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小猪佩奇》之猪爸爸 我很早就听说《小猪佩奇》了,但因为种种原因 2018 年才开始给女儿看。那时候,她刚过两岁,一看就喜欢上了,激动地又笑又叫。从这以后,全家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看这部动画片儿了。孩子看的时候变得很专注,大
《小猪佩奇》之猪爸爸
我很早就听说《小猪佩奇》了,但因为种种原因 2018 年才开始给女儿看。那时候,她刚过两岁,一看就喜欢上了,激动地又笑又叫。从这以后,全家最美好的时光就是看这部动画片儿了。孩子看的时候变得很专注,大人因此也能稍微放松一会儿,或者做点别的事情,比如好好吃完一顿饭。
就这样看了几个月之后,老公突然对我说:“你发现没有?这部剧里面, 除了小猪佩奇,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猪爸爸了 。”说完,斜着小眼睛看看我,又补充道:“连猪妈妈都只是个小配角而已。”
其实,我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所以,当听他这么讲时,我以为这个男人终于良心发现,知道自己这个爸爸平时做的不够好,要改正,就赶紧趁势说:“对呀,你要是跟猪爸爸一样,我就省心多了呀!”
老公一听我跟他想的不一样,不似刚才那般得意了,装傻道:“我是不是要跟猪爸爸一样,继续把肚子吃得胖一点,把胡子留得长一些?”接着就哈哈笑起来。作为一名天天陪娃累成狗的老母亲,真是无语了,很想直接把他揍成猪爸爸。
后来,我一直特别留意被佩奇嘲笑肚子大的猪爸爸,才发现他表面上看来 有点懒 (喜欢拿份报纸坐在椅子上什么都不用做),经常 犯迷糊 (动不动就迷路)或者出洋相(被大黄蜂追赶,从树上掉下来),但本质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 好老公、好爸爸 ,尤其在带孩子这件事上,从来都是毫不含糊地一马当先,实实在在地给中国的爸爸们上了一课。
还记得吗?在第一季第一集里,佩奇和乔治玩跳泥坑的 游戏 ,弄得满身泥巴,猪爸爸看到了,可没嫌烦,也没喊猪妈妈,而是直接就帮他们擦干净了。后来,佩奇一家的生活逐渐展开,猪爸爸更是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爸爸力”。
下雨了,佩奇把泰迪熊落在了外面,猪爸爸冒着大雨去把玩具捡回来;
出去玩,风筝挂在树上了,猪爸爸爬上去把风筝扯下来;
野餐时,佩奇要把猪爸爸最喜欢的蛋糕分给鸭子吃,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车子脏了,猪妈妈一声令下,猪爸爸就带领着孩子们一起洗车子;
猪妈妈过生日,猪爸爸带着两个孩子忙前忙后准备派对;
甚至当 Chloe 家的小宝宝 Alexander 夜里哭闹时,也是猪爸爸哼哧哼哧地推车子哄他睡觉。
作为一个妈妈,看多了猪爸爸的出色表现,真是很羡慕猪妈妈,觉得她上辈子一定拯救了整个宇宙,否则怎么能在那么多大猪蹄子里遇上了这么会带孩子的猪爸爸呢?
更重要的是,除了这样一种带娃的自觉,猪爸爸懂得孩子,有耐心,会陪伴,善引导,还具备共情的能力,甚至在潜移默化之中把 育儿 中的烦恼变成了孩子的成长时刻。
会陪孩子玩耍
猪爸爸很喜欢陪伴孩子。不管是在家,还是出游,只要孩子们跑过来,他都会放下手头的事,跟他们一起玩 游戏 。
去海边的时候,佩奇和乔治要把猪爸爸埋在沙子里,猪爸爸一开始不太愿意,但最后还是痛快地答应了。
佩奇和乔治画画的时候,猪爸爸跟猪妈妈要了土豆,切开后蘸着颜料给孩子们画了一副太阳。
学校的嘉年华上,乔治一心想要个恐龙气球,但是羚羊夫人手上没有,猪爸爸就拿几个绿色的气球给他做了一个。
佩奇和乔治的泡泡液用完了,猪爸爸用肥皂水自制了一桶泡泡液,还摇出了超级大的泡泡。
去鸭子塘的时候,佩奇的朋友没有带玩具船,猪爸爸就用报纸给她折了一艘纸船,结果惹得其它小孩儿羡慕不已,争着叫猪爸爸折纸船。
我们现在才看到第四季,但这样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我想这有可能是猪爸爸很爱自己的老婆,不愿意让她过度操劳,也有可能是他发自内心喜欢自己的孩子,并愿意付出。不管怎样,他实实在在地在做 … 想想某些只生不养的爸爸,我愿意给猪爸爸点一万个赞啊!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猪爸爸从来没有为孩子的错误或者失败而发火。不管大错小错,他都一以贯之地镇定,还引导孩子们积极地去面对。 如果这不是生来就有的天赋,那就是从后天教养的结果,也就是说猪爸爸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被养大,所以自己做了爸爸以后也自然而然地如此教育孩子。
最叫我佩服的就是学校运动会上猪爸爸的所作所为。那一集,佩奇跟苏西在跑步比赛的时候为谁跑得快吵起来了,结果忘了跑,输了比赛,因此很不高兴。此时中断一下,假使这里不是佩奇,而是周围的孩子,大部分父母会怎么做?我连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会听到骂声:“谁叫你不认真比赛呢?跑步的时候能讲话吗?”因为我自己也会这样想,也有这样的冲动。
可是,猪爸爸没有再火上浇油,只是告诉女儿:“ 比赛的名次不重要,参与才重要。 ”结果,佩奇不但开心起来,还学会了一个人生道理,在乔治输了跳远比赛哭的时候也说了同样的话,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后来,猪爸爸在接力赛的时候第一个跑完了第一棒,但是佩奇光顾着讲话,忘了接棒跑步,结果又输了比赛。说实话,这也是一个父母的痛点 — 孩子重复犯错误。若是这样的事儿发生在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失去忍耐的限度,进而发飙。但猪爸爸依然没有埋怨或者训斥佩奇,而是跟她说:“没关系,还有下一场比赛。”
难得的是,猪爸爸每次的鼓励都带着对孩子的信任,透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乐观和镇定,看不出一点失望之后的强颜欢笑,更没有无奈之下的冷嘲热讽。
给孩子安全感
先讲一件一直存留在我脑海里的事儿。主人公是大学里的一个同学,故事是她小时候的事儿。说她爸陪她在湖边的公园学自行车,她觉得自己练地不错,就稍微骑远了一点,结果遇到一个下坡,一时没握好把,连人带车摔倒了,差点掉到湖里。她爸听到了,赶紧过来,却没先看她,而是跑过去检查车子有没有事儿。她其实没摔伤,只是受到了惊吓,但却对她爸当时的举动一直耿耿于怀。
我跟这个同学并不熟,故事只是在一次课堂讨论的时候听到的,不知为什么,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自己的成长环境跟她比差远了,经历过很多类似的事件,所以一度还有点不理解,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也好拿出来说。后来想想,我一直记着这件事儿,说明我可能比她更需要来自父母的安全感,只是自身没有察觉到而已。
直到我看了《自行车》那一集,看到同样的事情发生时猪爸爸的处理方式,才觉得我们的成长中还真是缺了一点什么。
孩子们在佩奇家的花园里骑车玩,猪爸爸怕他们撞坏了自己种的南瓜,就提醒大家要看着点。结果,佩奇光顾着比赛,骑地太快,还是把南瓜给撞坏了,因而很内疚,但猪爸爸没有责备她,也没有先跑过去看看南瓜,而是很温柔地把她抱起来,跟她说:“嗯,南瓜很重要,但是你的安全更重要,答应爸爸下次骑车的时候小心些。”
对比之下,我也很想有一个猪爸爸一样的爸爸。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时代在进步, 育儿 方式却跟原来没什么差别,反观我的孩子,仍然只有“同学的爸爸”,而非猪爸爸。这是多么的悲哀 ……
温柔地处理孩子的情绪
乔治才两岁,经常因为各种事儿哭,有时候是佩奇“欺负”了他,有时候是被其它东西吓着了。猪爸爸从来没有说过:“男孩子,哭什么哭!”之类的话,而是亲身示范带孩子玩,或者告诉他刚才发生了什么,缓解他的恐惧。
佩奇四岁了,自尊心强,觉得自己事事都很棒。不管骑自行车、溜冰还是踢足球、吹口哨,她一样也不想落在人家后面,否则就有点“气急败坏。”就说溜冰那一回,佩奇虽然还不会溜冰,但坚决拒绝苏茜的帮助,逞强说自己会了,结果跌了一跤。猪爸爸很懂自己的女儿,知道她此时肯定觉得很尴尬,于是也故意跌了一跤,还说自己经常在溜冰的时候摔到。结果佩奇不光不气了,还高高兴兴地跟猪妈妈学溜冰去了。
时下,共情成为一个热词。只要喜欢看 育儿 文章的人,都对它不陌生。可是,有时候还是很难掌握,不知道该怎么做。看看猪爸爸,才知道原来这么轻松。说到底,是因为他理解孩子的感受。
结语
不否认动画片里面的内容有些简单化了,成人镇定、有办法,孩子好哄、不难缠,一片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但猪爸爸确实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他照出了诸多爸爸们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也照出了父母们在 育儿 方面的不足。 鉴于种种原因,我们或许达不到镜子的高度,却能对自己进行反思,并朝着好的方向努力和改进。我想这就是猪爸爸那么有魅力的原因吧。
一句话,他们都是有钱人,哦,不对,它们都是有钱的猪:
这是住的房子――小别墅
这是出行的工具――直升机
这是猪爷爷的游艇
猪爸爸会各种乐器――有时间
猪妈妈会说流利的法语还会小提琴――富家女
猪爸爸的独栋办公室在楼顶――公司高层
猪爸爸猪妈妈是 社会 上的高层猪啊
猪爸爸猪妈妈平常夫妻,总的恩爱,偶尔别扭,比较真实。但是家庭的核心保险在猪妈妈身上。
猪妈妈负责神预言,猪爸爸负责打脸对猪妈妈来说,自己男人几斤几两重心里真是太有数了,尤其知道他在孩子面前特别好面子,常常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能力,所以猪妈妈好多次都是神预言。
猪爸爸爬树,猪妈妈说,小心,你会掉下来的。他说,我知道该怎么爬,而且我也不会掉下来!嗯,后来掉下来了。
猪爸爸让猪妈妈开车,说我来看地图,猪妈妈说你看地图我们会迷路的。他说我会看地图,我们也不会迷路!嗯,迷路了。还不让打电话给猪爷爷问路,说要靠自己找一天肯定能找回去,猪妈妈说我们没有一天的时间。
猪爸爸指导猪妈妈煎饼,总说扬得不够高,不够高,一副很懂的样子。猪妈妈耐着性子搞完,说你自己的自己煎吧。嗯,他扬得够高,结果贴到天花板去了。
两人势均力敌猪爸爸是公司职员,应该是专业性比较强的高收入工作。会拉手风琴,学过芭蕾舞,会带孩子,一拖二也没啥压力。除了肚子大点,偶尔焦躁,呼噜声大,也没啥毛病。
猪妈妈应该是自由职业者,也是有一技之长的,自己在家办公,带娃工作两不误。会拉小提琴,会说法语,爱看戏剧,高知文艺青年没跑了。另外,猪妈妈绝对是颜值很高的美女猪,作为对比,猪妈妈站在猪伯母旁边,睫毛扑闪扑闪的,猪伯母就没有那圈睫毛,这不是表示猪妈妈化了妆就表示她天生颜值高。
家庭条件方面,猪爷爷家有船,有花园,猪妈妈从小学拉小提琴,学法语,爱看戏剧这些爱好和经历也提示她的原生家庭条件是比较好的。
所以这两人的结合,是经济上旗鼓相当,综合实力上也是势均力敌,门当户对的好婚配。
猪妈的智慧,和谐整个家,她手里拽着幸福的保险绳猪妈妈在两性关系上太有智慧了,特别知道什么时候进退。这是在发自内心的爱这个家,爱猪爸爸的基础上,特别了解猪爸爸的个性。用家里老人话来说,简直就是“你一撅屁股,就知道你要拉屎还是撒尿”,所以才有那么多的神预言。
神预言是会实现的,然后呢?恐怕好多妈妈都会受不了,“我早就说巴拉巴拉…,你不听!”,“我早告诉你巴拉巴拉…,你不信!”这样的话怕是忍都忍不住就会脱口而出,但是有什么用呢?除了在孩子面前给老公难堪,激化矛盾,升级争吵,实在没有一点用处。
这样的话,猪妈从来没说过。
猪爸焦躁的时候,她总是一笑而过,没有真正为这些生过气。不是隐忍不发,而是真的没有生气,虽然对于结果也觉得有点遗憾,但是她似乎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理解猪爸,把这些都看成大男孩的叛逆时刻,看成猪爸孩子气的一面。只是想办法去补救,想办法去解决眼下的问题。
这实在太难得了,有人直接黑脸开撕,有人忍气吞声内心抑郁,她却活的依然洒脱不羁,因为完全不放心上。
佩奇一家总的来说是很幸福的,家庭条件比较优渥,儿女双全,夫妻和顺,但是这背后,有猪妈妈很多的智慧和努力,孩子需要引导,其实老公也是,你说呢?
虽然最近网上也有不少声讨《小猪佩奇》的声音,但是就我个人的想法,小猪佩奇还是适合孩子看的,尤其适合幼儿园的小朋友看,理由主要以下几点:
第一,《小猪佩奇》中父母恩爱、子女和睦,是一个很有爱的家庭。猪爸爸和猪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是完全儿童中心式的,虽然佩佩和乔治偶尔也会犯错误,但是猪爸爸和猪妈妈总是能站在小孩子的立场去想问题,给与孩子合适的建议。比如有一集佩奇不小心把猪爸爸的球衣放进洗衣机染了色,但是猪爸爸并没有生气,而是高兴地穿着去踢球了。
第二,小猪佩奇中贯穿了一些有用的知识,寓教于乐,适合孩子。例如有一集是讲北斗七星的,还有一集是讲夜行动物的。我家宝宝在看了这两集之后对这些知识就记得很牢。
第三,小猪佩奇是有英文原版的,可以作为早期英语启蒙的辅助工具,而且其中的词汇和语句相对还是简单的,孩子可以适当模仿。
第四,小猪佩奇中的家庭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姐弟关系,朋友关系等都给我们很多启发。比如,猪爸爸和猪妈妈的相处过程中,猪爸爸总是充满幽默,尊重猪妈妈,而猪妈妈对猪爸爸充满了信任,对他偶尔犯得错误,也是一笑而过。小猪佩奇中的这种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五,小猪佩奇的设置是姐姐和弟弟,其中有不少他们相处的内容。现在二胎家庭越来越多,大家都可以从小猪佩奇中吸取到不少好用的经验。家里的小朋友看了,也会学会一些和小弟弟小妹妹相处的方法。
第六,小猪佩奇的故事简单而温馨,传递了很多快乐。我家宝宝每次看的时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我想这种愉悦的心情也是很宝贵的。
孩子们非常喜欢看的动画,猪爸爸憨厚可爱,猪妈妈睿智慈爱
1,小猪佩奇里的妈妈是特别温和的妈妈,基本没见过她生气的样子,即使孩子们做错什么事也不会大声吼叫,会告诉孩子怎么做更好,不会限制孩子的天性,佩奇喜欢跳泥坑,那就让她去跳吧,而且还和佩奇一起跳泥坑。
2,佩奇的爸爸负责 搞笑 担当,很多可爱 搞笑 的事都是爸爸做的,猪爸爸不会像现实生活中很多爸爸一样,猪爸爸也会经常帮猪妈妈做家务,也经常去参加学校的活动,而且还经常去带孩子老婆出去玩,这都是很多爸爸做不到的。
3,猪爸爸,猪妈妈很相爱,他们从来不吵架,尤其在孩子面前,从来没吵过架,给孩子做了一个好的榜样黑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和更多的爱。
家里有小孩在看,也跟着看了不少《小猪佩奇》。猪爸爸和猪妈妈给我的感觉就是相亲相爱,两夫妻相处得很和睦,无论多细小多平常的事情都能开怀大笑其乐融融啊。
两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多爱心和耐心,性格平和温顺,从不打骂小孩子,对孩子的教育以引导和支持为主,所以能和孩子们玩在一块。
这只是儿童启蒙动画片,里面的一些日常细小的事情也是以启蒙教育为主,情节简单,气氛温馨,相互帮忙,友爱和善,世界和平。成年人看了肯定没意思、感觉低能、知识面并不多,但3岁左右的小孩子很喜欢,也能接受,天天嚷着要看。
我觉得《小猪佩奇》太可怕了!
01、大家的脸是侧脸,但是看得到两只完整的眼睛,鼻子也是完整的,嘴巴也是,细思恐极。
《小猪佩奇》里面所有的动物,展现出来的都是侧脸,但是从侧面看,却能够看到两只完整的眼睛,一只完整的鼻子和一张完整的嘴巴。如果说它们的脸型就长成歪的,那为什么乔治脸上的高原红又只有半边?莫非是他们有两个鼻子,两个嘴巴和四只眼睛?《小猪佩奇》里面的人物都是变异动物,所以才会聚集在一起?
02、每个人的房子都在一个小山坡上,而且非常陡,但是大家都可以开车到家门口,即便是倾角接近垂直,车也不会滑下去。
《小猪佩奇》里面的动物们都住在超级陡峭的山坡上,它们的房子也都修建在山顶上。首先,房子能够修建在尖尖的山顶上就已经不可思议了,而它们更是可以自己开车上山顶,并且在车停下来之后保证车不会滑下去!建议研发车子的专家们向《小猪佩奇》学习,学习如何制造能够轻松上山并且在近乎垂直的斜坡上不会下滑的家用车。
03、佩奇一家出门玩的时候,行李箱直接放在车顶,佩奇一家的后台实在是强硬。
众所周知,家用车的车顶上是不能够放行李箱的,如果一刹车,惯性就可能让行李箱飞出去,甚至可能造成交通事故。而佩奇一家出门玩的时候,行李箱都直接放在车顶上,猪爸爸这点常识都不懂吗?而且路上还遇到过警察,警察先生也没有针对行李箱放车顶这件事情教育猪爸爸,甚至还给丢失了玩偶的佩奇送玩偶。佩奇一家的后台是真的硬,佩服佩服。
04、收银员兔**撂下所有顾客跑去开出租,从超市到佩奇家再到机场,又辗转了几个来回才回超市,超市的顾客仍然在等待。
有一集是收银员兔**开出租车的剧情。佩奇一家买完东西,发现时间快来不及了,兔**就开出租车送佩奇一家回去,回去之后又顺便把佩奇的爷爷奶奶送去了机场,然后又是几个来回,才回到超市。暂且估计每次送客要十分钟的时间,几个来回少说也一个多小时了,但兔**回超市后,顾客们没有任何烦躁的情况,反而微笑着等待兔**收银。不得不说,脾气真好!
05、公牛先生根本没有孩子,但每次都会出现在幼儿园的门口,它到底想要干什么?
《小猪佩奇》里面的公牛先生是没有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每次大家去幼儿园的时候,公牛先生都会出现在场景中,而小孩子里面并没有牛这一物种,所以公牛先生去幼儿园干嘛?接了个寂寞?关键是里面的孩子们都有爸爸妈妈,唯独小羊苏西没有羊爸爸,只有羊妈妈,莫非?细思恐极。
06、幼儿园屋顶破了,筹集资金的方法是要一位家长跳伞,就能够筹集到大笔资金。
有一集是幼儿园的屋顶破了,孩子们没有办法上课,通过讨论后,老师决定让孩子们找自己的父母,推出一个家长去跳伞,然后筹集资金修建屋顶。修建屋顶最起码也得要个几万块钱吧。而根据猪妈妈跳伞实录,她跳一次伞的时长不超过十秒,就能够筹集到几万块钱修建屋顶?关键是猪爸爸不小心从天上摔下去,把屋顶又砸破了,公牛先生告诉猪妈妈,需要再跳一次伞!
不说了,我要去佩奇的城市跳伞赚钱了!
几岁的小孩已经看过很多儿童节目,要说现在小孩最幸福的事情应该是,他们的童年实在有太多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节目了!而在他们看了那么多的电视当中,我觉得这部风靡全球几百个国家的《小猪佩奇》,无疑是公认的最成功的一部,没有之一!无论家里,还是幼儿园,小孩都可以看到这部电视的。这不,外面电视就是我是小猪佩奇的熟悉声音。此剧目前中国引进的只有4季,不知是否还有更多,我和孩子都非常期待有新的故事。
第一,这部电视的编剧,绝对是怀有对孩子们最感敏的洞察力和最科学的教育理念的。适合全家人一起看,小孩看得懂,大人可以学习。我们中国人在教育小孩的问题上,大多还沿用父辈的方法,是时候借鉴一下外国人的家庭教育了。首先,这剧的故事情节都是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又稍微高于生活一点。里面的故事人物总是把每天最简单最普通的生活过得津津有味。
相对于那些有一天到晚砍树、整天打怪兽、飞来飞去离奇的商业片,小猪佩奇绝对就是一股清流。他们不仅把小日子过得美滋滋,还总是化险为夷的小智慧和生活常识都给了启蒙阶段的孩子最好的教育!我真是感谢这部良心之剧。希望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剧那该多好,我们缺的不是钱,是专心与专一。而不是永远为挣小孩的钱,卖玩具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例如,里面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情节。就是佩奇学骑自行车,这个情景我们都有过吧。她努力地学习,可是还是不小心撞到了她爸爸辛苦种了很久的大南瓜。她非常内疚和抱歉,可是猪爸爸并没有责怪她。而是一家人一起,做了很好吃的南瓜派。要是我们小时候,早就被揍一顿的阴影了。看到这里,孩子知道了学习本领需要勇气,需要坚持不懈;家长也反思自己平时的教育孩子的态度是否意气用事而导致了孩子畏缩不前的性格了。
第二,贴近生活,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生活的常识。我们都以为自己有常识,可是很多知识其实我们是不知道的,我以前还不知道北斗星到底是如何在天空里面连起来的呢。这里面都通过猪爸爸猪妈妈的耐心教育,佩奇和乔治小小年纪就懂得很多有趣的知识。
例如,有一集他们一起去森林里面野餐,可是迷路了。聪明的乔治知道跟着蚂蚁的脚印,因为蚂蚁吃了很多面包碎屑有一条路的方向,最终找到自己的车。里面的小孩永远不会被爸妈的年龄压制。他们热爱动脑筋想问题,又聪明可爱,非常让大人小孩喜欢。年龄相仿,我的儿子记住了脚印这个美好的词汇,有时看见地板有爸爸的脚印,就说是谁脚印乱七八糟。非常逗。也总是问我们什么时候是周末,我们去野餐。
第三,这部有中英文。孩子看完中文的,大一点可以看英文版本。那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比你上个朗文英语花几千块还有效!
《小猪佩奇》全集网盘资源: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tt9mFiJVoGhvNHy9sl-GLQ
pwd=hk27提取码:hk27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pRfwQkXxSSeGr2j4Qn0Qgpwd=avf5
提取码:avf5
2022春节档动画**,我推荐《小猪佩奇》《汪汪队立大功》《爱丽丝梦游仙境》《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
《小猪佩奇》又叫《粉红猪小妹》,是由英国人阿斯特利、贝克、戴维斯创作,故事围绕小猪佩奇与家人的愉快经历,幽默而有趣,藉此宣扬传统家庭观念与友情,鼓励小朋友们体验生活。佩奇是一只非常可爱的小猪,5岁了,她和她的爸爸、妈妈以及弟弟乔治生活在一起。她最喜欢跳泥坑,最喜欢吃的是意大利面和巧克力蛋糕,最喜欢扮成小仙女公主,最喜欢喝橙汁,也很喜欢去她的爷爷奶奶家玩。
《小猪佩奇》从2015年登陆中国以来,迅速赢得了小朋友的心,家长也普遍反映好有趣、三观正,上线一年累计播放量就超过100亿次。
《汪汪队立大功》
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 PAW Patrol”这部美国学龄前儿童教育动画片,也是一部尼克儿童频道2014年热播中的新作,讲述男孩莱德带领的一个狗狗救援队的精彩故事。可以让孩子们在欣赏动画的同时,学习一些基础的安全和救援知识。
这个系列从2013年8月份开始在尼克儿童频道首播,到2014年8月18日第一季26集已播放完毕;计划中的第二季同样是26集,也会很快播出。每集23分钟左右包含2个故事片段,适合3岁以上小朋友观看。
《爱丽丝梦游仙境》
爱丽斯(米娅·华希科沃斯卡 Mia Wasikowska 饰)始终被同一个梦魇所困扰,直到她20岁时参加的一场聚会。本认为是一场无聊至极的聚会而已,没想到却是精心策划的求婚仪式。
《熊出没》
春节将至,外出工作的人都归心似箭,匆匆赶回家中和亲人团聚。光头强(葛平 配音)因为没钱买回家的车票,只能替李老板(张伟 配音)砍树来赚取路费。熊大(张伟 配音)和熊二(张秉君 配音)得知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又要遭到光头强的破坏,于是组织了一干动物们,在光头强砍树的机器上做了手脚,机器坏了,光头强砍树的计划自然泡了
《喜羊羊与灰太狼》
在绿草甜美、宁静安和的青青草原,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的小白羊。聪明伶俐的喜羊羊(祖丽晴 配音)、美丽可爱的美羊羊(邓玉婷 配音)、懒惰贪吃的懒羊羊(梁颖 配音)、莽撞正义的沸羊羊(刘红韵 配音)、忠厚安静的暖羊羊(邓玉婷 配音),这群小家伙每天聚在一起,过着快乐的生活。而在森林另一端的黑色古堡里,住着邪恶狡猾的灰太狼(张琳 配音)和他暴戾无常的老婆红太狼(赵娜 配音)。灰太狼每天都要在老婆平底锅的敲打下前往羊村抓羊羊,羊村戒备森严,因此他想处种种办法,更发明许多奇形怪状的工具,然而最终总被机敏的小羊们挫败。
小羊和灰狼的战争就这样每天在青青草原上上演…
台湾作家王丽芳曾经在她的文章中讲过这么一件事:
作为一个畅销 育儿 书的作家,她很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去帮助那些遇到难题的孩子:比如说在学校受到欺负的孩子。
但她又发现尽管自己很耐心,但这些孩子并不愿意和她讲出心里话。
带着这个困惑,她请教了自己的老师,老师告诉她:
亲子之间的信任危机,让孩子在家中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到了 社会 上,也本能地不信任那些伸出援手的大人。
虽然大多数紧绷的亲子关系在孩子成年后,会得到缓和。但丢失的信任,却很难再找回来。
这三种行为,最容易导致信任危机的发生。
01
言而无信,刷爆了孩子的“信用卡”
前不久,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在浙江温州, 两个五年级的小女孩拉着手坐在四楼的雨棚边缘闹着要跳楼自杀。单薄的雨棚承载着两个人的重量,看得人心惊胆战,一个万一后果不堪设想。
幸好最后在老师、父母和救援人员的劝阻下,两个孩子才慢慢地坐回去被救下来,避免了一场惨剧的发生。
而让孩子执意去自杀的原因,其实是因为父母爽约,没有陪她们到互相家里玩。成年人听到这样的自杀原因,都会感到匪夷所思:这点事,值得付出生命的代价吗?
但小孩的世界与大人的比例是不同的,我们随口一句的承诺,在孩子那里是有着很重的分量。正如一位网友说的:
的确,一个冰淇淋,一次游乐园之行,一个盼望很久的玩具,在大人这里不算什么。但在孩子心中,那些全都是真的,他们日日念着这些许诺,兴奋地盼着兑现的那一天。
但大人突然说“我忘了”甚至在孩子闹脾气时一句“这算什么大事”的呵斥,就成了多少孩子解不开的心结。
正如 社会 学家林·扎克曾说:
父母的失信,会让孩子耿耿于怀,不断累积的失望与愤怒,甚至成为了一种伤害自己的执念。
而更令人感到难过的是, 当父母习惯了去开“空头支票”,也是在无形中消耗自己在孩子心中的信用值。
知乎网友@香蕉说自己的爸爸就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一开始自己也会生气,闹别扭,但时间长了也就麻木了,甚至觉得爸爸那种许诺的样子很可笑,“答应时各种爽快,履行时各种推诿”。
当她渐渐长大,爸爸抱怨她不爱和自己沟通时,她在心中冷笑: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走到这步,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成人之间的信任感是从信守承诺开始,而孩子对父母的信任同样如此。
为人父母,如果许诺就要兑现,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满足孩子,请真诚地告诉他们原因,说一声对不起。
不要让亲子之间的信任毁于一句冷冰冰的“下次再说”。
02
侵犯隐私, 以“爱的名义” 丢失孩子的信任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有点荒诞的短视频。
故事开头,是身着婚纱的女儿领着一个乞丐回家,通知妈妈自己和这个男人领证了。大惊失措的妈妈气得把男人赶出门,立刻把女儿锁在屋子里。
她弄不明白,自己乖巧的女儿为什么会做出这么荒唐的事情,连结婚这种事都不告诉自己。在失魂落魄中,她遇到了一台“人生回答机”。
机器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把母女过去的相处细节一点点重放在她眼前:
小时候,她翻看女儿的东西,在女儿激烈反抗时说“妈妈都是你为了你好啊”;
长大了,她在女儿的房间装上摄像头,当女儿反抗说“你装上这个,我还能有自己的生活吗?”时,她理所当然地回答“什么自己的生活,你是我一把拉扯大的,还有什么事是我不能知道的。”
工作谈恋爱了,她翻看女儿的手机,查看她与男友之间的聊天记录,母女大吵过后,她看着低头不语的女儿说:“妈妈都是为了你好啊”。
过去的一幕幕在眼前展现,妈妈似乎明白了什么。她着急赶回家,想为过去的种种道歉时,女儿早已离开,空荡荡的房间里只剩下后悔不已的妈妈。
原本相依为命,亲密无间的母女,就在妈妈一次次去侵犯孩子的隐私后,让女儿彻底失望,拒绝沟通,母女关系越来越疏远。
一边是喊着“我为了你好,为什么你什么都不告诉我”的妈妈,一边是被强迫暴露自己隐私的女儿哭着回答“我无法信任你”。
母女之间的天平彻底失衡,最终走向另一个极端。
生活中,不难见到这样的父母。他们担心孩子成长中会走了弯路, 于是以爱之名侵犯孩子的隐私。说到底,不过是把孩子当成了私有财产和附属品来看,认为自己对孩子的一切拥有知情权。
然而越是想掌控,越是想了解,却反而无法走入孩子的内心,获得他们真正的信任。
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金伯利・肖内特认为:
感受不到被信任和尊重,孩子会无法心甘情愿地分享自己的隐私。
在动画片《小猪佩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猪妈妈送给佩奇一个盒子,佩奇好奇地问妈妈我应该放什么进去呢?
猪妈妈告诉她:“你来决定放什么,这是你的秘密盒子,不要告诉我。”
开心的佩奇接过盒子,把自己所有想藏起来的秘密都放了进去。
从不擅自打开盒子窥探女儿秘密的猪妈妈,赢得了佩奇的信任,因此佩奇才会无所顾忌地与家人分享秘密。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隐私,只有在有足够安全感的情况下,才会愿意主动与人分享。
父母担心孩子年龄小,犯错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种关心不是要监视孩子,不允许他们有私人空间,而是在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去找出一种更合适的方式去做孩子成长中的掌舵者。
03
强迫分享, 耗光了孩子的信任
在综艺节目《放学后》中,高子皓的表妹来到家里玩时,看上了他手里的抱抱毯,但子皓却不想给表妹。
看到这一幕的妈妈,开始用“妹妹是客人,应该让着妹妹”的理由劝说他把抱抱毯给妹妹。但子皓依然紧紧抱着毯子不愿意:
“不,这是我的。”
此时妈妈火了,开始大声呵斥“给她!”
被迫“分享”了自己心爱的抱抱毯,子皓满脸都是委屈,他失落地跑回房间默默哭了起来。
在妈妈看来,不愿分享与自私划上了等号,但观察室的嘉宾包文婧却认为孩子不愿意分享, 首先要好好沟通,如果孩子真的不愿意,不要去强迫孩子分享,否则这其实是一种伤害。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分享,乐于分享,一看到孩子别别扭扭拒绝的模样,就很容易着急上火。这是因为在我们心里,把不喜欢分享贴上了“自私”“小气”“没教养”“不懂事”的标签。
但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恩斯特·费尔的“糖果实验”却告诉我们, 自私是孩子的一种本性,不喜欢分享很正常。这只是孩子物权意识发展阶段的正常表现。
大人为什么乐于分享?那是因为在成人的世界里, 分享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事情。
我们十分清楚,分享是可以得到回馈的。但在孩子看来, 分享意味着失去。
强迫孩子分享,有的甚至如子皓妈妈这样直接上手抢过来给别的孩子。这些行为一方面令孩子觉得自己说不的权利被父母否定了,拒绝别人是非常不好的行为,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懦弱的性格。
另一方面, 他们会觉得父母连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不能保护,产生对父母的不信任感。
分享是一件美德,一定要在孩子同意和快乐基础上。想他们学会分享,比如我们可以用引导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之前谢楠在面对儿子吴所谓不肯分享玩具时,告诉他:“你可以说不,但是你要想一想,如果大家一起分享,大家可以研究出新的玩法,我们要不要试一试?”
听了这话的吴所谓想了想,就把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了,甚至是带着一点期待的心情。
谢楠的做法就非常符合这个年龄孩子的特点,和他们讲分享是美德这种大道理是没有用的,她用了引导的方法,把分享的快乐明确在孩子可以理解的基础,并且传达出不管如何,玩具分享不分享的决定权都在你手上。
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中要大方很多。粗暴地强迫孩子分享只能在伤害孩子的同时,也耗光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
04
《成为母亲之后》这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孩子经由父母而来,也在父母的守护与教育中迈入成人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 亲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孩子对我们的信任有多少:
亲子之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们要教会孩子什么,而是在这场成长的牵绊中,紧紧拉住我们与孩子之间名为“信任”的红线。
共勉。
小猪佩奇目录
001泥坑
002恐龙先生弄丢了
003最好的朋友
004鹦鹉波莉
005乔治,你在哪里
006乔治第一天上幼儿园
007猪妈妈在工作
008中间的小猪
009爸爸的眼镜不见了
010花园种菜
011打嗝
012自行车
013秘密
014放风筝
015野餐
016乐器
017青蛙,虫子和蝴蝶
018装扮游戏
019新鞋子
020幼儿园游园会
021妈妈的生日
022牙仙子
023新车
024寻宝
025不太好
026下雪了
027风息堡
028我的堂姐克洛伊
029煎饼
030照料猪宝宝
031芭蕾舞课
032暴风雨
033清洁汽车
034午餐
035宿营
036沉睡公主
037树屋
038化妆舞会
039博物馆
040酷暑难当
041克洛伊的木偶秀
042爸爸减肥
043整理房间
044操场
045猪爸爸挂照片
046去海边玩
047瘦腿先生
048爱睡公主
049购物
050我的生日派对
051爸爸的摄像机
052幼儿园戏剧
053玩泡泡
054大象艾米丽
055波莉的假期
056泰迪熊的一天
057神秘事件
058乔治的朋友
059稻草人先生
060秋风起
061时间胶囊
062小石潭
063快乐环保
064在池塘玩玩具船
065交通堵塞
066睡觉时间
067猪爸爸的办公室
068海盗岛
069义卖日
070游泳
071大雾天
072乔治的生日
073小小的生物
074运动日
075狗爷爷的修车库
076热气球之旅
077乔治感冒了
078视力检查
079长长的草
080邮递员的女儿,斑马佐怡
081画画
082布谷鸟钟
083骑自行车
084滑冰
085看牙医
086树屋
087爷爷的小火车
088校车旅行
089小兔瑞贝卡
090猪宝宝
091森林小径
092假想的朋友
093笔友
094爷爷奶奶的阁楼
095学校露营
096玩具柜
097船长猪爸爸
098争吵
099大家一起在花园玩弹力球
100停电
101猪爸爸的生日
102去朋友家一起过夜
103看星星
104寒冷冬日
105工作和娱乐
106彩虹
107小马佩德罗咳嗽了
108图书馆
109露营车之旅
110露营假期
111一起堆肥
112小兔理查德来玩耍
113募捐长跑
114洗衣服
115波莉去游船
116小毛驴戴芬
117消防车
118公主佩奇
119幼儿园的小熊泰迪
120丹尼的海盗派对
121土豆先生来了
122坐火车
123猪奶奶养的鸡
124才艺日
125月球之旅
126跟爷爷来游乐场
127金鱼金金
128游乐场
129数字
130挖路
131狐狸弗雷迪
132吹口哨
133仓鼠兽医的乌龟
134太阳,大海和雪
135猪爷爷的电脑
136医院
137春天来了
138兔**的直升机
139小宝宝亚历山大
140兔爷爷的灯塔
141兔**休息日
142圣诞老人的小屋
143圣诞老人来了
144秘密俱乐部
145兔爷爷的修船厂
146沙沙格格梆梆交响乐
147爸爸是冠军
148话匣子
149狐狸先生的货车
150克洛伊的大朋友
151体育课
152黑莓灌木丛
153做陶器
154纸飞机
155大象艾蒙德的生日
156世界上最大的泥坑
温和的妈妈、宽厚的爸爸,父母很相爱。
先说温和的妈妈。
佩奇的妈妈绝对值得我们大多数妈妈学习。她从来不生气,永远和颜悦色,不慌不忙,就算不高兴也只是一小会儿,甚至从来不大声讲话。
佩奇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把浑身都弄脏了,猪妈妈会说“只是些泥而已”;佩奇无意中犯了错误,她也只是说:“佩奇,你不该……”
因为从来不生气,所以这种温和的批评反而更有力量。佩奇几乎都会马上认错,也会很快得到原谅。
在育儿这件事上,猪妈妈能坚持原则(比如小猪佩奇和乔治永远在晚上7点上床睡觉),但偶尔也会允许宝宝们打破规则。
有一天,佩奇睡觉前很想看星星,猪爸爸想起猪爷爷有一架天文望远镜,但是怕猪妈妈反对,犹豫地说现在太晚了。作为家里的“领导”,猪妈妈说了一句“或许我们不该错过这样难得的机会。”就和猪爸爸一起,带着佩奇和乔治来到猪爷爷和猪奶奶家里看星星。
旁白里说,这是佩奇和乔治第一次在晚上外出。作为孩子,他们一定觉得很新奇很开心,这注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正是这种偶尔打破规则的小插曲,才会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惊喜。
若是换了中国的家长,有几个会允许宝宝为了“看星星”这样“不是正事儿”的事耽误睡觉呢?
一个情绪平和的妈妈,是宝宝童年最大的幸运。
再说宽厚的爸爸。
猪爸爸作为《小猪佩奇》里的搞笑担当,承担了80%的笑点。最经典的一集《猪爸爸挂照片》,每次都把我和小羽逗得前仰后合。
猪爸爸是一个上班族,爱吹牛说自己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只要他指路,从来都把地图拿倒。但猪爸爸运动细胞强大,是跳泥坑的世界纪录保持者,长跑、游泳、跳水、滑冰样样精通。猪爸爸还擅长音乐,手风琴拉得有模有样,还会打架子鼓。
作为爸爸,还是要有让孩子崇拜的才能。
猪爸爸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特别好。他帮助乔治找恐龙的时候,自己先发现了恐龙但没有说,而是引导佩奇自己去发现,然后大方地称赞:“干得好,佩奇!你真是个出色的侦探**!”
有时候父母不要表现得比孩子聪明,而是要让他们去“赢”,这种胜利的喜悦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的最好方式。
教小猪佩奇滑冰的时候,佩奇第一次滑冰就摔到了,沮丧地说“我再也不滑冰了”,猪爸爸这时候没有说教告诉佩奇要勇敢之类,而是用自己的摔倒来告诉佩奇,大人也会摔跤,摔跤并不可怕,重新站起来就好。
为了满足佩奇喂鸭子的愿望,贪吃的猪爸爸把仅剩的蛋糕贡献出来并毫无怨言,也会偷偷在超市把不在购物清单上的巧克力蛋糕放进购物车(猪妈妈在这里对猪爸爸也表现出了宽容)。
这个有缺点的猪爸爸经常被佩奇嘲笑:“糊涂的爸爸!”但他又是特别聪明的爸爸。
小猪佩奇学骑自行车这一集,可能会唤起很多大人童年的经历。佩奇学骑两轮自行车,知道后面有猪爸爸扶着,所以不再害怕,等到猪爸爸适时放手,佩奇发现自己已经学会了骑车。虽然佩奇最后撞碎了猪爸爸心爱的南瓜,但猪爸爸说的是:“佩奇,你没事就好。”
这就是非常真实的父爱,平凡中带着感动的力量。
最后说说父母相爱的力量
《小猪佩奇》中,猪爸爸和猪妈妈的互动为我们展示了父母的相爱对孩子的重要性。
猪妈妈的生日,猪爸爸给猪妈妈放假一天,和孩子一起为妈妈准备生日惊喜,又是准备早餐,又是做蛋糕,折腾了一天,最后猪爸爸送给妈妈的礼物是两个人的单独约会。
看着爸爸妈妈穿戴一新去赴浪漫的约会,孩子心里也会埋下一颗种子,这对他们未来自己建立的家庭提供了一个模仿的范本,核心就是父母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相爱。
对于孩子来说,爸爸爱妈妈,会给他们最大的安全感。
温和的猪妈妈不仅对宝宝们和颜悦色,对自己有点懒、爱犯傻、爱逞强的老公也从不批评指责,而总是用一种非常温柔的态度来对待他。
有一天周末,猪爸爸想什么都不做,就坐在院子里看报纸,猪妈妈说花园里“乱七八糟的”,爸爸警惕的问:“这句话什么意思?”猪妈妈笑着告诉他该割草了,但犯懒的猪爸爸说喜欢这种原始的感觉,没有动。猪妈妈什么也没说,就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直到佩奇的球滚进草丛找不到了,猪爸爸才真的要去割草。
试问猪妈妈的这份耐心和好脾气,有几位妈妈能做到?估计很多妈妈早就咆哮了。
到了猪爸爸的生日这天,猪妈妈和孩子给爸爸送上了一双靴子和一个自制的大泥坑,猪爸爸像孩子一样开心。
幸福的婚姻有一个“孩子定律”:
1孩子永远是孩子,丈夫也是孩子。
2当你的丈夫引起你的不满时,请读一遍第一条。
上面这两句话送给所有的妈妈共勉。
猪爸爸和猪妈妈从来不避讳在孩子面前表达爱。有一次,猪妈妈被困蓝莓灌木丛,猪爸爸化身“王子”救出了“公主”猪妈妈,他们在孩子面前甜蜜的一吻。
在孩子面前展现父母的相爱,恰恰是教给他们学习如何去爱的最好方式。
除了上面这几点,《小猪佩奇》里,佩奇幸福的童年还有很多让人羡慕的地方。
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佩奇的家庭是个“二胎家庭”。如果说小猪佩奇是本剧当之无愧的“女主”,那么佩奇的弟弟“乔治”应该算本剧的“男主”。很多很多篇幅都是在展示两个宝宝之间的互动的。
佩奇有时是照顾弟弟的姐姐,有时是弟弟的榜样,有时他们像好朋友一样在一起玩,偶尔佩奇还会“欺负”一下弟弟。姐弟之间有竞争,有关爱,描绘得特别真实,也特别让人羡慕
父母的爱无法取代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可现实对我们而言,多一个孩子可能意味着生活质量的下降。对于很多没有条件要二胎的家庭,我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爷爷奶奶成为宝宝们的第二照顾者
《小猪佩奇》里,猪爷爷和猪奶奶的戏非常多。
说句题外话:其实猪爷爷和猪奶奶并不是“爷爷奶奶”。有一集佩奇和乔治住在了猪爷爷和猪奶奶家里,猪爷爷说这是猪妈妈小时候的房间,由此推断,猪爷爷和猪奶奶其实应该是佩奇的姥姥和姥爷,这算是一个BUG吧!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遇到困难猪妈妈总想打给猪爷爷,而猪爸爸总是不太愿意接受猪爷爷的帮助,可能是怕在“老丈人”面前丢脸吧。
说回来:爷爷和奶奶有个很大的菜园子,种了很多蔬菜,还养了一些小动物。猪爷爷喜欢开船,喜欢修东西,佩奇和乔治经常去爷爷奶奶家玩,爷爷奶奶还会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一些活动,比如寻宝等。
猪爸爸猪妈妈有事外出的时候,也会把宝宝们交给爷爷奶奶照顾。圣诞节,佩奇一家会到爷爷奶奶家一起过节。佩奇和乔治有时还会跟爷爷奶奶一起出海,一起渡假。
跟我们很多家庭把孩子交给长辈不同,猪爸爸猪妈妈始终都是孩子们的第一照顾者。猪爸爸是个上班族,猪妈妈也有工作,是在家SOHO,照管孩子的同时还要工作,这对他们来说是很辛苦的。于是爷爷奶奶提供了很多帮助。
这不得不说是个更科学的养育方式,既能让老两口的生活增添更多乐趣,又不会让他们太累,也能让猪爸爸和猪妈妈有了更多喘息的时间。
有人说跟父母之间最理想的距离是“一碗汤的距离”,就是不要离得太远也不要太近,如果你做好一碗热汤,送到对方手里的时候喝起来温度刚好,那么这就是最适合的距离。
佩奇的生活里没有学习
佩奇是个四岁的小猪,已经上幼儿园了,但《小猪佩奇》里没有一集是讲学习的,幼儿园教的数数也不过是从一数到十而已。
但幼儿园里学的东西一点也不少,画画、体育、乐器、演话剧,还会带孩子们去露营。
佩奇在家也从来不学习,她不是去跳泥坑,就是变着法玩各种游戏:“沙丁鱼罐头”、“是”或“不是”,“中间的小猪”等等。
这些游戏看起来很有意思,又能锻炼思维。这个年龄的孩子本来就应该在玩中学,应该无忧无虑毫无压力,但我们的幼儿园几乎都在教小学的内容。小羽三岁半就要开始学习写数字,手还拿不住笔呢。
据说现在我们的小学里普遍存在一种“三年级现象”,很多小时候很优秀的孩子到了三年级突然学习下降了。这似乎跟我们太早的学前教育有关。
有人会说国内的竞争压力跟国外不一样,我们不可能在别的孩子拼命的时候让自己孩子什么都不会。但我真的希望家长们能把更多时间还给孩子。
我们回首童年,不会不记得童年的时光有多宝贵。将来他会面对很多压力,学习、工作、爱情……如果他童年内心没有积攒足够的快乐,他将来拿什么去面对遇到的那些困难?
现在,就让他多玩一会吧。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详细资料大全.jpg)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