鸡群,别人都随一百,你一个人随二百五)

如果是在农村吃过酒席的人,一定特别熟悉一个画面,那就是在开席之前,往往大家都会三五个人站在一起交头接耳,你以为他们在聊主人家的儿媳有多漂亮?在聊今天的酒席上可能吃到啥美味?

不,要是你这样想,那一定是没去感受过农村酒席文化的人。往往大家聊的最多的是:“老张,你这次随多少钱?”“小王,咱待会儿随份子得一样哈!”“老李,咱们几个同事都是随二百吧?”……

正常来讲,一般关系差不多的一群人,就会商量着给差不多的礼钱,大家都会统一份子钱,保证不会出现给多或者给少的情况。等把这最重要的事情解决之后,才会正襟危坐,然后开始八卦时间,对这次酒席的一切展开各种讨论和发表高见。

第二点:要学会礼尚往来,懂得维系人际关系。(别人以前给你随礼五百,你这次只还别人二百五那你就坐失去朋友吧)

农村人最讲究的就是个人情,只要三个人站在一起,哪怕扯到八竿子打不着的地方,他们也能沾点亲带点故。所以在随礼钱时,对人情的衡量就显得特别考验情商了。

要是以前你自己家办过酒席,别人给你随了二百,那么只要是会做人,懂人事世故的,在这次参加别人的酒席回礼时,做得最差是回一样的礼,也随个二百。稍微情商高一点的,起码也得随个二百五,一定要再别人的基础上添一点才好的。

最蠢的就是那种随礼随的比别人当初给你随的还少的人。且抛开通货膨胀,几年前的100块和几年后的100块完全不是一回事不说,就冲你这种只想往兜里进,不想往外出的操作,你要真越随越少了,那这场酒席过后,可能你在别人眼中的人品就要大打一个折扣了。

第三点:一般酒席都是喜庆的事儿,你可千万别触了主人家的霉头。(数字越吉利越好,别脑袋抽风去整啥带了4和7的礼钱)

万事喜欢讨个好彩头,样样都图吉利,这也是中国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国情了。看一下那些为了一个带8带6带9的电话号码,车牌,楼层,甚至是彩礼等等争出各种花样的老百姓,就能感受到他们对这些吉利数字的迷之执着。所以随礼时要么你都随个188,168,199这种很吉利的数字,要么就你凑个整数给一百,二百,六百什么的。千万别随例如148,248,147等等这种沾4又带7的数字。

如果被办酒席的主人家发现了,有涵养的人可能还能忍着不动声色让您吃完酒,事后再背着你将你骂个狗血淋头。要是遇上脾气冲的,或许直接当时就将你赶走,酒席都不让你参加了。这可一定得长点心呀。

其实吃酒席真不只是去给点钱吃一顿贵一点的饭这么简单,能被邀请去参加酒席的人,多多少少总会是跟这个主人家有点关系的,这无数场酒席的举办,也就是无数种关系的维护和延续。而各个地方也总有各个地方的讲究,比如广东的酒席不随份子钱,河南湖南的酒席喜欢攀比看谁随的多,四川的酒席除了亲戚至交一般都是随二三百……

但是不论怎么讲究,大家只要掌握了上面的三个要素,以后不管去哪里吃酒席,都不怕会随错礼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