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第一天送宝宝去上幼儿园是种怎样的体验?

妈妈 0 67

分享一下第一天送宝宝去上幼儿园是种怎样的体验?,第1张

分享一下第一天送宝宝去上幼儿园是种怎样的体验?
导读: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心情是相当的忐忑。不过,好在入园之前,幼儿园专门组织这批入园儿童家长开了个入园前家长见面会,把孩子入园前需要做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等等,以及宝宝回家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通通交待清楚了,感觉有了一点儿心理准备。回忆第一

第一天送孩子去幼儿园,心情是相当的忐忑。不过,好在入园之前,幼儿园专门组织这批入园儿童家长开了个入园前家长见面会,把孩子入园前需要做的心理准备,物质准备等等,以及宝宝回家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通通交待清楚了,感觉有了一点儿心理准备。回忆第一天孩子去幼儿园的表现,还算让我比较放心,因为小朋友很多,对园里的好多东西也感觉比较新鲜。上课期间,老师还专门把每个孩子的照片拍了发到群里,让所有家长都能看到孩子的表现。放学接孩子时,老师跟我说,她表现很好,就是一直在说话,有时还自己念念叨叨的。我家孩子性格就是这样,说气话来没完。晚上回家和我们说了好多在园里的新鲜事儿,最后信誓旦旦的说,明天继续去。可第二天早上起床就不认账了,问了半天才说,幼儿园老师不让出去玩儿。最后苦口婆心解释半天,不情愿的去了。后来,我家宝儿表现很好,老师给个评价是,班儿里有什么事儿就问我家宝儿,她全知道!

哭是比较正常的。不过2岁半上幼儿园的确有些小,可以考虑先让宝宝上一段时间的亲子班,适应后再考虑正常入园。

此外,家长处理宝宝哭闹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我在悠贝网上曾看过一篇关于入园的20条叮嘱,挺实用的,供你参考。

1、 不要说:“宝宝不要怕!”尽量传递给宝宝积极正面的信息,比如“幼儿园有这么漂亮的滑梯呀!”“哇!幼儿园的饭好香呀!”不要说:“宝宝不哭!”“宝宝不怕!”因为这样会给宝宝暗示,让宝宝认为幼儿园是一个可怕的地方。

2、 不要告诉宝宝“老师像妈妈一样”。很多儿歌里都有这样的句子“幼儿园像我家,老师像妈妈”其实,这样向宝宝描述幼儿园和老师是不太合适的。幼儿园和家庭是完全不一样的环境,老师也不可能像妈妈一样给宝宝一对一的关注。这样的描述会让宝宝对幼儿园产生错误的想象,当真正来到幼儿园,落差出现时,宝宝反而会对幼儿园产生不喜欢的想法。

3、 在上幼儿园之前教会宝宝表达上厕所和喝水。如果宝宝能够准确跟老师表达上厕所这件事儿,就避免了在幼儿园最常见的麻烦——尿裤子。一方面老师会因为宝宝的不添乱而更喜欢他,同时也避免了宝宝因为尿裤子的不舒服而给幼儿园减分的情况。在幼儿园,老师要照顾很多孩子,很难保证时时刻刻盯着宝宝喝水,宝宝一旦缺水就容易生病,所以一定要在入园前教会宝宝找老师要水喝。

4、 允许宝宝哭闹。入园是宝宝出生后与我们最大的一次分离,无论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去幼儿园这件事儿多么不算个事儿。对宝宝来说也是人生的一个大挑战,意味着人生一次重要的独立。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一定会有情绪上的波动,哭是很好的情绪宣泄,让宝宝哭一哭,给他一个情绪的出口,也有助于他情绪的调整。

5、 送园时间逐渐增长。刚开始送园时,很多幼儿园都会设置一段逐渐增长送园时间的适应期。比如最初的一周,午饭前就允许父母来接宝宝,第二周延长到睡过午觉接,第三周才逐渐变成全天在幼儿园。这个适应期其实很必要,可以让宝宝的身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6、 可以哄,但不能骗。有些妈妈为避免宝宝哭闹,会在送园时骗宝宝说是去公园,或是去姥姥家。这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离开妈妈已经让宝宝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他发现妈妈会欺骗他,会更增加他对幼儿园的恐惧和不信任。

7、 送园不要半途而废。虽然我们提倡肯定宝宝的情绪,允许宝宝哭闹,但是如果你已经迈出了家门,告诉了宝宝要送他去幼儿园。就不能在原则问题上妥协,半途折返回家。否则宝宝会认为他只要哭闹,就可以达到不上幼儿园的目的,未来的哭闹将会越来越剧烈。

8、 全家态度一致。爸爸妈妈坚持送,姥姥姥爷或爷爷奶奶打退堂鼓,做保护伞的情况一定要避免出现在你的家里。最好在宝宝入园之前,先开个家庭会,全家人把意见统一,然后坚决执行。

9、 起床后果断出门。早上叫醒宝宝后,一定要迅速收拾,果断出门,在家逗留的时间越长,宝宝越容易找到在家的兴趣点。宝宝已经拿出了积木,或是已经打开了一本图画书时,送园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10、 一个人送园就足够了。如果需要爸爸当司机,爸爸妈妈一起送的阵容就已经相当可以了,说什么也不能再加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保姆了。不要把入园这件事儿渲染得过于隆重,以免给宝宝很大的压力。

11、 一定要跟宝宝说再见。宝宝刚刚入园,妈妈在送园时总会因为不放心而在班级门口多逗留一会儿。看着宝宝坐好了,开始吃饭了,或是开始游戏了,才会悄悄离开。如果宝宝不知道你在门口逗留,你可以不声不响地离开。但如果宝宝注意到你在门口,就一定要在离开时,跟宝宝道声再见。因为如果宝宝忽然发现妈妈没说一声就不见了,会感到恐惧和害怕。

我是两个孩子的宝妈。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别人的意见只能做为参考。我几个朋友忙着工作,孩子从小自理能力好,两岁左右就送幼儿园。我大宝出生年份晚,四岁才上幼儿园。现在教育局规定,幼儿园满三周岁才可以报名。早送晚送也各有好处和坏处,也要考虑自家孩子的情况,或者带孩子去幼儿园去参观

几岁上幼儿园

教育局规定3周岁的孩子才能上幼儿园。

三岁之前的宝宝心智发展不成熟,语言发展有局限,不懂表达、调节情绪,不会控制自我?三岁左右孩子逻辑和秩序感才逐渐建立,方能有效进行组织性互动和生活。所以幼儿园的教育不适合这些3岁以下的宝宝,过早进幼儿园,

可能导致他们自我封闭,严重缺乏安全感,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孩子提前上幼儿园不建议,推后上幼儿园呢?大宝就是这情况,当时他身体很不好,经常生病,所以我们就推后一年上。大宝现在六年级,并没有什么影响。我几个同事,他们都特意让孩子读多一年大班,等孩子七岁才上小学。

孩子几岁上幼儿园,一定要提前和孩子沟通。比如平时上街路过幼儿园门口,就要告诉孩子这是哪里?小朋友在这做什么?能学到什么东西?等等,这样提前给孩子引导。孩子到上幼儿园的年龄心里就会很期待,或者提前绘本给孩子阅读。我家九月份就要上小学,我半年前就和他聊很多关于小学的事情。

和孩子有关的事,尽量尝试和孩子沟通

,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就会更配合我们的安排。如果孩子自理能力好,三周岁上学。晚一点上学也没关系,尽量不要提前,除非没办法。

妈妈亲自带孩子到什么年龄?

妈妈有条件的话,尽可能的陪伴孩子的每个年龄段。因为父母和孩子真正相处的时间太少了。特别是现在,很多孩子小学都上寄宿学校,周末要写作业,上补习班,真正亲子时间更加少。大宝九月份上初中,他说不想寄宿,我尊重他。现在大宝六年级还有一个月,他想中午回家吃饭,我同意了。因为平时我忙着照顾二宝,或者家务,基本很少真正陪下大宝,所以不是原则的问题,我都满足他。特别现在是青春期的大宝,更需要我们的肯定、鼓励和陪伴。

亲自带孩子的几岁?带孩子还是有技巧的。妈妈要不停的学习和成长。不能仅靠长辈的教育方法,或者摸着石头过河。宝妈要多关注自身的学习和成长,多学习育儿课,亲子课,儿童心理学,教育类书籍等。优秀的宝妈,才能亲自带出更优秀的孩子。

1、提前和孩子沟通:在准备送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要提前跟孩子沟通好,告诉孩子正能量的东西,让孩子有心理准备,比如在幼儿园可以认识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和本领,可以参与很多爸爸妈妈不会的游戏等,使孩子能产生期待和向往。但如果孩子还是相当的排斥的话,只有发挥身为父母的权威了。

2、提前和老师沟通:一方面是了解幼儿园的日常安排,比如上下课时间、餐饮、孩子作息等;另一方面主要跟老师说明一下自己孩子的情况,比如性格、爱好、特长,以及孩子哭闹了怎么办等,帮助老师尽快的了解宝宝,更好的教育管理照顾宝宝,促进宝宝融入班集体。

3、多与孩子交流:找准时机与孩子多交流在幼儿园的经历,比如在接孩子放学的路上,吃晚饭的餐桌上,主动询问孩子当天在幼儿园的所见所闻或者学习内容、经历等,及时进行鼓励,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也能刺激孩子在第二天更加积极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4、确保准时接送:一定要准时接宝宝放学,让宝宝一放学就能看到爸爸妈妈,增强好早的安全感,爸妈实在没空的,一定要交代至亲准时去接孩子,或者给老师打电话说明情况,让宝宝在老师那里耐心等待,接到宝宝后再认真解释晚接的原因,不要让宝宝一个人傻傻的等着,会很孤单,看到其他小朋友都被接走了,也会很有落差,没有安全感。这里要提醒一下,要树立孩子的安全意识,放学后不要跟陌生人走,不要轻易被哄骗,一定要见到最亲的家人才可以。

5、送孩子上学要干脆:一方面是要坚持送宝宝上学,不能因为哭闹就中断,惰性越养越强;另一方面是送宝宝到达幼儿园后,确保孩子安全后,就可以离开了,不要磨磨蹭蹭,增加孩子的依赖心理,增加孩子哭闹的资本。

孩子上幼儿园表达心情的说说短语

从怀胎十月,到你襁褓啼哭,从你咿呀学语,到你蹒跚学步,你快上幼儿园了时间好快,孩子长长的路,慢慢的走

孩子今天开始独自上幼儿园了,头也没回的进去了,有的孩子在屋里哭,妈妈在外面哭,我看了眼泪也出来了,再望望儿子,不知道自己有啥好哭的,白酝酿了。

孩子幼儿园报名了,因为之前说好了上幼儿园就不吃奶了,所以今天虽然哭闹一番终于断了,其实并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是妈妈离不开孩子。

从前觉得我和孩子分不开,我离不开宝贝,宝贝离不开我,现在孩子大了,要上幼儿园了,我才知道,不用看孩子是多么的爽,每天各种局,吃饭,唱歌,麻将,好嗨哦。

孩子一转眼就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纪,以前的日子不能回头看,要珍惜现在,希望孩子能够很好适应幼儿园生活。

想想孩子马上上幼儿园,心里就有很多的不安,担心她被人欺负,担心不适应会哭,感觉我才是要上幼儿园的那个孩子。

明知道孩子要上幼儿园,可是当时间确定后心里却有点紧张!

送孩子上幼儿园,才能真正体会做家长的感觉,对老师的想法非常多,又怕又感谢,想问不敢问…………宝宝什么时候能开开心心去幼儿园呢。

终于理解孩子上幼儿园,家大人不好好工作扒着天天看监控的心态了。。人家还有全天监控看!羡慕哭了!!!

孩子上幼儿园表达心情的说说短语 孩子上幼儿园心情感言

孩子上幼儿园心情感言

孩子第一天独立上课,刚开始有些胆怯,进教室后哭了一小会就开始认真听课了,之前想象着会哭,会闹的场景都没有发生。孩子的适应能力远比父母想向的要好多了。这下可以放心让孩子上幼儿园了,为孩子勇气点赞。

孩子说“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妈妈说“去吧,你已经长大了”,人生第一次开家长会,孩子从此要步入学校的正规生活,舍弃断奶期,准确的说是分离焦虑期,妈妈希望你尽快坚强起来。

早上送上幼儿园。校车上就她一个孩子,哈哈,专车,最爱上幼儿园的孩子,没有之一。

一个孩子都上幼儿园了,感到无比无聊的老母亲。

孩子马上要上幼儿园,很担心孩子会吃亏,很焦虑。

谁能帮我疏解一下,孩子要上幼儿园的焦虑。

等着孩子起床送她上幼儿园,明天我可能就要正式开始上班了,早八点,午三点,Happy everyday day!

一想到孩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我就难过,难过到现在也不能入睡!长这么大还没有离开过妈妈。

孩子上幼儿园去了,打扫完卫生了,躺在沙发上了,人生巅峰!

送孩子上幼儿园有哪些注意事项。要孩子和小朋友们。有玩的东西要一起分享。要有集体观念。要合群。还要告诉孩子。学校里不管是有好事还是坏事。回家要和家长分享。要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送孩子上幼儿园有哪些注意事项。要孩子和小朋友们。有玩的东西要一起分享。要有集体观念。要合群。还要告诉孩子。学校里不管是有好事还是坏事。回家要和家长分享。要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送孩子上幼儿园有哪些注意事项。要孩子和小朋友们。有玩的东西要一起分享。要有集体观念。要合群。还要告诉孩子。学校里不管是有好事还是坏事。回家要和家长分享。要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送孩子上幼儿园有哪些注意事项。要孩子和小朋友们。有玩的东西要一起分享。要有集体观念。要合群。还要告诉孩子。学校里不管是有好事还是坏事。回家要和家长分享。要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送孩子上幼儿园有哪些注意事项。要孩子和小朋友们。有玩的东西要一起分享。要有集体观念。要合群。还要告诉孩子。学校里不管是有好事还是坏事。回家要和家长分享。要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送孩子上幼儿园有哪些注意事项。要孩子和小朋友们。有玩的东西要一起分享。要有集体观念。要合群。还要告诉孩子。学校里不管是有好事还是坏事。回家要和家长分享。要听老师的话。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最近,随着疫情逐渐缓解,很多幼儿园也将开园提上了日程。而粉丝群中,也开始有心急的妈妈问:“孩子两岁半了,开了学要不要送到幼儿园啊?”有位妈妈说,记得去年秋季开学的时候,路过一家幼儿园,看到一位妈妈躲在角落里抹眼泪。就暗暗下决心,晚一点再送孩子去幼儿园。

孩子多大能入园?为什么孩子入园就容易生病?入园前该如何准备?带着这些话题,我请教了一位有十年经验的幼儿园老师,让我们一起,从老师的角度聊一聊送娃入园这点事!

孩子几岁入园最好?

一般而言,公立幼儿园只招收3岁以上的幼儿,而有的私立幼儿园会根据条件开设25岁到3岁的“小小班”。但很多育儿专家都建议,孩子的入园年龄不要低于3岁,甚至对于一些男孩子而言,延迟到4岁入园都是可以的。

首先,3岁后孩子身体免疫力已经相对完善。

有的孩子年龄小,入园没几天就开始生病发烧,请假,康复,然后上学,又生病,再请假,反反复复好几次。到放寒假算算,在学校的日子也就七八十天,兴许老师都记不住孩子名字。

幼儿园孩子比较集中,遇到流感季等情况,容易被感染。3岁之后孩子的免疫力已经相对成熟,进入到新环境,适应环境能力强,强健的身体能够抵抗复杂的环境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容易生病了。

其次,3岁后认知能力能适应课程。

很多爸爸妈妈觉得,宝宝在幼儿园就是找一个机构“看孩子”。但其实,幼儿园即便没有学习压力,也有老师精心开发的各种“游戏化课程”。这就对宝宝的注意力、记忆力、认知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最后,3岁后自理能力提升。

对于小班的宝宝们,虽然老师会刻意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教穿脱衣服和裤子等生活常识。但宝宝也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生活能力,比如自己吃饭、拿杯子喝水、找到自己的物品等等。

Ps:3岁之后,大部分的宝宝都能轻松地掌握好这些技能,这样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也会更加顺利。

宝宝入园过早影响大

很多家长因为不能兼顾家庭和工作,在有了孩子之后无人照看,工作又不能放弃,只好过早地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很多私立幼儿园,可以接收一岁多的幼儿。但大部分育儿专家认为,过早入园可能会在这三个方面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第一:不利于宝宝的安全感的建立。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告诉我们:3岁前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的建立时期。

三岁之前是塑造宝宝性格和安全感的关键时期。如果在三岁之前就把宝宝送进幼儿园,不仅无法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反而会让孩子因过早离开妈妈,不能及时满足情感需求,而变得没有安全感。

第二: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三岁前宝宝的身体还很较弱,免疫系统也非常脆弱,这个时期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如果过早让孩子去上学,幼儿园人多,环境复杂,一个老师要照顾十个甚至更多的小宝宝,孩子不能及时的得到照顾,加之猛然离开父母,情绪低落,心理压力增大,导致免疫能力更差,得病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第三:不利于宝宝的积极性。

有时候,看到父母把很小的孩子送来幼儿园,宝宝哭的特别伤心。即便父母已经离开,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会哭泣、甚至发呆。

Ps:强行将不足年龄的宝宝送到幼儿园,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创伤后应激反应。在他成长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心理创伤都会发挥影响。

宝宝入园前需要准备什么?

当宝宝已经满足年龄条件,各方面都达到了入园标准。并非家长找好了学校,给宝宝备好了各种生活用品就完事了。我们需要操心的反而在这些方面:

1、宝宝身体适合入园吗?

就跟文中开头的故事一样,宝宝上幼儿园怎么也躲不开“入园生病定律”,一个是因为宝宝太小,免疫力差造成的。所以,如果你家宝宝免疫力没有这么好,即使已经到了入园年龄,也建议家长往后拖拖。即使勉强入园了,孩子三天两头生病,孩子受罪,大人更是身心俱疲。

2、跟宝宝的沟通到位吗?

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大人都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更不要说小孩子了。所以,在宝宝即将要入园的前几个月,大人就要跟宝宝及时的沟通。每个宝宝都会离开父母去上学,不过时间一到,爸爸妈妈还是会把宝宝接回家。家长也可以提前带宝宝到即将入园的幼儿园附近参观,让宝宝提前感受下跟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的体验。

3、宝宝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吗?

宝宝会自己吃饭吗?

会自己上厕所吗?

会跟老师沟通吗?

有按时睡午觉的习惯吗?

不要等着老师学校去帮你给孩子养成习惯,如果提前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不仅省去了他不适应新环境哭闹的纠结,也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集体中。

到底自家孩子几岁入园最合适呢?我认为还是要看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接受能力,以及各位家长真的做好了,送娃入园的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