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带娃,你们崩溃过吗?

妈妈 0 56

在家带娃,你们崩溃过吗?,第1张

在家带娃,你们崩溃过吗?
导读:说实话,在家带娃真的很累。但累并快乐着。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还挺没安全感的,天一黑,我心里空落落的,为母则刚。亲子拉练活动结束,太贴切啦!春节假期,每天都是带娃的模式,变换各种方式,已经被娃累得够呛,想想姥姥姥爷奶奶平时看娃,确实不容易。什么时

说实话,在家带娃真的很累。但累并快乐着。一个人在家带孩子还挺没安全感的,天一黑,我心里空落落的,为母则刚。

亲子拉练活动结束,太贴切啦!春节假期,每天都是带娃的模式,变换各种方式,已经被娃累得够呛,想想姥姥姥爷奶奶平时看娃,确实不容易。什么时候会让一个人同时失去精神自由和财富自由,当她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的时候心力交瘁第三天。

结婚两年了过得好像过得和老年夫妻似得,没结婚之前想出去浪就去了想吃啥就吃了,现在每天都在家带孩子,我想放飞自我做我自己就这么难啊!当了妈,你就成了精神分裂,一会儿要永远陪娃成长,一会儿要给我三天自由;一会儿恨不得打烂娃的屁股,一会儿想给娃爱的亲亲;上来一阵特别想扔了娃,过上幸福的二人世界,没过多久又觉得还是娃在更加热闹有趣。成天抱怨带娃多苦多累,还是拼命晒自己的小幸福。

我一个人在家带孩子,可以做饭、可以洗衣服、可以拖地、可以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画画、可以带孩子去公园玩、可以送孩子去上课,总之就是万能妈妈。

书籍、益智玩具

1、书籍:送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书籍,比如绘本、科普书籍、历史书籍等等,这些书籍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培养阅读兴趣。

2、益智玩具:送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益智玩具,比如拼图、积木、科学实验器材等等,可以帮助孩子锻炼手脑协调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强和小明是一对双胞胎兄弟,自打他们记事以来,就开始每天在家里上演抢夺大战,一旦抢不到就会彼此扭打在一起,父母时常为此头疼不已,他们的妈妈每天都处在崩溃的边缘。在孩子们的众多争端中,争抢玩具是最为普遍,也是家里每天上演最频繁的大战了。那么,孩子为什么总要为玩具争来抢去呢?

孩子自身喜欢争抢的原因有哪些?

1、等待的能力有限

越小的孩子等待的能力越有限,2岁以内的孩子更希望自己的需求即刻得到满足,立刻就能拿到玩具,所以两岁左右的孩子很容易因为需求没有马上得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情绪失控。这个时候父母需要在日常生活里延迟满足孩子,让孩子逐渐养成耐心等待的习惯。

2、交流的能力有限

年幼的孩子还不知道怎样进行交流和协商,所以干脆用最直接的方式:抢,如果抢不过就动手打。这一系列的行为都是因为孩子不会生下来就能自己处理矛盾,需要父母教他们。伴随着语言的发展,交流能力的提升,加上父母引导孩子学会表达和如何与人社交,这种情况会逐渐转好。

家里的两个孩子抢一个东西,作为家长你该帮哪边?

3、自我为中心

2-5岁的孩子,多是以自我为中心,即在思考问题时总是以自己的角度为出发点,这并不是说孩子自私,而是他们认为别人看到的世界与他们看到的是一样的,而他的世界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进行判断。这个时期的孩子会按照想象去执行规则,他还不能理解成人或者周围环境对他的要求。所以,他们经常“所见即所得,玩具是我的,椅子是我的,凡是我看在眼里的,都是我的。”特别是玩具,玩具对他们而言不仅是玩的东西,还意味着更为重要的——自我。他们捍卫玩具的同时,也是在捍卫不被侵犯的自我,他们靠得到这些东西来体会自我满足的幸福感。这个阶段父母需要引导孩子从自我世界走向社交世界,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会与其他人如何相处。

4、只是想一起玩

当婴幼儿想跟哥哥姐姐一起玩儿时,也会造成争抢的假象。比如姐姐在搭积木,弟弟想过来和姐姐一起玩,而他此时没有判断能力,可能选择了一个不那么合时宜的方法,把姐姐的房顶拿了下来,这时姐姐本能地就会去阻止他——抢回来。看起来是弟弟先抢了姐姐的东西,实际上他仅仅是想和姐姐玩而已。

5、寻求关注

两个孩子表面上的争玩具也许是在争夺父母的爱和关注。事实上,无论你做得多完美,孩子们之间的冲突总会存在,因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冲突是所有人际关系的一部分。从人类进化的角度讲,幼小的孩子本能地就会去争夺自己赖以生存的资源——父母的时间和精力,以及他们身边存在的一切资源。所以,当你来宣判某个玩具该属于谁来玩,对孩子来说,也就意味着你把你的爱也从他手里夺走了,孩子会容易自卑和没有安全感。因此,父母需要智慧地处理孩子之间抢夺矛盾,适时地向每一个孩子表达爱意。

父母最头疼的孩子抢夺大战,却是引导孩子情商提升的大好时机

父母没有制定相关的家庭公约

1、没有明确物品的归属权

如果家里的物品归属权没有明确的规定,模糊不清的界限很容易引起孩子之间抢夺玩具,进一步上升到彼此之间的大战。家里的玩具哪些是老大的,哪些是老二的,哪些是共有的。作为老大的哥哥/姐姐,他并不需要在弟弟/妹妹出生后就分享出自己所有的玩具,可以将自己年龄段以外或者不再想玩的玩具赠送给老二。对于私有的玩具,他可以放在自己的房间里的某个地方。在家庭的公共区域,比如客厅,设置一个公共收纳玩具的区域,公共享有的玩具可以放在那里。

2、没有执行物品的决定权

孩子之间引起抢夺大战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一个孩子去抢另一个孩子的东西,这个东西要么是他的,要么是他先拿到的,他为了捍卫自己的物品,就出手打了另一个过来抢东西的孩子。父母干预的过程中经常会让老大让着老二,老大很受伤,父母的态度也逐渐助长了老二欺负老大的势头。其实,老大的玩具由老大决定怎么玩,是否分享给老二玩,同理,老二的玩具由老二决定,父母或者其他人不要横加干涉。当需要玩其他人的玩具需要向对方借,征得对方同意才可以玩。当然,包括父母的东西也可以让孩子借用,父母也要以身作则,用孩子的东西也需要征得孩子同意才能使用。如果借用的东西损坏需要借用者赔偿,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孩子明确界限和尊重他人,并且珍惜和保管好借来的东西

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年,应该是快乐玩耍无忧无虑的,假如自家孩子身体出了什么状况,爸妈一定会心急如焚,害怕孩子受到伤害,留下不好的回忆。

3岁的女孩童童原本就是一个乖巧的小孩,继承了妈妈文静的性格, 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喜欢一个人玩玩具看图画书,从来不让爸妈操心。

眼看着孩子快要上幼儿园了,童童爸妈的生意忙碌了起来,想要多赚钱给女儿以后用,就让奶奶来家里带娃。童童非常乖,一直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但是某次周末,妈妈回家来看女儿,带女儿去游乐场玩了一整天。晚上回来宝妈帮女儿烧水洗澡,女儿把裤子刚脱掉, 宝妈就闻到一股怪怪的臭味,竟然是来自女儿下体的 ,宝妈心里一惊,连夜把女儿送到医院检查。

医生检查之后发现, 童童下体内塞入了几个塑料玩具的零部件 ,而且看时间已经有好几个月了,所以下体有炎症发臭。听了结果后宝妈崩溃了:

这些东西是怎么跑到孩子身体里的?

原来,童童有一次感觉身体痒痒,但她不爱和家人沟通交流,就把玩具的零部件塞进身体里面去了,后来不舒服的时候就继续塞,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孩子年幼的时候举动实在是匪夷所思,根本不懂得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这种事情在很多家庭都有发生 ,让家长防不胜防,家长根本猜不透孩子会做出什么奇葩事来。

1给危险物品贴上标签

家里的某些危险物品不能很方便地收起来,比如厨房的厨具和炉灶,这类物品最好贴上危险的标签,告诉孩子不要碰。另外还有大人吃的药物平时也要收好,贴上标签。

2及时检查孩子身体异常情况

当孩子有了不同寻常的表现时,父母最好重视起来,搞清楚孩子的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撒谎和掩饰都非常容易看破,父母要和孩子好好沟通。

孩子年纪小,喜欢玩闹,父母要允许孩子适当地玩闹受伤,不要一味地批评, 孩子身体不舒服时才会勇敢告诉父母 。平时闻到奇怪的气味、孩子表情不舒服,父母也要仔细检查。

3平时多陪伴孩子

有些孩子身体出问题、故意伤害自己是因为缺爱,这种缺爱就是父母陪伴不够导致的。 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和老人的陪伴不同,父母永远是无法被替代的。

所以父母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不要总是对孩子失约,不能总是忽略孩子的感受。

4给孩子多教安全知识

父母应该早一些给孩子进行安全知识和性教育的科普, 告诉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爱护身体的道理 ,告诉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可能会对人造成什么伤害。

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科普,也能让孩子意识到身体不舒服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有了问题要立即告诉父母。

童年时因为玩具之类的小玩意受伤的孩子,多半是想象力和好奇心太丰富的,他们看到自己不认识的东西就想尝一尝、玩一玩,结果就容易受伤。孩子受伤后,父母也不要训斥打骂,他们已经受到了教训,父母应该给予安慰,并且趁此机会多教孩子安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