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去世的悼词怎么写?

老人 0 92

爷爷去世的悼词怎么写?,第1张

爷爷去世的悼词怎么写?
导读: 1、爷爷去世的悼词怎么写?2、花圈上的挽联怎么写3、爷爷挽联4、九十岁以上老人去逝对联怎么写?5、朋友的爷爷去世挽联怎么写6、花圈挽联称呼怎么写7、老人去世挽联怎么写?1、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悼念爷爷不幸去世,并向爷爷的遗体
  • 1、爷爷去世的悼词怎么写?
  • 2、花圈上的挽联怎么写
  • 3、爷爷挽联
  • 4、九十岁以上老人去逝对联怎么写?
  • 5、朋友的爷爷去世挽联怎么写
  • 6、花圈挽联称呼怎么写
  • 7、老人去世挽联怎么写?

1、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悼念爷爷不幸去世,并向爷爷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我亲爱的爷爷为了这个家日夜操劳费心,终因身患顽疾于公元XX年X月X日,永离了家乡故土,就这样悄然无息地驾鹤仙去,走的那么匆忙,享年XX岁,愿爷爷一路走好!

2、今日,我们怀着悲痛的心境,在家里举行我爷爷的追思礼拜仪式,共同寄托对我爷爷去世的哀思。请允许我代表全家对大家在百忙之中冒着严寒来参加我爷爷的追思礼拜仪式表示衷心的感激!愿爷爷一路走好!

3、今日,爷爷寿终正寝,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悲伤之情,难以言表。想到爷爷已乘鹤西去,在极乐世界与奶奶团聚,我们心中才聊以慰藉,愿爷爷一路走好!对今天来为我爷爷送行的各位领导、亲友和来宾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4、爷因患重病,身体日渐消瘦、体力渐衰,终因医治无效,于XX年X月X日二十一时整,不幸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四岁。爷爷与我们永别了,失去了爷爷,我们失去了生活的支柱,精神的寄托,但是我们会永远记得他的教导,接受生活的磨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愿爷爷一路走好!

5、今日,我们怀着悲痛的心境,在家里举行我爷爷的追思礼拜仪式,共同寄托对我爷爷去世的哀思爷爷走了,留下了他对生活的眷恋,留下了他对我们深切的关爱,留下了他那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言喻的遗憾!爷爷,安息吧!祝您老人家一路走好!

6、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在此沉痛悼念我爷爷。爷爷生于xxx,因患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离开了我们,告别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享年79岁。敬爱的爷爷安息吧!我们知道:这么多年里您与病魔搏斗,已经很累,需要休息了,现在您安息吧!

7、今日,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境来到那里悼念,年事有,寿而尽,生命无所不在。爷爷已乘鹤西去,在极乐世界与奶奶团聚,我们心中才聊以慰藉,爷爷,天堂里没有病魔,您再也不会受病痛折磨,天堂的道路平坦,您再也不用担心摔倒!您一路走好,您老人家安息吧!

8、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我不幸病逝的爷爷,并向他作最后的告别。逝去的不仅是一位长者,更是我们人生的向导;离开的不仅是一位亲人,更是我们坚强的依靠。悲痛长号、泪眼呼啸,让我们祈祷,愿他走入天国的怀抱!

9、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深深的追忆,给我那慈祥和蔼的爷爷告别,寄托我们无限哀思。苍天有泪,大地同悲,亲朋有泪,子孙伤怀,在这个满怀悲伤的日子里,我亲爱的爷爷因年老与世长辞。他老人家的不幸逝世让我们全家陷入巨大的悲痛之中,愿爷爷一路走好!

10、今日,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境来到那里悼念,我们敬爱的爷爷不幸病逝,并向他的遗体作最终的告别。首先,我谨代表全家衷心的感激在爷爷生病住院期间前来探望的单位领导、同事、各位亲朋好友、各位长辈以及今日不辞辛劳来到那里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送爷爷最终一程,愿爷爷一路走好!

通常挽联贴在花圈上,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挽联有上下句融会贯通的意思,所以顺序千万不能弄错。

比如花圈上面的挽联上句都是写一些表达对某某人的悼念,然后写上逝者的名字。挽联下句就写某某人与逝者生前的关系,然后写上赠送花圈者的名字。这两个上下句不要写错顺序,或者贴错顺序。以免被别人读起来造成误会。  

写挽联的一些小贴士:

1、称谓,称谓指的是赠送花圈的人与逝者的关系。所以称谓就可以按照亲属关系、朋友、同事、师生关系等等即可。

2、写署名的时候,一种是个人署名,一种是集体署名。个人署名可以写长子某某某敬挽。集体署名可以写单位名即可。

3、挽联的书写采取白底黑字的形式,字体工整统一就行了。注意下联在书写的时候要比上联低一两个字,切记!

具体事例如图

灵堂门联示范:

1、父亡选用:

难忘手泽,永忆天伦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2、母亡选用: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春晖未报,秋雨添愁

3、灵堂通用:

音容已杳,德泽犹存

精神不死,风范永存

灵魂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音容宛在 浩气常存 秋风鹤唳 夜月鹃啼

恩泽四海 功高九天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教诲永记 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 寄托哀思

秋日鹤唳 夜月鹃啼 寿终正寝 鹤驾西归

寿高德望 子肖孙贤 千秋忠烈 百世流芳

流芳千古 光启后人 情怀旧雨 泪洒凄凉

严颜已逝 风木与悲 精神不死 风范永存

功德无量 青史永垂 名流后世 德及乡里

留芳百世 遗爱千秋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花落水流 兰摧玉折 悲歌动地 哀乐惊天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功德国标彤 史芳依白云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典型如在目 悉思向谁宣 疼心深似海 愁绪密如罗

提耳言犹在 扪心齿欲寒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天下皆春色 吾门独素风 星离成恨事 去散奈愁何

女星沉宝婺 徒饮千行泪 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鹤梦归何处 猿啼在此间 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魂魄昭日月 肝胆映山河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政绩今犹在 清名终古留 忧国身先殉 游仙梦不回

星沉处士里 月冷瘐公楼 学子失师表 老成有典型

知君以忧死 愧我犹独醉 美德垂千古 忠魂上九霄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刚正炳千秋 丹心照日月

高风传梓里 亮节昭后人 雨洒天流泪 风号地放悲

门外奠云聚 堂中悼念多 户听凄风冷 楼空苦雨寒

芳名垂千古 丹心照汗青 苍松长耸翠 古柏永垂青

花为春寒泣 鸟因肠断哀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玉梅含孝意 金柳动哀情 天不遗一老 人已是千秋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一生树美德 半世传嘉风

安危谁与共 风雨忆同舟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陇上留芳迹 堂前仰遗容

画荻踪难觅 扶桐泪欲倾 遍地皆春色 吾门独素风

一生行好事 千古流芳名

素心悬夜月 高义薄秋云 直道至今犹存 清名终古常留

音容笑貌依旧 亮节高风长存 青山永志贤德 绿水长咏雅风

浩气长存天地 英灵含笑九泉 门外红梅绿竹 室内白衣素袍

赤心光照日月 清名永世长留 终身辛勤劳作 一世淳朴为人

友思今成永别 笑绪已为悲端 一生刚直无邪 终身清白光明

身逝音容宛在 风遗德业长存 一夜顶风堆白雪 三年泪水滴红冰

那知别意随波去 无复诗魂入卷来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离里

万里云天归落日 一门两泪洒麻衣 事业已归前辈绿 典型留在后人模

春雨梨花千古恨 秋风桐叶一天愁 绿水青山悲陈迹 落花啼乌泣化身

蓬门日影高轩过 蒿里歌声白马来 热泪常濡春雨湿 愁容暗逐白云飞

风号万树子规啼 雪积重门白马咽 人间未遂青云志 天上先成白玉楼

守孝不知红日落 思亲常望白云飞 想见音容空有泪 欲聆教训杳无声

情凝雪片皆飞白 泪洒枫林尽染红 千山不语齐俯首 万水呜咽共吹萧

祖国山河埋忠骨 神州十亿颂英雄 情深风木终天恸 泪点寒梅触景思

三更月冷鹃犹泣 万里云空鹤自飞 流水夕阳千古恨 秋霜春雨万人思

人皆贺节双眉喜 我独思亲一片悲 终生俭朴留典范 一世勤劳传清风

山耸北郊埋忠骨 泽留乡里仰遗风 秋草独怜人去后 空林只见日斜时

泪滴千行大地湿 哭声一片墓云低 热血一腔化春雨 壮志千秋泣鬼神

明月清风怀旧貌 残山剩水读遗诗 三径寒松含露泣 半窗残竹带风吟

英灵已作蓬莱客 德范犹薰政乡人 生前爱国勤劳支 临终嘱儿多节俭

眉间爽气无由见 座右清言不再闻 忠节似松凌霜雪 高风如水照苍天

犹似昨日共笑语 不信今朝辞我别 彩落萧辰悲夜月 芳留梓里已青风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哀思 犹执兼恭延后代 尚留名望忆旧人

伤心难禁千行泪 哀痛不觉九回肠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万里山花凝血泪 一溪流水作哀声 有中皆碑留遗范 无言敬奉寄哀思

桃华流水杳然去 清风明月何处寻 凄凉云树愁千里 惆怅春风恨隔年

流水夕阳千古恨 凄风苦雨百年愁 九泉有泪流知已 万户同声哭善人

地下又添高士伴 生前原当古人看 从今不复闻謦亥 此后何堪忆笑容

老泪无多哭知已 苍天何要丧斯人 回忆田园欢乐会 不堪樽洒故人稀

悼念不闻亲教诲 情怀仍忆旧音容 相逢至今犹可忆 旧游何处不堪愁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终生俭仆留模范 一世勤劳传好风

往事昭昭传乡里 精忠耿耿在人间 月霁风光人共仰 山颓木朽天添愁

雨霖杏蕊流红泪 雪压松枝着素装 有灵为子孙成材 多德让后代继业

高寿老人去世挽联:

1、九旬非匆匆只因从未虚渡一生,三世缈缈但求一直安然终老。

2、耄耋老翁仙逝,悲切深情绵延。

3、一生辛劳终出苦海, 高寿仙游西行极乐。

4、音容已查,德泽犹存

5、精神不死,风范长存

6、驾鹤去,正气乘风来

7、良操美德千秋在,高节亮风万古存

8、美德堪称典范,遗训长昭泣人

9、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传嘉风

10、慈竹当风空有影,晚查经雨似留芳

11、流水夕阳千古恨,凄风苦雨百年愁

扩展资料:

哀挽联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

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1、何如一梦飞蝴蝶,竟使千秋泣杜鹃

2、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3、魂游水底波澜壮,名在人间草木香

4、剑空宝匣龙应化,云锁丹心凤不来

5、荆花树上知春冷,萱草堂中不乐年

6、了无遗恨留闺阁,自有余徽裕后昆

7、流水夕阳千古恨,暮云春树一天愁清明节

8、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清明节

9、天不遗一老,人已是千秋

10、椿形已随云气散,鹤声犹带月光寒

11、大雅云亡梁木坏,老成凋谢泰山颓

12、扶桑此日骑鲸去,华表何年化鹤来

13、龙隐海天云万里,鹤归华表月三更

14、明月清风怀入梦,残山余水读遗诗

15、平生风义兼师友,来世因缘结弟兄

16、骑鲸去后行云黯,化鹤归来霁月寒

17、千里吊君惟有泪,十年知已不因文

18、人间未遂青云志,天上先成白玉楼

19、三更月冷鹃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

20、月阶夜静蛩声切,竹院秋音鹤梦凉

花圈挽联称呼:

一:父族称呼:

(1)祖父之胞兄弟:称伯叔祖大人,自称侄孙。

(2)父之胞兄弟:称伯叔大人,自称脉侄。

(3)父胞兄弟之妻:称伯叔母,自称脉侄。

(4)兄嫂:称尊嫂,自称夫弟。回称,贤叔,自称愚嫂。 

(5)侄妇:称贤侄媳,自称愚叔。伯父,回称伯叔翁。

(6)弟妇:称贤弟妇,自称夫兄,回称尊伯,自称愚弟妇。

(6) 祖母之父:称外曾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孙。

(7)祖母之亲伯叔:称外曾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曾又侄。 

(8)祖母之胞兄弟:称舅祖大人,自称愚甥孙。

(9)祖母之胞姊妹:称姨祖母,自称愚姨侄孙。

(10)祖母之胞脉侄:称表伯叔大人,自称表侄。

(11)祖母胞兄弟之婿:称表姑父,自称表内侄。

(12)祖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姻兄,自称愚姨表姻弟。 

二:母族称呼:

(1)母之父:称外祖父大人,自称愚外孙。

(2)母之内伯叔:称外伯叔祖大人,自称愚外侄孙。 

(3)母之姑夫:称外祖姑夫大人,自称愚姻内侄孙。 

(4)母之亲姊妹夫:称姨丈大人,自称愚姨甥。

(5)母之脉侄女之夫:称表姊夫,自称姻弟。

(6)母胞姊妹之婿:称姨表姊妹夫,自称姨表姻弟。 

(7)母胞兄弟:称舅父大人,自称愚外侄或甥。

(8)母之亲表兄弟:称表舅,自称愚姻侄。

(9)母之母:称外祖母,自称愚外孙。

(10)母胞内伯叔母:称外伯叔祖母,自称愚外侄孙。 

(11)母胞兄弟之妻:称勐母,自称愚甥或愚外侄。

(12)母服内侄媳:称表嫂或表弟妇,自称表夫兄弟。

(13)母胞姊妹:称姨母,自称姨甥或姨侄。

(14) 母胞姊妹之女:称姨表姊妹,自称愚兄弟。

三:妻族称呼:

(1)妻之曾祖:称岳曾祖大人,自称愚曾孙婿。

(2)妻之祖父:称岳祖父大人,自称愚孙婿。

(3)妻之父:称岳丈大人,自称婿。

(4)妻胞兄弟:称贤内兄弟,自称姊妹夫。

(5)妻之母舅:称内大人,自称愚甥婿。

(6)妻之表兄弟:称内表兄弟,自称愚表姊妹夫。

(7)妻之亲表侄:称贤表内侄,自称表姑夫。

(8)妻胞姊妹之夫:称襟兄弟,自称愚襟兄弟。

(9)妻姑母之子:称内表兄弟,自称表姊妹夫。

(10)妻胞兄弟之媳:称贤内侄媳侄,自称愚内姑夫。 

(11)妻胞姊妹之子:称贤姨侄,自称黍子婿。

(12)妻母之母:称岳母大人,自称黍子婿。

(13)妻之族母:称岳庶母大人,自称愚甥婿。

(14)妻胞兄弟之妻:称姻嫂,自称姻侍生。

(15)妻之外祖母:称姻外祖母,自称愚外孙婿。

(16)妻胞姊妹:称贤姊妹,自称愚姨夫。

(17)妻胞姊妹之婿:称贤婿,自称黍姨丈。

(18)妻胞姊妹之女:称贤侄女,自称黍姨丈。

(19)妻胞兄弟之子:称贤内侄,自称愚夫母。

五:姻戚称呼:

(1)祖亲家:称老太翁先生,自称姻内侄。

(2)父之亲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晚)。

(3)亲家之父:称姻太翁先生,自称姻侄(晚)。

(4)子之亲家:称姻台,自称愚弟。

(5)婿之伯叔:称姻兄台,自称姻愚弟。

(6)亲家:称姻翁×老大人,自称愚姻弟。

(7)亲家母:称姻母×老孺人,自称眷侍生。

六:各亲称呼:

(1)女之夫:称贤婿,自称黍岳丈或愚岳氏。

(2)侄女之夫:称贤侄婿,自称愚伯叔。

(3)女之子:称贤外孙,自称黍外祖(黍上祖母)。

(4)侄女之子:称贤外侄孙,自称内兄弟。

(5)姊妹之夫:称姊妹夫,自称内兄弟。

(6)姊妹之子:称贤外侄或贤外甥,自称愚舅氏。

(7)姊妹之翁姑:称姻太翁(母),自称姻晚。

(8)姑夫:称姑丈大人,自称愚内侄。

(9)姑母之子:称表兄弟。

(10)女之婿:称贤外孙婿,自称黍姻外祖。

(11)姊妹之婿:称贤甥婿,自称愚内舅。

(12)姑母:称×府姑母,自称脉侄。

七:师友称呼:

(1)业师:称老师,自称受业或学生(门生)。

(2)业师之妻:称师母,自称学生。

(3)业师之父:称太老师大人,自称门下晚生。

(4)业师之母:称师太母,自你门下晚生。

(5)业师之子媳:称世兄嫂,自称世愚弟世侍生。

(6)业师之女:称世姊妹,自称世侍生。

(7)子之业师:称老师,自称世侍生。

(8)学生:称贤友贤世侄,自称友生。

(9)学生之父:称仁兄,自称世愚弟。

(10)同乡:称仁兄,自称乡愚弟。

扩展资料:

(1)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2)花圈和祭幛上的挽条分上下两条,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 上联常用“悼念XXX”,“沉痛悼念XXX”,或“某某某千古”;下联常用“XXX敬挽”、“XXX泣挽”、“XXX拜挽”。

(3)挽联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切合死者的地位、身份、情操和业绩,甚至此时此地的思想感情也要切合事物与场合。挽联不能换用,也不能通用,这应该是挽联很重要的地方。

参考资料:

——挽联

老人去世挽联写法注意事项:

布局。我们在书写挽联的时候首先要先考虑挽联的条幅要与花圈相匹配,长宽、高低要恰到好处。

称谓。称谓就是确定亲友成员和逝者之间关系的名称。你要弄清赠送挽联的人与逝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是亲戚还是朋友?这一点必须要搞清楚。

书写。书写的文字内容要与条幅相吻合,字少,显的冷落;字多,又无处落笔。所以在书写前要整体考虑完成后条幅的效果。

内容。挽联的内容要精练,要概括出逝者平生的业绩及贡献精髓。当然了,文字内容要符合送挽联人的职业身份。

粘贴。挽联写好后要在花圈上对其粘贴,粘贴时一般上联在左,下联在右。一般靠左的一侧为“尊”或为“上”,靠右的一侧为“小”或者为“下”。

署名。挽联的署名一般写在左侧挽联的下方,比如:“弟子敬挽”、“学生敬挽”等或者另一起条幅也可。

常用花圈花篮挽联写法:

右联:悼念XXX

左联:YYY敬挽

右联:沉痛悼念XXX

左联:YYY敬挽

右联:沉痛悼念XXX千古

左联:YYY敬挽

右联:XXX一路走好

左联:YYY敬挽

右联:沉痛悼念XXX同志千古(党员称同志)

左联:YYY敬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