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师:一定要改掉一切毛病才能往生吗

老人 0 93

定弘法师:一定要改掉一切毛病才能往生吗,第1张

定弘法师:一定要改掉一切毛病才能往生吗
导读:问:下面一个问题,请问如何自在往生?答:这个话过去我母亲也问过师父上人,我妈妈也很希望自在往生。什麼叫自在往生?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颠倒,甚至或坐或站,这样往生的叫自在往生。现在看到自在往生的人很少,我学佛二十年只见到一个人,一九九八年

问:下面一个问题,请问如何自在往生?

答:这个话过去我母亲也问过师父上人,我妈妈也很希望自在往生。什麼叫自在往生?预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颠倒,甚至或坐或站,这样往生的叫自在往生。现在看到自在往生的人很少,我学佛二十年只见到一个人,一九九八年三月份,在达拉斯佛教会,马玉叶老居士,八十四岁高龄,在大佛七里往生,坐著走的,基本就是身无病苦,预知时至,她事先知道。而且她发愿也就是在大佛七里往生,示现给大家看,坐著走的,很安详,穿著海青。我们一百多人打佛七的人来送她,当时是悟道法师主七。

为什麼念佛人多,往生的人少,而且自在往生的人更少?我母亲就向师父请教如何自在往生?师父回答很简单,说你放下就行。就两个字,「放下」。如果没有放下,那就不可能自在,甚至可能往生都有问题,放下的愈多,你就愈自在。放下不是说等到往生的时候才放下,现在就要放下;放下不是说什麼事都不干了,那你就理解错了,该干还得干,但是心上不执著。真的是什麼牵挂都没有,什麼愿求都没有,只有一个愿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论现在的境界是苦是乐、是顺是逆,都不放在心上,都欢喜接受,都是阿弥陀佛给我安排的,绝没有怨天尤人,也绝没有分别执著。这些忧悲苦恼都放下,天天只想著阿弥陀佛,只求早日见佛,早日往生。最快乐的就是念佛,这个人间再没有比念佛更快乐。

听经读经就是跟阿弥陀佛在一起,跟极乐世界在一起,什麼苦都没有了。如果你现在还觉得有烦恼、有忧虑、有苦闷,那正是你没放下,你赶紧放下,不放在心上,那些都是梦幻泡影,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把它当真了,你就会有委屈、有不平,甚至有怨恨,你是自己折磨自己,那叫可怜悯者,把虚妄的境界当作真实来折磨自己,你说你可不可怜!所以要想真正觉悟,真放下,就得多听经。听经,真正用真诚心,你才能听明白。你不用真诚心,经听的再多也不明白,甚至听成自己的意思;听错了意思,修行也就搞错了,变成盲修瞎练,以为自己走的路对,实际上都已经反方向了。

譬如说,有的同修他听经,听得很精进,一天到晚看著他是带著耳机,可能一天有二十个小时都在听经,甚至睡觉了还插著耳朵耳机在听。结果该做的事情他没有认真做好,在家里跟家里人的关系也处得很不好,在工作单位跟领导关系也处不好,同事关系也处不好,自己也很苦闷。为什麼学得变成这个样子?说起佛理,他能讲的头头是道,什麼都懂,但是就是觉得很苦恼,没有法喜。不能说他不精进,一天到晚都在听经,但是没听懂,听错了意思,这是执著法了。执著文字相,执著言说相,没有真正把法的意思听明白,真听明白了,他一定会做到,没做到就说明他没听明白。真正做到的人,一定是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菩萨所在之处都能令众生欢喜,做什麼工作都做得很有头绪,而且做得很好。

所以听经不能够光是求数量,要重质量。有时候听得太多,成天到晚都拿著耳机,封著耳朵,可能还听麻木了,就变成一个佛呆子了,愈学愈呆,到最后人家见到他都觉得很讨厌,佛呆子没人喜欢他。所以这种人就要多在行门上下功夫,不能总在解门上,解门已经到了一定程度,上不去了,这是瓶颈,因为他只重解,不重行。解门也是指只重在文字相,只重在言说相,没有真实体会到经的真实义。为什麼?没有力行,没去落实。所以就要把经教也可以先放下,去思考思考我怎麼样落实。

孔子都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在拼命的去听经,往耳朵里输入,他没有去思,就没有消化,所以他会迷茫。罔就是迷茫、茫然,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所以要认真的去思考,我怎样落实。从哪里思考起?思考我到底有哪些毛病习气,反省检点,先从《弟子规》做起,拿《弟子规》来看看,「父母呼,应勿缓」,我做到没有?「父母命,行勿懒」,我做到没有?这一条条来对照,都没做到,那听了是白听了。《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这是行门,不能忽略,行比解还要重要,佛法重视行。我经可以不用听那麼多,但是我都做到了,这个比听的再多做不到要强百倍。

阿弥陀佛

问:为什么有的善人念佛都没有能够往生?

定弘法师答:

人为什么不能往生净土?当然就是三个条件没有具足,信愿行不具足,所以就往生不了。信愿行具足,一定往生。信什么?第一要信自己,要有自信心。这个自信心讲的是什么?是信我自己本来是佛,对这个不能有疑惑。佛在《华严经》里面,你看他悟道以后第一句话就说,奇哉奇哉!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是佛说的第一句话,那是最重要的话,大家不可以忽略。我们信佛,首先信什么?就是信佛讲的这第一句话,我们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本来是佛,没有少过佛一点。相信这个,当然我现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作佛去的,我本来是佛,现在去作佛一定可以的。再加上西方极乐世界也是我心性所现,我往生不是往生到外面去,往生到我心性中的净土,这当然能做到,要有这个自信心。然后还要信他,信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成就了极乐世界,这无量的功德庄严,他是用无量劫成就的,这个因果也是不可思议。他发愿都能兑现,我们信愿行具足,念佛,临终乃至十念,佛一定来接引,我们决定没有怀疑。

信事、信理,对往生之事决定相信,阿弥陀佛一定会接引我们往生。法界众生,在宇宙中哪一个众生想要往生,只要真诚的、至心的求愿往生、念佛,佛一定来接引,我们相信。也相信真有极乐世界,这个一点不假。不是说这个极乐世界是你想出来的,不是,真有,确实是离此世界「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你看《阿弥陀经》里面连续说了两个「有」,就告诉你真有,斩钉截铁,一点不假。虽然有这个事,我们也要相信其理,理是什么?一切的事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极乐世界不在他方,就在我们心性之内。只要我们这一念心,从我们的染念,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妄想执着这些染念变成净念,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么净念相继,境界就跟着变。境界是心识所感,你心变,境界也跟着变,所以娑婆世界一下就变成极乐世界。是这么个往生法的,是瞬间就到。不是说你要乘上飞机,要多少多少时间才能够飞到极乐世界,没有,瞬间就到,念头一转就是,这是理。

然后还要相信因、相信果。这里讲的因果是特别讲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虽然你相信理,「我这一念转过来就是」,你这么轻描淡写,那没办法,你不肯修因就不能证果。念佛求生净土,那得老老实实、恳恳切切的念!蕅益大师一天念十万,黄念祖老居士临终前一天念十六万。开的最低数目,蕅益大师开出三万一天,黄念老开出至少一天一万。这个因不修,果就不能真正得到,所以我们念佛还得使劲念、恳恳切切的念,也要懂得这个道理,决定往生。

无论是谁,能不能往生,要看他临欲命终时,能不能发起菩提心,念佛求生净土了。

命终时能不能念佛是关键,就看修行人平时的念佛功夫。

晚年知道忏悔恶业是好事,但还是看你能不能信愿念佛。临终能不能念佛求生净土。

往生净土,念佛是主因,其他善法是助缘。都不能偏废。

问:下面第三个问题,弟子想知道,天亲菩萨到底往生到哪个净土去了有些经典说他们三兄弟都修弥勒净土,但《往生论》看又表明他往生极乐净土的意向,到底经典有没有矛盾能否在你们那里得到合理解释

定弘法师答:天亲菩萨肯定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他自己注《往生论》,这是他学习《无量寿经》的心得。《往生论》另外一个名字就叫《无量寿经论》,也叫《净土论》,还有一个比较长的名字叫《无量寿经愿生偈》,这都是《往生论》的名字,这是天亲菩萨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的这个功行,只要想往生肯定往生,所以他现在就在极乐世界。他的两位兄长到了弥勒净土,一个是无著,一个是师子觉,师子觉可能还没有。这是无著菩萨从弥勒内院回来之后跟天亲菩萨讲,说师子觉到弥勒外院就被五欲给迷了,看到那些天女美得不得了,还没打算进内院,还没见到弥勒菩萨。这个话对天亲菩萨触动很大,所以天亲菩萨觉得往生弥勒净土不保险,还没进内院在外院被迷了就麻烦了,所以他才改修西方净土。西方净土保险,为什么 二力法门,临终是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一点不会有问题。

  这个愿实在是太不可思议,再没有看到一个比这个法门更简单、更容易的,你上哪找?八万四千法门,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更简单?十念必生,这是圆满体现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善巧方便。他知道众生业障深重,让我们修行真不容易,好,现在就让你念十念法,再简单不过了,只要你有这样的真信切愿求生净土的话,一样往生,业障再重都能带业往生。所以这条愿真的是黄念祖老居士讲的,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中,真实里头的真实,最真实不过了。黄念老在《白话解》里面有讲到,说祖师大德对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做了一个总评论,都认为《华严经》是圆教,超过了小、始、终、顿其他诸教的经论,《华严经》第一。《华严经》最后导归到极乐世界,也就是它最后归宿在本经《无量寿经》,因此《华严经》跟这部经相比,《华严经》比下去了,《无量寿经》第一。《无量寿经》,你看我们念的这个会集本总共四十八品,哪一品第一?我们现在学的第六品「发大誓愿第六」,这是第一,这是全经的核心。「发大誓愿第六品」里头讲的四十八愿,哪一愿第一?就是这愿,第十八愿第一,所以这第十八愿真的是一代时教中真实中的真实。而这十八愿到底讲什么?就讲我们念阿弥陀佛。所以最后发现原来整个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代时教归纳起来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三藏十二部经典的总名题。不仅是释迦牟尼佛的,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一切经典的总名题「阿弥陀佛」,所以这句名号功德,你就想到那真叫不可思议!

阿弥陀佛

问:我们是初学,很相信老法师讲的佛法,对老法师很有信心,但是不知怎样才有持之以恒的学习毅力怎样才能打开对佛法的信心大门对于每年的清明节,我们应该以什么方式拜祭祖先比较好

定弘法师答:首先你这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怎样才能够持之以恒的学习。要持之以恒,你要有动力。什么是动力法喜,你学佛有法喜了,那自然你就能够持之以恒。这不是别人监督你,在拿着鞭子后面赶着你走,不是,你自己自发的。为什么你尝到甜头了,学佛真好。师父老人家讲,学佛是人生最高享受。我真享受到一点,这有法喜出来了,那个时候你自动自发会努力会精进的,不需要人去鞭策你。你要真正想尝到法喜,一开始需要用功,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是什么法喜都没有的时候,你得咬着牙,凭着信心钻下去。如果你加功用行,快则几天,缓则几个月,你就能够有法喜。

我过去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常常自己礼拜六、礼拜天两天自己关在宿舍里头,房间门关着,自己在房间里面闭关用功,自己自受八关斋戒,清净身语意。然后从早到晚,听经念佛,有的时候甚至二十四小时念佛,晚上不睡觉,一开始咬牙,挺过来几次,就觉得这个非常好,身心愉悦。所以这是你要想尝甜头,首先你得肯吃苦头,吃得苦中苦,你才能真正尝到法喜。

特别是刚初学,往往是很虔诚,那我们就要趁着自己还很虔诚的时候,要努力要精进,这段时间非常宝贵。如果你把这段时间浪费掉了,懒懒散散拖过去,然后你再想精进,可能会很难,为什么你愈来愈变成老油条,那种虔诚的心就再也抓不回来了。所以学佛的同修可能有这种体会,如果你烦恼一开始没有真正去控制、压伏它,愈到后面你这烦恼愈难压伏。所以学了几十年,还是烦恼重重,所以必须得要发起一种勇勐精进的心,深入一段时间之后,自自然然进入轨道了,后来的路就好走了。尤其是念佛法门,你发心求生净土,必蒙十方诸佛护念。这是《阿弥陀经》上、《无量寿经》上都讲到的,决定不会假的,真实不虚,你能够不煺转。

如何打开对佛法的信心大门这个必须要明理。这个信是正信,不是迷信,不明白道理就相信,那叫迷信。当然一开始能这么迷信,那也是善根深厚的,但是不能老停留在这样迷信的阶段,要去提升。因为迷信不可能长久的,遇到境界来了,马上就转,马上煺,必须要有正信,正信是什么你明白道理。那就要听经,听讲。像我们师父老人家现在讲《净土大经科注》,这可以说是佛法的精髓都讲出来了。我们要常常听,天天如果都能跟着四个小时不间断,你的信心不会动摇。如果你觉得,这一开始听这个太高了,很难懂,那你先找一点浅的。师父老人家早期也讲过《无量寿经》都可以找来听听,《阿弥陀经》,甚至「认识佛教」,我们现在「修行与生活座谈会」,也都讲得很浅,都是讲生活上的事。从这里面我们首先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用佛陀教诲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变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明白了,信心就会深厚,然后你再接再厉,不断的努力,这个菩提道上会很顺利的。

清明祭祖的问题,用什么方式如果我觉得你已经相信净土了,你最好能够用佛法,用我们净土法门这种方法,来拜祭祖先。不仅是拜祭,是超度,使祖先真正蒙你的功德加持超生,提升他的生命层次。如果在恶道就能往生善道,如果是在善道,能够继续往上提升,生天都有二十八层天,甚至念佛求生净土。佛法这方式很多,你譬如说叁时系念法事,这是一种。如果请不到法师,你可以放光盘跟着念,悟道法师、悟行法师他们都有这个光盘,六个小时全堂的佛事。

我自己曾经在实际禅寺跟华严班的法师们一起,用念诵的形式,一个半小时,把叁时系念就做下来了,这也是比较简短;或者你乾脆就念一部《无量寿经》,回向给他们;或者念佛号回向给他们,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