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奶奶的文章,可是一直没有什么头绪,直到前几天衣服开线,向宿舍阿姨借了针线来缝衣服,才勾起我关于“衣服”的记忆。 缝衣服的本事还是奶奶在世时学会的。小的时候,农村每年入冬之前都要“做被子”,就是把被子拆开、洗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奶奶的文章,可是一直没有什么头绪,直到前几天衣服开线,向宿舍阿姨借了针线来缝衣服,才勾起我关于“衣服”的记忆。
缝衣服的本事还是奶奶在世时学会的。小的时候,农村每年入冬之前都要“做被子”,就是把被子拆开、洗净、上浆然后续上棉花,这样冬天才能更暖和。奶奶那时身体还硬朗,缝被子的活儿,大多是奶奶与大姑共同完成,有时大姑农忙不在,奶奶就自己一个人缝。奶奶眼睛向来不好,听大姑说是做手术留下的病,所以每次都要我来“穿针引线”,然后我就看着奶奶缝,一针一针地缝,手法娴熟,虽然不似专业裁缝那般精巧,但奶奶做的被子还是很暖和、很舒服的。
后来回到长春,奶奶也会经常为我缝衣服,我仍然帮她穿针,然后继续看她缝衣服。那时年少淘气,衣服穿得费,袜子更费,一双袜子不出三天定是要破的,奶奶也上了年纪,心疼奶奶的我就自己学着缝袜子。我不会缝,不懂什么平针、回针,就是胡乱缝,奶奶总是笑话我缝的不好看,我偏执拗地坚持自己缝,一定要捍卫自己的劳动成果和尊严。
再后来奶奶病倒了,必须自己照顾自己,就越来越频繁地自己缝衣服。起初都是回忆奶奶是如何下针的,如何收针的,一针一针的,不紧不慢,专心致志的,这与我日后做事认真的态度是有极大关联的。
关于“衣服”的第二件事是洗衣服。洗衣服的本事依然是奶奶教会我的,洗衣服这事似乎人人都会,没什么好讲的,但我奶奶洗衣服洗的干净。不是说她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和平常人一样,一盆清水,一盒洗衣粉或一块肥皂以及一双手。唯一不同的是,她眼睛不好,看不清哪里脏,所以她会用手捻着衣服顺着衣领一路洗到衣服下摆,这种方法简单有效,我想也是家里妈妈们洗衣的惯常手法吧。但这对我的意义却是不同:奶奶对我说,怕给你洗不干净,所以才会一点一点洗。
自己一个人生活以后,洗衣服就成了自己的事,反正都是自己穿,所以有时图省事就把衣服放盆里随便搓搓了事,上了大学寝室有洗衣机,就干脆改成了机洗,连双手都解放了,洗衣服这件事从一件家务事变成了一件懒人的事。奶奶洗衣服从来不曾偷过懒,尤其是给我洗衣服,每一件都像缝衣服那样一下一下地洗,认认真真地,半点马虎不得,为什么?因为奶奶是个爱干净的人,也希望我穿的是干净的衣服,奶奶的衣服洗得干净,双手洗出了我这个干干净净的人来。
第三件是关于穿衣服的。我不讳言家贫,没有漂亮帅气的衣服,甚至很多衣服都是别人送或买给我穿的,我从不因此感到羞耻,因为奶奶对我的教育是“不求吃穿有多好,只求吃饱穿暖就好”,这点与我父亲的想法截然相反,所以我很庆幸没有成为那样的人。奶奶让我穿的衣服总是干净的,在外人看来我是个干净的小孩,这份功劳非奶奶莫属,可是小时候总是不注意,苦了奶奶的双手在冷水里泡了又泡,现在长大了也变成了如奶奶一般喜欢干净的人。如今穿衣服越来越注意形象,关注搭配和样式,一柜子的衣服看着就赏心悦目,却渐渐忽视了奶奶的教导:
奶奶有个毛病,太爱唠叨,上了年纪的人都这样,有时我挺烦的,也因为她的唠叨与她生过气,后来想明白了
奶奶最常唠叨的就是穿衣服,天冷了她叫我添衣服,天热了她就叫我脱衣服,问题是她总是以自己的感觉和经验来判断天气的变化,最常说的就是:“我都冷了,快把衣服穿上”。我很反感她这种“自以为是”,其实我根本不冷,最让人气愤的是她能一天之内叫我换十几次衣服,天晓得那时我有多讨厌她的。
直到现在,由于我不适应南京多变的天气而经常感冒,才体会到有人在你身边唠叨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我的彻底独立始于奶奶的病,脑血栓,只能一动不动地躺着,我对自己说:奶奶倒下了,成全了你站了起来。
那时上初中,父亲忙于在外赚钱,照顾奶奶的重任就落到我的身上,我每天早起给奶奶换尿不湿,洗脸洗手,喂饭,收拾好一切然后上学,中午午休骑车回家给奶奶送饭、喂饭、自己吃饭,晚上回来做饭、喂饭、换尿不湿,由于精力有限,加上照顾不当,没两个月奶奶的身体搞得越来越糟。后来无奈把奶奶送去敬老院,直到高三毕业上大一那年,奶奶一直待在那里。
由于奶奶经常尿床,衣服总是被弄湿,所以干脆就不给她穿衣服,又由于奶奶身材瘦小,得病后“瘦上加瘦”,所以躺在床上就像一个初生的婴儿。高三时有一次我在作文中写道:
从奶奶病倒的第一天,我就知道会有那么一天的,我为奶奶准备了她最干净、最好看的一身衣服,那时不清楚寿衣的概念,只想奶奶穿着最好的衣服离去。不管搬到哪里,我都把它同我的书放在一起,准备着那一天的到来,所幸奶奶很健康,直到高中毕业,那身衣服也没有动过。后来我报考了南京的学校,临行前我嘱托敬老院院长,那身衣服也一并交付,再后来奶奶走了的消息传到南京,我没来得及回去,到现在还后悔,跑这么远来上学为什么?去年回去才知道,衣服和书都丢了,奶奶也没穿上那身衣服。
奶奶是个朴素的人,是个爱干净的人,是个认真又爱唠叨的人,她的晚年时光都成全了我,教会了我很多,让我这样的人也能穿着干净的衣服干净地活在世上,可我始终没有让她穿着干净的衣服离去。
问题一:老人去世后,生者的亲朋好友送的礼金叫什么 你好,送给丧家的礼金叫奠仪,用白包 装封,没有白包也可以用白信封。写的话要简短,注明送礼人的姓名就可以了。
问题二:丧葬送礼礼单怎么写 10分 上面写:xxx先生千秋 下面写送礼者的名字加上 敬挽
问题三:高寿老人去世送礼金怎么写 1、身体健康,寿比南山
2、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3、愿您生活之树常绿,生命之水长流!
4、身体永健康,快乐永相伴!
6、长命百岁
7、祝福满门,寿无疆!
8、岁月飞逝,青春不老
9、福多寿多
祝您老福如东海
10、绿琪千岁树 杖朝步履春秋永
11、明月一池莲 钓渭丝纶日月长
12、文明享大年 逍遥鸠杖天保九如
13、春夏秋冬 季季 吉祥如意
14、东南西北 方方 福星高照
15、愿您老 寿比南山四季长青
16、艺吐芬芳笑口常开
17、万寿无疆 长命百岁
18、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老如松柏
19、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爷爷奶奶身体好,幸福生活赛晚霞。
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兴,高兴不如高寿。
问题四:老人过世送礼的白封怎样写 因是送给逝者亲属,只写“节哀顺便(或者“变)即可,在右下角附上自己的名字。
问题五:男老人逝世送礼称呼怎么写 你去买礼物的时候
店家是会告诉你怎么写的
因为他们都是半专业的
所以不用担心
问题六:人去世红包怎么写 1先AB千古(A:称谓;B:逝者姓名)---(右下署名)CD敬挽(C:自称;D:送礼者姓名);2宜用单数,例如1001元;3用白纸包。 4白包的背面也可以写个大大的“奠”字;5所有字用黑色。
说实话,写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让家属知道这份礼是谁送的。
问题七:有人过世,送的礼金俗称什么? 殡丧金
问题八:老人去世送礼怎么写 如果是收礼的礼薄,封面可写上某某某永垂不朽、吊唁礼金,注意,要用白色纸张、黑字。
问题九:老人去世朋友怎么送礼 要是老人去是就给给钱啊,但是朋友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安慰、和关心,你这个时候应该多给他一点关心和安慰,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
问题十:陕西省农村习俗人去世送礼怎么写 陕西丧葬习俗有什么讲究?叫魂和穿寿衣在陕西的殡葬文化中,主要是强调在亲人去世以后,孝子要送终,还有一种称为“叫魂”的文化习俗。
叫魂和穿寿衣在陕西的殡葬文化中,主要是强调在亲人去世以后,孝子要送终,还有一种称为“叫魂”的文化习俗。而且,在下葬之前,逝者始终要穿戴寿衣,寿衣的穿戴还十分讲究。
孝子送终与叫魂
当老人在弥留之时,要将其移到正厅临时铺设的木板床上,旧俗认为病人死在炕上,亡魂便会在阴曹地府背着沉重的土坑受罪。搬床后,病人已经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要想亲人交待后事,作临终遗嘱,而女儿也要日夜守护病人,寸步不离。病人如有很多的子女、亲人守着他死去,俗称孝子送终,便会被认为是难得的善终。老人刚烟气时,守候在旁的儿子要含悲忍泪放声呼喊:“爹(或者娘)!你别走,你回来,你别丢下我不管了!”如此反复地呼喊多次,此谓叫魂。旧俗认为人刚死,魂魄尚未走远,通过叫魂将其魂魄叫回来就可以复生,直到呼叫到还魂无望时,才举哀号哭,开始办理丧事。
穿寿衣
在关中和陕北很多地方,病人在临终前,子女就要给病人修容、洗身和穿寿衣。旧俗认为如果在断气前不换上寿衣,亡魂便会是裸体,或是在阴间穿的是旧衣。在关中的韩城、华县和陕北的延川、黄陵及陕南等地则是在病人断气后才将死者的遗体用温水洗干净,并为其整容并换上寿衣,之后才把死者转移到临时设置的木板床上,此时停灵的灵床,床要顺着房屋方向摆放,死者的头朝里脚朝外,寓意向外走。死者是男性时,沐浴及更换寿衣通常由儿子或者女儿料理;死者为女性时,则女儿或者媳妇料理。寿衣忌用皮袄皮裤,也忌用缎子(关于此解释详看网站内做寿衣)。
穿寿衣的讲究
无论冬夏,穿寿衣都以穿棉衣为主,衣裤均不钉扣,全部系带,表示带“子”的意思,寓意后继有人。衣裤的件数都为单数,一般穿三重、五重、七重寿衣,通常则为“五领三腰”,就是五件上衣和三条裤裙,穿七重寿衣的则为“七领五腰”。寿衣的样式要用同时代的礼服,男为长袍马褂、女用短衣长裙。头下要用红色鸡形枕,这只枕头通常是死者生前做第一个大寿的时候,由长孙媳或大外孙媳妇送的寿礼。鸡为“积”的谐音,通常认为这个枕头可作为死者积福的证物,这样亡魂到了阎王那里就不用受罪了。在为死者换裤子时,还要看他临终遗的是大便还是小便,若是前者,便认为子孙福厚,若是后者,则认为子孙福薄。换寿衣的时候不能悲恸哭泣,如果泪水滴撒到寿衣上,亡魂便会常常思念儿女而心情不安。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