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花千元定做铁笼推车接送孙子,奶奶这样宠孩子到底对不对?

老人 0 37

奶奶花千元定做铁笼推车接送孙子,奶奶这样宠孩子到底对不对?,第1张

奶奶花千元定做铁笼推车接送孙子奶奶这样宠孩子到底对不对?
导读:奶奶定做铁笼推车接送孙子,到底算不算是在溺爱孩子呢?前几天,某音上的一个热门视频火了有网友在校门口遇到一位奶奶推着她花费千元为孙子定做的“铁笼遮阳车”接她的孙子放学,该视频引起了众网友的广泛热议。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认为奶奶过于溺爱孙子,这样是

奶奶定做铁笼推车接送孙子,到底算不算是在溺爱孩子呢?

前几天,某音上的一个热门视频火了

有网友在校门口遇到一位奶奶推着她花费千元为孙子定做的“铁笼遮阳车”接她的孙子放学,该视频引起了众网友的广泛热议。绝大部分的网友都认为奶奶过于溺爱孙子,这样是不对的;还有一部分网友觉得奶奶这样做并无不妥,孙子还小,放学路上车辆多人嘈杂,奶奶这样也是为了孙子的安全着想。

这位奶奶也做出了回应:

奶奶自认为自己只是在保护孙子的安全,并非是在溺爱孩子。

在我看来,奶奶这种“疼爱”孙子的做法,已经是超出了正常范围的,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呢,理由有以下几点:

第一,标新立异。这种过于独特的做法让孙子处在了一个“奇怪”的境地,其他的同学都没有这样,难免会有很多同学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甚至嘲笑他。

第二,过度保护。现在的小孩跟以前年代的小孩对比起来,已经算是在娇生惯养了,放学时候的阳光并不热辣,奶奶却生怕孙子被晒了,小男孩偶尔适当晒点太阳反而是有好处的。马路上车很多,奶奶应该牵着孙子一起过马路,告诉他车多的时候应该怎么注意安全,红绿灯应该怎么看,而不是直接让孙子“逃避“,那以后没有奶奶退铁笼车了,孙子又该如何独自面对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然了,奶奶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孙子好,可能是父母太忙没太多时间,奶奶年纪大了,思维不灵活,但是还是希望大家不要一味地去指责奶奶,孩子坐在铁笼子里是快乐的,但是奶奶和孩子在流言蜚语的笼子里是压抑而窒息的,奶奶也是第一次当奶奶,我相信好言相劝的话奶奶是会听得进去的,大家也不要太严以待人,不要去当“键盘侠”。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想起我可敬可爱的妈妈。我的妈妈今年三十五岁了,在服装厂上班。

  她乌黑发亮的头发,修长的身子,有168米,长着小山洞一样的鼻孔,总能把臭豆腐闻出“香味”,西瓜闻出“酸味”,真讨厌!

  我的妈妈可孝敬老人了!只要有好吃的东西,她第一个把东西送到奶奶、外婆家。要是他们受伤,生病了,她总是细心照顾。

  记得有一次,奶奶得了重感冒。妈妈知道了,连上班都不顾,就请了假,骑上了电动车,来到了奶奶家,把奶奶带过来。路上妈妈还把自己身上的衣服给奶奶披上,生怕奶奶着凉了。妈妈把奶奶带到医院里,又给奶奶打吊针,打完针后,妈妈又把奶奶接到家里,让奶奶休息,妈妈还给奶奶做好吃的,熬药。有时候妈妈还跟奶奶聊天,怕奶奶寂寞。

  奶奶的病慢慢地好了,可累得妈妈瘦了许多。

  妈妈不但尊敬老人,还很乐于助人呢!

  记得有一次,我们家隔壁邻居王大妈造房子的钱不够了,要借钱,只好到我们家来,妈妈说:“王大妈,今年怎么有空来玩,有什么事”王大妈吞吞吐吐地说:“我们造房子的钱不够了。”妈妈说:“原来你是要借钱呀!正巧我刚从银行取了点钱,您先拿去用吧!”妈妈边说边从房间里拿了两万块,王大妈说:“你真是雪中送碳。”

  妈妈就是这样的孝敬老人、乐于助人,她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眼看就要过年了,可阿昕却实在高兴不起来,原因是每年给亲友孩子发红包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用阿昕的话来说,一到过年就“损失惨重”。主要原因是阿昕在大城市上班,每逢过年就要给老家的亲友送红包。

阿昕在城里生活条件很不错,也不好意思拿出一两百的红包给其他孩子,所以老家亲友的孩子一律是500一个。但是老家亲戚回送的红包却只有一两百元,最麻烦的是现在老家基本都是一家两三个娃,这样一路送下来就是上万元。

可收回的春节红包也就几千元,虽然阿昕的日子过得不错,但是总是这样“超额”支出,阿昕的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

实际上红包是长辈对孩子的一种美好祝福,多少都是长辈的一份心意。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的红包数额越来越大,有的却仍在“原地踏步”。其实像阿昕这样过年吃闷亏的父母挺多的,过年给孩子发红包已经成了很多家庭的一项重大开支,而遭遇“不平等”红包收支的父母更是有苦难言,为了面子这些父母只能吃闷亏吗?

其实啊,过年发红包也是讲究攻略的,现在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红包对等攻略”:

1、看“菜”下单——让对方先给

过年经常因为红包吃亏的父母,可以尝试下让他人先给自家孩子,看自己的孩子收到了多少,然后根据对方的数额对等发红包。这样虽然显得有点小家子气,但是若遇到那些实在爱占小便宜的也算是一个良策。一般情况,多数父母迫于面子,还是不好意思等着对方先给,所以想要这样做,首先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哦。

2、达成共识——定好给不给、给多少

若彼此关系比较亲近,家庭经济情况也差不多,大家可以提前沟通,确定红包的数额。这样大家都一视同仁,就不会因为数额不等而心里不舒服了。当然大家也可以约定好,都不给红包,而是给孩子一份带有惊喜的礼物,相信这样的礼物要比孩子收到钱更开心吧。

3、不要“撑面子”——放平心态

有些家长给别家娃封大额红包,并不是因为家里条件好,而是迫于面子。为了让别人高看自己,就下“大本”发红包。实际上自己有没有面子,跟发多大的红包关系不大,真正给自己挣面子的其实是自己的成就,而不是这种场面事。平日踏踏实实做事,不过分吹嘘、不刻意博眼球,放平心态,把主要的心思放在过年上,而不是发多大的红包上。

“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传统、隆重的节日,尤其对爱热闹的孩子来说,新年到,各种福利也都到了,不仅可以安心地放个假,吃各种好吃的、玩各种好玩的,还能收到不少的“祝福红包”,对孩子来说,数额大的固然高兴,但数额小的,孩子也照样是欣喜万分哦。所以给娃送红包,最重要的是心意到了就好。

我不知道你这600块钱是给婆婆的辛苦费呢还是孩子的饭费。不论从哪一头说都不够,我看你还是省了这钱,自己看吧。

我也是老人,站在老人的角度讲,看孙子辈没有几个不爱看的,只是有的老人力不从心罢了。

就拿我来说吧,我家女儿生孩子时我52岁还没退休,为了给她看孩子,毅然办了退休手续,除了伺候月子还要带孩子虽然很累但是 “累并快乐着”。

女儿结婚后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给不给生活费全凭她们自己,想起来给点,想不起来就算,我从不主动要,看孩子也是免费看。

外孙女5岁时她们自己买房搬出去了,但逢年过节、寒暑假孩子都过来住些日子。我也不张罗要钱。不是我不缺钱,而是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挣钱不容易,能让他们省点就省点。

你所说的给婆婆600元钱看两个孩子,一定是生活不富裕的老人,对本身生活就不富裕人来说,别说给600,就是给2000都不多。

试想一下一个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就要消费:“ 鸡蛋、牛奶、吃饭、零食、玩儿的、用的 ”,少了哪一样都不行,还不要说老人的辛苦费。

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人,最好都要换位思考问题。年轻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体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给一些辛苦费,婆婆也会心里平衡,再累也高兴。

而五六十岁的老人,正是看孙子的年龄,能帮助儿女看看孩子,做做饭,应该感到高兴,这个时候多付出些,是为了以后能心安理得的让他们养老。

你好。

拿我自己的来说吧,我宝宝白天都是我爸爸妈妈带的,我没有给他们一分钱。他们自己开店的,有收入。宝宝的奶粉、尿不湿等吃穿的都是我和我老婆买的,家里吃饭买菜都是爸爸妈妈花钱的。

其实要不要给你婆婆钱,该给多少钱,我觉得不是你考虑的问题。你婆婆需不需要钱,你老公应该更清楚。如果,婆婆有收入的,自然不需要给她钱了,每个月多给家里买点水果呀,送送你婆婆礼物呀,增加婆媳感情,做长辈的,不缺钱的话,一般是不会向儿女要钱的。

如果,你婆婆没有收入来源,那么要适当多给点,毕竟带的是你的娃,钱给少了也会哭了你的娃。至于600够不够,城里和农村,北京和上海都不一样。要给多少钱,叫你老公私底下去问问你婆婆就好了,无须自己在这里揣摩。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

婆婆给我带两个孩子一个月给600块钱,以下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首先呢婆婆给带孩子,一方面是理所应当,但是但是另一方面,那两个孩子在家的一些开销呀,包括生活用品都要买,说实话婆婆在家也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我们要结合当地的一个生活情况来给。一个月的话,婆婆买一些柴米油盐这些生活必需品的之外,还要给孩子买一些吃的零食呀衣服呀等等都要去购买的情况下,我们结合当地的一个情况来给,个人感觉的话600块钱,在我们这里农村的话有点少,在1500到2000这个样子,感觉还可以,因为你除此之外的话生活必需品之外,婆婆给带孩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相应给一点钱,让她也高兴一下对不对,这就是看你个人了,自己自己的个人生活水平和情况来看,如果婆婆有钱,她不会在意多少的。

以上是个人根据自己情况讲的一些个人经验,希望可以给大家来参考一下。

够用几天,省的一天一百,省不了的两三天就没了。

我之前带小孩子的时候,五百块钱,两三天就没了,有个当奶奶的带了两个小孩子在健身的地方玩,她跟我们说,给他儿子带两个小孩子,一个小孩子7岁了,一个才3岁,整整花了他们两个老人家二十万,他儿子每个月就给500块钱,其他都是他们的养老钱来给他们养小孩子的,儿子给他妈妈买一件衣服都还会说:“我给你买了衣服了,别说我不孝敬你。”

还说:“现在的小孩子不比以前的小孩子了,吃个地瓜就好了,现在要做什么辅食,给他弄虾,给他弄鱼,给他吃营养的,还要吃水果,很讲究的,这个消费那个消费,给他买衣服买玩具,还要带他们上学,接他们放学。儿媳妇就不想带小孩子不想给小孩子洗衣服,天天故意加班到很晚回来,都不想带小孩子。”

现在我家小孩子光是奶粉钱一瓶好像是三四百来块钱,我们都给不起,我婆婆他们说,小孩子吃的不用我们操心,明年给他上学了,就寄学费过来就行了,五百块钱真不多,我婆婆家人多,有些人还会挑食,吃的伙食还要求要好,一个月伙食费最少要三千,最多要五千。

养个小孩子哪有那么容易啊?体检啊打针啊买纸尿裤啊,奶粉钱啊,多的吓人。

如果婆婆愿意给我带2个孩子,我会睡着了,都笑醒,给6百元,对于现在的物价,确实太少了,问题是,我没遇到这么好的婆婆,肯定就是她宁愿在家玩,也不愿带,苦的我们,又要去挣钱,又要带小孩,好婆婆是别人家的,好家公也是别人家的。

第一这个看你个人意愿,还有你的条件允许不允许,假如生活费你出小孩费用也是你出,家婆只是帮你带带孩子给六百一个月确实也少,但是也不多。看你个人情况而定吧!我只是建议可以到年给压岁钱的时候给个大大红包给婆婆。我亲妈帮我带孩子,我每个月都有给钱给她,但是她不收,每年回去我都是回去给她封了个大大的红包她才收下。

其时是不够的,我没有婆婆我的小孩给我自已妈妈带,每个月给1干。我老妈也只是象征性收点,我女儿早点平匀七元,老妈隔三差五还给的零花钱,其它不算, 算的我也不好意思了。反正给多少都是少,平时还多给老人小孩多点关心关爱。

我妈不在了,现在是我爸在帮忙带一下小孩。我老婆也在家,就是白天要上班,晚上自己带。我自己没有天天在家,一个月回几次家。白天上班我爸帮忙带一下。小孩过完年刚好两周。我们呆的地方是一个小县城,每个月给我爸1000。我爸经常会给他买些兔子,牛肉,骨头这些弄给小孩吃。家里的菜我老婆会买。就这样1000块也没有觉得多。何况你两个小孩,就算是在农村600好像也不太够。现在肉那么贵,还要买些水果什么的,我觉得是不够了。你两个小孩,要是在县城最少1500。要是在镇上1000可能还勉强够。600是绝对不够的。你想想,现在600块能买到什么?

俗话说的好,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你若 帮我年少无知,我定会让你年老无忧,你若欺我年少无知,我定让你老无所依。

婆婆给你带2个孩子,肯定会很辛苦,婆婆给帮忙带孩子就是对你的很大帮助,现在市面上顾一个保姆带一个孩子估计就需要几千元了,还不放心,而你一个月给你婆婆600元肯定是不够花的,其实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一颗孝敬老人的心,体谅你婆婆的心,尊敬你婆婆的心,对你婆婆好就是给她的最多的财富,你婆婆给你带孩子也是心甘情愿的,累并快乐着,只要儿子儿媳生活幸福快乐,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

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男人才能挣钱无忧,一个男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深爱的妈妈和自己的老婆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可以成就一个成功的男人,如果家不合,天天鸡犬不宁,吵吵闹闹,也会让一个男人分心,会让男人疲惫不堪,也会让男人失去生活的动了,最后会毁掉男人的前途。

家和万事兴,婆媳关系至关重要,婆婆也是妈,我们善待老人,孝敬老人,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

你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带孩子,你的婆婆退休了,赋闲在家无事做,让她帮你带两个孩子,又有什么不可以呢,别说每个月给600块钱,就是一分不给,于情于理也说得过去,你的孩子,也是他们家的孙男弟女呀。所以,过多的计较,那就显得没有亲情啦!

在这个商品的年代,做所有的事情都要用经济来考量。我们先说雇佣关系,你婆婆给你带孩子每月给600块钱,假如换位思考的话,如果是你妈妈给你带两个孩子,你也给她600块钱。凭心而论,你觉得是少还是多呢?

婆婆是你丈夫的母亲,妈妈是你自己的母亲。虽然内外有别,但做事总要讲点儿良心吧……

我们这里有句口头禅叫做:“没有行市,也有比市。”意思是说:货比三家,以质论价,看市场行情。如果从雇佣关系上来讲,即便是你再加上600元,在我们这里恐怕也没人愿意给你带孩子。

我的邻居也是因为家里没人给带孩子,找了一个退休的工人帮着带。他们口头协议是每天80块钱,一天两顿饭,跟着雇主一起吃喝,除了帮着带孩子以外,其他的事情什么都不做。

近日,一则奶奶花千元定做铁笼推车接送孙子的视频引发网络热议。网友对此看法不一,网友认为“不违法,没什么问题”,也有网友表示“看起来并不安全。”

据老奶奶介绍,她今年72岁,儿子儿媳都在上班,照顾8岁孙子的责任就落在她的身上,用小推车接送孩子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出于安全的考虑,我自己制图,请人加工成了现在用的小推车”,针对网上溺爱孩子的说法,老奶奶非常不认同。她认为用定制的小车接送孙子,只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何谈溺爱。

老年人溺爱孩子的原因

人会溺爱孩子是正常的,因为母亲和老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所随的压力自然也不一样。对老人来说,这时她应该做的是含饴弄孙,至于主要的养育、教养等责任,并不在她身上。

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年老之后的包容性本来就会变大,对于孩子种种捣蛋不听话的行为,当然也就较不以为意,因而自然就会处处顺着孩子。

我觉得奶奶的这种做法确实会宠坏孩子,让孩子变得娇生惯养,并且我觉得这确实是一种溺爱。奶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在溺爱孩子,是因为她觉得对孩子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首先我们要考虑奶奶定制这个铁笼的目的在哪里,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孙子少走路,让自己的孙子不被太阳晒,不被雨淋。她将自己的孙子当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一样娇养,而自己却在这个铁笼外面被风吹,被日晒,被雨淋,并且自己还要推着一个铁笼子走路。

她的孙子就如同笼子中的鸟一般,看不到生为一个人的尊严和自由。多走走路对于小孩来说其实算是一件好事,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的身体,增强他们的免疫力。如今的小孩运动机会本来就比较少,放学之后也不像以前的孩子一样一起跑跑跳跳。如果连上学时的走路都免了的话,他们就更加没有什么机会锻炼了。并且受过雨淋日晒的花朵才会更加坚强,尤其是男孩子,更不应该将他当做一朵娇花来养。这会让孩子将自己的奶奶在外面被风吹被日晒当做平常事,自己却在里面心安理得地享受奶奶的付出。付出过了头时,就会起到反效果。

我们绝对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辛苦,否则孩子根本就不会感恩自己,甚至还会学会理所当然地索取。并且这位奶奶的行为也会给其他的家长和孩子形成一种不良的示范,毕竟笼子始终是一个不好的东西,我们将鸟关在笼子里,将狗关在笼子里,没有必要将小孩也关在笼子里,就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小孩好。我们爱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一昧地付出。

如果觉得孩子走路上学辛苦的话,我们可完全可以带孩子去坐公交车或者带孩子打车,这样孩子也不用风吹和日晒。爷爷奶奶总是喜欢溺爱孩子,把父母这种是喜欢严格要求孩子,这在孩子心中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爷爷奶奶的溺爱会让他们将自己的父母当做坏人,让孩子不再亲近自己的父母。这对于这个小家庭的感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爷爷奶奶可以选择照顾孙子,但是一定要听从父母的一些建议,不要总是惯着孩子。

孩子的压岁钱到底应该由谁来保管这个事情一直都是饱受争议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就会觉得压岁钱就要由自己来保管,毕竟是长辈们给自己的的钱,支配权就应该要在自己的身上;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就会觉得孩子年纪小就不会保管,他们可能就随意花了,所以就会说自己替孩子保管。

至于说到底怎样是最合适的,我觉得这也要分情况来说的。我想应该有很多九零后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大家在年纪比较小的时候只要一拿到了压岁钱,就会立马被母亲收走,美名其曰的说实替自己保管,但是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那个钱,所以大人就是借着替孩子保管的名义把孩子的压岁钱都花了,所以等到长大一些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就不会再把压岁钱上交了。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的家长都会把孩子的压岁钱花了,有些父母是真的把孩子的压岁钱都存起来的。就像我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我小的时候有一部分压岁钱就是直接让我妈拿走了的,在我妈那里就没有了,但是还有一部分是在我爷爷奶奶这里的,只要是在他们这里的就都跟我存起来了,有一个专门的存着就是存放我的压岁钱的。也就是近两年压岁钱想要自己花才没有上交,不过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压岁钱到了自己手里就攒不住,如果在长辈那里他们要想帮着自己存的就可以存住。

所以说孩子的压岁钱到底要不要父母帮着保管,我觉得这是需要自己家里人去商量的。如果孩子的年纪已经不是很小了,能够合理支配自己的压岁钱,我觉得父母就没有必要再替孩子保管了,但是如果说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只要有钱就存不住,这个时候父母代为保管也是可以的,毕竟每年的压岁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不过父母代为保管的前提是要赢得孩子的同意,而且父母不能支配孩子的压岁钱,不然孩子对父母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这个损失可就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