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墟大米是哪里的特产

员工 0 101

高墟大米是哪里的特产,第1张

高墟大米是哪里的特产
导读:大米沭阳县的高墟大米,远近闻名。不管在城市的大小餐馆和酒店的宴席上,还是在广大百姓家中的餐桌上,人们都喜欢吃高墟大米做的米饭,说它色美饭香,并赞誉说:“高墟大米,香飘万里。”高墟镇自古以来就有沭阳的’东北粮仓’之誉,现在,为江苏省优质粳稻生

大米

沭阳县的高墟大米,远近闻名。不管在城市的大小餐馆和酒店的宴席上,还是在广大百姓家中的餐桌上,人们都喜欢吃高墟大米做的米饭,说它色美饭香,并赞誉说:“高墟大米,香飘万里。”高墟镇自古以来就有沭阳的’东北粮仓’之誉,现在,为江苏省优质粳稻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粳米畅销深圳、广州、昆明、贵阳、上海、南京、青岛等大中城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

高墟镇位于沭阳县的东北,历史久远,土地肥沃,土质主要是黑土和黄土,兼碱性。据当地老人介绍,在远古时代,这里原是大海岸边的海滩,海滩上长满野草,中间是一片高地。为什么海滩草地以后能长出好的庄稼呢?据说龙王三**常年深居在东海龙宫里,时常感到沉闷,想到海面的陆地上游玩,于是,悄悄地溜出龙宫,来到海岸。海滩上的草木见美丽的龙王三**来了,顿时乐得开放出一朵朵鲜花。龙王三**十分高兴,就向所有滩涂上的花草苗木撒下露珠,手上的胭脂花粉的香味也随着漂落下来,这一带的草木都沾上了香味。周围的农夫们闻到香味,又听说龙王三**来这儿,认为这里是宝地,就纷纷来这里居住。勤快的农夫从此就在这里耕织繁衍,种出的庄稼长得肥胖,打下的粮食籽粒饱满,所以这里后来长出的大米做饭也比别处的白米饭香,人们都说与故事中的龙王三**抛香撒珠有关。当然,这只能是传说而已。

过去,高墟这一带不种水稻,只种旱谷,其中有一部分旱稻,产量很低。自1970年起,高墟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面积农田旱改水,种植水稻。高墟的土地上能生长出高质的水稻,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这里的土壤肥沃,土质属黑土和黄土,土壤的酸碱度PH值接近7.5,碱性偏高点,最适宜种植水稻。再者,高墟的水稻种植形成规模后,技术力量也不断加强。镇里有农技站,村里有农技员,对水稻的栽培、管理、防治病虫害以及加工生产等进行一整套技术服务。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品种优良。他们种植的水稻都是江苏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良品种,如“早丰九号”、“苏农7203”等。

因为使用了活扣原理。并不是真正的封线打结,是留下一个活线口。再从两头一起拉紧。最后拉活扣就可以打开。

找单线。观察米袋或面粉袋两侧的封线,会发现有一侧是用单线缝的,即“一一一”的这边,一边是用双线缝的,即“===”的这一边。

拆的时候,单线的在左手边,因为活扣就在这边。顺利的话,一手抓住一根线,双手一扯就开了。如果封口缝得过于严实,就用剪刀把线头(左侧那根单线)剪断,一手拉一个线头,向两边拉,封口就开了。

扩展资料:

为力争实现全年粮食“十连增”,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水平,推出一批“米袋子”“菜篮子”扶持政策。

国家进一步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粳稻每斤比上年提高01元,继续实行粮食直补等“四大补贴”,并加大粮食高产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扶持规模和力度。我省一方面加强督查,确保国家扶持政策落实不走样,农民实惠不缩水。

另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其中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投入增加,规模扩大,万亩丰产示范片从的944个扩大到1000个以上。省农委开展种粮大户逐户登记核实工作,在此基础上将为大户提供针对性服务。

并在有关政策项目上给予倾斜我省继续对“旱改水”、“籼改粳”、“直播稻改机插秧”这“三改”实行扶持奖励,并对商品化集中育秧、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实行补贴。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将今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3400万亩左右。

-米袋子

-绳结

因为使用了活扣原理。并不是真正的封线打结,是留下一个活线口。再从两头一起拉紧。最后拉活扣就可以打开。

找单线。观察米袋或面粉袋两侧的封线,会发现有一侧是用单线缝的,即“一一一”的这边,一边是用双线缝的,即“===”的这一边。

拆的时候,单线的在左手边,因为活扣就在这边。顺利的话,一手抓住一根线,双手一扯就开了。如果封口缝得过于严实,就用剪刀把线头(左侧那根单线)剪断,一手拉一个线头,向两边拉,封口就开了。

扩展资料:

为力争实现全年粮食“十连增”,提高主要农产品供给水平,推出一批“米袋子”“菜篮子”扶持政策。

国家进一步提高水稻最低收购价,粳稻每斤比上年提高01元,继续实行粮食直补等“四大补贴”,并加大粮食高产创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扶持规模和力度。我省一方面加强督查,确保国家扶持政策落实不走样,农民实惠不缩水。

另一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其中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投入增加,规模扩大,万亩丰产示范片从的944个扩大到1000个以上。省农委开展种粮大户逐户登记核实工作,在此基础上将为大户提供针对性服务。

并在有关政策项目上给予倾斜我省继续对“旱改水”、“籼改粳”、“直播稻改机插秧”这“三改”实行扶持奖励,并对商品化集中育秧、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关键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实行补贴。通过以上措施,力争将今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3400万亩左右。

-米袋子

-绳结

腰环三大江,天公开凿,滚滚东流去。黑龙江一泻千里,松花江九曲十折,乌苏里江温和恬静;三条水脉在平原深处幽然相会,东流到海。流经北大荒汇水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近50条,河流入境水量3000亿立方米以上;地下水储量丰富,可利用量298亿立方米。

北大荒也有海。日暮黄昏,漫步于兴凯湖畔沙滩,那波光粼粼的金色的海啊。4380平方公里的湖面,5000多年的历史里,铭刻着历史的荣辱,承载着悠久的文明。洪河、镜泊湖、五大连池的生态之绿,又增添了新的神韵。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北大荒人生活富裕,年年有余,这得益于清澈明净的“三江之水”的滋养。富水而鱼集,其出产的大鳇鱼、马哈鱼、大白鱼等享誉华夏;鳌花、鳊花、鲫花和哲罗、胡罗、雅罗、铜罗、法罗等“三花五罗”更是闻名全国。

江水润泽,稻丰米香。水稻生长需要水,也就是说生产出一公斤水稻,大约需要1000升水。打个比方,就是种一亩水稻,灌的水量大概是小麦的7倍,是玉米的4到5倍。没有充足的水源,想种好水稻无疑是痴人说梦。水稻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好水、活水。北大荒的水质相对较好,也是那里出产好米的原由之一。北大荒寒地水稻种植基地远离重工业区,有38个农场毗邻中俄边界,没有工业污染。

三江平原地势低洼,十年九涝。历史上,这里一直以麦豆种植为主,几乎与水稻无缘。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北大荒进行了旱改水、以稻治涝的种植业革命。北大荒提出了“水利是发展之基、动力之源”。留住天上水、拦住地表水、用足过境水、保护地下水,成为当时北大荒人对水综合利用的真实写照。 北大荒是世界闻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被誉为“中华大粮仓”。这源于黑土地具有巨大的涵养水源、改善气候、净化空气等调节环境的功能。黑土地在世界上仅有三块:一块在美洲—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玉米最大产地;一块在欧洲—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素有“欧洲粮仓”之美称,一块在亚洲—中国的东北角北大荒,被誉为“亚洲之肾”。

黑土都分布在四季分明的寒温带,由于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的枯枝落叶难以腐化、分解,历经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质,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层。黑土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10%,垦殖指数高,耕地比重大,自然肥力高,特别利于包括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生长。

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人们总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与珍贵。有地质专家指出,每形成一公分厚黑土需时200~400年,而北大荒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米。黑土的pH 值为50~60,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蓄水保水能力较好,是北大荒成为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寒地水稻种植带的重要原因。

这是一片神奇的黑土。50年代末期,当十万转业官兵开进北大荒时,有人如此惊叹:“唉呀呀我的妈,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插根筷子也发芽。” 出产自这片黑土地的每一粒稻米从被打上“北大荒”烙印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超越了粮食的范畴,而更是一种文化。

这是一片感恩的沃土。有专家预言,按照目前水土流失速度,东北现有耕地的黑土层将在40到50年内全部被剥蚀。而在北大荒,却是另外一种景象:他们采取防洪除涝、农田防护林、秸秆还田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提高了黑土地抵御水蚀、风蚀的能力,保持和恢复土壤肥力。

这是一片幸福的乐土。北大荒的收获季节最让人向往,在广袤的田野上,渠道纵横、农机轰鸣、稻花飘香、麦浪滚滚,一个个领先全国机械化水平的现代化农场,生机勃勃,忙碌而殷实。一大批像北大荒米业集团这样的产业龙头迅速崛起,蒸蒸日上,创新而卓越。 不是江南,胜似江南。在中国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黑瞎子岛,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微波涟涟的乌苏里江立刻泛起红晕,当太阳跳出群山,露出亲切的面容时,乌苏里江上下顿时变得清晰起来。

这就是北大荒。这里是国际公认的适合稻谷生长的阳光地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昼夜温差大,水稻夜间的呼吸作用被抑制,消耗有机物更少,果实中营养物质含量更高。一年之中,北大荒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冰霜统治之下,冻土层最厚达25米,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使很多病虫害无法越冬。

资料显示,水稻是喜温短日照作物。温度是影响稻米产量和品质的气候因子,水稻出穗期随温度增高而提前,产量与品质随温度增高显著提高;日照对产量影响小于温度,籽粒形成阶段日照长,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地处于阳光地带北大荒的温度和日照最适合优质水稻生长。

有研究表示,稻米蛋白质含量随有效积温的增加而趋于减少,蛋白质含量越低,稻米食味品质越好,说明越好吃。北大荒的水稻种植主要在第一到第三积温带,不同的积温带引种适宜熟期的品种,不能跨区种植。北大荒的科学种植能让不同品种水稻种植在最合适积温带。

北大荒的阳光,和煦明媚,温暖如初;北大荒的青年,朝气蓬勃,骄阳似火;北大荒的企业,旭日东升,光芒四射。

脚步铿锵翻沃土,汗滴莹莹飘谷香。上个世纪中叶,在北大荒开发初期,先后有90多万热血青年,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带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走进了北大荒。他们把青春埋在了黑土地里,长出了一个中华大粮仓。 好种子,大未来。这不仅是一种源于自然的坚信,更是顺应时代的北大荒式生存之道。从始至终,北大荒用智慧精心培育着良种,让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长出金子。

北大荒,成功在国际上创造了高纬度种植水稻的奇迹,开发出40多个优质水稻品种名震八方。被北大荒人视为精品的空育131、垦稻12号、龙粳29号等品种在垦区乃至黑龙江广泛种植。这是坚守忘我的执着和高超繁育技术造就了它们非凡的品质。

稻种浸芽春后晴。四月初,是水稻种植晒种、浸种的季节。水稻种植户们选好种子后,让它们在充足的阳光下洗礼。由于专业化的管理,浸种催芽、育秧播种、水整地、插秧、收获、秋整六个环节只用“六个十天”即可全部完成。他们善于运用钵育摆栽、测土配方施肥、叶龄诊断管理、精准变量水肥一体化等20多项新技术,水稻产量和品质逐年增加。

65年前,在祖国版图的东北角,当垦荒第一犁划过沉睡的莽原时,梦想就像一粒种子,埋进了垦荒战士的心田。如今,经过三代北大荒人艰苦卓绝的奋斗和创造,当年那粒稚嫩的种子,已经落地扎根,稻穗摇曳。

1999年,北大荒的水稻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亩产达到1000斤,实现了寒地水稻种植的新纪元。旱育稀植“三化”栽培生产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打破了40多年麦豆一统天下的种植业格局。这是人类和大自然的携手合作,以最生态的方式,实现了“粮满仓,天下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