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网约车,代驾,外卖小哥,做哪个好(完结篇)

员工 0 79

货拉拉,网约车,代驾,外卖小哥,做哪个好(完结篇),第1张

货拉拉,网约车,代驾,外卖小哥,做哪个好(完结篇)
导读:外卖员应该是这几个工作里面门槛最低的了。只要会骑电动车,会看导航就可以做了。 因为本身加入了这个职业所以对这个职业也是了解的更深了。干货也特别多得哦! 网上总说随意月入过万,努力点年薪20万不是梦。 那到底能不能得到这么高收入呢?我一层一层

外卖员应该是这几个工作里面门槛最低的了。只要会骑电动车,会看导航就可以做了。

因为本身加入了这个职业所以对这个职业也是了解的更深了。干货也特别多得哦!

网上总说随意月入过万,努力点年薪20万不是梦。

那到底能不能得到这么高收入呢?我一层一层来给大家解开神秘面纱

专送与众包的单价计算是完全不一样的,后面我来详细说明

1:专送类型

专送是规定了一个站点一个商圈,你只能接到自己商圈的商家订单,配送范围也不会超过4公里。(特殊情况会有跨区域单,以及飞天单,但是情况比较少)

美团专送单价基本为每个月前400单42-45(区域站点不同会有区别,我以东莞市中心为例)后续每200单会提升03-05元,1100-1200以后不在上涨

饿了么专送单价基本为每个月前400单5元,400单以后6元(我入职过2个饿了么专送站点,都一样)

也就是说,假设同样以月跑1100单为例,在美团能拿到的基本工资为5500左右,而且饿了么则能拿到6200左右。(都是压一个月工资每月20号结算)

然后还有各类补贴

美团的补贴是全勤奖(一个月上28天)每单奖励015-02 ,无差评,超时率达标每单奖励015到02,恶劣天气(高温,下雨)看情况补贴05-15每单,各种高峰期(午高峰,晚高峰)冲单奖励再加上有时候客人打赏,货物重量补贴基本上每月可以拿到7000左右

饿了么基本没有全勤没有超时率差评的奖励(我入过3个饿了么专送站点),但是恶劣天气,重量补贴都有与美团大同小异,单会多出一个距离补贴,如是1100单每个月基本也可以拿到7000左右

2:众包

美团众包的单价东莞最近降到了39元,而饿了么众包则是45元。结算则是每天结算。

众包的单价是与配送距离以及重量直接挂钩。

比如说专送一个100米订单与一个4公里订单的价格是一样的。

而众包则是在基本单价的情况下,货物重量与距离越远单价就会越高,具体怎么计算都是app直接显示(我接到过一个10公斤蔬菜单,配送6公里单价169)

也会有恶劣天气补贴,至于全勤没有,差评每单扣除50-100元,超时此单则没有费用。

众包的商家单和配送范围是完全不固定的,你有可能去很远的地方取餐,也有可能一单送出10公里。

所以众包基本上已单量来计算收入是不合适的,主要是看手气,和眼力。

为什么加入一个眼力?因为众包的系统自动派单也会有,但是会有大量抢单,如果你手里有单的情况下,抢单大厅来了单,顺不顺路时间够不够就要看自己的眼力了,手快抢到了,不顺路送超时白干,手慢顺路单拿不到也会气的要死。

这里建议新手不要去跑众包,我一个在专送做了一年的老司机,去跑众包每天只能跑到150左右。而一个跑众包2年的老司机每天都是跑400下线,下班比我还早。

相比较来说,专送会比较轻松,众包更累(送外卖本身就都辛苦)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对跑外卖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了?那网络宣传的月入过万,年薪20万到底能不能做到呢?

我会新开几篇文章来详细说明,到底该怎么最快速最少失误的度过新手期,以及达到月入过万,甚至年薪20万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长三角节后招工既"贵"且"难",普工返工 奖金最高飚至五千元》,即便是这样,用工荒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为什么呢?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这是美团点评不久前发布的《2018年美团外卖骑手就业报告》,报告显示骑手规模已达到了270万,其中有31%来自于工厂,而这只是美团骑手,作为外卖行业的另一家巨头饿了么,骑手达300万人,从而得出有600万工人去送外卖了。

同理看下快递行业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超过500亿件,全球第一;快递员的规模已达到300万人以上。

再看看网约车行业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330亿,较2017年底增加4337万,增长率为151%。

很奇怪,工厂工资不低,为何大家都跑去送外卖,送快递,开网约车了呢?原因有两个。工资和工作体制。这是骑手的收入情况。可以看出,收入也不算高,大多数人的月薪在4000~6000,努力一些的一个月可以拿到6000~8000元,非常拼命的,可以拿到10000左右。在工厂工作,每天差不多要上12小时的班,平均工资大概四五千的样子。除了钱相对多一些外,更为重要的是,工厂工作不自由,且 社会 地位相对更低。

360行,行行出状元,按理说,工作无贵贱,但是有些人就是觉得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比农民工、工人要"高级"一点,这点在农村相亲的时候最能体现出来。

其实不管是外卖员还是网约车司机还是其他什么行业,只要能凭自己的能力赚到钱未必还能是一件坏事,只是互联网时代,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自动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而像骑手、网约车作为互联网的产物,跟紧时代步伐,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在这个节奏飞快的时代,对于大部分80 90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在家里是家中顶梁柱、在社会是职场主力军,而且因为近几年疫情的原因,大环境也不是怎么好。可谓是上有老下有小,内外皆忧。生活的重担已经几乎把他们压垮。好在有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主要工作做完之后,剩余时间可以去做一些副业来增加收入,这样至少能保证家庭衣食无忧。但在收入增加的同时,风险也相对更大一些,而且这些风险。可能还被忙碌中的当事人给忽视了。

举个身边的例子:我之前有一个同事正常的工作是朝九晚六,上午去上班之前,他会在小区的群里面发布要出发的信息,有跟他同在一个园区上班的,就可以跟他一起坐他的车去,每一次8块10块的;下了班之后,他又会把网约车平台打开,发布往家走方向的行程,如果有顺路的就可以直接顺路带走。这样既节省了油钱,而且还有一些外快;节假日的时候,用餐高峰期还会骑着自家的电瓶车送外卖。这样看来,这个小伙子着实特别的拼,能给人一种积极的感觉,累是累了点,但只要足够勤快,收入就会更多 ,家人也不用再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上面操心。

身兼数职可能存在的风险

但如果要从长远的度来考虑,其实他的工作是存在很多风险的。比如这位朋友在网约车平台上发布行程的时候,他会在两个或者多个平台同时发布。因为a平台没有单子的时候,可能b平台就会有,这样会减少空车回家的几率。那么此时的风险就在于,如果a平台上的乘客发布的是不拼座,b平台乘客发布的也是不拼座。但是两个乘客要是同时被接单坐在一个车上,且发现对方都是从网页平台上打车的,那问题就大了。从小来说可能会发生争吵、或者投诉等等。从大的方面来讲,如果两位乘客都不认可,吵起来或者打起来的时候出现的意外应该有哪个公司来救治?如果在行车过程中出现什么意外,这个意外是否能找朝九晚六公司赔付工伤的?这些都是无从得知的。因为我们无从得知网约车平台上的规则和正常朝九晚六的正式工作劳动合同是否有冲突。他确实是在回家的路上,但他也是在回家的路上做了兼职。当然,这都只是我们假设性的一个问题。但如果真正有事情的时候,可能还复杂。

自我保护、规避风险人人有责

这让我想起之前有一个新闻案例。案例中的主人公在物业公司上班,下班后去跑外卖,后面被上级领导叫来谈话,有劝退的意思。在案例中,律师分析里有说道:如果物业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有明确说明,不能在下班之后去从事其他工作,物业公司是有权劝退该员工。

那么如果说上面那位回家路上开网约车朋友。他朝九晚六的工作的那个公司有明确规定不能在下班之后去从事其他工作的话,那么在开网约车回家的途中,出现的任何意外,可能公司是不负责的。即便是没有明确规定,估计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也不太好定性。所以在身兼数值这个话题,还是要看大家怎么想。本来都已经是生活所迫了才去做,那么建议大家去想要做本职工作外的事情的时候,尽量把各个规则搞清楚。争取在劳动范围以内享受到自己的权利、尽量最大化的规避掉一些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